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楊英招:“……”
“姐姐…”聲音細若蚊蠅,何湛這才注意到楊英招身後還有個人。
他一時好奇,問道:“咦?英招,你還有個妹妹啊?以前不曾聽你提過啊。”
楊英招:“……”
譚秀儀憋紅了臉,方才請示道:“我是孟老太妃身側的女官,見過大人。”
“我不是大人。原來是女官…長得挺漂亮的,跟英招一樣喊我三叔就成。”
譚秀儀不知這是哪門子三叔。
譚秀儀是房岳秀遠房侄女,家在滄州,以前養在深閨當中,不曾聽說過攝政王的名諱,她雖然見識不多但勝在乖巧本分,房岳秀將她送進宮來,表明了是要她留在宮中侍奉皇上。皇上收復鹿州的事傳遍靖國,她每日每夜地想自己未來的枕邊人會是個蓋世英雄,心中便如同小鹿亂撞,又喜悅又羞怯,不知該如何是好。
她知道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方才莽莽撞撞地找上楊英招。
可這此女子長得不如她,五指粗糙也不像是會做羹湯的人,想來皇上也是念著舊日的情分,才會這般待她好。她看不上楊英招,對楊英招的三叔更是看不上。
楊英招咬了咬牙,指著何湛對譚秀儀說:“這才是你要找的人。皇上托人找的孟蘭,順帶著捎了一株金錢迎春。”
譚秀儀驚著麗眸看向何湛,下意識問道:“你是誰?”
何湛歪了歪頭,楊英招回答道:“這是攝政王,皇上的表叔。”
譚秀儀大駭,趕忙行禮道:“參見王爺。奴婢有不敬之處,請王爺海涵。”
說罷,譚秀儀心中卻喜,原來皇上不是寵愛楊英招,只是要盡孝道,順便給楊英招帶來的金錢迎春。
楊英招往何湛耳側靠了靠,壓低聲音說:“這位是未來的皇后娘娘。”
何湛:“……”
可以,他剛離朝就蹦出來一個皇后娘娘,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叔!”
一干人聞聲回頭,就見明黃色的身影幾乎是飛過來的,後頭的小太監碎步小跑都追不上,何湛見寧晉明華照人,明明這麼大個人了,卻好似孩子那般高興,見了人全是雀躍。
譚秀儀看痴了眼,連禮都忘了,怔怔地盯著寧晉。
傳聞皇上寡情冷淡,龍威不定,就算是房丞相這樣的老臣也常會被他壓得說不出話來,今日見卻非如此,英俊的眉目里盛著不加掩飾的喜悅,與傳聞中大相逕庭。
寧晉上前想握住何湛的手,卻無奈何湛懷中抱著花盆。他見周圍還有外人在,稍稍斂了斂神容,不動聲色地將花盆接過,抱在自己懷裡,切聲問道:“怎麼來都不告訴朕一聲?”
何湛溫聲回答:“我這就要走了。”
“這麼快?不住一宿麼?”
“玄機子比你還碎嘴,我出山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這要是回去晚了,指不定要多扎我幾針。”
“師父不敢的。”寧晉口吻帶著威脅,仿佛玄機子真在場。
楊英招見狀,請示道:“那…今兒個還述職嗎?”
寧晉淡淡地掃了楊英招一眼:“明天再來吧。”
楊英招:“……”算你狠。
楊英招推了一下譚秀儀,道:“好妹妹,走吧。”
譚秀儀猛地晃過神,還沒反應過來就讓楊英招推著走了。她時不時回頭多看幾眼,就見皇上低著頭聽攝政王說話,臉上全是…
柔情蜜意?
