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當初陳家的事情太后也是知道的。
那時候皇后因為家醜有了退位的心思。被韓少軍勸了回來。
可那時候和如今是不一樣的。
那時候,皇后是娘家有醜聞,不是皇后本身德行有虧。罪不及出嫁女,這條律法明晃晃的卡在那裡。皇上都不介意,大臣並沒有多少底氣硬抗。
尤其是,皇后本身的品性和本事讓人無話可說。
如今,那醜聞事件雖然因為皇后本人是受害人的關係不好再提起。可這身體原因同樣會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因為陳家的事情攻擊皇后,大臣們八成是為了一點私心。
因為皇后身體不好來攻擊皇后,這就是出於公心了。
古人對於祭祀的看中,這不僅僅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一種心懷感恩,心存敬畏的一種儀式。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己祖先和灶神
看看,皇后需要參與的祭祀,不僅僅是祭司家的列祖列宗,還有天地神佛。
一次兩次,真無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人吃五穀雜糧,總有旦夕禍福,朝臣們不會因為意外和皇后過不去。
別說皇后了,皇帝不能參加祭祀的情況都有呢。
可時間久了呢?
皇后剛出事的時候,司軒和太后聽了太醫的回報都覺得,危險,哪怕是那一刻的命保住了。今年冬天也是難過的。
韓少軍的“自信”,只是來源於對皇后的情誼。
結果快半年了,皇后真的挺下了,並且有好轉的趨勢。
可根據太醫所言,皇后的身體要是能養到,撐得下繁瑣勞累的祭祀儀式,少說也得六七年,這還是樂觀的估計。
“我們若是扛著,這六七年哪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大臣們也會認為是你這個代理的貴妃更有為後賢德感動上蒼。你忍心讓映雪背負無德的罵名?”
“……”簡直兩頭堵,“那我當皇貴妃?”
不是說皇貴妃是名正言順的代理嘛!
剛這麼說,抬頭就看到太后無奈的目光。
“首先,皇貴妃這東西本就是皇家特地設立在皇后之下的虛職,用來給皇后敲警鐘的。名頭再好聽,依舊是妃……”
“難不成那些大臣還能逼死皇后不成?”
“他們能逼皇后自請退位。”
“……”內心有一萬句髒話不知道該不該講。
“好了,別怒了。這皇后想退位,這繼後不樂意的情況,恐怕也古往今來頭一遭了。”
“映雪想退?!”
總算是明白太后為什麼突然間招她來說這些了。
如若不是女神主動提出的,太后估計會在外面已經開始有反對聲浪後才開口說這件事。
而不是提早那麼久未雨綢繆。
而女神想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初她就因為娘家惹事覺得有愧於皇家,有愧於大墨江山。
現在呢,不能祭祀,還霸占中宮之位。同樣是古人的皇后,更加不安了。
“以前有這樣的先例嗎?”以前就沒個皇后纏綿病榻的?前朝的也算啊。
“自然有。大部分皇后都沒能病太久。”太后也是唏噓。
皇后病到不能參與祭祀,本來就是嚴重的事情。以古代的醫療條件,怎麼“突然病逝”,都很難說是被害死的,也……不能說一定不是。
“剩下的,人家有太子妃。”那是年老情況了。
而現在最大的大皇子也就七歲。哪來的太子妃。
太后笑著看向韓少軍,拍了拍他的手,恰當好處的讓韓少軍燃燒起來的怒火略微平息了一點。
“情況都和你說了。現在,該我勸了。”
太后的聲音逐漸從剛剛的凝重切換到了輕快。
這談話節奏掌控,恰當好處。
足夠展現太后本人的實力和風範了。
“你也是想擰了,你是繼後,映雪退位後什麼待遇,還不是你說了算?外面的大臣,要的就是那種名正言順的招牌。剩下的都不是他們關心的。皇后退位後,住哪兒?什麼待遇,什麼說法?不都是你一句話?這宮裡誰會反對?軒兒?我?”
