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旬日之後,禮部以為太傅曾為帝師,又有大功於社稷,因此必諡文正了。
道德博聞曰文,靖恭其位曰正。生封太傅,死諡文正,自宋以後,千古文人的至高榮譽莫過如是了。
然而也正因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故而一向由皇帝親自賜予,禮部也不敢妄請提議。因此,禮部便上書說太傅德厚功高,端恪襄順之諡,俱不能概,奏請皇帝定號。
帝聞奏請,亦感念太傅生前功績,流淚不止,說道:“遙想先皇平定北狄之亂後,太傅安民立政,民和神福。及朕即位,太傅持盈守滿,佐相剋終。朕牢記先皇訓示,以父事之,唯願太傅憐朕不智不明,竭心相佐。三年來,朕自覺受益匪淺,誰知太傅竟忍心於此時遽去,朕何其痛心!”說著,皇上的眼淚流得更加不可遏止了。
大臣們聽了惶惑不定,但見皇上聲淚俱下,悲痛不能自已,又俱都十分感動,稱頌太傅文成之德,勸慰皇帝節哀順變。
史書載:五月,策之薨,諡文成。
成,安民立政曰成,民和神福曰成,持盈守滿曰成,佐相剋終曰成。
第38章 尹呈(下)
尹呈(下)——人生漫如野,心空無一物
且說青梨小姐,自從皇上下詔欲立她為妃後,宮裡其他妃子宮女聽說她年齡既長,心裡都有取笑之意。可皇上卻仍然愛慕不減當年,為她做出許多任性不遵禮制的事情,群妃見了心裡便忿恨了。
及青梨小姐進宮後,尚無顯貴封號,人們只稱她作顧妃娘娘。皇上挑選服侍她的宮女只見顧妃娘娘面容秀麗,氣質端莊,羅衣璀璨,搖曳生姿,美得如天仙一般,心裡難怪今上如此著迷。她們都在心裡忍不住地讚嘆,時常羨慕地偷偷欣賞顧妃娘娘的美貌,想像顧妃娘娘十八九歲年紀時的姿容體態。
顧妃也不見怪,待人接物總是溫柔持禮,令人如沐春風,由衷感動。便是那些嫉恨她的妃子見了她的氣質神采也深受感染,又見她從不恃寵而驕,竟覺得她其實是個全無可指摘之處的完人了。那些侍奉顧妃娘娘的宮女們便更高興了,慶幸自己竟遇到一位如此美麗善良的主子。
然而時日一久,宮女們漸漸發現顧妃娘娘固然宜人可親,但面對皇上卻總是過猶不及,過分拘禮了。初時她們還只道是新妃娘娘初經人事,害羞所致,紛紛頌揚皇帝與顧妃娘娘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竟是深宮之中難得的感人愛情。可時間一天天流逝,顧妃娘娘的羞澀之情絲毫不減,而皇上總是經常地興高采烈而來,卻不能同樣地盡心盡興而回。
顧妃娘娘太拘禮了,與皇上相處時總是溫婉有餘,熱情不足了。宮女們都在私下裡如此議論著。
雖然如此,皇上對顧妃的愛戀仍是一如既往,未及一月便賜封號舒。舒妃娘娘的貼身宮女高興地說道:“娘娘尚未進宮時,皇上便為您建造了這所宮殿別苑,如今又賜您如此榮耀的封號,可真是對您愛慕有加啊!”
