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候只要有一個內jian帶頭喊一下,剩下的人下意識的都會“參拜”。然後往神跡方面想。

  聰明的人會跟著喊,而對佛虔誠的人自然不會反對任何佛祖顯靈的“旨意”。

  入宮的都時候得道高僧,這群人中又蠢又不敬佛的還真沒有。

  偶爾有一兩個反應不是很快的,在眾多高僧的帶領下,也就從眾了。

  “接下來就是相互扯皮了。不過這扯可不能我們和佛門扯,太明顯了。所以這種體力活就留給大臣們吧。呵呵,反正他們閒得慌。”

  韓少軍很語氣很不慡。

  沒錯,他就是要給那群傢伙挖坑。

  皇后如今是什麼狀況,全天下都知道。

  那些聰明的想太多的,自然認為這是皇上另類的“廢后”舉動。反正只要對佛門有好處,他們不介意供著一個女菩薩。

  那些真正一心向佛的,則是會被韓少軍布局好的種種“細節”,真的認為皇后乃佛陀轉世。當世佛子,若是皈依佛門,必將佛門大興。

  和尚們鬧,皇家表示否定。緊接著繼續鬧,司軒就在韓少軍的示意下擺出略微鬆動的表情。

  然後這鍋就能理所當然的就被特地喜歡找皇上茬的御史們揭過去了。

  御史們接手了,就代表著大臣們上線了。

  是的,他們是想要個健康的皇后,但是這種想法是不能明著擺出來的。

  至少這一兩年絕對要安靜如雞的給皇后養病時間的。

  做人是要臉面的。

  現在呢?才半年多呢!你們急什麼!

  等等,皇室不像是那麼急的人,那個明貴妃更不可能。難不成是那群和尚自己鬧事?

  有可能啊。

  他們都沒催,皇家吃相不會那麼難看,一定是那群最近被道門打壓了一頭的和尚自己挑事。

  什麼?神跡?呵呵,你說看見佛祖就看見了?人證呢!

  一群高僧噎住了。

  當時的確就他們看見了。

  祈福嘛,自然要求肅穆莊嚴,一群宮女太監站在旁邊看你念經有點對佛祖不敬的感覺,所以現場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清理。

  未央宮裡面倒是有宮人,可是人家說裡面沒有異常。

  考慮到以前也有類似的傳說,佛門的一部分高僧們並未懷疑。

  而且,佛祖顯靈自然是與否有緣之人才能看到。

  知道內情的內jian以及那些“聰明人”完全不覺得皇家沒有順水推舟答應有問題。

  上位者不都這樣矯情?

  一個普通的大臣告老還鄉都得奪情個兩三回呢。

  他們請求了兩三回,皇上差不多要同意的時候,這時候那些大臣殺出來阻撓?真是的,妨礙佛門大興,不怕佛祖怪罪嗎!

  於是一場誰都沒料到,漫長的撕逼正式開始了。

  一開始雙方都是痛快痛快嘴,表達抗議但是火氣沒那麼大。

  只是佛門這邊涉及到整個宗教的興衰用詞稍微“嚴重”了點,而大臣那邊都吵架了自然也不能暗示我們就希望前兩年別那麼快,所以措辭也是相當嚴厲,不容反駁的拒絕,並且引經據典順便強烈駁斥佛門的那些哲理。

  如果僅僅是這樣吵架的話,也許沒吵幾天就消停了,不消停也有人調停。但是這回……沒有調停的人不說,反而有人火上澆油。

  大臣這邊負責引導話題思路攪弄風雲的自然是核武器,黎大大。

  無論是司軒還是韓少軍,現在都把黎大大當自己人用了。

  江山都能寫你的名字,還有什麼你我之別。

  佛門這邊就是司軒自己來時不時添把火。只要讓佛門的人覺得,皇上就差一個台階了,本來只是謙讓一下,就能成的事情,那群腐儒竟然抓著咬著不放。

  皇上不能因為換後的事情對大臣開火,只要替皇上做成這件事,好處就大大的。

  這一撕逼,就整整撕了三年。

  時間長到,無論是參與者,還是始作俑者,都沒有想到。

  三年後。

  “靜姝,我還不能退位嗎?都三年了。”

  “……好像差不多了。”咳咳,該怎麼停呢?

  兩邊都吵出真火來了。

  還別說,一邊是飽讀詩書的文臣武將(沒錯,武將都加入了),一邊是普度眾生靠著嘴皮子和大道理吃飯的佛門高僧。

  雙方鬥嘴三年,已經完全脫離最初的目的了。

  大臣方面覺得自己若是連和尚都吵不過,豈不是顯得自己沒用?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和尚就不是大墨的子民了嗎?自己輔佐君王治理大墨,怎麼能搞不定和尚?

  而佛門這邊就更簡單了,似乎……吵架有利於弘揚佛法?你看,他們說得話都傳出去了啊?

  士大夫們忙著吵架沒關係,圍觀群眾們覺得佛法有道理就可以了!

  “要不,不停了?我看現在沒人找你茬了?”

  “靜姝,若是現在不停,到時候……我們之前擔心的事情爆發了,那就是大臣這邊不得不輸了。”祭祀的問題,大臣們是不會因為臉面就妥協的。

  “好吧。”

  事情也不是那麼難辦,接下來又是作秀時間了。

  貴妃見皇后身體有所好轉,於是欣喜的歸還了一部分宮權。

  沒兩天,皇后再度累倒。

  貴妃焦急萬分再度招來眾僧祈福。

  眼看著這回再度轉危為安,本身就信佛的皇后自己也起了想法,後位重要還是命重要呢?

