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再見了,在我的人生里留下各種痕跡的人們,薛青冥,東華夜闌,沈軒之,謝騫,東華崇文,如果有一天,你們以另一種身份出現在這個塵世里,一定要幸福啊,因為你們,要連著我的那一份一起幸福!
再…咦?眼前的一切忽然變作漆黑,有什麼熱熱的緊緊的擠壓著我的身體,悶悶的嘈雜聲像是隔著一層厚重的幕布傳進耳朵里,“使勁,使勁……”
搞什麼呀?我想要伸出手觸碰身邊的環境,愕然發現自己根本動不了,一聲尖銳的哀鳴聲後,強烈的痛楚伴著忽然明亮的光線到來,冰冷的空氣讓我大叫出聲,聽在耳中卻轉為嬰孩的啼哭,我看著眼前巨人一般存在的男女面孔,忽然微笑起來。
呵,青翰的動作還挺快,我就說嘛,天帝那麼疼我,會眼睜睜看著我灰飛煙滅,雖然褪去仙身神骨,失了一身修為,但如今有機會得到這一世輪迴,即使只有短短數十載,也算是賺到了。現在只希望,我投生的這個家庭,錢財嘛,只要衣食無憂即可,權勢嘛,只要無人敢欺即可,地位嘛,只要平和安定即可。
濃濃的睡意襲來,打一個呵欠,閉上眼睛,睡覺皇帝大,一切故事等我醒了,再慢慢將給大家聽吧。
——全文完——
番外之東華夜闌一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素紗的絹面,在明亮的燈下透出些暈暈的光輝,襯著暗紅的印記,別樣的觸目驚心,錦帕一角繡著妖嬈待放的濯濯青蓮,那曾經,是那人最深的摯愛,如今卻在時光的空回流轉下,幻化成最寂寞的輕塵,觸手皆是蒼廖。
昔日惜華軒的一場烈焰,毀掉了一切濃郁的回憶,唯這方鮮血織就的淚痕,卻像是生成了恨,凝成了怨,生生將那一幕一再重放於眼前,不可逃避地看著,直到胸口的位置泛出熟悉的痛來。
韶華,如果這是你要的,我願意伴著這痛直到長眠於世的那一天。
耳邊聽見熟悉的腳步聲,回身,是自幼時相伴左右的常德,不若平日沉靜內斂,只一雙眼睛便是感慨萬千,輕輕一聲嘆,由袖中取出一張書箋,素白的紙面,鐵鉤銀劃的六個大字,寧安 慕韶華 疑。
那一刻,有山石崩裂的聲音碎於心間,若風捲殘雲,驚濤拍岸,恍然已是回首千年,執紙的手在抖,只把一張素箋落成一尾西風殘蝶,百般滋味湧現心頭,一時竟是難辨是喜是驚。
月波疑滴,冰絲織練,綺雲殿內,黑衣影衛接過密令,一步一步退離,朱紅殿門在身後合攏,九色琉璃宮燈下,明黃色的影子端坐龍椅之上,凝視著桌上攤開的紙箋,面上再無多的表情,一時像是痴了。
十年,十年生死兩茫茫,雪梨樹下的驚鴻一瞥,宿星閣上的執手誓言,安王府內的生死一線,惜華軒的灼灼烈焰,演化成十年過眼紅塵,cháo水般自眼前退去。
“拉了勾,就不會變了?”十年前的東華夜闌站在雪梨樹下,冷眼中夾雜嘲諷。
朋友,多可笑的名詞,親生兄弟尚是勾心鬥角,自相殘殺,何況兩個素未相識的陌路,連血緣的羈絆都算不上,還談什麼患難同當,說什麼生死與共?
