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她這次是真傷心了吧?她……不會原諒他了吧……
一定是的,她再不會原諒自己了。
他甚至問都不敢問就給自己找了答案,直到送她出宮,直到數月過去,他每一天都在竭盡全力讓自己相信她恨他,因為……只要還有恨,就代表她沒有忘記他。
“會嗎?”
聽著耳邊再一次的問話,袁授恍回神來,視線離開那兩道他看一看都覺得心中絞痛的長疤,轉移到她的臉上。
這麼多年了,她依舊美麗,可他總覺得,就算沒有這樣的容顏,換成另一張平凡的臉孔,他也是願意這樣對她的。
“我不知道。”心中雖然已有答案,但他仍是這麼說。他突然害怕再與她說下去,害怕下一句從她嘴裡吐出的,就是最傷人的字眼。
落荒而逃。
如果有幾個字能形容袁授離去時的情景,便是這四個。
他忽地後悔起這次行動了,他不該來的,他不該早早地便將三覺庵的地圖默記腦中,他不該以為自己功夫不錯可以來去如風,他原只想看看她,看看她的手傷成了什麼樣子,讓他心裡有個譜,可以免去他的胡思亂想。他原打算看一起,然後就悄悄回來的,他原打算……他怎麼也沒想到,此次之行,他竟收穫了一堆“害怕”回來。
最後的話還是沒讓她說出口吧?回京的路上,他在腦中一遍遍地確認著,確認自己離開前沒有聽到什麼絕情的字眼,這就好,這就好,沒聽到就好。
回到宮中,天已經見亮了,袁授片刻不停地換上朝服前去上朝。
朝堂之上,文武官員兩旁肅立,金龍寶座之上,身著朝服的袁授看上去與往常一樣,安穩、冷漠,不苟言笑。
百官進言,論辯駁斥,短短兩年時間,今時朝堂的活躍氣象與泰康帝年間的沉悶頹靡不可同日而語。鏟媚臣,除jian佞,袁授的手段雷厲風行;開恩科,拔能臣,袁授一掃往日頹氣,破格錄用人才之舉為他贏得了天下百姓的擁戴。時至今日,早已沒人再敢小看當初以弱冠之齡繼任新君的年輕君王,天下學子莫不摩拳擦掌期待在這新天地間成就自己的一番偉業!承治帝與其繼任者康平帝共同開創的大雍朝的中興盛世,便自此而起。
自然,這是後話。
仍是這天早朝,秋闈中袁授欽點的頭名狀元此時正與素來以頑固著稱的御史道辯得口沫橫飛,場面熱鬧得差點要打起來,可袁授就像中了魔障一般,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離開三覺庵前的場景,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細細地想,他坐在龍椅上,看著一個驕傲的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與一個堅持的永不退縮的老忠臣口水四濺,他真的看得十分仔細,連他們的一個眨眼,一個神情都沒有錯過,可這些畫面轉到他的腦中,就像被放慢了無數倍一樣,全是莫名的動作,他就那麼怔怔地看著,腦中想著……還好,他們還沒有分手。
第一百九十一章憶故
渾渾噩噩地結束早朝,撇開那些或能幹、或中庸的臣子,袁授突然覺得,以前在他眼中極富挑戰性的東西似乎正在慢慢消減,這是他曾經認為對於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東西,可如今,這東西正在漸漸模糊。
很沒意思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重複地上朝、下朝,召見臣子,批閱奏章,無數令人頭痛的事情在等著他,耽誤一天,就會被人指責消極怠政,這樣的日子他已經過了六百多天,如果算上籌謀的時間,已超過一千五百天。
聽起來真可怕。
一千五百天,為了這個目標他努力了一千五百天,每天兢兢業業,一刻不敢放鬆,連睡覺的時間都被他壓至極限,那時的日子是多麼艱苦,他堅持過來了,為什麼現在,他覺得膩了呢?
或許是因為,他知道,無論他再怎麼努力,都沒有人在等著他了。
他忘了自己多久沒去過後宮,大概是兩個月,也可能是三個月,今天他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已經整整四個月了。
這是太后告訴他的,這個數字,一次次地從太后口中吐出,袁授靜靜地聽著,卻也像上朝時一樣,聽在耳中,到不了心裡,只聽到一些喋喋不休的聲音,以及一些緩慢的,莫名的動作。
“皇帝,你可否在聽哀家講話!”
