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賣自己的那個販子說,真晦氣,再沒有人來買你,趕明兒我就把你丟出城外。
趙婉畫沒有說話,只是低下了頭,傷口早已經結痂,看上去森然恐怖。
過了三天,依舊沒有人來買趙婉畫,她以為自己一定會被丟出去,從此自生自滅,她還小,沒有什麼生存的能力,也許出去就是死路一條了。
只是她以為的災難並沒有到來,販子也許是可憐她,卻還是沒有將她丟開。
她跟別的容顏姣好,沒有傷痕的女奴們被放在一起,除了沒朋友,沒有人跟她說話,沒有人願意在她跌倒的時候幫助她之外——一切都好。
那販子是個最普通的奴隸商人,在外人的眼中是從來沒有什麼人性的,但他沒有將趙婉畫丟出去。
那個時候,趙婉畫就在想,也許世界上的人,不都是惡吧?
她還小,不懂什麼善惡。
就這樣過去了兩年,她大約已經有十三四歲了——她不知道自己多大,只是這樣估計的。
這一天,她幫著販子將院子裡面打掃乾淨,就被帶去了市上,原本這是很平淡的一天,自己依舊不會被賣出去,其實這樣也好,只是這一天,終究還是被改變了。
趙婉畫抬頭,看著自己眼前的那個男人,穿著藏藍色的長袍,也不是什麼絲綢的面料,看上去平平無奇,一張刻板的臉,平直緊抿的嘴唇,一雙倒吊三角眼,倒是很凌厲,那目光讓人一觸便有寒意。她也在有錢人家裡當過奴隸,看出這人腰上那一塊玉佩是不怎麼值錢的,頭上戴著的也是簡單的木簪,只是這通身氣派,定然不是普通人才有的。
不得不說,趙婉畫很害怕這樣的人。
身上藏著煞氣的人。
這就是她遇到張湯,也遇到轉折的一天。
也許沒有這一天的抬眼,便不會發生以後的那些事情。她還是一個可憐的賣不出去的女奴,也許有一天會被終於不想發善心的販子丟出去,生死有命。
張湯說,你去服侍一個人。
於是她跟著張湯走了,販子眉開眼笑地收起了賣她所得的三百錢,開心地回去了。
彼時,趙婉畫回頭望去,看到那販子一身輕鬆的背影,忽然也輕鬆了起來。
似乎可以期待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於是趙婉畫去了,遇到了陳阿嬌,這個改變自己一生的女人。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的直覺告訴她,陳阿嬌一點也不簡單,這是自己見到過的很完美的笑容,雖然也很有親和力,但是並沒有笑到眼底。從心底看,這個時候的陳阿嬌是不想笑的。
張湯跟自己的新主人有什麼關係,趙婉畫不是很想知道,知道得太多的人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她像是在販子的家裡一樣,一如既往地負責庖廚之事,卻沒有想到,竟然能夠受到陳阿嬌的重用。
第一次見到那麼聰明而且大膽的女人,價值千金的烏程若下酒往地上一砸,砸出了一杯酒樓的名氣,也讓趙婉畫第一次看到了陳阿嬌臉上那種真心的笑容。
那是一種勢在必得的自信,當時的自己似乎還不知道什麼自信,那些都是陳阿嬌教自己的。
夫人有一種讓人信服的氣質,只是她不怎麼喜歡阮月,也就是後來的寧月。
她是沉默的趙婉畫,其實很多時候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也跟別人身處於一個空間,但她的思想是游離的。
那個少年齊鑒,總是在她擇菜的時候在院子裡面練劍,夫人也常常坐在那裡,看著他練劍,末了卻總是看不完,興味索然地離開。
有一次趙婉畫問陳阿嬌,為什麼總是不看完就走了。
夫人說,看來看去也看不懂,索性不看。
有的時候,陳阿嬌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人。
可是在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她又坐到了那裡看齊鑒練劍,這一次,夫人說——胎教。