再度拍拍手,俏皮的眨眨眼:“所以我問,你打算怎麼安排皇后啊。映雪都不在乎那點子虛名,你在乎什麼。知道她托人來找我,第一句話是什麼?”
“??”
“是不想委屈你。”
“你們倆,都是好孩子啊。”
被太后先是話題嚴肅的套路了一堆將來會發生的有的沒有的。
再比對了一下以前那些“熬不過去”的皇后。
最後再揭曉,根本不是事兒。
一下子似乎事情變得簡單了起來。
“簡直……就像是我一個人在無理取鬧。”
“你對映雪的好,哪裡是無理取鬧。”太后第一個反駁。
“事情放在那裡,映雪退位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分析得沒錯,映雪病個一兩年,沒事。
三五年的話,他們能抗。
可再久……麻煩事情就多了。
與其拖到到時候被逼無奈,不如現在就早做準備。
“臣妾會辦妥的。”
“我就不說什麼善待映雪這樣的話了。”太后笑眯眯的表示不操心。
“太后別嫌棄到時候我折騰得太誇張就是了。”韓少軍恭敬的行禮,然後說做就做的直接跑去了建章宮。
到了門口甚至都沒等,就被早就聽說他過來的皇帝派德順給接進去了。
這不需要宣召連等都不等就進建章宮,似乎別說御前的人,整個後宮都逐漸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皇上最近是否需要揚佛抑道?”之前道門鬧出那麼大的事情來,別說佛門不想反撲。
“是有,不過這事不急。畢竟我不好立場太過明確。”佛門的事情,他急什麼。總歸有好處的最後是他。
等等,愛妃怎麼說這個?不是來說皇后的事情?
“那就給他們一個機會。召他們來未央宮為皇后祈福。”
“嗯?”
三天後,聖旨下,十日後,一群德高望重的高僧在齋戒沐浴了七天後。
穿著最好的僧袍袈裟,拿上最古老最有來歷的佛珠木魚等器具,還有前輩名僧留下的佛經。
浩浩蕩蕩邁入皇宮的大門。
在未央宮門口圍成了一圈。
肅穆莊嚴的祈福儀式正式開始,一群高僧一起念經,那獨特的韻律梵音混著佛珠滾走木魚清脆的聲響。
仿佛都能讓人瞧見大雷音寺佛光……
等等,不是仿佛,而是真的看見了。
未央宮上方,突然金光閃爍,隱約還能看到金光中流淌著一個個卍字。
一群高僧停下念經,開始高呼佛祖顯靈。
以最激動,最虔誠的姿勢,叩拜神跡。
等金光消失後,一群高僧不顧形象的撲到皇上腳邊。
“皇后娘娘與佛有緣,乃佛陀轉世,合該回歸佛門。”
“祈福完畢,大師請回。”
司軒矜持的表示,不行。
大師們熱血的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的!
第143章 待遇問題
未央宮外沸沸揚揚,未央宮內忙忙碌碌。
忙著幹什麼?
當然是忙著把鏡子, 金箔等各種反光的東西給收起來。
“頭一次參與這種神跡造假, 感覺相當複雜。”
“我倒是覺得你看得挺起勁的。”韓少軍看著背靠一大堆軟墊勉強坐著的陳映雪, 難得女神有興致,他也就不掃興。
於是順便指揮(搗亂)起忙碌的諸位宮人。
“屋頂的上的琉璃瓦改天在換回來也一樣, 這個不急……等等,這個足金卍字簾挺不錯的,要不就繼續掛著吧。十來斤的金鍊條, 看著都覺得……霸氣。”
韓少軍的一句打趣的話, 周圍宮人們都配合的輕笑了起來。
那是曾經的趙淑儀現在的趙昭容在剛入太子府的時候送給皇后的。
趙家嘛, 有錢。
怎麼體現自己有錢呢?
送黃金唄!