  這當然是命重要。

  本來這時候如果有娘家人勸說一二的話,效果會更好。可惜皇后娘家……

  皇后感應天命所歸,自請退位。

  皇上太后不允,兩位貴妃率領整個後宮跪求皇后收回成命。

  然後皇后又病了……

  皇上無奈,召集了所有宗室開會。

  “皇兄,這到底怎麼回事?我怎麼覺得這整件事怪怪的?”耀華長公主風風火火的第一個開口。

  如果事情是立太子,那麼其他宗室比如皇帝的叔伯們還能說幾句。可這皇后出家……畢竟是女眷的事情,他們不好率先開口。

  耀華長公主就不一樣了。

  她是當今太后唯一的孩子,可以說要論嫡庶,她才是唯一的嫡出。身份尊貴,再加上和皇上關係好,她開口正好。

  “別管過程了,現在找大家來商議結果的。”司軒當然不好說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只是略微玩脫了。

  講兄長不說,長公主也沒在這個時候追根究底,先說了自己的意見。

  “嫂子身體不好,明貴妃……”說到這裡,她掃了一眼竟然被司軒帶來參加宗室會議的韓少軍。感覺真是分外奇妙。

  又是一個寵冠六宮的沈貴妃啊。不過這個感覺比上一個順眼多了。

  皇兄帶人來,恐怕也是告訴宗室,繼後人選上已經不用商量了。

  “明貴妃有為後之德,這退位和繼後都有了。問題就是皇后嫂子的待遇問題了。我們不能留下任何把柄,導致後人有扭曲效仿的可能性。”

  他們要杜絕的,就是若是後面有哪位君王色令智昏一下,遇到喜歡的妃子,想要捧人當皇后,就逼前任“出家”。

  畢竟,比起突然死一個皇后,出家這種“溫和”的說辭,肯定跟容易被利用。

  “關於這個,臣妾有些不成熟的想法。”韓少軍開口了,這繼後的待遇問題,他開口是最合適的。

  所有宗室都神情略微扭曲了一下,然後面帶微笑仔細聆聽。

  “皇后姐姐退位後,帶髮修行,仍居未央宮,一應吃穿用度不改,絲毫不改。”

  帶髮修行和吃穿用度這點大家不意外,畢竟是皇后,還是病人,人家身體需要調養,難不成還吃素念經穿布衣?先問問太醫允許不允許。

  禮佛,修心才是重點。

  皇家怎麼也不會虧待為他們家勞苦功高那麼多年的皇后。

  至於仍居未央宮這點,大家都驚訝了。

  未央宮是皇后居所,象徵的是正統,沈靜姝這麼一讓出來,頗有種登基還不能穿龍袍的感覺。

  大家驚訝歸驚訝,卻沒有一個表示反對的。

  今天的討論說白了,就是削減在這種情況下上位的繼後待遇。這位主動開口,顯然全了大家的面子。

  一時間大家都有點了解,司軒為什麼這麼寵愛這位貴妃了。

  識大體,有大局觀,聰明,懂事,難得!

  “沈家無承恩公封號,繼後一應用度,以皇貴妃等級享之。每月初一,率后妃見禮未央宮。”皇后見不見你是一回事,怎麼也得到門口磕頭。

  用度削減了,臉面尊貴再削減。後世的要是有人想效仿,怎麼也得掂量掂量,是當個逍遙的寵妃還是處處受桎梏的皇后,自己考慮考慮吧。

  “每月見禮……”長公主覺得略狠了點。

  可還有更狠的呢。

  “繼後若有不得理之處,皇后可廢之。”

  耀華長公主不可思議的看著韓少軍,之前她覺得有些謠傳恐怕是皇兄過度宣傳的結果。現在看來,這位明貴妃還真的相當……與眾不同。

  宗室的不少人都覺得這回是委屈明貴妃了,可是為了後世安穩,此刻的明貴妃越委屈,以後效仿的人就越少。

  “最後……這點現在說起來比較不合適,不過還是一起說了吧。那就是皇后娘娘若是以後仙逝……”

  大家瞬間秒懂,這死後的哀榮也必須考慮進去。

  可是皇后退位了,還出家,就已經不能葬在後陵了。

  “我們強硬的點的話……畢竟這一切都是我們司家的規矩嘛。”一個老王爺覺得也不是太麻煩。

  畢竟司家的荒唐和胡來是從老祖宗那邊傳下來的。好幾代沒出么蛾子了,司軒可以上一回了。

  哎呦,他們這把老骨頭也好熱鬧熱鬧。不就是挑戰一下各種儀典嘛~

  “不用那麼麻煩諸位皇叔,皇后娘娘說,她走後,可以入妃陵。”

  嗯,歷朝歷代對小妾的位置和人數就沒那麼講究了。一個前皇后夠資格入妃陵嗎?當然有。

  大家的愧疚感更濃烈了,紛紛覺得不妥。

  “然後我也去那裡。”

  “!!!!”

  “這樣就足夠了!”

  不僅僅是以後的那些妖妃想要效仿得考慮考慮這後果了,現在這場面上也絕對擺得平。

  恐怕誰都能難說,這是一場“喜新厭舊”的鬧劇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