趙婉畫不懂,可是後來夫人變懶了,一天到晚睡著的時候多,齊鑒在外面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練劍,看久了夫人看他練劍的場景,忽然之間畫面里變成了一個人,趙婉畫覺得不怎麼合適。
終於,在第三天,趙婉畫第一次坐到了那小石凳上,看齊鑒練劍。
她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卻讓齊鑒紅了臉。
以後有時間她也去坐坐,不過久而久之就得到了阮月的白眼。反正趙婉畫也不怎麼喜歡阮月,乾脆就這麼過去了。聽說阮月給齊鑒做了東西,聽說阮月去跟齊鑒搭話,又聽說阮月訓練出來的那一批侍女讓夫人勉強滿意……
這些聽說,都是從李氏那裡聽來的,年紀大了的女人,總是這樣愛嘮叨。
只不過趙婉畫還是照常地去看齊鑒一早起來練劍。
時間長了,齊鑒跟趙婉畫也混熟了,垂涎她做的東西,於是也常常跑到廚房來偷嘴,往往趴在窗台上面,將腦袋從支起來的窗戶外面伸進來,看看她在做什麼,接著就開始要求這個要求那個。
趙婉畫對於合理的請求,一般是答應得很乾脆的,不過對於不合理的,也僅僅只是多看齊鑒那麼一兩眼,眼神頗有夫人那種似笑非笑的威勢。
只是她知道,自己笑起來必然是不好看的,因為她臉上有疤。
一次她想要做湯給夫人補補,卻偏偏少了一味黨參,已經準備放棄,結果齊鑒這傢伙從走廊上溜達過來,神神秘秘地將他的腦袋探進來,然後問她在忙什麼。
趙婉畫懶得搭理他,表情還是一如既往地沉靜。
齊鑒打趣她道,你跟夫人還真是越來越像了。
趙婉畫手裡握著菜刀,一刀斬入案板上放著的雞腿上面,刀刃已經砸到了案板上,發出很大的響聲。齊鑒被她嚇壞了,連忙道你的黨參不是我拿的,我這就給你!
接著雙手往前面一伸,一把參全在他的手裡。
其實趙婉畫不過是討厭齊鑒一直站在這裡打擾自己,做菜的時候不喜歡別人在自己的耳邊一直說什麼,她那剁案板的行為,也不過是暗示自己不高興,但哪裡想到齊鑒這傢伙這麼老實,竟然雙手直接奉上了黨參……
趙婉畫是真的無言了。
從齊鑒的手中將那參接過來,本來是惱怒極了,最後卻又忍不住笑了一下,唇角挑起來一點,不甚明顯。
齊鑒看著她那難得一見的笑,有些傻愣愣地說道,婉畫你笑起來真好看……
可是這話出口了,齊鑒才驚覺自己說錯了話,也不敢看趙婉畫的臉色,直接糙糙道,我該練劍去了。
他一轉身走了,趙婉畫看著自己手中的東西,忍不住學著夫人的模樣搖了搖頭。
最終這黨參還是沒有用完,她用紅繩將這些東西系起來,別人說人參一定要用紅繩繫著才不會跑,因為人參有靈,那麼黨參呢?
後來的趙婉畫想起自己用紅繩系起來的東西,大約都已經被扒一把火,化為了灰燼。
艷紅的火,艷紅的血,黑暗的夜。
趙婉畫的世界,是從那一晚開始崩塌的。
她抱著小浮生,在暗巷裡面跑,她知道齊鑒就在自己的身後,可是她不敢回頭,也不能回頭,浮生的哭聲太響,讓她整個人的腦袋都在嗡鳴。
可是身後劍與劍相交的聲音,洞穿了她的耳膜。
她的淚落在了浮生的臉上,也許不是自己在哭吧?
只在片刻之前,他還遞給了自己糙編的小玩意兒,長開了的少年,有英俊的臉,明亮的眸……
他們之間並沒有過太多的交流,很多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一杯酒樓的櫃檯下面,他無所事事的時候就喜歡在一旁看自己算帳,她寫字很多時候也是齊鑒教的。
齊鑒常常跟她說外面一些很好玩兒的事情,也常常跟趙婉畫說張湯,可是現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在利劍扎進齊鑒身體的時候,趙婉畫覺得自己聽見了,一回頭卻已經看到了少年捂著自己傷口,站在那裡,不倒下,對她,卻始終只有一句——走!
走。
走……
走到哪裡去呢?
