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他剝開何湛肩上披著的裡衣,低頭用鼻尖蹭了蹭何湛臂上的傷口,血腥味和藥香味摻雜著,讓他窒息感越來越重,他粗重地喘息著,將何湛壓了下去。
肌膚相切,兩方的胸膛滾燙得不像話,可寧晉的指尖兒還是冷的。
不久,曖昧不清的聲響如同溪水繾綣著,流淌著。
天色漸漸黑下來,何湛半睜著眼,意識早已剝離,不知何夕。他聽聞帳外有士兵請示寧晉,寧晉方才放下他的手,替他掩好被角,低低說了句:“我去去就回。”
何湛知道定是前方戰事傳回了消息,可他已經無力再管這些,眼前昏昏沉沉,方得的片刻平靜讓他很快陷入了酣睡中。
寧晉著便服從營帳中出來,一邊往帥帳中走,一邊聽士兵匯報導:“鹿州已經攻破,大將軍吩咐幾位副將處理接手鹿州府的事宜,不日將會進軍門昌府和太溪府。”
大將軍指得是寧祈。
“謝驚鴻可抓到了?”
“大將軍已經咬住了,這次不會再讓他逃了。”
寧晉入帥帳,幾位將軍跪下行禮,寧晉令他們平身入座。
如今鹿州戰役告捷,若靖國對外宣布接手鹿州,那就算是真正對姜國宣戰了。
之前謝驚鴻挑動三府兵力對抗靖國,姜國對外一直宣稱會調兵前去收回領地,可姜國皇帝一心要看兩虎爭鬥,好坐收漁翁之利,所謂的調兵也是不見蹤影,如今靖國勝利,倘若靖國霸占三府的土地,姜國這個調兵怕是要落實了。
這次幾位將軍也是在擔憂這件事,故而聯合請示皇上的意見。
寧晉略下思索一番,道:“傳令下去,讓大軍駐營鹿州,整軍休息。至於攻打門昌府和太溪府的戰事先緩一緩,等護國將軍傳回消息之後,再作部署。”
命令到了,幾位將軍心下揣度皇上的意圖,好一番才明白皇上不想要門昌府和太溪府疆域,但他勢必是要留下鹿州了。倘若寧祈能抓住謝驚鴻,將其項上人頭奉到姜國皇帝面前,再讓他好好權衡是否要同靖國開戰。
將軍們沉下心,暗自點頭,心想此番決定真是再恰當不過。
鹿州曾是靖國的恥辱,先前幾代皇帝沒有一個不想收回鹿州疆土的。
靖國大軍終在寧晉的統領下奪回原本屬于靖國的鹿州,我國疆土,分寸必爭,如今總算得償所願。心想到這裡,幾位老將戍守邊疆幾十年的辛苦總算得到一些慰藉,一時不禁眼含熱淚,話不成句地嘆著:“好,好…”
“等這場仗打完,朕好好敬各位將軍一杯酒。這麼多年,辛苦你們了。”
老將伏首,面對皇帝的這句話,他們沒有半分虛禮,卻莊重地承諾著:“多謝皇上!末將誓死效忠皇上,莫敢辜負皇上的信任。”
商議過後,寧晉令人端幾盆熱水到宿帳中。
回去之後,何湛還未醒,寧晉輕手輕腳地洗了布巾,給何湛擦拭著黏膩的身子。
何湛睡得淺,叫他一碰就皺著眉醒來了,寧晉哄道:“一會兒就擦好,叔再多睡會兒。”
何湛聲音已經啞了,眼角還帶著淚痕,見了寧晉,小聲嚷嚷著要喝水。
寧晉替何湛倒了杯水來,餵他喝下,輕輕問道:“叔疼不疼?”
何湛氣惱著別過臉去,水也不肯喝了。寧晉將水再遞到他嘴邊,說:“我是問你,胳膊還疼不疼?”
這下何湛是更惱了,惡狠狠地喝下水,將寧晉推到床外去,翻身對著寧晉,理都不理他。
寧晉放下茶杯,看何湛這麼不爭氣的樣子,不禁笑了聲:“好,算我問了兩遍行不行?”
何湛說:“疼,都疼。膝蓋也疼,胳膊也疼,背也疼,哪兒都疼。”
寧晉走過去,替何湛輕輕揉著背,問:“怎麼才能不疼呢?”
“你睡地上,我就不疼了。”
寧晉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好。”
娘的,寧晉就吃定他不捨得,不然不會這麼幹脆!