袁授眼中的焦距慢慢聚起,朝蘊著薄怒的太后微一點頭,“朕在聽。”
太后皺著眉頭長出了一口氣,“皇帝,哀家剛剛的提議,你是什麼意思?”
袁授努力回想了一下,眼中的茫然讓太后剛剛消散的惱意復又聚起,“你登基已有兩年時間,初時天下不穩,你為安心治國,拒不擴充後宮也便罷了,可如今天下已定,皇后又遠離後宮,你還有何理由不納妃嬪?”說到這裡,太后緩了緩口氣,“你舅舅見你終日鬱鬱寡歡的,有意送你十九表妹進宮來陪陪你,你意下如何?”
“十九……表妹?”袁授終於將心思放到了這件事上,“哪來的十七表妹?朕記得哈氏的族女似乎只有十八個。”
“是你舅舅新收的義女。”太后定定地看著他,“無論如何,這是你舅舅的一番心意,哀家已經應了,你不管喜不喜歡,都先見見再說。”
袁授黑亮的眸中划過一抹輕嘲,“這位十七表妹,不會已經在宮中了吧?”
太后也慡快,“正在殿外候著,秦福,去宣她進來。”
秦福微微欠身,小心地看了一眼袁授的臉色。這兩方他都開罪不起,只能認定自己主子的態度,好在袁授沒有反對的意思,秦福這才輕鬆了口氣,連忙轉身去了。
沒過多久,秦福迴轉,身後跟著一個垂頭前行的窈窕身影,於殿中位置站定,低頭拜下。
聽著她明朗的嗓音,袁授輕揚眉梢,太后已開口道:“抬起頭來。”
殿中女子依言抬頭,“臣女哈千影,參見皇上,太后。”
那是一張十分漂亮的臉龐,眉眼中蘊著十分的明麗,雖是輕笑,卻給人熱情洋溢之感,驕傲、自信,從不畏畏縮縮,實在……和她很像。
盯著那張熟悉的面孔,袁授的目光沒再移開,太后見狀極為安心,正與哈千影會心一笑之際,忽聽袁授笑道:“流影,你竟肯回來。”
哈千影不躲不避,“回皇上的話,當年的流影已經死去,臣女哈千影,給皇上請安。”
袁授轉眸,看向太后,“太后的確用心了。”
“誰讓你的哀家的兒子。”太后嘆了一聲,“皇帝至情至性,對皇后的情誼但凡女子都會羨慕,可惜皇后失子之後心灰意冷,難顧大局,哀家不能看著皇帝就這麼消沉下去。皇帝若是不願,可以不納千影為后妃,但不要拒絕她的陪伴,就算以慰寂寥,也不枉哀家一番心意了。”
“太后的心意朕十分感動。”袁授安靜地聽完太后的話,平靜地道:“但恐怕,太后要失望了。”
“皇帝……”
“還是太后忘了麗嬪之事?”
聽到這裡,太后目含盛怒,勃然而起,“皇帝!哀家已百般遷就,你為何執迷不悟?你只管你的真性情,可為這天下想過?可為我這個母親想過?你不納後宮哀家依你,你執意立顧氏為後哀家也依你,哀家為你退讓這麼多回,你怎地就不肯遷就哀家一次,你眼中,可有我這個母親!”
“自然是有!”袁授聲音陡然冷厲,“但,也沒那麼重便是了!”
“你……”太后一怔,而後極怒,“你這是何意!”
袁授的目光掃向秦福,秦福立時拉起哈千影退出殿外,殿門閉合之時,袁授輕笑,“難道,太后當真不知那‘九轉靈竅丸’的來歷?”
太后目光一凝,微微收緊唇角,袁授已又說道:“難道,不是太后派人將此丸送給袁北望,以獻寶為名,讓你的兒子在短短四年時間內,有了能與袁攝抗衡的一身本事?”
“難道又非太后將遏制藥效的血竭丸送與舅舅,讓他以拯救之姿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永遠記得他的恩情,也永遠受他的鉗制?”
一句句質問,太后退了一步,跌坐於椅上,“你……如何會知道……”
袁授坐姿未動,眼中一片冷然,“我不僅知道,還知道‘九轉靈竅丸’與‘血竭丸’是太后的情人,顧氏的前任家主顧天德所贈,不過,太后可知道這兩樣藥的來歷?”