這天下,走到哪裡,都沒有你了。
沒有那少年,只有無盡的黑暗與殺戮。
趙婉畫麻木了,她向前面跑著,她還不能死,在齊鑒倒下的時候,她心底的趙婉畫復活了。
原來夫人常常說的“魔”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能夠激發出人的潛能,那是一種執念與渴望,讓人痛苦之餘又為之醉倒。
趙婉畫醉了。
最後一名死士一直跟著她,她喬裝改扮出了城,卻已經腳步蹣跚,城裡太危險,可是城外,她似乎難逃一死。
已經是白天,天邊有魚肚白,晨星墜落了,她的世界也跟著墜落了。
終於跑不動了,她抱著已經昏睡的小浮生轉過身,看著始終跟在自己身後的死士,那是一個蒙著臉的男人,手中提著劍,身上也有傷。
這傷痕,大約是齊鑒留下的,傷口有些深,鮮血已經止住了,卻讓他黑衣裡面扎著的白袖子也染紅了。
只是這刺客的眼神,依舊是犀利的,冷冷地像是在冰水裡面浸過。
趙婉畫的眼眸滿帶著恨意,轉過身,又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氣,竟然又繼續往前面走。
她在想,後面跟著自己的這個男人隨時可能會上來殺了自己,可是他沒有。
從早上到中午,趙婉畫從長安城,到了周邊的陵縣,她磨破了繡鞋,腳上有血泡,破掉了,也染紅了裙裾。
小浮生醒了,餓了,哭了,她只能在人家卻借東西,這個時候那殺手就在不遠的地方坐著,拿出自己的乾糧來啃。
第二天依舊繼續這樣的追逐,趙婉畫許久沒有合過眼了,只這樣看著,她恨這死士入骨。她將浮生放在了農家,然後出去,站到了那男人的面前。
你追我,卻不殺我,因何?
貓追著老鼠,只是因為有趣。
我會殺了你的。
正好,我是一個累了的刺客。
那你告訴我,誰派你們來殺我們的?
不能說。
於是趙婉畫轉身就離開了。
這是一個奇怪的刺客,他坐在高處的樹上,抱著自己的劍,從早上到晚上,似乎是在想,挑一個合適的時間殺了她,還有那麼孩子。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刺客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一夜的場景。一名仗劍而死的少年。
趙婉畫寄住在了一個農婦的家中,偶爾也會拿乾糧給那刺客,第一天那乾糧放在樹上沒動,第二天也沒動,她說,留著你一條命,改日張大人嚴刑審問於你。
於是第三天,乾糧終於沒了。
趙婉畫沒有說話,只是低下了頭,傷口早已經結痂,看上去森然恐怖。
過了三天,依舊沒有人來買趙婉畫,她以為自己一定會被丟出去,從此自生自滅,她還小,沒有什麼生存的能力,也許出去就是死路一條了。
只是她以為的災難並沒有到來,販子也許是可憐她,卻還是沒有將她丟開。
她跟別的容顏姣好,沒有傷痕的女奴們被放在一起,除了沒朋友,沒有人跟她說話,沒有人願意在她跌倒的時候幫助她之外——一切都好。
那販子是個最普通的奴隸商人,在外人的眼中是從來沒有什麼人性的,但他沒有將趙婉畫丟出去。
那個時候,趙婉畫就在想,也許世界上的人,不都是惡吧?
她還小,不懂什麼善惡。
就這樣過去了兩年,她大約已經有十三四歲了——她不知道自己多大,只是這樣估計的。
這一天,她幫著販子將院子裡面打掃乾淨,就被帶去了市上,原本這是很平淡的一天,自己依舊不會被賣出去,其實這樣也好,只是這一天,終究還是被改變了。
趙婉畫抬頭,看著自己眼前的那個男人,穿著藏藍色的長袍,也不是什麼絲綢的面料,看上去平平無奇,一張刻板的臉,平直緊抿的嘴唇,一雙倒吊三角眼,倒是很凌厲,那目光讓人一觸便有寒意。她也在有錢人家裡當過奴隸,看出這人腰上那一塊玉佩是不怎麼值錢的,頭上戴著的也是簡單的木簪,只是這通身氣派,定然不是普通人才有的。
不得不說,趙婉畫很害怕這樣的人。
身上藏著煞氣的人。
這就是她遇到張湯,也遇到轉折的一天。
也許沒有這一天的抬眼,便不會發生以後的那些事情。她還是一個可憐的賣不出去的女奴,也許有一天會被終於不想發善心的販子丟出去,生死有命。
張湯說,你去服侍一個人。
於是她跟著張湯走了,販子眉開眼笑地收起了賣她所得的三百錢,開心地回去了。
彼時,趙婉畫回頭望去,看到那販子一身輕鬆的背影,忽然也輕鬆了起來。
