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趙長卿收到李睿自海外帶回的禮物,她與李睿交情平平,卻也安心收了禮物,細問了過來送禮的婦人幾句,給了豐厚的打賞,又托她們給李家諸人問好,便命她們出去了。凌氏想到李睿當初去邊城時的種種,不禁又是一番感嘆。
待 帝都這一場盛事忙得差不多,已是秋風蕭瑟的季節,偏生又出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都是秦十二,這腦袋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小小年紀還學人吃酒,倒也不是在外處 吃,秦崢與宋家交好,秦十二是陪著宋榮吃酒,宋榮自從缷了實差,一直閒來無事,不外乎幫著太后閨女打理打理義塾,或是自己在家賞花觀鳥、看戲聽曲,這樣的 人生,聽著悠閒自在,過著實在無趣。宋榮的興致便轉到調理第三代子弟的身上,他還挺喜歡很會拍馬屁一臉小jian臣相的秦十二,秦十二再精乖,也不能跟這千年老 狐狸的宋榮相比。宋榮壞啊,三兩下的,秦十二不覺著如何,也沒人勸他吃酒啊,他自己就給喝多了。喝多了,口無遮攔,便將他打算以後請趙嬸嬸做他崢叔媳婦的 心事說了出來。
誰知道秦十二就這隨口一說,外頭便傳得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連秦崢的父親秦三老爺都忍不住問兒子,是不是瞧上了 趙夫人。若兒子有意,他去替兒子問一問趙家的意思也無妨的。兒子這妻孝也快過了。秦崢哭笑不得解釋一番才算過關,轉身狠罰秦十二諸多功課。秦十二自知闖了 禍,乖的跟兔子似的,連個屁都不敢放,乖乖認罰的同時,還忍不住替自己狡辯一句,“崢叔,趙嬸嬸人品好,性子好,做菜好,真的挺好……”
秦崢道,“來,把這幾個題目也一道做了。”
秦十二終於閉嘴。
趙長卿那裡也是一團亂,凌氏倒是沒啥意思,在帝都日久,秦崢的情況她是聽說過的,有名的夏文才俊啊,比她閨女大幾歲,但有出息啊。祖父做過禮部尚書,秦崢自己不過而立之年,已是一部侍郎,正三品的高官,比趙勇官職都高。
再說秦崢的情況,秦十二是收養的,秦十二趙家都認識,挺懂事的孩子。
凌氏還勸趙長卿,“你要願意,家裡沒意見。”
趙長卿連聲道,“再沒有的事,我與秦大人見都未見過幾次,何況秦大人|妻|孝|未過,母親,你可別在外頭說這事,沒的叫人笑話。”
“我如何會在外頭說,就是你們有意,也得秦家先來提前,女方可不能去倒貼,該端的架子還是要端起來的。”凌氏已經暗暗打算怎麼辦長女再婚的事了。
趙長卿嘆口氣,覺著自己雞同鴨講。
楚渝急惶惶的找到趙長卿,低聲道,“你真是不要命,秦崢你也敢動。”
趙長卿道,“你別胡說。”
“我是來告訴你一聲,別做傻事,那不是你能動的人。還有那個叫十三的小子,少理他,一看就不是什麼好鳥。”
“阿澈小名兒叫十二。”什麼十三哪。
“甭管十二十三,都少來往,待忙過這一陣,我與你好生說一說。”楚渝忙的腳不沾地,與趙長卿說這兩句便走了。
此事流傳之廣,宮裡的宋太后都聽說了,穆瑜還八卦的說,“聽說秦侍郎氣壞了,留了許多課業給阿澈做,阿澈說他腦袋都快做扁了。”
宋太后微笑傾聽,穆瑜道,“阿澈可能是挺想讓趙夫人做他養母的,趙夫人為人也很不錯。”還救過他妹妹呢。穆瑜道,“母親,你說要不要我下旨賜婚好不好?”
宋太后道,“趙夫人的姻緣不在秦家。”
“難不成趙夫人另有心儀之人?”
宋太后未答,問,“中秋節的賞賜,內務府都辦妥了沒?”
穆瑜道,“摺子已經遞上來了。”
宋太后道,“拿來我瞧瞧。”
穆瑜道,“我想厚賜李睿。”
“這是應當的。”
李睿在海上數年歸來,非但為朝廷帶來不匪收益,關鍵是打開了一條海上通道,宋太后已命李睿與內閣籌備東南海上貿易司之事。
這數年的海上生活,給俊美的青年添了幾分歲月與大海的滄桑,李睿奉母去山上還願,下山時經落梅泉邊,聽得一縷極清幽琴聲隨風傳來,不禁贊道,“真是好琴好曲。”只不知是誰彈的琴。李睿放眼望去,竹林掩映中見一小小黑漆大門,不知是誰人家。
李睿聽這琴極是動聽,道,“落梅泉的泉水最好,我去汲些來。”
李母笑,“讓小廝去就是了。”
李睿笑,“他們哪裡會取水,父親說,要釀一壇好酒,必要親力親為才成。取水也是一個道理,落梅泉邊景致也不錯,娘,咱們一道過去瞧瞧。”
李母盼子多年,如今兒子回來,只覺萬願皆了,又怎會不應,笑,“這也好。”
親隨小廝機警過人,道,“不知大爺要汲泉水回家,也未帶瓦罐瓷瓶。若大人允准,小的去近處借個器具來,無非明日小的再過來歸還,亦是無礙的。”
李睿笑,“不好你去,還是我去吧。”
李睿敲開人家黑漆大門,不想竟是相熟人家,李睿一時未認出鄭妙穎,畢竟彼時去邊城,鄭妙穎還是小小少女。鄭妙穎先認出的李睿,笑道,“時久未見,李大人風采更勝昨昔。”
李睿連忙還禮,“鄭妹妹別來無恙。”
鄭妙穎笑笑,“李大哥是想借水罐麼?”