聽說皇后信佛,就命人打造了很多卍字形狀金塊, 簡單粗暴……嗯, 是簡約明了的把他們用純金的鏈子串成了一個帷簾。
暴發戶氣息十足的就這麼送來了。
簡直掛哪兒哪兒合不合適。於是就這麼壓箱底了。
“估計趙昭容自己都忘記了曾經送過這麼個帘子……也沒那麼難看啊。”晴兒看著金燦燦的帘子, 都有點不忍心收起來。
雖然暴發戶氣質十足, 可不番外她這種小小宮女就是喜歡這種看起來就值錢的。
就她的審美來看,比起皇后那串不知道什麼做的香香的木珠簾, 還是這個看起來有滿足感。
“那送你了?”皇后隨口一句調笑, 晴兒立刻瘋狂的搖頭表示不敢。
“晴兒不要就給我吧, 找人把卍字都熔了, 做成一朵朵風姿各異的牡丹花, 這樣就風雅一點了。今年千秋節的禮物就有了。”
說完韓少軍仿佛突然發現用別人送他的東西倒騰一番再送回去不太好,於是語氣很弱的補充“要不,是萬壽節的禮物?”
未央宮裡再度傳出眾人的笑聲。
“主子又說笑了, 怎麼能送皇上牡丹花。”
“牡丹不是花中之王嗎?”
“……”好像對哦。
牡丹為王,月季為後。
算了,和韓少軍矯真這個幹嘛,她又不是真送這個。
“每次都容易被你打岔,我想問的是,你到底買通了多少個?”指了指窗外。
哪怕現在窗外已經一個和尚都沒有了,大家還是知道皇后的指的是什麼。
“一個。”
回應韓少軍的是一雙雙充滿懷疑的眼眸。
“真的只要一個就夠了,剩下的,要麼是聰明人,要麼是虔誠者。”
佛道之爭是信仰和道統的爭鬥,道家用一個鼎出足了風頭,佛家怎麼甘心落後。
皇后祈福,是真的。無論那群和尚內心想得是重振佛門輝煌壓倒道門,還是真心祈福作法,或者是敬畏皇權,他們都得來。
來了以後自然是看到了奇蹟。
那時候皇后因為家醜有了退位的心思。被韓少軍勸了回來。
可那時候和如今是不一樣的。
那時候,皇后是娘家有醜聞,不是皇后本身德行有虧。罪不及出嫁女,這條律法明晃晃的卡在那裡。皇上都不介意,大臣並沒有多少底氣硬抗。
尤其是,皇后本身的品性和本事讓人無話可說。
如今,那醜聞事件雖然因為皇后本人是受害人的關係不好再提起。可這身體原因同樣會成為被攻擊的理由。
因為陳家的事情攻擊皇后,大臣們八成是為了一點私心。
因為皇后身體不好來攻擊皇后,這就是出於公心了。
古人對於祭祀的看中,這不僅僅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一種心懷感恩,心存敬畏的一種儀式。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是以事神致福。
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己祖先和灶神
看看,皇后需要參與的祭祀,不僅僅是祭司家的列祖列宗,還有天地神佛。
一次兩次,真無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人吃五穀雜糧,總有旦夕禍福,朝臣們不會因為意外和皇后過不去。
別說皇后了,皇帝不能參加祭祀的情況都有呢。
可時間久了呢?
皇后剛出事的時候,司軒和太后聽了太醫的回報都覺得,危險,哪怕是那一刻的命保住了。今年冬天也是難過的。
韓少軍的“自信”,只是來源於對皇后的情誼。
結果快半年了,皇后真的挺下了,並且有好轉的趨勢。
可根據太醫所言,皇后的身體要是能養到,撐得下繁瑣勞累的祭祀儀式,少說也得六七年,這還是樂觀的估計。
“我們若是扛著,這六七年哪怕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大臣們也會認為是你這個代理的貴妃更有為後賢德感動上蒼。你忍心讓映雪背負無德的罵名?”
“……”簡直兩頭堵,“那我當皇貴妃?”
不是說皇貴妃是名正言順的代理嘛!