似乎可以期待一下不一樣的生活。
於是趙婉畫去了,遇到了陳阿嬌,這個改變自己一生的女人。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她的直覺告訴她,陳阿嬌一點也不簡單,這是自己見到過的很完美的笑容,雖然也很有親和力,但是並沒有笑到眼底。從心底看,這個時候的陳阿嬌是不想笑的。
張湯跟自己的新主人有什麼關係,趙婉畫不是很想知道,知道得太多的人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她像是在販子的家裡一樣,一如既往地負責庖廚之事,卻沒有想到,竟然能夠受到陳阿嬌的重用。
第一次見到那麼聰明而且大膽的女人,價值千金的烏程若下酒往地上一砸,砸出了一杯酒樓的名氣,也讓趙婉畫第一次看到了陳阿嬌臉上那種真心的笑容。
那是一種勢在必得的自信,當時的自己似乎還不知道什麼自信,那些都是陳阿嬌教自己的。
夫人有一種讓人信服的氣質,只是她不怎麼喜歡阮月,也就是後來的寧月。
她是沉默的趙婉畫,其實很多時候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雖然也跟別人身處於一個空間,但她的思想是游離的。
那個少年齊鑒,總是在她擇菜的時候在院子裡面練劍,夫人也常常坐在那裡,看著他練劍,末了卻總是看不完,興味索然地離開。
有一次趙婉畫問陳阿嬌,為什麼總是不看完就走了。
夫人說,看來看去也看不懂,索性不看。
有的時候,陳阿嬌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人。
可是在說完這句話的第二天,她又坐到了那裡看齊鑒練劍,這一次,夫人說——胎教。
趙婉畫不懂,可是後來夫人變懶了,一天到晚睡著的時候多,齊鑒在外面一個人孤孤單單地練劍,看久了夫人看他練劍的場景,忽然之間畫面里變成了一個人,趙婉畫覺得不怎麼合適。
終於,在第三天,趙婉畫第一次坐到了那小石凳上,看齊鑒練劍。
她自己沒覺得有什麼,卻讓齊鑒紅了臉。
以後有時間她也去坐坐,不過久而久之就得到了阮月的白眼。反正趙婉畫也不怎麼喜歡阮月,乾脆就這麼過去了。聽說阮月給齊鑒做了東西,聽說阮月去跟齊鑒搭話,又聽說阮月訓練出來的那一批侍女讓夫人勉強滿意……
這些聽說,都是從李氏那裡聽來的,年紀大了的女人,總是這樣愛嘮叨。
只不過趙婉畫還是照常地去看齊鑒一早起來練劍。
時間長了,齊鑒跟趙婉畫也混熟了,垂涎她做的東西,於是也常常跑到廚房來偷嘴,往往趴在窗台上面,將腦袋從支起來的窗戶外面伸進來,看看她在做什麼,接著就開始要求這個要求那個。
趙婉畫對於合理的請求,一般是答應得很乾脆的,不過對於不合理的,也僅僅只是多看齊鑒那麼一兩眼,眼神頗有夫人那種似笑非笑的威勢。
只是她知道,自己笑起來必然是不好看的,因為她臉上有疤。
一次她想要做湯給夫人補補,卻偏偏少了一味黨參,已經準備放棄,結果齊鑒這傢伙從走廊上溜達過來,神神秘秘地將他的腦袋探進來,然後問她在忙什麼。
趙婉畫懶得搭理他,表情還是一如既往地沉靜。
齊鑒打趣她道,你跟夫人還真是越來越像了。
趙婉畫手裡握著菜刀,一刀斬入案板上放著的雞腿上面,刀刃已經砸到了案板上,發出很大的響聲。齊鑒被她嚇壞了,連忙道你的黨參不是我拿的,我這就給你!
接著雙手往前面一伸,一把參全在他的手裡。
其實趙婉畫不過是討厭齊鑒一直站在這裡打擾自己,做菜的時候不喜歡別人在自己的耳邊一直說什麼,她那剁案板的行為,也不過是暗示自己不高興,但哪裡想到齊鑒這傢伙這麼老實,竟然雙手直接奉上了黨參……
趙婉畫是真的無言了。
從齊鑒的手中將那參接過來,本來是惱怒極了,最後卻又忍不住笑了一下,唇角挑起來一點,不甚明顯。
齊鑒看著她那難得一見的笑,有些傻愣愣地說道,婉畫你笑起來真好看……
可是這話出口了,齊鑒才驚覺自己說錯了話,也不敢看趙婉畫的臉色,直接糙糙道,我該練劍去了。
他一轉身走了,趙婉畫看著自己手中的東西,忍不住學著夫人的模樣搖了搖頭。
最終這黨參還是沒有用完,她用紅繩將這些東西系起來,別人說人參一定要用紅繩繫著才不會跑,因為人參有靈,那麼黨參呢?