作者有話要說:寧晉:沒捨得太狠。
何湛:……
第135章驚鴻
門昌府的秋天不像秋天,很冷,落著冷入骨的雨,仿佛下一刻就能凝成漫天的大雪。
連續幾天不休的追殺,已讓寧祈耗盡了精力,他將自己身上的重甲褪下,身著簡單的輕甲,將胯下的馬驅趕得更快些。
他知道,謝驚鴻跟他一樣,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門昌府畢竟是謝驚鴻的地界,他熟悉地形,寧祈的人要一直咬他不容易,寧祈知道謝驚鴻要打迂迴戰術,直接令人快速包抄,將他逼到昶山上去。
謝驚鴻的馬嘴上開始分泌出白沫,粗重地喘氣著,顯然已經累到極致。
這場追逐終於在昶山上停下。
謝驚鴻棄馬,將腰間的長劍拔出,冷雨濺起的霧氣漂浮在昶山當中,如墮雲海。
“總督,你先走!我們留下拖延時間。”隨謝驚鴻殺出來的十幾個死士俯首請示道。
“罷了…”謝驚鴻冷冷地道了句,“你們走罷,不必陪我死在這裡。”
“總督!吾等誓死保衛總督!”
謝驚鴻將腰間號令死士的令牌丟到為首的死士手上:“如果你們真心效忠於我,便立刻前往靖國,保護恪兒。”
“總督!”
“走!”
十幾人靜默在原地,耳聽著馬蹄聲越來越近,為首的人狠狠咬了咬牙,帶領眾人一起跪在地上,行至最後一禮,然後迅速轉身往重重的山霧中跑去。
寧祈駕馬來時,謝驚鴻坐在地上半倚著樹幹,似乎在恢復體力,以迎接這場惡戰。
寧祈:“謝驚鴻!”
謝驚鴻睜開眼,看向寧祈的容顏,蒼著聲音說:“你很像你父親。”
寧祈蹙眉,他知道謝驚鴻這是有意在拖延時間,可…從沒有人談起過他的父親。
寧祈按下心思,冷聲說:“不要再負隅頑抗了!”
謝驚鴻喘了口氣,眼色略有些迷離:“你本不該姓寧,玄機子從不跟你提起你的父親嗎?”
寧祈充耳不聞,令人將他擒住,一行人漸漸靠近,可謝驚鴻絲毫沒有慌張的神態,繼續說:“岳修岳折雲。你的父親,是岳折雲。”
這對他來說,是個極為陌生的名字,寧祈一生中從未出現過這麼一個人。或許他已經死了。
謝驚鴻說:“不知道岳修,你應該知道寒虛子。”
寒虛子…
寧祈知道,卻也僅僅是知道。寒虛子是他的師叔,與玄機子是同門師兄弟。
當年靖國開國皇帝從清風山中請出寒虛子,寒虛子頗通奇門遁甲之術,曾多次幫助開國皇帝脫離險境,最終成就大業,後來開國皇帝將其封為國師。
寒虛子一生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天元,另一個是岳修。
天元痴迷於劍修和醫術,為人性格乖張,寒虛子未能將衣缽傳於他,只賜他玄機子一號,令他掌管清風道觀;岳修像是生來便是要入道之人,仙風道骨,出塵絕俗,在奇門遁甲方面很有天賦,寒虛子將其名號傳於他,令他繼承大國師的衣缽。
皇室秘聞的第一代大國師藏客就是岳修的寒虛子。
後來寒虛子身死,玄機子無奈之下接任這個爛攤子,並擔負起繼續挑選繼任藏客的使命,後來他收了薛文柏作徒弟,傾囊相授,不想卻教了個豺狼似的東西。
“你知道他為什麼會死嗎?”
謝驚鴻啞聲笑著說:“是靖國皇帝容不下他。正如忠國公府覆滅的原因一樣,沒有那個皇帝能夠容下功高震主的臣子。你效忠了一輩子的寧家,卻是害死你生父的罪魁禍首。寧祈啊寧祈,你真是可憐至極。”
“這些不過是你的一面之詞。”
“謝驚鴻,你要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師弟是因你而死,如今你還要害死他的兒子嗎?”
謝驚鴻聞聲一怔,抬頭望向圍上來的士兵,只見玄機子將頭盔摘下抱在懷中,蒼老的面容上仍能見道家不入世的風骨,眼睛清淡得像一汪水,卻在看向謝驚鴻的那一刻,凝成了冰。
寧祈驚著睜了睜眼:“義父?你怎麼在這兒!?”
