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頁
還是邊兒上男人勸道,“姑媽,長卿是病糊塗了,她病糊塗了,你別聽她的病話。”
另一個眉目如畫的少女亦道,“娘,表兄說的在理。姐姐實在病的厲害了。你看,姐姐的眼睛都闔不上了,快幫姐姐闔上,讓姐姐睡一覺就能好了。”
那男人猛然起身,略帶一些驚色的望向床間,婦人也呆了,接著直起身子,摸一摸少婦的頸間,再摸她的脈,陡然又是一聲嚎啕,“我的女兒啊——我的女兒啊——”
“趙長卿”終於想起來了,啊,這是她的前世。
她死後的前世。
此時再見凌氏等人,那種感覺,實在令語言難以形容。
她終於死了,活著時凌家虧待她,死後凌家做足面子,壽衣葬器不是上等之物,也很配得起凌騰官員的身份。
滿屋滿院滿眼的白,凌騰惺惺作態的在陵前守著,以示對髮妻的深情。趙蓉也在哭,心裡擔心的卻是與凌騰的親事,凌氏稱病了,在家躺著用藥。趙老太太身子是真的不大好,與趙勇道,“這孩子去了,也算解脫了。”
趙勇勸母親,“母親如何說這樣的話。”
趙老太太落淚,“我說的是實話。這輩子的苦吃盡了,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吧。”
趙勇又是一陣勸,趙老太太打發兒子,“你媳婦身子也不好,你過去瞧瞧吧。阿蓉一個姑娘家,就是給長姐致哀,也不必總是過去,凌家來往人多,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不相宜。”
趙勇皆應了,服侍母親休息後,方回了自己房裡。凌氏正在炕上躺著,見著丈夫問了老太太幾句,便說起趙蓉的親事來,“姐姐過身,妹妹嫁過去,也不是沒有。”
趙勇勃然大怒,“長卿還未入土!你這當娘的也太迫不及待了!”凌氏轉身便嗚嗚嗚的哭了起來,辯白道,“我為的是哪個,長卿是咱們的閨女,難道阿蓉就不是了。”趙勇沒的心煩,起身出去了。
喪 禮尚未結束,便傳來了蠻人攻打西平關的消息。趙勇身為衛所百戶,每日都要訓練以備戰事,城中人心惶惶。趙長卿的喪禮便在這人心惶惶中虎頭蛇尾的結束,靈柩 要出城安葬,可如今戰事時期,不得隨便出城,只得給足香油錢,暫且寄放在平安寺。凌騰急著回帝都,他是官身,想出城是不難的。趙蓉找到他,問,“我們的事 怎麼辦?”
凌騰揉一揉眉心,“阿蓉,我在妻孝間不可議親,不然定有御史參奏。我們有什麼事,若說親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趙蓉問,“你走了,什麼時候回來?”