不曾退卻,不曾遠離,依稀記得那一把清涼嗓音,碎金擊玉,狹長鳳眼彎成一泓清流,聲音不大的卻是堅定,“是吧,師父這麼告訴我的,師父從來都不會錯。”
豎起的小手指輕輕勾上呆滯中的僵硬手指,指腹摩擦的暖意讓人心底也起了波瀾,朋友,他說,從今天開始,我來做你的朋友。
一眼萬年,他看著那雙清澈的眼眸,聽見心底的聲音。
梵天一舞,形動九象,可停雲遏水,引四方羽族,七彩神芒。
兩年以後,焱國的祭祀大典上,東華夜闌奉了聖諭主持大典,宿星閣上,祀風身後,站著身著曳地長袍的慕韶華,幼時童稚的輪廓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讓人移不開眼眸的驚艷,眉如翠羽,眸如秋水,粼粼波光里永遠只映著一個人的身影。
東華夜闌微微一笑,伸出小指搖了搖,那人眼睛彎起,漸成一闋初月。
鼓樂聲漸起,七彩光芒大盛,鼓點密集如雨,祀風擊節而舞,長袖揮灑飄逸,逶迤綿延,流雲盤踞,有四方不知名的鳥雀翩然而至,無數色彩明麗的羽翼在半空中盤桓,似一匹巨大流動的彩絹,祀風身上的雲錦繡紋也像是有了生命,疊盪不已,雙手撩撥間彩光萌動,直衝九霄,未幾,鼓聲漸歇,雲淡天開,彩翼流散,唯正中一方紅色羽翼勃然而動,一聲清脆鳥鳴穿雲裂日,直達九重天外。
宿星閣下,百姓歡呼如雷,叩拜的人群若一重重波瀾,此起彼伏,祀風將權杖橫舉,淡紫色的長髮在風中飄灑,一雙銀眸光芒四she,形若神袛。
那雙眼睛在看向東華夜闌時,有了些微的變化。
青蓮池邊,久久等候,姍姍來遲的卻是另一道雪白的影子,東華夜闌丟掉手中殘荷,道一聲,祀風大人。
蓮,是只可遠觀,不堪褻玩的植物,若存了把玩之心,換來的只會是一片殘敗。
這滿池青蓮既為人所有,遠觀還是褻玩便只能由此間主人而定。
東華夜闌抬眼,迎上那兩道淡淡的銀光,仍然是沒有情緒波動的面容,那人衣袂無風自動,一頭長髮在夜風中肆意張揚。
安王殿下,擁有並不等於可以全然控制,人心永遠帶有不可預測性,若是只將感情放在指尖把玩,而不懂得什麼是全然付出,到時候傷害最深的,恐怕會是自己。祀風不敢對殿下有什麼要求,只望若有一日,華兒存了離開的心思,殿下不要有所阻攔。
祭司大人的話,本王聽不懂,本王只知道,慕韶華是本王打定主意相伴一生的人。
負手而立,東華夜闌答得肆意。
那就請殿下記得今日的話,祀風微微一禮,仰首看向星空,紫薇移宮,破軍中位,棋逢對手,殿下,華兒的心裡只存了殿下一人,甚至甘願為殿下放棄一切,殿下心中,又裝了多少東西呢?