玄機子盯著謝驚鴻,回答道:“我還擔心他會拿此事來迷惑你,沒想到真讓貧道猜了個正著。謝驚鴻,你是靖國的罪人,當初師弟仁心救了你,你不知恩圖報也就罷了,卻要他同你一起走上叛國的不歸路。非靖國皇帝要他死,而是你害死了他,這麼多年,你是一點悔過之心都沒有。”
當年謝驚鴻年紀輕輕就連中三元,大魁天下,得皇上賞識派去鹿州供職,後來謝驚鴻一路升遷至郡守一職,當時謝驚鴻還不到而立之年。
之後有一次皇上將謝驚鴻調到皇都,協力府衙調查鹽鐵私營的事,當時謝驚鴻得此重任,自是要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此行定會得罪了不少人,可皇上極力保他,謝驚鴻辦事雷厲風行,將涉案的官員一概查處,一時震驚朝堂。
皇上有意留謝驚鴻在中央供職,又怕謝驚鴻勢力太過強盛,終會對他形成威脅。謝驚鴻深諳此道,不久之後就求娶長公主身側的婢女瑛娘為妻,以表忠心。
後來,皇上突然身染重病。而就在皇上患病不久,謝驚鴻遭到暗殺。
當時若不是謝老七捨命相救,他早已不在人世。
因這次暗殺,謝老七在床上躺了半年。這半年裡,謝老七就像換了新肉新皮似的,醫師將他身上那些潰爛的肉剜下,再讓其新生,謝驚鴻就看著謝老七掙扎在生死線上,日復一日地痛苦嚎叫著,像是永遠都無法擺脫苦海似的。
那時候謝老七還年輕,到最後竟是哭著央求他:
“哥,你殺了我吧,我受不了了。求求你…殺了我吧…”
謝老七被這樣的痛苦折磨得差點崩潰,謝驚鴻對靖國所有的赤誠之心一天一天消磨下去。
謝驚鴻那時候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不久,皇上駕崩,寧平王扶持自己的同胞兄長成為新皇。
謝驚鴻預知新皇登基,一定會對他下手,所以立刻派人將鹿州布防圖送到姜國皇上手中。姜國皇帝願意讓謝驚鴻成為姜國舊族謝家的宗主,故而對外宣稱謝驚鴻乃是謝家流落在外的子孫,允他回到姜國。
姜國皇帝願意提供庇護之地,卻不能派人將謝驚鴻接回姜國。
謝驚鴻要活,就必得憑著自己的能力逃離靖國疆界。
肌膚相切,兩方的胸膛滾燙得不像話,可寧晉的指尖兒還是冷的。
不久,曖昧不清的聲響如同溪水繾綣著,流淌著。
天色漸漸黑下來,何湛半睜著眼,意識早已剝離,不知何夕。他聽聞帳外有士兵請示寧晉,寧晉方才放下他的手,替他掩好被角,低低說了句:“我去去就回。”
何湛知道定是前方戰事傳回了消息,可他已經無力再管這些,眼前昏昏沉沉,方得的片刻平靜讓他很快陷入了酣睡中。
寧晉著便服從營帳中出來,一邊往帥帳中走,一邊聽士兵匯報導:“鹿州已經攻破,大將軍吩咐幾位副將處理接手鹿州府的事宜,不日將會進軍門昌府和太溪府。”
大將軍指得是寧祈。
“謝驚鴻可抓到了?”
“大將軍已經咬住了,這次不會再讓他逃了。”
寧晉入帥帳,幾位將軍跪下行禮,寧晉令他們平身入座。
如今鹿州戰役告捷,若靖國對外宣布接手鹿州,那就算是真正對姜國宣戰了。
之前謝驚鴻挑動三府兵力對抗靖國,姜國對外一直宣稱會調兵前去收回領地,可姜國皇帝一心要看兩虎爭鬥,好坐收漁翁之利,所謂的調兵也是不見蹤影,如今靖國勝利,倘若靖國霸占三府的土地,姜國這個調兵怕是要落實了。
這次幾位將軍也是在擔憂這件事,故而聯合請示皇上的意見。
寧晉略下思索一番,道:“傳令下去,讓大軍駐營鹿州,整軍休息。至於攻打門昌府和太溪府的戰事先緩一緩,等護國將軍傳回消息之後,再作部署。”
命令到了,幾位將軍心下揣度皇上的意圖,好一番才明白皇上不想要門昌府和太溪府疆域,但他勢必是要留下鹿州了。倘若寧祈能抓住謝驚鴻,將其項上人頭奉到姜國皇帝面前,再讓他好好權衡是否要同靖國開戰。
將軍們沉下心,暗自點頭,心想此番決定真是再恰當不過。
鹿州曾是靖國的恥辱,先前幾代皇帝沒有一個不想收回鹿州疆土的。
靖國大軍終在寧晉的統領下奪回原本屬于靖國的鹿州,我國疆土,分寸必爭,如今總算得償所願。心想到這裡,幾位老將戍守邊疆幾十年的辛苦總算得到一些慰藉,一時不禁眼含熱淚,話不成句地嘆著:“好,好…”
“等這場仗打完,朕好好敬各位將軍一杯酒。這麼多年,辛苦你們了。”
老將伏首,面對皇帝的這句話,他們沒有半分虛禮,卻莊重地承諾著:“多謝皇上!末將誓死效忠皇上,莫敢辜負皇上的信任。”
商議過後,寧晉令人端幾盆熱水到宿帳中。
回去之後,何湛還未醒,寧晉輕手輕腳地洗了布巾,給何湛擦拭著黏膩的身子。
何湛睡得淺,叫他一碰就皺著眉醒來了,寧晉哄道:“一會兒就擦好,叔再多睡會兒。”
何湛聲音已經啞了,眼角還帶著淚痕,見了寧晉,小聲嚷嚷著要喝水。
寧晉替何湛倒了杯水來,餵他喝下,輕輕問道:“叔疼不疼?”