太后此時的臉色已灰白至極,她警惕而惶恐地盯著袁授,將他吐出的話一字一句地納入耳中。
“如果太后記性不差,應該還記得你至愛的兒子,失蹤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袁授雙瞳猛然一縮,“在太后與顧天德於王府秘室中濃情四溢共譜那半幅梅花圖的時候,你可知道你的兒子正被顧天德囚於深山之中試煉毒藥!”
“你說什麼!”太后猛地驚呼出聲,“那不可能!”
袁授冷笑,直看得太后粉面慘白,額角滲出點點濕冷,“那不可能……”太后的雙手劇烈地顫抖著,揪住胸前的衣物,再開口已潰不成聲,“那是……絕無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袁授始終冷靜如昔,“莫非太后真那麼天真,認為以顧天德那般冷傲乖戾的脾氣,會忍得您拋卻私訂終身的誓言嫁入王府,而後情願的詐死,甘心做你的秘密情人麼?”
“不……不會……”太后已被這連串的訊息逼至極限,她猛烈地搖頭、尖叫,拒絕再聽袁授說出的任何話語!
“顧天德是在向你報復,所以他綁了我去試藥,同時他又有野心,他煉製這兩種藥物,為的是控制袁北望!重得他失去的東西!可他萬沒想到,我美麗仁善的母后在得知這一計劃後,竟為奪藥,毒死了他。”袁授的聲音和緩平靜,仿佛說的一切與他沒有半點關係,仿佛那些受藥物折磨生不如死的日子全是幻影,“他也沒有想到,你雖貪戀與他的感情,但更放不開的,卻是鎮北王妃的身份!所以你怎會讓袁北望受制於他人?要掌控,也得掌控在你的手中!只不過你一直沒有等到最佳時機罷了,你知道袁北望的野心,可他這一準備就是十年!他老了,又有許多繼承人,所以你始終在觀望,希望能一舉掌控將來天下的擁有者!多幸運,這時你的兒子出現了。”
“不會……不……”太后的聲音已然微不可察,她的雙唇一直在顫動,精神也到了崩潰邊緣,但她仍不忘問,“你為何……會知道……”
一定是的,她再不會原諒自己了。
他甚至問都不敢問就給自己找了答案,直到送她出宮,直到數月過去,他每一天都在竭盡全力讓自己相信她恨他,因為……只要還有恨,就代表她沒有忘記他。
“會嗎?”
聽著耳邊再一次的問話,袁授恍回神來,視線離開那兩道他看一看都覺得心中絞痛的長疤,轉移到她的臉上。
這麼多年了,她依舊美麗,可他總覺得,就算沒有這樣的容顏,換成另一張平凡的臉孔,他也是願意這樣對她的。
“我不知道。”心中雖然已有答案,但他仍是這麼說。他突然害怕再與她說下去,害怕下一句從她嘴裡吐出的,就是最傷人的字眼。
落荒而逃。
如果有幾個字能形容袁授離去時的情景,便是這四個。
他忽地後悔起這次行動了,他不該來的,他不該早早地便將三覺庵的地圖默記腦中,他不該以為自己功夫不錯可以來去如風,他原只想看看她,看看她的手傷成了什麼樣子,讓他心裡有個譜,可以免去他的胡思亂想。他原打算看一起,然後就悄悄回來的,他原打算……他怎麼也沒想到,此次之行,他竟收穫了一堆“害怕”回來。
最後的話還是沒讓她說出口吧?回京的路上,他在腦中一遍遍地確認著,確認自己離開前沒有聽到什麼絕情的字眼,這就好,這就好,沒聽到就好。
回到宮中,天已經見亮了,袁授片刻不停地換上朝服前去上朝。
朝堂之上,文武官員兩旁肅立,金龍寶座之上,身著朝服的袁授看上去與往常一樣,安穩、冷漠,不苟言笑。
百官進言,論辯駁斥,短短兩年時間,今時朝堂的活躍氣象與泰康帝年間的沉悶頹靡不可同日而語。鏟媚臣,除jian佞,袁授的手段雷厲風行;開恩科,拔能臣,袁授一掃往日頹氣,破格錄用人才之舉為他贏得了天下百姓的擁戴。時至今日,早已沒人再敢小看當初以弱冠之齡繼任新君的年輕君王,天下學子莫不摩拳擦掌期待在這新天地間成就自己的一番偉業!承治帝與其繼任者康平帝共同開創的大雍朝的中興盛世,便自此而起。
自然,這是後話。