長袖漫捲,東華夜闌低下頭時,只看見半空中最後一絲紫色光芒,空氣中殘留的那聲嘆息也漸漸消散了,那一夜,青蓮池中的蓮花半數凋零。
安王府內,慕韶華仰面承接六角飛雪,晶瑩剔透的容顏上是前所未有的悵然。
夜闌,他說,我不知道我的告知是否正確,我忘不了,師父笑著跟我說可以,那雙眼睛裡卻是漂洋過海的憂傷,我寧願,得到的是他的責罵。
不要多想,東華夜闌走上前,挽住盈盈一握的腰間,嘴唇貼在耳畔,祀風大人只是希望你能幸福。
飛揚的眼神卻是不安於眼前,宮中消息,日前魯王大破北境敵軍,業已班師回朝,昔日灑下的網也該一重重收合了。
慕韶華轉過身來,目光交纏的瞬間卻又退回,我想,去看看師父。
低低的應允,心思早已飄離。
次日的永琰宮席宴上,魯王正是意氣風發,大講戰場上殺敵時的威猛事跡,一大堆的官員忙著阿諛奉承,不時附和。東華夜闌四面望去,卻不見預料中人的身影,薛青冥,宣涼城郊一別,業已三年,只不知當年清瘦挺拔的少年如今又是何等光景。
退了宴席,路過暮雲軒時,已是三更時分,遠離了人聲鼎沸的喧囂,更漏聲聲在一片寂然里顯得格外清晰和落寞,各處的宮燈已漸漸熄了,暮雲軒矗立在一片黯淡中,只暗藍色的天光流瀉下來,恍恍惚惚可見樹影叢叢。
東華夜闌靜靜站在夜色里,看著薛青冥朝這邊走過來,他的懷裡,是已經睡著了的慕韶華,神態安詳,只一隻手緊緊揪著薛青冥的衣襟,那曾經是,只對自己信任的動作。
他睡著了,黑衣少年淡淡地說,自然而然將慕韶華交到東華夜闌手中,轉身準備離開。
許是有了熟悉的味道相伴,慕韶華很快鬆了手,自覺地在東華夜闌懷裡找到舒服的位子,沉沉睡去,東華夜闌抱緊了他,出口的話卻是對著薛青冥,我不會,把他讓給任何人。
屬下不會忘記自己的誓言,那人沒有回頭,只是淡淡言道,昔日蘭妃曾對家父有恩,薛青冥這條命,一早就是五皇子的了,何況區區情感,此去雲州,我做的,難道還不足以證明?
只是,恕屬下多言一句,韶華為了殿下,為了子嗣流言,連西蠻的聖嬰都願以身相承,殿下又回報了什麼,聖上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達指婚的旨意了,到時候殿下又要置韶華於何地?
目送黑衣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里,東華夜闌凝視著月下懷中的睡顏,一時間倒是怔住了。
聖武三十二年,魯王再征北境,活捉雲州王呼耶。
回朝之日,右相孫輔機,中丞張昌聯合一部分官員上奏,要求廢除現任太子,推舉魯王為王儲的不二人選,太子冊封三年,半點功績也無,倒是民間相傳太子依仗皇權,放任手下之人為非作歹,魚肉一方百姓,惹得民怨四起,時值皇后失寵,蘭妃和嫻妃風頭正盛,如今嫻妃之子魯王如日中天,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再…咦?眼前的一切忽然變作漆黑,有什麼熱熱的緊緊的擠壓著我的身體,悶悶的嘈雜聲像是隔著一層厚重的幕布傳進耳朵里,“使勁,使勁……”
搞什麼呀?我想要伸出手觸碰身邊的環境,愕然發現自己根本動不了,一聲尖銳的哀鳴聲後,強烈的痛楚伴著忽然明亮的光線到來,冰冷的空氣讓我大叫出聲,聽在耳中卻轉為嬰孩的啼哭,我看著眼前巨人一般存在的男女面孔,忽然微笑起來。
呵,青翰的動作還挺快,我就說嘛,天帝那麼疼我,會眼睜睜看著我灰飛煙滅,雖然褪去仙身神骨,失了一身修為,但如今有機會得到這一世輪迴,即使只有短短數十載,也算是賺到了。現在只希望,我投生的這個家庭,錢財嘛,只要衣食無憂即可,權勢嘛,只要無人敢欺即可,地位嘛,只要平和安定即可。
濃濃的睡意襲來,打一個呵欠,閉上眼睛,睡覺皇帝大,一切故事等我醒了,再慢慢將給大家聽吧。
——全文完——
番外之東華夜闌一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素紗的絹面,在明亮的燈下透出些暈暈的光輝,襯著暗紅的印記,別樣的觸目驚心,錦帕一角繡著妖嬈待放的濯濯青蓮,那曾經,是那人最深的摯愛,如今卻在時光的空回流轉下,幻化成最寂寞的輕塵,觸手皆是蒼廖。