“會回來的。”凌騰摸摸趙蓉的秀髮,道,“阿蓉,我是官身,一言一行都不可逾禮。”
“我知道我知道,我,我總是等著你的。”
趙 蓉走後,凌二太太便開始抱怨,“十八|九的大姑娘,不去尋婆家,成日過來跟姐夫說話,也不知是個什麼意思?”是的,她反悔了。長媳一死,好幾個不錯的人家 與她打聽兒子續弦的事,個頂個的比趙家強。不是她勢利眼,她就這一個兒子,自然要為兒子的前程考慮。趙家有什麼,一個小小的百戶而已。
凌騰走後沒多久,有關戰爭的消息漫延在整個邊城的角角落落,到底邊城離西平關還有一段距離,西平關是平安的,邊城便是平安的。
趙蓉無所謂戰事不戰事,她只關心凌騰的消息,凌氏上門時,凌二太太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凌氏不傻,她覺的出來,可是,她想促成次女與侄子的親事,哪怕面對凌二太太的冷淡也只得忍了。
凌氏並沒有忍太久,轉眼一年過去,凌二太太極快的在邊城給凌騰定了一家富戶女做繼室。聽到這個消息,凌氏趙蓉如遭雷亟。
可是,連傷痛的時間都沒有,西平關岌岌可危,衛所兵馬皆要調往西平關,城裡許多人準備出城逃難,整座城似驚弓之鳥。在這個時候,連趙蓉也顧不得愛情。趙勇叮囑凌氏,“出城時一個人頭十兩銀子,能走的都走,帶著孩子們帶著老太太,還有家裡的家底子,你也都帶著。”
凌氏哭成一團,“讓長寧帶著老太太和弟妹們走吧,我陪著你。”
趙勇道,“長寧已經成丁,出不了城,趕緊收拾細軟,跟岳父他們一道,快走。若邊城平安,日後再回來便是。我聽說岳母有甘肅府的親戚。”
滿城儘是哭別聲。
老太太最終沒走,趙老太太道,“我腿不成,家裡還得有人看家,讓你媳婦和孩子們先出去避一避。平安再回來。”老人家年紀大了,路上怕是支撐不住。
趙勇要帶著趙長寧去衛所,之後再未回來。趙老太太一人一老僕在家,焦灼恐懼到極致,反是平靜,在平靜中一日三餐,念經祈福。
只是,城破的比想像中要快,滿城焦土火光,血流成河。西蠻人搶走一切能搶走的東西,殺掉一切能殺光的人,追逐著東穆的殘兵散勇直至一處廟宇。
平安寺的朱紅廟門早已不知去像,廟中橫陳著僧人與百姓的屍身,一行七八個侍衛護衛著一位年輕的將軍退至廟中。蠻人極快殺來,揮舞著沾血的刀槍嘴裡發出“喲喝喲喝”的聲音。那年輕的將軍忽就大笑,抹一把唇角的血跡,高聲道,“今日為國戰死,馬革裹屍,亦當快哉!”
諸侍衛道,“願與將軍同生共死!”
戰爭之中,人與叢林野獸沒有任何區別。
諸人力戰而死,那蠻人頭領此方驅馬至年輕將軍的屍身前,揮刀斬下那將軍的頭顱,掛在鞍側。
“趙長卿”望著那掛在鞍側的頭顱,心下猛然一痛:是楚渝!楚渝前世竟然是這樣死了嗎?看來,趙蓉當初的話是假的。
蠻人搜查整個寺院,值錢的東西通通掛在身上帶走,一直至一處低仄的房屋前,屋裡什麼都沒有,獨獨停著一俱棺材,是她的棺材。
蠻人沒放過這棺材,合力撬開棺材板後,裡面的屍身已腐,蠻人將陪葬之物一搶而空,高聲歡叫著離去。
夜晚慢慢來臨,如今的邊城,已是一座死城。
待天明時,天空的禿鷲會出來尋找食物,成群的盤桓不去。
過了幾日,終於,正殿觀音座下微微一動,竟開了個兩尺見方的洞口,在地宮裡劫後餘生的僧人一個個的爬出來,對著滿院的破敗與死亡痛哭失聲。
這個時候,僧人們也顧不得燒香拜佛,均急惶惶的逃命去。唯剩下一消瘦青年與一老僧,老僧問,“施主不走麼?”
那青年容顏消瘦,仍舊帶著幾分斯文,模樣亦令“趙長卿”驚詫,是夏文。夏文苦笑,“走到哪兒還不一樣,大師呢?”
老僧一笑,指指滿院屍身,“皆是需超渡之人。”
夏文與老僧用布巾覆住口鼻,開始收拾院中屍身,不過是抬一起燒掉罷了。夏文見到無頭將軍的屍身,對老僧道,“這裡有好幾具軍人的屍身,唯這具頭顱被割,想是應別有身份。為國戰死之人,總要入土為安方好。”
老僧嘆道,“這也好。”
讓夏文意外的是,他還在廟裡發現一具散亂的棺材。老僧嘆道,“是以前一戶凌施主寄放的,可憐裡面的女施主,未入主為安,反遭如此劫難。”單掌豎起念一聲佛。
夏文道,“正好,把這位無頭將軍放在棺材裡,也好下葬。”
老僧道,“女施主可怎麼辦?”