仍是這天早朝,秋闈中袁授欽點的頭名狀元此時正與素來以頑固著稱的御史道辯得口沫橫飛,場面熱鬧得差點要打起來,可袁授就像中了魔障一般,無時無刻不在想著他離開三覺庵前的場景,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細細地想,他坐在龍椅上,看著一個驕傲的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與一個堅持的永不退縮的老忠臣口水四濺,他真的看得十分仔細,連他們的一個眨眼,一個神情都沒有錯過,可這些畫面轉到他的腦中,就像被放慢了無數倍一樣,全是莫名的動作,他就那麼怔怔地看著,腦中想著……還好,他們還沒有分手。
第一百九十一章憶故
渾渾噩噩地結束早朝,撇開那些或能幹、或中庸的臣子,袁授突然覺得,以前在他眼中極富挑戰性的東西似乎正在慢慢消減,這是他曾經認為對於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東西,可如今,這東西正在漸漸模糊。
很沒意思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重複地上朝、下朝,召見臣子,批閱奏章,無數令人頭痛的事情在等著他,耽誤一天,就會被人指責消極怠政,這樣的日子他已經過了六百多天,如果算上籌謀的時間,已超過一千五百天。
聽起來真可怕。
一千五百天,為了這個目標他努力了一千五百天,每天兢兢業業,一刻不敢放鬆,連睡覺的時間都被他壓至極限,那時的日子是多麼艱苦,他堅持過來了,為什麼現在,他覺得膩了呢?
或許是因為,他知道,無論他再怎麼努力,都沒有人在等著他了。
他忘了自己多久沒去過後宮,大概是兩個月,也可能是三個月,今天他得到了確切的答案,已經整整四個月了。
這是太后告訴他的,這個數字,一次次地從太后口中吐出,袁授靜靜地聽著,卻也像上朝時一樣,聽在耳中,到不了心裡,只聽到一些喋喋不休的聲音,以及一些緩慢的,莫名的動作。
“皇帝,你可否在聽哀家講話!”
袁授眼中的焦距慢慢聚起,朝蘊著薄怒的太后微一點頭,“朕在聽。”
太后皺著眉頭長出了一口氣,“皇帝,哀家剛剛的提議,你是什麼意思?”
袁授努力回想了一下,眼中的茫然讓太后剛剛消散的惱意復又聚起,“你登基已有兩年時間,初時天下不穩,你為安心治國,拒不擴充後宮也便罷了,可如今天下已定,皇后又遠離後宮,你還有何理由不納妃嬪?”說到這裡,太后緩了緩口氣,“你舅舅見你終日鬱鬱寡歡的,有意送你十九表妹進宮來陪陪你,你意下如何?”
“十九……表妹?”袁授終於將心思放到了這件事上,“哪來的十七表妹?朕記得哈氏的族女似乎只有十八個。”
“是你舅舅新收的義女。”太后定定地看著他,“無論如何,這是你舅舅的一番心意,哀家已經應了,你不管喜不喜歡,都先見見再說。”
袁授黑亮的眸中划過一抹輕嘲,“這位十七表妹,不會已經在宮中了吧?”
太后也慡快,“正在殿外候著,秦福,去宣她進來。”
秦福微微欠身,小心地看了一眼袁授的臉色。這兩方他都開罪不起,只能認定自己主子的態度,好在袁授沒有反對的意思,秦福這才輕鬆了口氣,連忙轉身去了。
沒過多久,秦福迴轉,身後跟著一個垂頭前行的窈窕身影,於殿中位置站定,低頭拜下。
聽著她明朗的嗓音,袁授輕揚眉梢,太后已開口道:“抬起頭來。”
殿中女子依言抬頭,“臣女哈千影,參見皇上,太后。”
那是一張十分漂亮的臉龐,眉眼中蘊著十分的明麗,雖是輕笑,卻給人熱情洋溢之感,驕傲、自信,從不畏畏縮縮,實在……和她很像。
盯著那張熟悉的面孔,袁授的目光沒再移開,太后見狀極為安心,正與哈千影會心一笑之際,忽聽袁授笑道:“流影,你竟肯回來。”
哈千影不躲不避,“回皇上的話,當年的流影已經死去,臣女哈千影,給皇上請安。”
袁授轉眸,看向太后,“太后的確用心了。”
“誰讓你的哀家的兒子。”太后嘆了一聲,“皇帝至情至性,對皇后的情誼但凡女子都會羨慕,可惜皇后失子之後心灰意冷,難顧大局,哀家不能看著皇帝就這麼消沉下去。皇帝若是不願,可以不納千影為后妃,但不要拒絕她的陪伴,就算以慰寂寥,也不枉哀家一番心意了。”
“太后的心意朕十分感動。”袁授安靜地聽完太后的話,平靜地道:“但恐怕,太后要失望了。”
“皇帝……”
“還是太后忘了麗嬪之事?”