昔日惜華軒的一場烈焰,毀掉了一切濃郁的回憶,唯這方鮮血織就的淚痕,卻像是生成了恨,凝成了怨,生生將那一幕一再重放於眼前,不可逃避地看著,直到胸口的位置泛出熟悉的痛來。
韶華,如果這是你要的,我願意伴著這痛直到長眠於世的那一天。
耳邊聽見熟悉的腳步聲,回身,是自幼時相伴左右的常德,不若平日沉靜內斂,只一雙眼睛便是感慨萬千,輕輕一聲嘆,由袖中取出一張書箋,素白的紙面,鐵鉤銀劃的六個大字,寧安 慕韶華 疑。
那一刻,有山石崩裂的聲音碎於心間,若風捲殘雲,驚濤拍岸,恍然已是回首千年,執紙的手在抖,只把一張素箋落成一尾西風殘蝶,百般滋味湧現心頭,一時竟是難辨是喜是驚。
月波疑滴,冰絲織練,綺雲殿內,黑衣影衛接過密令,一步一步退離,朱紅殿門在身後合攏,九色琉璃宮燈下,明黃色的影子端坐龍椅之上,凝視著桌上攤開的紙箋,面上再無多的表情,一時像是痴了。
十年,十年生死兩茫茫,雪梨樹下的驚鴻一瞥,宿星閣上的執手誓言,安王府內的生死一線,惜華軒的灼灼烈焰,演化成十年過眼紅塵,cháo水般自眼前退去。
“拉了勾,就不會變了?”十年前的東華夜闌站在雪梨樹下,冷眼中夾雜嘲諷。
朋友,多可笑的名詞,親生兄弟尚是勾心鬥角,自相殘殺,何況兩個素未相識的陌路,連血緣的羈絆都算不上,還談什麼患難同當,說什麼生死與共?
不曾退卻,不曾遠離,依稀記得那一把清涼嗓音,碎金擊玉,狹長鳳眼彎成一泓清流,聲音不大的卻是堅定,“是吧,師父這麼告訴我的,師父從來都不會錯。”
豎起的小手指輕輕勾上呆滯中的僵硬手指,指腹摩擦的暖意讓人心底也起了波瀾,朋友,他說,從今天開始,我來做你的朋友。
一眼萬年,他看著那雙清澈的眼眸,聽見心底的聲音。
梵天一舞,形動九象,可停雲遏水,引四方羽族,七彩神芒。
兩年以後,焱國的祭祀大典上,東華夜闌奉了聖諭主持大典,宿星閣上,祀風身後,站著身著曳地長袍的慕韶華,幼時童稚的輪廓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讓人移不開眼眸的驚艷,眉如翠羽,眸如秋水,粼粼波光里永遠只映著一個人的身影。
東華夜闌微微一笑,伸出小指搖了搖,那人眼睛彎起,漸成一闋初月。
鼓樂聲漸起,七彩光芒大盛,鼓點密集如雨,祀風擊節而舞,長袖揮灑飄逸,逶迤綿延,流雲盤踞,有四方不知名的鳥雀翩然而至,無數色彩明麗的羽翼在半空中盤桓,似一匹巨大流動的彩絹,祀風身上的雲錦繡紋也像是有了生命,疊盪不已,雙手撩撥間彩光萌動,直衝九霄,未幾,鼓聲漸歇,雲淡天開,彩翼流散,唯正中一方紅色羽翼勃然而動,一聲清脆鳥鳴穿雲裂日,直達九重天外。
宿星閣下,百姓歡呼如雷,叩拜的人群若一重重波瀾,此起彼伏,祀風將權杖橫舉,淡紫色的長髮在風中飄灑,一雙銀眸光芒四she,形若神袛。
那雙眼睛在看向東華夜闌時,有了些微的變化。
青蓮池邊,久久等候,姍姍來遲的卻是另一道雪白的影子,東華夜闌丟掉手中殘荷,道一聲,祀風大人。
蓮,是只可遠觀,不堪褻玩的植物,若存了把玩之心,換來的只會是一片殘敗。
這滿池青蓮既為人所有,遠觀還是褻玩便只能由此間主人而定。
東華夜闌抬眼,迎上那兩道淡淡的銀光,仍然是沒有情緒波動的面容,那人衣袂無風自動,一頭長髮在夜風中肆意張揚。
安王殿下,擁有並不等於可以全然控制,人心永遠帶有不可預測性,若是只將感情放在指尖把玩,而不懂得什麼是全然付出,到時候傷害最深的,恐怕會是自己。祀風不敢對殿下有什麼要求,只望若有一日,華兒存了離開的心思,殿下不要有所阻攔。
祭司大人的話,本王聽不懂,本王只知道,慕韶華是本王打定主意相伴一生的人。
負手而立,東華夜闌答得肆意。
那就請殿下記得今日的話,祀風微微一禮,仰首看向星空,紫薇移宮,破軍中位,棋逢對手,殿下,華兒的心裡只存了殿下一人,甚至甘願為殿下放棄一切,殿下心中,又裝了多少東西呢?