夏文道,“一道安葬就是。事急從權,大師也不要計較太多了。”
老僧又念一聲佛號。
夏文將無頭將軍的屍身搬到棺材旁,將這屍身與那腐爛的女屍合放棺材之上,重新合起棺帽,就地挖了一個深坑,合老僧二人之力,將此棺材葬入坑內。
老僧念了幾遍往生經文,對夏文道,“施主行此善事,將來必得善報。”
夏文嘆,“西蠻那些畜牲殺了這麼些人,不知何時得報應!”
老僧道,“因果循環,報應不慡,凡是惡業,皆有報應。”
兩人說著話,又去將幾個侍衛搬來,在旁挖坑一道埋了。兩人正在幹活,聽到外頭有動靜,皆立刻停手,斂氣屏聲,只是,依舊被人發現,好在是自己人。
一個聲音道,“這廟裡還有人。”
接著,出現幾個男女相扶之人,看模樣打扮皆是漢人。夏文手裡握著鋤頭,道,“你們是……”
“城裡活著的人不多了,我們要往東南去,經過廟前,見有煙火光,你們要不要一道去。”問話的人身著破爛盔甲,瘦得似麻杆,眉眼靈活,並不似當兵的。
夏文道,“還有許多人未埋呢。若不早些處理了,過些天必有瘟疫。”
有一臉上微破相的婦人道,“滿城皆是死去的人,憑我們幾人的力量,根本處理不淨。倒不如先隨我們奔東南去,將來東穆國收復邊城,百廢待興時,你再回來,也能為邊城盡一份力。你現在就是累死,也干不完。”
最終,夏文與僧人隨這行人一道東去。
這 行人並不多,一對姓蘇的母子,一對姓宋的兄妹,尤其宋姑娘看著眉眼呆滯,除了很聽兄長的話,對外面世界無一反應。夏文通些醫術,想來應是失魂症。接著是一 對姓趙的兄弟,名子也有趣,哥哥叫梨子弟弟叫梨果。加上夏文與老僧,共八人,向著那遙不可知的東南方,逃難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一直碼到現在,終於完結了~~~~~
歡喜記 第273章 番外之蝴蝶
紫玉青雲因為最初為唐神仙所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從唐神仙確立了自己的神仙位置之後,紫玉青雲在傳聞中也變成了一件神物,但,這件神物的神妙之處,大家都是聽來的傳說,真正誰也沒見過。
終於,紫玉青雲讓世間凡人開了眼界。
第二日,人們紛紛打聽,“昨兒不知道誰吹的笛子,叫人心裡怪難過的。”
“唉呀,你也聽到了?”
“是啊,難不成你也聽到了?”
“還是《祝青雲》呢,你聽出來沒?”
“聽出來了,我的天哪,這是哪個神仙吹的吧,要不怎麼人人都聽到了……”
“唉呀,我明兒得去廟裡拜拜。”
“是得去拜拜,昨兒月亮亮得嚇人。”
於是,寺廟道觀生意火爆的難以復加。
五公主哭哭啼啼的跟她娘說,“我的小笛子裂了。”
宋太后晚上沒休息好,眉間猶有些倦意,抱了女兒在懷裡,“怎麼了?”