她正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見攝政王要將花盆接過來,皇上似乎不讓,兩人爭執著,皇上卻順勢往攝政王臉上湊了湊。一下意識到皇上在做什麼,譚秀儀差點叫出聲來,驚著看向了楊英招。
楊英招說:“我不知道你從哪裡來,只是‘那位’小氣得很,怕是容不下你。而且我師兄身邊不缺侍奉的人,他想做侍奉人的那一個。”
“他…他們…怎麼能…”譚秀儀捂上了嘴巴。
楊英招:“師兄未曾壞你名節,出宮之後你也能找個好人家,譚姑娘,人要學得聰明些,不該說的就不要說。”
寧晉費盡心機搶了小孟蘭的位置,將何湛抱了又抱,低低詢問著病情的事。
何湛一一道來,囑咐他不用擔心。何湛只陪寧晉在御花園走了一會兒,便說要回去。
這幾日寧晉忙於政務,就寢時總會想到何湛,輾轉反側不能入眠,如今見了真人,反倒更加思念了。他同何湛商量著:“明日朕親自送你去清風山不行嗎?朕…好想叔。”
“皇上還有正事要處理。”
寧晉立刻接話:“叔就是正事。”
“留不得。”何湛很堅決。
何湛說留不得,便真是留不得了。寧晉苦喪著臉,不情不願地磨了何湛一會兒,只能依了他的話放他出宮。
小孟蘭尚且能隨何湛一同到清風山去,他身為九五之尊,可見還不如一盆孟蘭。
幾年間,清風山養人,讓何湛身體漸漸好轉。他不是個能奈得住的人,總喜歡往京外跑,將靖國山川糙木、江海湖泊一一遊歷,像是補了之前的遺憾。
期間寧晉總是抽出時間過來,沒留片刻就要回去,從前何湛還會覺得失落,久而久之也就看開了。寧晉是皇上,從他走上這條路開始,他就該接受所有的結果,無論好壞。
更何況,這已經很好了。何湛很滿足。
他從滄州趕回京,一路上就聽民間傳些關於新皇的風言風語,他本想回京之後稍作休息便去宮裡看一看的,卻不想在道觀中就見到了寧晉。
寧晉似乎已經在這裡等很久了。
出其不意的出現讓何湛驚了驚神,還未問出心中所惑,愣道:“你怎麼過來了?”
何湛將寧晉帶入水賢房,拍了拍他身上的塵土,又將自己從滄州帶來的小東西拿出來給寧晉看,笑著說:“正好,這個不用我送進宮了,你走的時候帶走就好了。”
寧晉看著手中的搪瓷娃娃,笑著擺弄了一番,何湛坐在床邊脫靴子,寧晉安然坐在他的一側。
何湛累得很,見到寧晉很安心,疲倦仿佛一下子湧上眉頭。
他躺在床上枕著寧晉的腿,將他看了好久好久,說:“想想好像好久都沒見你了。這次能在這裡待多久?”
“這次要在這裡待多久?”
“不走了。”
“恩?”
“我來還白頭之約。”
何湛睜了睜眼,張著嘴想說些什麼,但萬千的話都堵在喉嚨,讓他什麼都說不出來。
寧晉低低笑著,縱然何湛沒有點頭同意,可他這次也沒說出拒絕的話,如此寧晉就知足了。
“以後,這一輩子…我都會在叔的身邊。”
寧晉低頭吻住何湛涼涼的唇。
何湛閉上眼,只覺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空的,唯有春暖雨微,風清花濃。
窗外日遲遲。
作者有話要說:
大結局!
瑪德激動得我嗷嗷亂叫,後勁有點不足,結局也是刪刪改改,但能正常完結我覺得心滿意足了!
怎麼辦,大結局了我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算了,我再想想,反正還有兩章番外呢!哼哼哼!!
[番外篇]
第140章番外(1)
榮德在皇上身邊服侍很多年,十分受皇上寵信,大臣哪天摸不准皇上的喜怒,起首去問問榮德,准能將萬歲爺的脾氣知道個七八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就有了拿捏。
這些天萬歲爺的頭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喜怒無常,言官想要彈劾幾位大臣作風奢靡,卻也不敢貿貿然去找萬歲爺說,先到宮中見了見榮德。
言官拜見時,榮德正訓著幾個小太監。他是半道入得宮,先前一直侍奉承宣使身側,後來因做事縝細,承宣使將他推薦給皇上,之後就一直在皇上身邊伺候了。
這位先天身體有著毛病,進宮後倒也省了一刀,漸漸爬到太監總管一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
言官等他訓斥完,榮德請他坐下,言了幾句見笑,又道:“大人怎麼有空到雜家這裡來了?”
“皇上這幾日都不怎麼上朝了,還在頭疼麼?”
榮德說:“原是為了這事兒,大人聽雜家一聲勸,您再大的忠心也忍下這一陣兒吧,小心撞到刀口子上。”
“萬歲爺這是怎麼了?”
