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這些人往日也未見得真有多麼將國法放在心中,到了可以用國法殺人時,尤其是殺一個不與他們為伍之人,卻半點也不含糊。
嘉斐心中恨極,接連三次撂了狠話,不許再就此事隨便議論,違者必重罰。
但即便如此,仍然每日有人上演“忠臣直諫”的戲碼,做出為國為民的模樣喊打喊殺。其中還不乏與甄賢每日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閣臣,甚至都察院的下屬。
舊年在關外四鎮任職的四位總兵,以白皓仁為首,皆已升遷,聯名請願。尤其白皓仁,知道當年甄賢之所以會送那一封書信給瓦剌,是因為他違抗王命把靖王殿下輕騎去會韃靼小王子的事告訴了甄賢,為此坐立難安,接連上疏三道,又寫陳情表,為甄賢證言,當時實屬情況危急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出了下策,是退敵計。但收效甚微。
事實究竟如何,那些人未必不知,只是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要一個人死,也並不需要什麼理由,而只需要藉口。
有好幾次,嘉斐都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恨不得拖幾個出去直接打死以儆效尤,到底還是強忍住了。
心裡最恨的,是小賢。
嘉斐覺得無法接受。
這個人,哪怕多一點點的私心,只要一點點,優先考慮自己的處境,也根本不至於把自己陷入這樣的泥潭之中。
然而這人偏不願意。
他寧願為他去死。
可他寧願為他去死,也不肯為他“苟活”。
就好像當年,父皇賜他一杯“鴆酒”,他也仰頭就飲,竟從未想過告饒求活,沒想過被迫要在一旁眼睜睜看著他死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心情。
事到如今,嘉斐赫然驚覺,他竟已十分能夠體會父皇,那不斷從心底湧出來的血,如此腥烈,吐不出,咽不下,幾乎叫他窒息。
他甚至覺得他沒有辦法面對。
心裡有一萬句話如鯁在喉,想勸說,哪怕威逼利誘,無論用什麼辦法都好,只要能讓那人妥協,乖乖聽話。可卻又明白地知道,無論如何掙扎,都是徒勞。
小賢是絕不會妥協的。否則,他便也不再是他愛戀一生的那個小賢。
早知今日,當年不如,不要把小賢找回來,縱然不能相守,好過身陷囹圄,生死未定。小賢這樣的人,原本就不該在他身邊,被他拖累。
可心裡又有另一個聲音清楚明白地知道著,即便能重來一次,他也一定無法割捨,無法放手。
都是命中注定,劫數難逃。
嘉斐呆怔坐在空曠無人的大殿裡,幾度想要走出去,最終還是退回原地,孤獨嘆息。
殿外高台之上,錦衣衛同知玉青也來來回回地轉圈,幾度想要通報請見,卻又硬生生忍了下來。
在他身側稍遠幾步的地方,站著的是榮王嘉鈺。
榮王殿下環抱著雙手,盯著玉青像頭焦躁不安的熊一樣來來回回踱步,良久,忽然開口問:
“你跟了聖上這麼多年,聖上待你如何?”
玉青猛然一怔,站下來應:“我的命是聖上救回來的,若沒有聖上,我早就死了。”
他的眼中似有烈烈火焰。
嘉鈺靜了片刻,垂下眼帘輕嘆一口氣,“既然如此,我有一件有去無回的差事讓你做。你若惜命,現在可以拒絕。”
長久以來,總被人笑話心思單純不善揣度上意的玉青聞言又怔了好一會兒,生平第一次飛快地領悟了全部不與明言的深意。
他鄭重抱拳向嘉鈺行了一禮。
“殿下只管吩咐吧。我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詔獄畢竟還是錦衣衛的地盤。
嘉鈺趁夜去見甄賢時,一眼看見甄賢靜靜坐在燈下翻書。
書依然是那本舊書,今上舊年還只是皇子時親手為他謄抄的那本《柴扉小札》。書頁明顯已泛黃了,顯然翻看多年,但依然保護得齊齊整整。
這畫面忽然叫嘉鈺心中一刺。
他直截了當地扔了一身錦衣衛的衣袍給甄賢,讓他立刻跟著玉青離開京城。
甄賢聞言沉默良久,緩緩搖頭。
“我答應過他,不會再離開——”
不等他說完,嘉鈺已不耐煩打斷他。
“你都快要死了,還講什麼離開不離開的廢話?甄賢,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逼著二哥親手掐斷你的脖子,你難道也要逼他不成?就像你的父親逼著父皇那樣。可是二哥他終究不是父皇啊……你是想要他和你一起死嗎?”