舒妃娘娘聽了卻說道:“人生遼闊,漫如荒野,又豈止於一宮一殿呢?何況這心裡若是空無一物,宮殿越大反而越是顯得淒涼冷清了。”
那宮女聽得一頭霧水,根本不知舒妃娘娘在說些什麼。她仔細琢磨,又覺得似乎在說皇上為她特意建造宮苑的這份寵愛還不足以安慰人生,但轉念一想,舒妃娘娘最是克己知禮,進退有度,斷然不會有如此貪婪的想法。
“唉,舒妃娘娘到現在還不知太傅已經故去了呢。皇上怕她傷心,教我們瞞著不許她知道,如此寵幸哪裡止於一宮一殿啊?當真是教人羨慕啊!不過舒妃娘娘父喪尤不知覺,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那宮女在心裡兀自想著,又現出憐惜的神情來。
舒妃娘娘也自顧自地出了神,沒有在意到宮女的神情變化,想道:“言行軌物,唪事而遲曰舒。我因替父贖罪入宮,固然不敢有半分逾越之處,但與你相處時我總是拘束謹慎,卻並非是完全因此了。宮女們縱不知曉,但你如今無緣無故地賜給我如此封號,可是知曉了那是由於我對你全然沒有半點男女之愛的緣故麼?如此,你對我的愛戀還會持續多久呢?你愛慕了我十多年,終於得償所願,心裡想必定是喜悅萬分的。可我這十多年卻總是覺得負擔辛苦,雖不曾嫁你,但卻和嫁你無異,都再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姻緣,追求自己的幸福了。”想到這裡,舒妃娘娘情難自抑,便忍不住地流下淚來。
宮女見了想起剛才舒妃娘娘說的那些教人聽不懂的話,以為自己惹惱了娘娘,深感自責悔恨,也急得流下淚來。
舒妃娘娘自知失態,忙拭去了眼淚,笑著說道:“我剛才聞到風裡有槐花的香氣。那槐花常是五月開得,現如今都六月多了,京城的氣候才追趕上來,我心裡感動,不關你事。”
那宮女聽舒妃娘娘娘娘如此說法,心裡頓時寬慰許多,想著既然舒妃娘娘喜愛槐花,便攛掇著舒妃娘娘去追逐風裡的花香。
舒妃娘娘想起槐花的姿態,潔白素雅,晶瑩如玉,禁不起那宮女的誘惑,覺得縱是徒勞也可安慰人心,便裝扮一番循著花香漫步去了。可尚未尋到槐花,舒妃娘娘便見到一株桐花,早已凋零殆盡了。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舒妃娘娘想起入宮前和父親欣賞桐花的情景,又傷感起來。
為什麼父親這麼久還不曾來看過我呢?他老人家如今已無須再理國事,弟弟和我都不在身邊,想來也該十分孤苦寂寥吧。舒妃娘娘心裡這樣想著,想看槐花的意興立時蕭索起來,鬱郁不歡地又回了宮苑。
第二日,皇上聽說此事,便在別院之中另闢一花圃,從別處移來許多體態婀娜的槐樹,花開聯珠,串在柔嫩的枝條上,一經露水,便瑩瑩如玉,分外可觀。
舒妃娘娘感謝皇上恩寵,時常陪著皇上欣賞,皇上十分喜悅。只是皇上不來時,舒妃娘娘自己一人卻是絕不去看的。皇上聽說後不免會錯了意,暗暗心喜,想道:“她心裡終於是漸漸地有我了,才會只和我一起欣賞槐花。”便又恢復了無限熱情希望,忍不住地想去找舒妃多相處一段時間,只是時常想起太傅亡故之事時,又頓時有些心虛,腳步也躊躇不前了。
轉眼間六月又已過了,槐花也早已凋零飄散。
按制舒妃娘娘是極難回家省親的,不僅有諸多事宜需要安排,而且也相處不到幾個時辰便又要經過許多繁縟的禮節回宮。