“父皇給我的小笛子,壞掉啦——”五公主說著就哭起來,昭文帝活著時向來寵愛這個女兒,五公主與她爹的感情也很好,故此,五公主很寶貝她爹送她的笛子,每次學笛子裡都要拿出來嗚嗚嗚的吹,誰知道今天一上音樂課,看到笛子裂了,五公主傷心起來。
另一個眉目如畫的少女亦道,“娘,表兄說的在理。姐姐實在病的厲害了。你看,姐姐的眼睛都闔不上了,快幫姐姐闔上,讓姐姐睡一覺就能好了。”
那男人猛然起身,略帶一些驚色的望向床間,婦人也呆了,接著直起身子,摸一摸少婦的頸間,再摸她的脈,陡然又是一聲嚎啕,“我的女兒啊——我的女兒啊——”
“趙長卿”終於想起來了,啊,這是她的前世。
她死後的前世。
此時再見凌氏等人,那種感覺,實在令語言難以形容。
她終於死了,活著時凌家虧待她,死後凌家做足面子,壽衣葬器不是上等之物,也很配得起凌騰官員的身份。
滿屋滿院滿眼的白,凌騰惺惺作態的在陵前守著,以示對髮妻的深情。趙蓉也在哭,心裡擔心的卻是與凌騰的親事,凌氏稱病了,在家躺著用藥。趙老太太身子是真的不大好,與趙勇道,“這孩子去了,也算解脫了。”
趙勇勸母親,“母親如何說這樣的話。”
趙老太太落淚,“我說的是實話。這輩子的苦吃盡了,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吧。”
趙勇又是一陣勸,趙老太太打發兒子,“你媳婦身子也不好,你過去瞧瞧吧。阿蓉一個姑娘家,就是給長姐致哀,也不必總是過去,凌家來往人多,她一個未出閣的女孩兒,不相宜。”
趙勇皆應了,服侍母親休息後,方回了自己房裡。凌氏正在炕上躺著,見著丈夫問了老太太幾句,便說起趙蓉的親事來,“姐姐過身,妹妹嫁過去,也不是沒有。”
趙勇勃然大怒,“長卿還未入土!你這當娘的也太迫不及待了!”凌氏轉身便嗚嗚嗚的哭了起來,辯白道,“我為的是哪個,長卿是咱們的閨女,難道阿蓉就不是了。”趙勇沒的心煩,起身出去了。
喪 禮尚未結束,便傳來了蠻人攻打西平關的消息。趙勇身為衛所百戶,每日都要訓練以備戰事,城中人心惶惶。趙長卿的喪禮便在這人心惶惶中虎頭蛇尾的結束,靈柩 要出城安葬,可如今戰事時期,不得隨便出城,只得給足香油錢,暫且寄放在平安寺。凌騰急著回帝都,他是官身,想出城是不難的。趙蓉找到他,問,“我們的事 怎麼辦?”
凌騰揉一揉眉心,“阿蓉,我在妻孝間不可議親,不然定有御史參奏。我們有什麼事,若說親事,自然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趙蓉問,“你走了,什麼時候回來?”