李睿忽覺臉上有些個不自在,輕咳一聲,“聽到琴聲曠達於天際,不禁勾起我烹茶之意,想汲些泉水回家,又未帶器物,驚擾了妹妹,罪過罪過。”
李睿遠航歸來,朝中放他長假,他有空盡孝膝下,亦有空在這竹林清泉之畔,聽琴烹茶,罪過罪過。
中 秋前後,卻是楚渝最忙的時候,不過,這大半年,他與趙長卿相處的很不錯,楚渝覺著,他們兩個或者能再進一步。反正那些有威脅的競爭對手娶親的娶親,外放的 外放,至於其他求親的人,有楚渝把關,他就沒見一個合適的,個個有缺點,不是這裡不足,就是那裡不佳,反正就兩個字:不配。搞得現在沒人敢給趙長卿說親, 生怕被監察司楚大人摸底。
中秋節時,官員誥命照例要進宮請安赴宴。
在這一天的早朝,穆瑜宣布了蜀王案的 最終的判決,蜀王自是以謀逆之罪被賜死,接下來還有一大串關於蜀王案涉事官員的處置,以及蜀王諸子女的處置,最終蜀王府的王爵,穆瑜寬宏大量的表示,蜀王 十五公子品性安良,可堪王位,封穆十五為蜀安郡王。並未對蜀王一支趕盡殺絕,但根據自蜀中抄回來的東西,蜀王府元氣大傷是肯定的,不要說恢復元氣,哪怕想 恢復尋常宗室王爵的體面,也得要許多歲月了。
這同時也標誌著歷時將近兩年之久的蜀王謀逆案徹底結束,以後誰是誰非,端看後人評說了。
宋太后祟尚簡樸,晚間的宴會隆重卻不奢華,晚宴後,諸誥命告退。
楚夫人依舊是老邁的樣子,出宮裡對趙長卿微笑致意,輕聲道,“多謝你。“
趙長卿不解,楚夫人感慨,“我已經很久沒見阿渝開心過了。”世間至悲至痛之事,她已嘗過。世間的繁華與清冷,她也經過了。轉眼已是大半輩子,對鏡時,發已斑白,人已老邁。人生至孤獨至寂寞,身為一個母親,她也只是想找一個能令兒子展顏的人罷了。
趙長卿忙道,“夫人,您莫誤會。”
楚夫人微微一笑,與趙長卿告辭。
楚渝再來求親是意料之中的事,趙長卿卻有幾分猶豫不決,蘇先生笑,“未慮勝,先慮敗。”
“沒這麼誇大。”也只有對著蘇先生,趙長卿方願吐露心事,她道,“我就是覺著,似乎不是以前的感覺了。第一次定親的時候,雖然是被算計的,那種喜悅的感覺,我至今猶記得,現在只覺心酸。”
蘇 先生不以為怪,道,“彼時你不過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小丫頭,頭頂的天空就邊城那麼大,楚渝之於你,優秀的令你難以想像,這種就仿佛一個窮人出門撿個金元寶。 如今你該見的也見識過了,如楚渝這樣的人,帝都並不罕見,你自身已不缺銀錢,就是出門撿個金元寶,或者會讓你憶起先時窮困時的日子,自然心酸。”
趙 長卿輕輕嘆口氣,蘇先生道,“這有什麼好發愁的,男人麼,也就這麼回事兒。喜歡就應下,不喜歡就算了,以後找更好的。擔心也不必,楚渝再敢算計你,你只管 弄死他。就算以後他倒灶,大難臨頭各自飛就是,像穆十五,小小庶子,賣爹賣得一把好手,到頭上還弄了個王爵做。怕什麼?沒什麼好怕的。”只有那些未經世事 的小女孩兒才會覺著怕,如趙長卿,本身已夠強悍,完全無需擔心。
“先生,當初你怎麼就嫁給阿白的父親了呢?”
“第一個嫁的男人聰明太過,後來我就想嫁個笨些的,好駕馭,不料笨的太笨,也不大好。在一起兩年多就翻臉了,我從他寨子裡出來才發現有了阿白。”蘇先生道,“後來覺著,男人也就這麼回事,便沒再嫁了。”
趙長卿買的院子就在隔壁,她與蘇先生是鄰居,有時想出來清靜幾日,便打著與蘇先生交流學問的名頭來這院子住幾日,一應東西都是全的。
月光如洗,趙長卿命永福取來笛子,趙長卿一見是紫玉青雲,不禁問,“怎麼把它拿來了?”