“大人忘了麼?這不是快到‘那位’的忌日了麼?”
言官想了想日子,恍然大悟道:“呀!忘了這事,這次皇上還要去皇陵祭拜嗎?上次出宮遇刺,可把一干大臣嚇得不輕啊!”
“說不好,這幾日皇上頭痛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他也不肯叫太醫看,興許這次祭拜的事就免了吧。”
言官連連搖頭:“哎,這也好多年了吧?”像是想到了什麼,言官往榮德那邊靠了靠,壓低聲音問:“上次不是有人送了個小倌進宮嗎?我遠遠瞧了一眼,跟‘那位’的畫像差不了幾分,像極了,怎麼進宮就沒了動靜?”
榮德一聽這事就來氣,瞋目切齒道:“少提這件事!雜家這麼多年,也沒見皇上發過那麼大的火!整個御書房能砸得都砸了,嚇得整個內閣的大學士跪在外面半天,跪得腿麻了都不敢起。宮裡上下誰敢在皇上面前提起那個人?這不是趕著戳皇上心窩子麼?”
“那…那個小倌呢?”
“叫皇上嚇白了臉,當天就被拖出角門趕走了。”
言官聽後默然一會兒,長嘆一口氣:“到底是怎樣的神仙人物,能叫皇上惦記這麼多年?聽說公公以前跟在那人身邊服侍過幾年,當真如畫像上長得那樣…?”
“你說那位啊…”
言官點頭。榮德笑著,低下眼擺弄手上的扳指,半晌沒有說出話。
榮德不敢跟言官說,當初他曾因何大人的死恨過萬歲爺。他將外頭的官衣脫下,冒著砍頭的大罪,恨著一雙眼陳列皇上的罪狀,這麼多年來,兩人終生嫌隙,連他看著都覺得寒心。
何大人將一切都背負下來,不知受了多少的委屈。
榮德滿眼淚光,怒聲道:“死了才好!死了就解脫了!奴才代何大人謝皇上隆恩!”
榮德說完後,磕頭請罪,任憑皇上處置。
可不想皇上沉默很久,啞著聲說:“榮德…他不肯原諒我了,這次,他真不肯原諒我了…”
“姐姐…”聲音細若蚊蠅,何湛這才注意到楊英招身後還有個人。
他一時好奇,問道:“咦?英招,你還有個妹妹啊?以前不曾聽你提過啊。”
楊英招:“……”
譚秀儀憋紅了臉,方才請示道:“我是孟老太妃身側的女官,見過大人。”
“我不是大人。原來是女官…長得挺漂亮的,跟英招一樣喊我三叔就成。”
譚秀儀不知這是哪門子三叔。
譚秀儀是房岳秀遠房侄女,家在滄州,以前養在深閨當中,不曾聽說過攝政王的名諱,她雖然見識不多但勝在乖巧本分,房岳秀將她送進宮來,表明了是要她留在宮中侍奉皇上。皇上收復鹿州的事傳遍靖國,她每日每夜地想自己未來的枕邊人會是個蓋世英雄,心中便如同小鹿亂撞,又喜悅又羞怯,不知該如何是好。
她知道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機會,方才莽莽撞撞地找上楊英招。
可這此女子長得不如她,五指粗糙也不像是會做羹湯的人,想來皇上也是念著舊日的情分,才會這般待她好。她看不上楊英招,對楊英招的三叔更是看不上。
楊英招咬了咬牙,指著何湛對譚秀儀說:“這才是你要找的人。皇上托人找的孟蘭,順帶著捎了一株金錢迎春。”
譚秀儀驚著麗眸看向何湛,下意識問道:“你是誰?”
何湛歪了歪頭,楊英招回答道:“這是攝政王,皇上的表叔。”
譚秀儀大駭,趕忙行禮道:“參見王爺。奴婢有不敬之處,請王爺海涵。”
說罷,譚秀儀心中卻喜,原來皇上不是寵愛楊英招,只是要盡孝道,順便給楊英招帶來的金錢迎春。
楊英招往何湛耳側靠了靠,壓低聲音說:“這位是未來的皇后娘娘。”
何湛:“……”
可以,他剛離朝就蹦出來一個皇后娘娘,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叔!”