“會回來的。”凌騰摸摸趙蓉的秀髮,道,“阿蓉,我是官身,一言一行都不可逾禮。”
“我知道我知道,我,我總是等著你的。”
趙 蓉走後,凌二太太便開始抱怨,“十八|九的大姑娘,不去尋婆家,成日過來跟姐夫說話,也不知是個什麼意思?”是的,她反悔了。長媳一死,好幾個不錯的人家 與她打聽兒子續弦的事,個頂個的比趙家強。不是她勢利眼,她就這一個兒子,自然要為兒子的前程考慮。趙家有什麼,一個小小的百戶而已。
凌騰走後沒多久,有關戰爭的消息漫延在整個邊城的角角落落,到底邊城離西平關還有一段距離,西平關是平安的,邊城便是平安的。
趙蓉無所謂戰事不戰事,她只關心凌騰的消息,凌氏上門時,凌二太太的態度逐漸變得冷淡。凌氏不傻,她覺的出來,可是,她想促成次女與侄子的親事,哪怕面對凌二太太的冷淡也只得忍了。
凌氏並沒有忍太久,轉眼一年過去,凌二太太極快的在邊城給凌騰定了一家富戶女做繼室。聽到這個消息,凌氏趙蓉如遭雷亟。
可是,連傷痛的時間都沒有,西平關岌岌可危,衛所兵馬皆要調往西平關,城裡許多人準備出城逃難,整座城似驚弓之鳥。在這個時候,連趙蓉也顧不得愛情。趙勇叮囑凌氏,“出城時一個人頭十兩銀子,能走的都走,帶著孩子們帶著老太太,還有家裡的家底子,你也都帶著。”
凌氏哭成一團,“讓長寧帶著老太太和弟妹們走吧,我陪著你。”
趙勇道,“長寧已經成丁,出不了城,趕緊收拾細軟,跟岳父他們一道,快走。若邊城平安,日後再回來便是。我聽說岳母有甘肅府的親戚。”
滿城儘是哭別聲。
老太太最終沒走,趙老太太道,“我腿不成,家裡還得有人看家,讓你媳婦和孩子們先出去避一避。平安再回來。”老人家年紀大了,路上怕是支撐不住。
趙勇要帶著趙長寧去衛所,之後再未回來。趙老太太一人一老僕在家,焦灼恐懼到極致,反是平靜,在平靜中一日三餐,念經祈福。
只是,城破的比想像中要快,滿城焦土火光,血流成河。西蠻人搶走一切能搶走的東西,殺掉一切能殺光的人,追逐著東穆的殘兵散勇直至一處廟宇。
平安寺的朱紅廟門早已不知去像,廟中橫陳著僧人與百姓的屍身,一行七八個侍衛護衛著一位年輕的將軍退至廟中。蠻人極快殺來,揮舞著沾血的刀槍嘴裡發出“喲喝喲喝”的聲音。那年輕的將軍忽就大笑,抹一把唇角的血跡,高聲道,“今日為國戰死,馬革裹屍,亦當快哉!”
諸侍衛道,“願與將軍同生共死!”
戰爭之中,人與叢林野獸沒有任何區別。
諸人力戰而死,那蠻人頭領此方驅馬至年輕將軍的屍身前,揮刀斬下那將軍的頭顱,掛在鞍側。
“趙長卿”望著那掛在鞍側的頭顱,心下猛然一痛:是楚渝!楚渝前世竟然是這樣死了嗎?看來,趙蓉當初的話是假的。
蠻人搜查整個寺院,值錢的東西通通掛在身上帶走,一直至一處低仄的房屋前,屋裡什麼都沒有,獨獨停著一俱棺材,是她的棺材。
蠻人沒放過這棺材,合力撬開棺材板後,裡面的屍身已腐,蠻人將陪葬之物一搶而空,高聲歡叫著離去。
夜晚慢慢來臨,如今的邊城,已是一座死城。
待天明時,天空的禿鷲會出來尋找食物,成群的盤桓不去。
過了幾日,終於,正殿觀音座下微微一動,竟開了個兩尺見方的洞口,在地宮裡劫後餘生的僧人一個個的爬出來,對著滿院的破敗與死亡痛哭失聲。
這個時候,僧人們也顧不得燒香拜佛,均急惶惶的逃命去。唯剩下一消瘦青年與一老僧,老僧問,“施主不走麼?”
那青年容顏消瘦,仍舊帶著幾分斯文,模樣亦令“趙長卿”驚詫,是夏文。夏文苦笑,“走到哪兒還不一樣,大師呢?”
老僧一笑,指指滿院屍身,“皆是需超渡之人。”
夏文與老僧用布巾覆住口鼻,開始收拾院中屍身,不過是抬一起燒掉罷了。夏文見到無頭將軍的屍身,對老僧道,“這裡有好幾具軍人的屍身,唯這具頭顱被割,想是應別有身份。為國戰死之人,總要入土為安方好。”
老僧嘆道,“這也好。”
讓夏文意外的是,他還在廟裡發現一具散亂的棺材。老僧嘆道,“是以前一戶凌施主寄放的,可憐裡面的女施主,未入主為安,反遭如此劫難。”單掌豎起念一聲佛。
夏文道,“正好,把這位無頭將軍放在棺材裡,也好下葬。”
老僧道,“女施主可怎麼辦?”