他把甄賢強行拖起來按在一旁的軟榻上,不由分說,強行逼著甄賢更衣改裝,瘦削單薄的身子竟也有如斯氣力。
“你走吧!去浙直找七郎,去南海找那個姓陸的,隱姓埋名去找那個謝氏女,找誰都無所謂……只要你一日不回來,這個案子就可以一日拖下去,最不濟拖到該死的都死了,總有拖過去的時候。而二哥他只要知道你還好好活著,總還有重聚的一天,他便也能好好的。我曾經眼看著他找了你七年,無論怎樣的死地絕境,他也都挺過來了,從今往後,哪怕再七年,再十年,他也一定能好好的!”
他一路拽著甄賢,徑直塞進實現準備好的車裡。
甄賢掙扎不過,反手一把抓住嘉鈺手腕。
“……我若走了,殿下怎麼脫身?”
嘉鈺瞳光一漲。
這個人直到這種時候腦子裡竟然也還要想這種問題。
若他們從前當真有多麼志趣相投情深義重也就罷了。天知道這世上他最不願意交好的那個人是誰。
可嘉鈺又常忍不住覺得,這世上真正懂他的那個人,也只有甄賢。
他與甄賢,如天上月與水中影,明明哪兒也不像,卻又如此相似。
只不過,他們倆人,究竟誰才是皎皎明月,誰又是虛無殘影……
“甄賢,我這輩子最討厭的人就是你。”
嘉鈺眸色遽爾一暗。
他用力一把將甄賢拽到跟前,近得能聽見彼此滾燙的吐息。
“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二哥,沒想救你。所以你也犯不著替我費神。不如從這一刻開始,好好保住你自己的小命。但你若是膽敢真死在外頭……你索性就死得乾乾淨淨,永遠也別讓二哥知道。”
他言罷猛地甩手一推,將甄賢推回車裡,用盡全力關上了車門。
他看著玉青駕車帶著甄賢消失在空曠淒寂的長道盡頭,默然四顧,黔夜深濃,竟仿佛再也不會散去。
他在寒夜中站了許久,直到渾身僵冷戰慄不止,才轉身入禁去見嘉斐。
滿心焦灼的天子仍未能入睡,整座乾清宮燈火通明。
嘉鈺也沒有讓內官通傳,只孤身上前,站在嘉斐面前,靜靜開口:“我把他送走了。二哥你要怪就怪我罷。”
嘉斐聞之恍惚,如同一口死死咬住的氣驟然泄了,身子一搖晃,便把額頭抵弟弟心口。
嘉鈺喉頭一燙,張了張嘴似想說什麼,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
錦衣衛同知玉青“私自”帶走甄賢的消息,隔了兩日才爆出來。
嘉斐心中恨極,接連三次撂了狠話,不許再就此事隨便議論,違者必重罰。
但即便如此,仍然每日有人上演“忠臣直諫”的戲碼,做出為國為民的模樣喊打喊殺。其中還不乏與甄賢每日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閣臣,甚至都察院的下屬。
舊年在關外四鎮任職的四位總兵,以白皓仁為首,皆已升遷,聯名請願。尤其白皓仁,知道當年甄賢之所以會送那一封書信給瓦剌,是因為他違抗王命把靖王殿下輕騎去會韃靼小王子的事告訴了甄賢,為此坐立難安,接連上疏三道,又寫陳情表,為甄賢證言,當時實屬情況危急迫不得已才不得不出了下策,是退敵計。但收效甚微。
事實究竟如何,那些人未必不知,只是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要一個人死,也並不需要什麼理由,而只需要藉口。
有好幾次,嘉斐都忍不住想要破口大罵,恨不得拖幾個出去直接打死以儆效尤,到底還是強忍住了。
心裡最恨的,是小賢。
嘉斐覺得無法接受。
這個人,哪怕多一點點的私心,只要一點點,優先考慮自己的處境,也根本不至於把自己陷入這樣的泥潭之中。
然而這人偏不願意。
他寧願為他去死。
可他寧願為他去死,也不肯為他“苟活”。
就好像當年,父皇賜他一杯“鴆酒”,他也仰頭就飲,竟從未想過告饒求活,沒想過被迫要在一旁眼睜睜看著他死的自己究竟是怎樣的心情。
事到如今,嘉斐赫然驚覺,他竟已十分能夠體會父皇,那不斷從心底湧出來的血,如此腥烈,吐不出,咽不下,幾乎叫他窒息。
他甚至覺得他沒有辦法面對。
心裡有一萬句話如鯁在喉,想勸說,哪怕威逼利誘,無論用什麼辦法都好,只要能讓那人妥協,乖乖聽話。可卻又明白地知道,無論如何掙扎,都是徒勞。
小賢是絕不會妥協的。否則,他便也不再是他愛戀一生的那個小賢。
早知今日,當年不如,不要把小賢找回來,縱然不能相守,好過身陷囹圄,生死未定。小賢這樣的人,原本就不該在他身邊,被他拖累。
可心裡又有另一個聲音清楚明白地知道著,即便能重來一次,他也一定無法割捨,無法放手。
都是命中注定,劫數難逃。
嘉斐呆怔坐在空曠無人的大殿裡,幾度想要走出去,最終還是退回原地,孤獨嘆息。
殿外高台之上,錦衣衛同知玉青也來來回回地轉圈,幾度想要通報請見,卻又硬生生忍了下來。
在他身側稍遠幾步的地方,站著的是榮王嘉鈺。
榮王殿下環抱著雙手,盯著玉青像頭焦躁不安的熊一樣來來回回踱步,良久,忽然開口問:
“你跟了聖上這麼多年,聖上待你如何?”