然而舒妃娘娘不知為何,進宮以後心裡總覺得失落不安。她起初只以為是因自己對皇上全無情愛之意才會如此,過些日子生活歸於安穩平靜,自己不再憂嘆愛情得失,這種不安自會消散。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時日愈久,她反而愈加想念家人,想要訴說心裡的苦悶。但太傅始終不曾入宮來探望她,她終於忍耐不住,冒昧失禮地和皇上提出歸家省親的願望來。
可皇上卻說:“你雖然已經入宮,但皇宮之大,而我又忙於國事,竟仍不能如心中所願,時時刻刻和你處在一起。如今你尚在宮中我便已受盡相思之苦,更何況你要出宮去呢?你既思念父親,我便宣他閒暇時特來見你好了。”
道德博聞曰文,靖恭其位曰正。生封太傅,死諡文正,自宋以後,千古文人的至高榮譽莫過如是了。
然而也正因文正是諡之極美,無以復加,故而一向由皇帝親自賜予,禮部也不敢妄請提議。因此,禮部便上書說太傅德厚功高,端恪襄順之諡,俱不能概,奏請皇帝定號。
帝聞奏請,亦感念太傅生前功績,流淚不止,說道:“遙想先皇平定北狄之亂後,太傅安民立政,民和神福。及朕即位,太傅持盈守滿,佐相剋終。朕牢記先皇訓示,以父事之,唯願太傅憐朕不智不明,竭心相佐。三年來,朕自覺受益匪淺,誰知太傅竟忍心於此時遽去,朕何其痛心!”說著,皇上的眼淚流得更加不可遏止了。
大臣們聽了惶惑不定,但見皇上聲淚俱下,悲痛不能自已,又俱都十分感動,稱頌太傅文成之德,勸慰皇帝節哀順變。
史書載:五月,策之薨,諡文成。
成,安民立政曰成,民和神福曰成,持盈守滿曰成,佐相剋終曰成。
第38章 尹呈(下)
尹呈(下)——人生漫如野,心空無一物
且說青梨小姐,自從皇上下詔欲立她為妃後,宮裡其他妃子宮女聽說她年齡既長,心裡都有取笑之意。可皇上卻仍然愛慕不減當年,為她做出許多任性不遵禮制的事情,群妃見了心裡便忿恨了。
及青梨小姐進宮後,尚無顯貴封號,人們只稱她作顧妃娘娘。皇上挑選服侍她的宮女只見顧妃娘娘面容秀麗,氣質端莊,羅衣璀璨,搖曳生姿,美得如天仙一般,心裡難怪今上如此著迷。她們都在心裡忍不住地讚嘆,時常羨慕地偷偷欣賞顧妃娘娘的美貌,想像顧妃娘娘十八九歲年紀時的姿容體態。
顧妃也不見怪,待人接物總是溫柔持禮,令人如沐春風,由衷感動。便是那些嫉恨她的妃子見了她的氣質神采也深受感染,又見她從不恃寵而驕,竟覺得她其實是個全無可指摘之處的完人了。那些侍奉顧妃娘娘的宮女們便更高興了,慶幸自己竟遇到一位如此美麗善良的主子。
然而時日一久,宮女們漸漸發現顧妃娘娘固然宜人可親,但面對皇上卻總是過猶不及,過分拘禮了。初時她們還只道是新妃娘娘初經人事,害羞所致,紛紛頌揚皇帝與顧妃娘娘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竟是深宮之中難得的感人愛情。可時間一天天流逝,顧妃娘娘的羞澀之情絲毫不減,而皇上總是經常地興高采烈而來,卻不能同樣地盡心盡興而回。
顧妃娘娘太拘禮了,與皇上相處時總是溫婉有餘,熱情不足了。宮女們都在私下裡如此議論著。
雖然如此,皇上對顧妃的愛戀仍是一如既往,未及一月便賜封號舒。舒妃娘娘的貼身宮女高興地說道:“娘娘尚未進宮時,皇上便為您建造了這所宮殿別苑,如今又賜您如此榮耀的封號,可真是對您愛慕有加啊!”