長袖漫捲,東華夜闌低下頭時,只看見半空中最後一絲紫色光芒,空氣中殘留的那聲嘆息也漸漸消散了,那一夜,青蓮池中的蓮花半數凋零。
安王府內,慕韶華仰面承接六角飛雪,晶瑩剔透的容顏上是前所未有的悵然。
夜闌,他說,我不知道我的告知是否正確,我忘不了,師父笑著跟我說可以,那雙眼睛裡卻是漂洋過海的憂傷,我寧願,得到的是他的責罵。
不要多想,東華夜闌走上前,挽住盈盈一握的腰間,嘴唇貼在耳畔,祀風大人只是希望你能幸福。
飛揚的眼神卻是不安於眼前,宮中消息,日前魯王大破北境敵軍,業已班師回朝,昔日灑下的網也該一重重收合了。
慕韶華轉過身來,目光交纏的瞬間卻又退回,我想,去看看師父。
低低的應允,心思早已飄離。
次日的永琰宮席宴上,魯王正是意氣風發,大講戰場上殺敵時的威猛事跡,一大堆的官員忙著阿諛奉承,不時附和。東華夜闌四面望去,卻不見預料中人的身影,薛青冥,宣涼城郊一別,業已三年,只不知當年清瘦挺拔的少年如今又是何等光景。
退了宴席,路過暮雲軒時,已是三更時分,遠離了人聲鼎沸的喧囂,更漏聲聲在一片寂然里顯得格外清晰和落寞,各處的宮燈已漸漸熄了,暮雲軒矗立在一片黯淡中,只暗藍色的天光流瀉下來,恍恍惚惚可見樹影叢叢。
東華夜闌靜靜站在夜色里,看著薛青冥朝這邊走過來,他的懷裡,是已經睡著了的慕韶華,神態安詳,只一隻手緊緊揪著薛青冥的衣襟,那曾經是,只對自己信任的動作。
他睡著了,黑衣少年淡淡地說,自然而然將慕韶華交到東華夜闌手中,轉身準備離開。
許是有了熟悉的味道相伴,慕韶華很快鬆了手,自覺地在東華夜闌懷裡找到舒服的位子,沉沉睡去,東華夜闌抱緊了他,出口的話卻是對著薛青冥,我不會,把他讓給任何人。
屬下不會忘記自己的誓言,那人沒有回頭,只是淡淡言道,昔日蘭妃曾對家父有恩,薛青冥這條命,一早就是五皇子的了,何況區區情感,此去雲州,我做的,難道還不足以證明?
只是,恕屬下多言一句,韶華為了殿下,為了子嗣流言,連西蠻的聖嬰都願以身相承,殿下又回報了什麼,聖上要不了多久就要下達指婚的旨意了,到時候殿下又要置韶華於何地?
目送黑衣身影漸漸消失在夜色里,東華夜闌凝視著月下懷中的睡顏,一時間倒是怔住了。
聖武三十二年,魯王再征北境,活捉雲州王呼耶。
回朝之日,右相孫輔機,中丞張昌聯合一部分官員上奏,要求廢除現任太子,推舉魯王為王儲的不二人選,太子冊封三年,半點功績也無,倒是民間相傳太子依仗皇權,放任手下之人為非作歹,魚肉一方百姓,惹得民怨四起,時值皇后失寵,蘭妃和嫻妃風頭正盛,如今嫻妃之子魯王如日中天,自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