何湛氣惱著別過臉去,水也不肯喝了。寧晉將水再遞到他嘴邊,說:“我是問你,胳膊還疼不疼?”
這下何湛是更惱了,惡狠狠地喝下水,將寧晉推到床外去,翻身對著寧晉,理都不理他。
寧晉放下茶杯,看何湛這麼不爭氣的樣子,不禁笑了聲:“好,算我問了兩遍行不行?”
何湛說:“疼,都疼。膝蓋也疼,胳膊也疼,背也疼,哪兒都疼。”
寧晉走過去,替何湛輕輕揉著背,問:“怎麼才能不疼呢?”
“你睡地上,我就不疼了。”
寧晉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好。”
娘的,寧晉就吃定他不捨得,不然不會這麼幹脆!
作者有話要說:寧晉:沒捨得太狠。
何湛:……
第135章驚鴻
門昌府的秋天不像秋天,很冷,落著冷入骨的雨,仿佛下一刻就能凝成漫天的大雪。
連續幾天不休的追殺,已讓寧祈耗盡了精力,他將自己身上的重甲褪下,身著簡單的輕甲,將胯下的馬驅趕得更快些。
他知道,謝驚鴻跟他一樣,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門昌府畢竟是謝驚鴻的地界,他熟悉地形,寧祈的人要一直咬他不容易,寧祈知道謝驚鴻要打迂迴戰術,直接令人快速包抄,將他逼到昶山上去。
謝驚鴻的馬嘴上開始分泌出白沫,粗重地喘氣著,顯然已經累到極致。
這場追逐終於在昶山上停下。
謝驚鴻棄馬,將腰間的長劍拔出,冷雨濺起的霧氣漂浮在昶山當中,如墮雲海。
“總督,你先走!我們留下拖延時間。”隨謝驚鴻殺出來的十幾個死士俯首請示道。
“罷了…”謝驚鴻冷冷地道了句,“你們走罷,不必陪我死在這裡。”
“總督!吾等誓死保衛總督!”
謝驚鴻將腰間號令死士的令牌丟到為首的死士手上:“如果你們真心效忠於我,便立刻前往靖國,保護恪兒。”
“總督!”
“走!”
十幾人靜默在原地,耳聽著馬蹄聲越來越近,為首的人狠狠咬了咬牙,帶領眾人一起跪在地上,行至最後一禮,然後迅速轉身往重重的山霧中跑去。
寧祈駕馬來時,謝驚鴻坐在地上半倚著樹幹,似乎在恢復體力,以迎接這場惡戰。
寧祈:“謝驚鴻!”
謝驚鴻睜開眼,看向寧祈的容顏,蒼著聲音說:“你很像你父親。”
寧祈蹙眉,他知道謝驚鴻這是有意在拖延時間,可…從沒有人談起過他的父親。
寧祈按下心思,冷聲說:“不要再負隅頑抗了!”
謝驚鴻喘了口氣,眼色略有些迷離:“你本不該姓寧,玄機子從不跟你提起你的父親嗎?”