夏文道,“一道安葬就是。事急從權,大師也不要計較太多了。”
老僧又念一聲佛號。
夏文將無頭將軍的屍身搬到棺材旁,將這屍身與那腐爛的女屍合放棺材之上,重新合起棺帽,就地挖了一個深坑,合老僧二人之力,將此棺材葬入坑內。
老僧念了幾遍往生經文,對夏文道,“施主行此善事,將來必得善報。”
夏文嘆,“西蠻那些畜牲殺了這麼些人,不知何時得報應!”
老僧道,“因果循環,報應不慡,凡是惡業,皆有報應。”
兩人說著話,又去將幾個侍衛搬來,在旁挖坑一道埋了。兩人正在幹活,聽到外頭有動靜,皆立刻停手,斂氣屏聲,只是,依舊被人發現,好在是自己人。
一個聲音道,“這廟裡還有人。”
接著,出現幾個男女相扶之人,看模樣打扮皆是漢人。夏文手裡握著鋤頭,道,“你們是……”
“城裡活著的人不多了,我們要往東南去,經過廟前,見有煙火光,你們要不要一道去。”問話的人身著破爛盔甲,瘦得似麻杆,眉眼靈活,並不似當兵的。
夏文道,“還有許多人未埋呢。若不早些處理了,過些天必有瘟疫。”
有一臉上微破相的婦人道,“滿城皆是死去的人,憑我們幾人的力量,根本處理不淨。倒不如先隨我們奔東南去,將來東穆國收復邊城,百廢待興時,你再回來,也能為邊城盡一份力。你現在就是累死,也干不完。”
最終,夏文與僧人隨這行人一道東去。
這 行人並不多,一對姓蘇的母子,一對姓宋的兄妹,尤其宋姑娘看著眉眼呆滯,除了很聽兄長的話,對外面世界無一反應。夏文通些醫術,想來應是失魂症。接著是一 對姓趙的兄弟,名子也有趣,哥哥叫梨子弟弟叫梨果。加上夏文與老僧,共八人,向著那遙不可知的東南方,逃難而去。
作者有話要說:
一直碼到現在,終於完結了~~~~~
歡喜記 第273章 番外之蝴蝶
紫玉青雲因為最初為唐神仙所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自從唐神仙確立了自己的神仙位置之後,紫玉青雲在傳聞中也變成了一件神物,但,這件神物的神妙之處,大家都是聽來的傳說,真正誰也沒見過。
終於,紫玉青雲讓世間凡人開了眼界。
第二日,人們紛紛打聽,“昨兒不知道誰吹的笛子,叫人心裡怪難過的。”
“唉呀,你也聽到了?”
“是啊,難不成你也聽到了?”
“還是《祝青雲》呢,你聽出來沒?”
“聽出來了,我的天哪,這是哪個神仙吹的吧,要不怎麼人人都聽到了……”
“唉呀,我明兒得去廟裡拜拜。”
“是得去拜拜,昨兒月亮亮得嚇人。”
於是,寺廟道觀生意火爆的難以復加。
五公主哭哭啼啼的跟她娘說,“我的小笛子裂了。”
宋太后晚上沒休息好,眉間猶有些倦意,抱了女兒在懷裡,“怎麼了?”
“父皇給我的小笛子,壞掉啦——”五公主說著就哭起來,昭文帝活著時向來寵愛這個女兒,五公主與她爹的感情也很好,故此,五公主很寶貝她爹送她的笛子,每次學笛子裡都要拿出來嗚嗚嗚的吹,誰知道今天一上音樂課,看到笛子裂了,五公主傷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