玉青猛然一怔,站下來應:“我的命是聖上救回來的,若沒有聖上,我早就死了。”
他的眼中似有烈烈火焰。
嘉鈺靜了片刻,垂下眼帘輕嘆一口氣,“既然如此,我有一件有去無回的差事讓你做。你若惜命,現在可以拒絕。”
長久以來,總被人笑話心思單純不善揣度上意的玉青聞言又怔了好一會兒,生平第一次飛快地領悟了全部不與明言的深意。
他鄭重抱拳向嘉鈺行了一禮。
“殿下只管吩咐吧。我願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詔獄畢竟還是錦衣衛的地盤。
嘉鈺趁夜去見甄賢時,一眼看見甄賢靜靜坐在燈下翻書。
書依然是那本舊書,今上舊年還只是皇子時親手為他謄抄的那本《柴扉小札》。書頁明顯已泛黃了,顯然翻看多年,但依然保護得齊齊整整。
這畫面忽然叫嘉鈺心中一刺。
他直截了當地扔了一身錦衣衛的衣袍給甄賢,讓他立刻跟著玉青離開京城。
甄賢聞言沉默良久,緩緩搖頭。
“我答應過他,不會再離開——”
不等他說完,嘉鈺已不耐煩打斷他。
“你都快要死了,還講什麼離開不離開的廢話?甄賢,外面不知道多少人恨不得逼著二哥親手掐斷你的脖子,你難道也要逼他不成?就像你的父親逼著父皇那樣。可是二哥他終究不是父皇啊……你是想要他和你一起死嗎?”
他把甄賢強行拖起來按在一旁的軟榻上,不由分說,強行逼著甄賢更衣改裝,瘦削單薄的身子竟也有如斯氣力。
“你走吧!去浙直找七郎,去南海找那個姓陸的,隱姓埋名去找那個謝氏女,找誰都無所謂……只要你一日不回來,這個案子就可以一日拖下去,最不濟拖到該死的都死了,總有拖過去的時候。而二哥他只要知道你還好好活著,總還有重聚的一天,他便也能好好的。我曾經眼看著他找了你七年,無論怎樣的死地絕境,他也都挺過來了,從今往後,哪怕再七年,再十年,他也一定能好好的!”
他一路拽著甄賢,徑直塞進實現準備好的車裡。
甄賢掙扎不過,反手一把抓住嘉鈺手腕。
“……我若走了,殿下怎麼脫身?”
嘉鈺瞳光一漲。
這個人直到這種時候腦子裡竟然也還要想這種問題。
若他們從前當真有多麼志趣相投情深義重也就罷了。天知道這世上他最不願意交好的那個人是誰。
可嘉鈺又常忍不住覺得,這世上真正懂他的那個人,也只有甄賢。
他與甄賢,如天上月與水中影,明明哪兒也不像,卻又如此相似。
只不過,他們倆人,究竟誰才是皎皎明月,誰又是虛無殘影……
“甄賢,我這輩子最討厭的人就是你。”
嘉鈺眸色遽爾一暗。
他用力一把將甄賢拽到跟前,近得能聽見彼此滾燙的吐息。
“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二哥,沒想救你。所以你也犯不著替我費神。不如從這一刻開始,好好保住你自己的小命。但你若是膽敢真死在外頭……你索性就死得乾乾淨淨,永遠也別讓二哥知道。”
他言罷猛地甩手一推,將甄賢推回車裡,用盡全力關上了車門。
他看著玉青駕車帶著甄賢消失在空曠淒寂的長道盡頭,默然四顧,黔夜深濃,竟仿佛再也不會散去。
他在寒夜中站了許久,直到渾身僵冷戰慄不止,才轉身入禁去見嘉斐。
滿心焦灼的天子仍未能入睡,整座乾清宮燈火通明。
嘉鈺也沒有讓內官通傳,只孤身上前,站在嘉斐面前,靜靜開口:“我把他送走了。二哥你要怪就怪我罷。”
嘉斐聞之恍惚,如同一口死死咬住的氣驟然泄了,身子一搖晃,便把額頭抵弟弟心口。
嘉鈺喉頭一燙,張了張嘴似想說什麼,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
錦衣衛同知玉青“私自”帶走甄賢的消息,隔了兩日才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