寧祈充耳不聞,令人將他擒住,一行人漸漸靠近,可謝驚鴻絲毫沒有慌張的神態,繼續說:“岳修岳折雲。你的父親,是岳折雲。”
這對他來說,是個極為陌生的名字,寧祈一生中從未出現過這麼一個人。或許他已經死了。
謝驚鴻說:“不知道岳修,你應該知道寒虛子。”
寒虛子…
寧祈知道,卻也僅僅是知道。寒虛子是他的師叔,與玄機子是同門師兄弟。
當年靖國開國皇帝從清風山中請出寒虛子,寒虛子頗通奇門遁甲之術,曾多次幫助開國皇帝脫離險境,最終成就大業,後來開國皇帝將其封為國師。
寒虛子一生只收了兩個徒弟,一個是天元,另一個是岳修。
天元痴迷於劍修和醫術,為人性格乖張,寒虛子未能將衣缽傳於他,只賜他玄機子一號,令他掌管清風道觀;岳修像是生來便是要入道之人,仙風道骨,出塵絕俗,在奇門遁甲方面很有天賦,寒虛子將其名號傳於他,令他繼承大國師的衣缽。
皇室秘聞的第一代大國師藏客就是岳修的寒虛子。
後來寒虛子身死,玄機子無奈之下接任這個爛攤子,並擔負起繼續挑選繼任藏客的使命,後來他收了薛文柏作徒弟,傾囊相授,不想卻教了個豺狼似的東西。
“你知道他為什麼會死嗎?”
謝驚鴻啞聲笑著說:“是靖國皇帝容不下他。正如忠國公府覆滅的原因一樣,沒有那個皇帝能夠容下功高震主的臣子。你效忠了一輩子的寧家,卻是害死你生父的罪魁禍首。寧祈啊寧祈,你真是可憐至極。”
“這些不過是你的一面之詞。”
“謝驚鴻,你要自欺欺人到什麼時候?師弟是因你而死,如今你還要害死他的兒子嗎?”
謝驚鴻聞聲一怔,抬頭望向圍上來的士兵,只見玄機子將頭盔摘下抱在懷中,蒼老的面容上仍能見道家不入世的風骨,眼睛清淡得像一汪水,卻在看向謝驚鴻的那一刻,凝成了冰。
寧祈驚著睜了睜眼:“義父?你怎麼在這兒!?”
玄機子盯著謝驚鴻,回答道:“我還擔心他會拿此事來迷惑你,沒想到真讓貧道猜了個正著。謝驚鴻,你是靖國的罪人,當初師弟仁心救了你,你不知恩圖報也就罷了,卻要他同你一起走上叛國的不歸路。非靖國皇帝要他死,而是你害死了他,這麼多年,你是一點悔過之心都沒有。”
當年謝驚鴻年紀輕輕就連中三元,大魁天下,得皇上賞識派去鹿州供職,後來謝驚鴻一路升遷至郡守一職,當時謝驚鴻還不到而立之年。
之後有一次皇上將謝驚鴻調到皇都,協力府衙調查鹽鐵私營的事,當時謝驚鴻得此重任,自是要將此事查得水落石出,此行定會得罪了不少人,可皇上極力保他,謝驚鴻辦事雷厲風行,將涉案的官員一概查處,一時震驚朝堂。
皇上有意留謝驚鴻在中央供職,又怕謝驚鴻勢力太過強盛,終會對他形成威脅。謝驚鴻深諳此道,不久之後就求娶長公主身側的婢女瑛娘為妻,以表忠心。
後來,皇上突然身染重病。而就在皇上患病不久,謝驚鴻遭到暗殺。
當時若不是謝老七捨命相救,他早已不在人世。
因這次暗殺,謝老七在床上躺了半年。這半年裡,謝老七就像換了新肉新皮似的,醫師將他身上那些潰爛的肉剜下,再讓其新生,謝驚鴻就看著謝老七掙扎在生死線上,日復一日地痛苦嚎叫著,像是永遠都無法擺脫苦海似的。
那時候謝老七還年輕,到最後竟是哭著央求他:
“哥,你殺了我吧,我受不了了。求求你…殺了我吧…”
謝老七被這樣的痛苦折磨得差點崩潰,謝驚鴻對靖國所有的赤誠之心一天一天消磨下去。
謝驚鴻那時候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不久,皇上駕崩,寧平王扶持自己的同胞兄長成為新皇。
謝驚鴻預知新皇登基,一定會對他下手,所以立刻派人將鹿州布防圖送到姜國皇上手中。姜國皇帝願意讓謝驚鴻成為姜國舊族謝家的宗主,故而對外宣稱謝驚鴻乃是謝家流落在外的子孫,允他回到姜國。
姜國皇帝願意提供庇護之地,卻不能派人將謝驚鴻接回姜國。
謝驚鴻要活,就必得憑著自己的能力逃離靖國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