剛這麼說,抬頭就看到太后無奈的目光。
“首先,皇貴妃這東西本就是皇家特地設立在皇后之下的虛職,用來給皇后敲警鐘的。名頭再好聽,依舊是妃……”
“難不成那些大臣還能逼死皇后不成?”
“他們能逼皇后自請退位。”
“……”內心有一萬句髒話不知道該不該講。
“好了,別怒了。這皇后想退位,這繼後不樂意的情況,恐怕也古往今來頭一遭了。”
“映雪想退?!”
總算是明白太后為什麼突然間招她來說這些了。
如若不是女神主動提出的,太后估計會在外面已經開始有反對聲浪後才開口說這件事。
而不是提早那麼久未雨綢繆。
而女神想退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當初她就因為娘家惹事覺得有愧於皇家,有愧於大墨江山。
現在呢,不能祭祀,還霸占中宮之位。同樣是古人的皇后,更加不安了。
“以前有這樣的先例嗎?”以前就沒個皇后纏綿病榻的?前朝的也算啊。
“自然有。大部分皇后都沒能病太久。”太后也是唏噓。
皇后病到不能參與祭祀,本來就是嚴重的事情。以古代的醫療條件,怎麼“突然病逝”,都很難說是被害死的,也……不能說一定不是。
“剩下的,人家有太子妃。”那是年老情況了。
而現在最大的大皇子也就七歲。哪來的太子妃。
太后笑著看向韓少軍,拍了拍他的手,恰當好處的讓韓少軍燃燒起來的怒火略微平息了一點。
“情況都和你說了。現在,該我勸了。”
太后的聲音逐漸從剛剛的凝重切換到了輕快。
這談話節奏掌控,恰當好處。
足夠展現太后本人的實力和風範了。
“你也是想擰了,你是繼後,映雪退位後什麼待遇,還不是你說了算?外面的大臣,要的就是那種名正言順的招牌。剩下的都不是他們關心的。皇后退位後,住哪兒?什麼待遇,什麼說法?不都是你一句話?這宮裡誰會反對?軒兒?我?”
再度拍拍手,俏皮的眨眨眼:“所以我問,你打算怎麼安排皇后啊。映雪都不在乎那點子虛名,你在乎什麼。知道她托人來找我,第一句話是什麼?”
“??”
“是不想委屈你。”
“你們倆,都是好孩子啊。”
被太后先是話題嚴肅的套路了一堆將來會發生的有的沒有的。
再比對了一下以前那些“熬不過去”的皇后。
最後再揭曉,根本不是事兒。
一下子似乎事情變得簡單了起來。
“簡直……就像是我一個人在無理取鬧。”
“你對映雪的好,哪裡是無理取鬧。”太后第一個反駁。
“事情放在那裡,映雪退位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太后分析得沒錯,映雪病個一兩年,沒事。
三五年的話,他們能抗。
可再久……麻煩事情就多了。
與其拖到到時候被逼無奈,不如現在就早做準備。
“臣妾會辦妥的。”
“我就不說什麼善待映雪這樣的話了。”太后笑眯眯的表示不操心。
“太后別嫌棄到時候我折騰得太誇張就是了。”韓少軍恭敬的行禮,然後說做就做的直接跑去了建章宮。
到了門口甚至都沒等,就被早就聽說他過來的皇帝派德順給接進去了。
這不需要宣召連等都不等就進建章宮,似乎別說御前的人,整個後宮都逐漸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皇上最近是否需要揚佛抑道?”之前道門鬧出那麼大的事情來,別說佛門不想反撲。
“是有,不過這事不急。畢竟我不好立場太過明確。”佛門的事情,他急什麼。總歸有好處的最後是他。
等等,愛妃怎麼說這個?不是來說皇后的事情?
“那就給他們一個機會。召他們來未央宮為皇后祈福。”
“嗯?”