舒妃娘娘聽了卻說道:“人生遼闊,漫如荒野,又豈止於一宮一殿呢?何況這心裡若是空無一物,宮殿越大反而越是顯得淒涼冷清了。”
那宮女聽得一頭霧水,根本不知舒妃娘娘在說些什麼。她仔細琢磨,又覺得似乎在說皇上為她特意建造宮苑的這份寵愛還不足以安慰人生,但轉念一想,舒妃娘娘最是克己知禮,進退有度,斷然不會有如此貪婪的想法。
“唉,舒妃娘娘到現在還不知太傅已經故去了呢。皇上怕她傷心,教我們瞞著不許她知道,如此寵幸哪裡止於一宮一殿啊?當真是教人羨慕啊!不過舒妃娘娘父喪尤不知覺,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那宮女在心裡兀自想著,又現出憐惜的神情來。
舒妃娘娘也自顧自地出了神,沒有在意到宮女的神情變化,想道:“言行軌物,唪事而遲曰舒。我因替父贖罪入宮,固然不敢有半分逾越之處,但與你相處時我總是拘束謹慎,卻並非是完全因此了。宮女們縱不知曉,但你如今無緣無故地賜給我如此封號,可是知曉了那是由於我對你全然沒有半點男女之愛的緣故麼?如此,你對我的愛戀還會持續多久呢?你愛慕了我十多年,終於得償所願,心裡想必定是喜悅萬分的。可我這十多年卻總是覺得負擔辛苦,雖不曾嫁你,但卻和嫁你無異,都再也不能得到他人的姻緣,追求自己的幸福了。”想到這裡,舒妃娘娘情難自抑,便忍不住地流下淚來。
宮女見了想起剛才舒妃娘娘說的那些教人聽不懂的話,以為自己惹惱了娘娘,深感自責悔恨,也急得流下淚來。
舒妃娘娘自知失態,忙拭去了眼淚,笑著說道:“我剛才聞到風裡有槐花的香氣。那槐花常是五月開得,現如今都六月多了,京城的氣候才追趕上來,我心裡感動,不關你事。”
那宮女聽舒妃娘娘娘娘如此說法,心裡頓時寬慰許多,想著既然舒妃娘娘喜愛槐花,便攛掇著舒妃娘娘去追逐風裡的花香。
舒妃娘娘想起槐花的姿態,潔白素雅,晶瑩如玉,禁不起那宮女的誘惑,覺得縱是徒勞也可安慰人心,便裝扮一番循著花香漫步去了。可尚未尋到槐花,舒妃娘娘便見到一株桐花,早已凋零殆盡了。
憶昨別離日,桐花覆井欄。舒妃娘娘想起入宮前和父親欣賞桐花的情景,又傷感起來。
為什麼父親這麼久還不曾來看過我呢?他老人家如今已無須再理國事,弟弟和我都不在身邊,想來也該十分孤苦寂寥吧。舒妃娘娘心裡這樣想著,想看槐花的意興立時蕭索起來,鬱郁不歡地又回了宮苑。
第二日,皇上聽說此事,便在別院之中另闢一花圃,從別處移來許多體態婀娜的槐樹,花開聯珠,串在柔嫩的枝條上,一經露水,便瑩瑩如玉,分外可觀。
舒妃娘娘感謝皇上恩寵,時常陪著皇上欣賞,皇上十分喜悅。只是皇上不來時,舒妃娘娘自己一人卻是絕不去看的。皇上聽說後不免會錯了意,暗暗心喜,想道:“她心裡終於是漸漸地有我了,才會只和我一起欣賞槐花。”便又恢復了無限熱情希望,忍不住地想去找舒妃多相處一段時間,只是時常想起太傅亡故之事時,又頓時有些心虛,腳步也躊躇不前了。
轉眼間六月又已過了,槐花也早已凋零飄散。
按制舒妃娘娘是極難回家省親的,不僅有諸多事宜需要安排,而且也相處不到幾個時辰便又要經過許多繁縟的禮節回宮。
然而舒妃娘娘不知為何,進宮以後心裡總覺得失落不安。她起初只以為是因自己對皇上全無情愛之意才會如此,過些日子生活歸於安穩平靜,自己不再憂嘆愛情得失,這種不安自會消散。然而令她始料未及的是,時日愈久,她反而愈加想念家人,想要訴說心裡的苦悶。但太傅始終不曾入宮來探望她,她終於忍耐不住,冒昧失禮地和皇上提出歸家省親的願望來。
可皇上卻說:“你雖然已經入宮,但皇宮之大,而我又忙於國事,竟仍不能如心中所願,時時刻刻和你處在一起。如今你尚在宮中我便已受盡相思之苦,更何況你要出宮去呢?你既思念父親,我便宣他閒暇時特來見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