一干人聞聲回頭,就見明黃色的身影幾乎是飛過來的,後頭的小太監碎步小跑都追不上,何湛見寧晉明華照人,明明這麼大個人了,卻好似孩子那般高興,見了人全是雀躍。
譚秀儀看痴了眼,連禮都忘了,怔怔地盯著寧晉。
傳聞皇上寡情冷淡,龍威不定,就算是房丞相這樣的老臣也常會被他壓得說不出話來,今日見卻非如此,英俊的眉目里盛著不加掩飾的喜悅,與傳聞中大相逕庭。
寧晉上前想握住何湛的手,卻無奈何湛懷中抱著花盆。他見周圍還有外人在,稍稍斂了斂神容,不動聲色地將花盆接過,抱在自己懷裡,切聲問道:“怎麼來都不告訴朕一聲?”
何湛溫聲回答:“我這就要走了。”
“這麼快?不住一宿麼?”
“玄機子比你還碎嘴,我出山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這要是回去晚了,指不定要多扎我幾針。”
“師父不敢的。”寧晉口吻帶著威脅,仿佛玄機子真在場。
楊英招見狀,請示道:“那…今兒個還述職嗎?”
寧晉淡淡地掃了楊英招一眼:“明天再來吧。”
楊英招:“……”算你狠。
楊英招推了一下譚秀儀,道:“好妹妹,走吧。”
譚秀儀猛地晃過神,還沒反應過來就讓楊英招推著走了。她時不時回頭多看幾眼,就見皇上低著頭聽攝政王說話,臉上全是…
柔情蜜意?
她正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見攝政王要將花盆接過來,皇上似乎不讓,兩人爭執著,皇上卻順勢往攝政王臉上湊了湊。一下意識到皇上在做什麼,譚秀儀差點叫出聲來,驚著看向了楊英招。
楊英招說:“我不知道你從哪裡來,只是‘那位’小氣得很,怕是容不下你。而且我師兄身邊不缺侍奉的人,他想做侍奉人的那一個。”
“他…他們…怎麼能…”譚秀儀捂上了嘴巴。
楊英招:“師兄未曾壞你名節,出宮之後你也能找個好人家,譚姑娘,人要學得聰明些,不該說的就不要說。”
寧晉費盡心機搶了小孟蘭的位置,將何湛抱了又抱,低低詢問著病情的事。
何湛一一道來,囑咐他不用擔心。何湛只陪寧晉在御花園走了一會兒,便說要回去。
這幾日寧晉忙於政務,就寢時總會想到何湛,輾轉反側不能入眠,如今見了真人,反倒更加思念了。他同何湛商量著:“明日朕親自送你去清風山不行嗎?朕…好想叔。”
“皇上還有正事要處理。”
寧晉立刻接話:“叔就是正事。”
“留不得。”何湛很堅決。
何湛說留不得,便真是留不得了。寧晉苦喪著臉,不情不願地磨了何湛一會兒,只能依了他的話放他出宮。
小孟蘭尚且能隨何湛一同到清風山去,他身為九五之尊,可見還不如一盆孟蘭。
幾年間,清風山養人,讓何湛身體漸漸好轉。他不是個能奈得住的人,總喜歡往京外跑,將靖國山川糙木、江海湖泊一一遊歷,像是補了之前的遺憾。
期間寧晉總是抽出時間過來,沒留片刻就要回去,從前何湛還會覺得失落,久而久之也就看開了。寧晉是皇上,從他走上這條路開始,他就該接受所有的結果,無論好壞。
更何況,這已經很好了。何湛很滿足。
他從滄州趕回京,一路上就聽民間傳些關於新皇的風言風語,他本想回京之後稍作休息便去宮裡看一看的,卻不想在道觀中就見到了寧晉。
寧晉似乎已經在這裡等很久了。
出其不意的出現讓何湛驚了驚神,還未問出心中所惑,愣道:“你怎麼過來了?”
何湛將寧晉帶入水賢房,拍了拍他身上的塵土,又將自己從滄州帶來的小東西拿出來給寧晉看,笑著說:“正好,這個不用我送進宮了,你走的時候帶走就好了。”
寧晉看著手中的搪瓷娃娃,笑著擺弄了一番,何湛坐在床邊脫靴子,寧晉安然坐在他的一側。
何湛累得很,見到寧晉很安心,疲倦仿佛一下子湧上眉頭。
他躺在床上枕著寧晉的腿,將他看了好久好久,說:“想想好像好久都沒見你了。這次能在這裡待多久?”