後來的趙婉畫想起自己用紅繩系起來的東西,大約都已經被扒一把火,化為了灰燼。
艷紅的火,艷紅的血,黑暗的夜。
趙婉畫的世界,是從那一晚開始崩塌的。
她抱著小浮生,在暗巷裡面跑,她知道齊鑒就在自己的身後,可是她不敢回頭,也不能回頭,浮生的哭聲太響,讓她整個人的腦袋都在嗡鳴。
可是身後劍與劍相交的聲音,洞穿了她的耳膜。
她的淚落在了浮生的臉上,也許不是自己在哭吧?
只在片刻之前,他還遞給了自己糙編的小玩意兒,長開了的少年,有英俊的臉,明亮的眸……
他們之間並沒有過太多的交流,很多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
在一杯酒樓的櫃檯下面,他無所事事的時候就喜歡在一旁看自己算帳,她寫字很多時候也是齊鑒教的。
齊鑒常常跟她說外面一些很好玩兒的事情,也常常跟趙婉畫說張湯,可是現在,一切都不可能了。
在利劍扎進齊鑒身體的時候,趙婉畫覺得自己聽見了,一回頭卻已經看到了少年捂著自己傷口,站在那裡,不倒下,對她,卻始終只有一句——走!
走。
走……
走到哪裡去呢?
這天下,走到哪裡,都沒有你了。
沒有那少年,只有無盡的黑暗與殺戮。
趙婉畫麻木了,她向前面跑著,她還不能死,在齊鑒倒下的時候,她心底的趙婉畫復活了。
原來夫人常常說的“魔”就是這樣的一種東西,能夠激發出人的潛能,那是一種執念與渴望,讓人痛苦之餘又為之醉倒。
趙婉畫醉了。
最後一名死士一直跟著她,她喬裝改扮出了城,卻已經腳步蹣跚,城裡太危險,可是城外,她似乎難逃一死。
已經是白天,天邊有魚肚白,晨星墜落了,她的世界也跟著墜落了。
終於跑不動了,她抱著已經昏睡的小浮生轉過身,看著始終跟在自己身後的死士,那是一個蒙著臉的男人,手中提著劍,身上也有傷。
這傷痕,大約是齊鑒留下的,傷口有些深,鮮血已經止住了,卻讓他黑衣裡面扎著的白袖子也染紅了。
只是這刺客的眼神,依舊是犀利的,冷冷地像是在冰水裡面浸過。
趙婉畫的眼眸滿帶著恨意,轉過身,又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氣,竟然又繼續往前面走。
她在想,後面跟著自己的這個男人隨時可能會上來殺了自己,可是他沒有。
從早上到中午,趙婉畫從長安城,到了周邊的陵縣,她磨破了繡鞋,腳上有血泡,破掉了,也染紅了裙裾。
小浮生醒了,餓了,哭了,她只能在人家卻借東西,這個時候那殺手就在不遠的地方坐著,拿出自己的乾糧來啃。
第二天依舊繼續這樣的追逐,趙婉畫許久沒有合過眼了,只這樣看著,她恨這死士入骨。她將浮生放在了農家,然後出去,站到了那男人的面前。
你追我,卻不殺我,因何?
貓追著老鼠,只是因為有趣。
我會殺了你的。
正好,我是一個累了的刺客。
那你告訴我,誰派你們來殺我們的?
不能說。
於是趙婉畫轉身就離開了。
這是一個奇怪的刺客,他坐在高處的樹上,抱著自己的劍,從早上到晚上,似乎是在想,挑一個合適的時間殺了她,還有那麼孩子。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刺客的腦海里總是浮現出那一夜的場景。一名仗劍而死的少年。
趙婉畫寄住在了一個農婦的家中,偶爾也會拿乾糧給那刺客,第一天那乾糧放在樹上沒動,第二天也沒動,她說,留著你一條命,改日張大人嚴刑審問於你。
於是第三天,乾糧終於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