聽到這裡,太后目含盛怒,勃然而起,“皇帝!哀家已百般遷就,你為何執迷不悟?你只管你的真性情,可為這天下想過?可為我這個母親想過?你不納後宮哀家依你,你執意立顧氏為後哀家也依你,哀家為你退讓這麼多回,你怎地就不肯遷就哀家一次,你眼中,可有我這個母親!”
“自然是有!”袁授聲音陡然冷厲,“但,也沒那麼重便是了!”
“你……”太后一怔,而後極怒,“你這是何意!”
袁授的目光掃向秦福,秦福立時拉起哈千影退出殿外,殿門閉合之時,袁授輕笑,“難道,太后當真不知那‘九轉靈竅丸’的來歷?”
太后目光一凝,微微收緊唇角,袁授已又說道:“難道,不是太后派人將此丸送給袁北望,以獻寶為名,讓你的兒子在短短四年時間內,有了能與袁攝抗衡的一身本事?”
“難道又非太后將遏制藥效的血竭丸送與舅舅,讓他以拯救之姿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永遠記得他的恩情,也永遠受他的鉗制?”
一句句質問,太后退了一步,跌坐於椅上,“你……如何會知道……”
袁授坐姿未動,眼中一片冷然,“我不僅知道,還知道‘九轉靈竅丸’與‘血竭丸’是太后的情人,顧氏的前任家主顧天德所贈,不過,太后可知道這兩樣藥的來歷?”
太后此時的臉色已灰白至極,她警惕而惶恐地盯著袁授,將他吐出的話一字一句地納入耳中。
“如果太后記性不差,應該還記得你至愛的兒子,失蹤了將近十年的時間!”袁授雙瞳猛然一縮,“在太后與顧天德於王府秘室中濃情四溢共譜那半幅梅花圖的時候,你可知道你的兒子正被顧天德囚於深山之中試煉毒藥!”
“你說什麼!”太后猛地驚呼出聲,“那不可能!”
袁授冷笑,直看得太后粉面慘白,額角滲出點點濕冷,“那不可能……”太后的雙手劇烈地顫抖著,揪住胸前的衣物,再開口已潰不成聲,“那是……絕無可能的……”
“為什麼不可能?”袁授始終冷靜如昔,“莫非太后真那麼天真,認為以顧天德那般冷傲乖戾的脾氣,會忍得您拋卻私訂終身的誓言嫁入王府,而後情願的詐死,甘心做你的秘密情人麼?”
“不……不會……”太后已被這連串的訊息逼至極限,她猛烈地搖頭、尖叫,拒絕再聽袁授說出的任何話語!
“顧天德是在向你報復,所以他綁了我去試藥,同時他又有野心,他煉製這兩種藥物,為的是控制袁北望!重得他失去的東西!可他萬沒想到,我美麗仁善的母后在得知這一計劃後,竟為奪藥,毒死了他。”袁授的聲音和緩平靜,仿佛說的一切與他沒有半點關係,仿佛那些受藥物折磨生不如死的日子全是幻影,“他也沒有想到,你雖貪戀與他的感情,但更放不開的,卻是鎮北王妃的身份!所以你怎會讓袁北望受制於他人?要掌控,也得掌控在你的手中!只不過你一直沒有等到最佳時機罷了,你知道袁北望的野心,可他這一準備就是十年!他老了,又有許多繼承人,所以你始終在觀望,希望能一舉掌控將來天下的擁有者!多幸運,這時你的兒子出現了。”
“不會……不……”太后的聲音已然微不可察,她的雙唇一直在顫動,精神也到了崩潰邊緣,但她仍不忘問,“你為何……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