“這次要在這裡待多久?”
“不走了。”
“恩?”
“我來還白頭之約。”
何湛睜了睜眼,張著嘴想說些什麼,但萬千的話都堵在喉嚨,讓他什麼都說不出來。
寧晉低低笑著,縱然何湛沒有點頭同意,可他這次也沒說出拒絕的話,如此寧晉就知足了。
“以後,這一輩子…我都會在叔的身邊。”
寧晉低頭吻住何湛涼涼的唇。
何湛閉上眼,只覺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空的,唯有春暖雨微,風清花濃。
窗外日遲遲。
作者有話要說:
大結局!
瑪德激動得我嗷嗷亂叫,後勁有點不足,結局也是刪刪改改,但能正常完結我覺得心滿意足了!
怎麼辦,大結局了我不知道說些什麼好…!
算了,我再想想,反正還有兩章番外呢!哼哼哼!!
[番外篇]
第140章番外(1)
榮德在皇上身邊服侍很多年,十分受皇上寵信,大臣哪天摸不准皇上的喜怒,起首去問問榮德,准能將萬歲爺的脾氣知道個七八分,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就有了拿捏。
這些天萬歲爺的頭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喜怒無常,言官想要彈劾幾位大臣作風奢靡,卻也不敢貿貿然去找萬歲爺說,先到宮中見了見榮德。
言官拜見時,榮德正訓著幾個小太監。他是半道入得宮,先前一直侍奉承宣使身側,後來因做事縝細,承宣使將他推薦給皇上,之後就一直在皇上身邊伺候了。
這位先天身體有著毛病,進宮後倒也省了一刀,漸漸爬到太監總管一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
言官等他訓斥完,榮德請他坐下,言了幾句見笑,又道:“大人怎麼有空到雜家這裡來了?”
“皇上這幾日都不怎麼上朝了,還在頭疼麼?”
榮德說:“原是為了這事兒,大人聽雜家一聲勸,您再大的忠心也忍下這一陣兒吧,小心撞到刀口子上。”
“萬歲爺這是怎麼了?”
“大人忘了麼?這不是快到‘那位’的忌日了麼?”
言官想了想日子,恍然大悟道:“呀!忘了這事,這次皇上還要去皇陵祭拜嗎?上次出宮遇刺,可把一干大臣嚇得不輕啊!”
“說不好,這幾日皇上頭痛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了,他也不肯叫太醫看,興許這次祭拜的事就免了吧。”
言官連連搖頭:“哎,這也好多年了吧?”像是想到了什麼,言官往榮德那邊靠了靠,壓低聲音問:“上次不是有人送了個小倌進宮嗎?我遠遠瞧了一眼,跟‘那位’的畫像差不了幾分,像極了,怎麼進宮就沒了動靜?”
榮德一聽這事就來氣,瞋目切齒道:“少提這件事!雜家這麼多年,也沒見皇上發過那麼大的火!整個御書房能砸得都砸了,嚇得整個內閣的大學士跪在外面半天,跪得腿麻了都不敢起。宮裡上下誰敢在皇上面前提起那個人?這不是趕著戳皇上心窩子麼?”
“那…那個小倌呢?”
“叫皇上嚇白了臉,當天就被拖出角門趕走了。”
言官聽後默然一會兒,長嘆一口氣:“到底是怎樣的神仙人物,能叫皇上惦記這麼多年?聽說公公以前跟在那人身邊服侍過幾年,當真如畫像上長得那樣…?”
“你說那位啊…”
言官點頭。榮德笑著,低下眼擺弄手上的扳指,半晌沒有說出話。
榮德不敢跟言官說,當初他曾因何大人的死恨過萬歲爺。他將外頭的官衣脫下,冒著砍頭的大罪,恨著一雙眼陳列皇上的罪狀,這麼多年來,兩人終生嫌隙,連他看著都覺得寒心。
何大人將一切都背負下來,不知受了多少的委屈。
榮德滿眼淚光,怒聲道:“死了才好!死了就解脫了!奴才代何大人謝皇上隆恩!”
榮德說完後,磕頭請罪,任憑皇上處置。
可不想皇上沉默很久,啞著聲說:“榮德…他不肯原諒我了,這次,他真不肯原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