三天後,聖旨下,十日後,一群德高望重的高僧在齋戒沐浴了七天後。
穿著最好的僧袍袈裟,拿上最古老最有來歷的佛珠木魚等器具,還有前輩名僧留下的佛經。
浩浩蕩蕩邁入皇宮的大門。
在未央宮門口圍成了一圈。
肅穆莊嚴的祈福儀式正式開始,一群高僧一起念經,那獨特的韻律梵音混著佛珠滾走木魚清脆的聲響。
仿佛都能讓人瞧見大雷音寺佛光……
等等,不是仿佛,而是真的看見了。
未央宮上方,突然金光閃爍,隱約還能看到金光中流淌著一個個卍字。
一群高僧停下念經,開始高呼佛祖顯靈。
以最激動,最虔誠的姿勢,叩拜神跡。
等金光消失後,一群高僧不顧形象的撲到皇上腳邊。
“皇后娘娘與佛有緣,乃佛陀轉世,合該回歸佛門。”
“祈福完畢,大師請回。”
司軒矜持的表示,不行。
大師們熱血的表示,我們不會放棄的!
第143章 待遇問題
未央宮外沸沸揚揚,未央宮內忙忙碌碌。
忙著幹什麼?
當然是忙著把鏡子, 金箔等各種反光的東西給收起來。
“頭一次參與這種神跡造假, 感覺相當複雜。”
“我倒是覺得你看得挺起勁的。”韓少軍看著背靠一大堆軟墊勉強坐著的陳映雪, 難得女神有興致,他也就不掃興。
於是順便指揮(搗亂)起忙碌的諸位宮人。
“屋頂的上的琉璃瓦改天在換回來也一樣, 這個不急……等等,這個足金卍字簾挺不錯的,要不就繼續掛著吧。十來斤的金鍊條, 看著都覺得……霸氣。”
韓少軍的一句打趣的話, 周圍宮人們都配合的輕笑了起來。
那是曾經的趙淑儀現在的趙昭容在剛入太子府的時候送給皇后的。
趙家嘛, 有錢。
怎麼體現自己有錢呢?
送黃金唄!
聽說皇后信佛,就命人打造了很多卍字形狀金塊, 簡單粗暴……嗯, 是簡約明了的把他們用純金的鏈子串成了一個帷簾。
暴發戶氣息十足的就這麼送來了。
簡直掛哪兒哪兒合不合適。於是就這麼壓箱底了。
“估計趙昭容自己都忘記了曾經送過這麼個帘子……也沒那麼難看啊。”晴兒看著金燦燦的帘子, 都有點不忍心收起來。
雖然暴發戶氣質十足, 可不番外她這種小小宮女就是喜歡這種看起來就值錢的。
就她的審美來看,比起皇后那串不知道什麼做的香香的木珠簾, 還是這個看起來有滿足感。
“那送你了?”皇后隨口一句調笑, 晴兒立刻瘋狂的搖頭表示不敢。
“晴兒不要就給我吧, 找人把卍字都熔了, 做成一朵朵風姿各異的牡丹花, 這樣就風雅一點了。今年千秋節的禮物就有了。”
說完韓少軍仿佛突然發現用別人送他的東西倒騰一番再送回去不太好,於是語氣很弱的補充“要不,是萬壽節的禮物?”
未央宮裡再度傳出眾人的笑聲。
“主子又說笑了, 怎麼能送皇上牡丹花。”
“牡丹不是花中之王嗎?”
“……”好像對哦。
牡丹為王,月季為後。
算了,和韓少軍矯真這個幹嘛,她又不是真送這個。
“每次都容易被你打岔,我想問的是,你到底買通了多少個?”指了指窗外。
哪怕現在窗外已經一個和尚都沒有了,大家還是知道皇后的指的是什麼。
“一個。”
回應韓少軍的是一雙雙充滿懷疑的眼眸。
“真的只要一個就夠了,剩下的,要麼是聰明人,要麼是虔誠者。”
佛道之爭是信仰和道統的爭鬥,道家用一個鼎出足了風頭,佛家怎麼甘心落後。
皇后祈福,是真的。無論那群和尚內心想得是重振佛門輝煌壓倒道門,還是真心祈福作法,或者是敬畏皇權,他們都得來。
來了以後自然是看到了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