永福道,“紅兒收拾著帶來的。”
趙長卿險忘了身邊的jian細小侍女。
紫玉青雲便紫玉青雲吧。
這把笛子趙長卿用得少,不僅是因為它的珍貴,其實以往趙長卿根本不知道這笛子的價值,只是,先時她每次看到這笛子都會想起楚渝,進而傷感,便將此笛密密的收藏起來,鮮有再用。
如今再見此笛,趙長卿心下一嘆,橫在唇角,靜靜的吹起一曲。
這 曲子只是趙長卿隨意吹奏,趙長卿最不喜《祝青雲》,不知不覺間,偏生就吹了一曲《祝青雲》。那樣歡快的的曲調,真似她此生懵懵懂懂的少女時期,哪怕被算 計,那一段日子,仍是歡喜的令人心臟發酸的歲月。而後楚家出事,趙長卿的曲調跟著一變,極致的尖銳與絕望,夜空中的月華似乎也跟著一黯。
或許是這夜晚太過安靜,趙長卿忘情的吹著笛子,太陰星高懸夜空,亮的出奇,趙長卿手中的紫玉青雲似乎染上一層淡淡月華之光,她的魂魄似乎也伴著哀傷的笛曲穿梭在命運的光陰之中。
是誰?
是誰在哭,是誰在怨訴?
床間形容枯槁的少婦已然奄奄一息,卻陡然尖聲道,“母親!若我死了都不能叫你們開懷,實在不知要如何才能令你們滿意了!”
“你在胡說什麼!你這個冤孽,冤孽!”婦人哭訴著什麼,眼中卻沒一滴淚,只作個哭訴的模樣,撲過去拍打在床間的少婦兩下子。
待 帝都這一場盛事忙得差不多,已是秋風蕭瑟的季節,偏生又出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都是秦十二,這腦袋裡不知道在想什麼,小小年紀還學人吃酒,倒也不是在外處 吃,秦崢與宋家交好,秦十二是陪著宋榮吃酒,宋榮自從缷了實差,一直閒來無事,不外乎幫著太后閨女打理打理義塾,或是自己在家賞花觀鳥、看戲聽曲,這樣的 人生,聽著悠閒自在,過著實在無趣。宋榮的興致便轉到調理第三代子弟的身上,他還挺喜歡很會拍馬屁一臉小jian臣相的秦十二,秦十二再精乖,也不能跟這千年老 狐狸的宋榮相比。宋榮壞啊,三兩下的,秦十二不覺著如何,也沒人勸他吃酒啊,他自己就給喝多了。喝多了,口無遮攔,便將他打算以後請趙嬸嬸做他崢叔媳婦的 心事說了出來。
誰知道秦十二就這隨口一說,外頭便傳得神乎其神,有鼻子有眼。連秦崢的父親秦三老爺都忍不住問兒子,是不是瞧上了 趙夫人。若兒子有意,他去替兒子問一問趙家的意思也無妨的。兒子這妻孝也快過了。秦崢哭笑不得解釋一番才算過關,轉身狠罰秦十二諸多功課。秦十二自知闖了 禍,乖的跟兔子似的,連個屁都不敢放,乖乖認罰的同時,還忍不住替自己狡辯一句,“崢叔,趙嬸嬸人品好,性子好,做菜好,真的挺好……”
秦崢道,“來,把這幾個題目也一道做了。”
秦十二終於閉嘴。
趙長卿那裡也是一團亂,凌氏倒是沒啥意思,在帝都日久,秦崢的情況她是聽說過的,有名的夏文才俊啊,比她閨女大幾歲,但有出息啊。祖父做過禮部尚書,秦崢自己不過而立之年,已是一部侍郎,正三品的高官,比趙勇官職都高。
再說秦崢的情況,秦十二是收養的,秦十二趙家都認識,挺懂事的孩子。
凌氏還勸趙長卿,“你要願意,家裡沒意見。”
趙長卿連聲道,“再沒有的事,我與秦大人見都未見過幾次,何況秦大人|妻|孝|未過,母親,你可別在外頭說這事,沒的叫人笑話。”
“我如何會在外頭說,就是你們有意,也得秦家先來提前,女方可不能去倒貼,該端的架子還是要端起來的。”凌氏已經暗暗打算怎麼辦長女再婚的事了。
趙長卿嘆口氣,覺著自己雞同鴨講。
楚渝急惶惶的找到趙長卿,低聲道,“你真是不要命,秦崢你也敢動。”
趙長卿道,“你別胡說。”
“我是來告訴你一聲,別做傻事,那不是你能動的人。還有那個叫十三的小子,少理他,一看就不是什麼好鳥。”
“阿澈小名兒叫十二。”什麼十三哪。
“甭管十二十三,都少來往,待忙過這一陣,我與你好生說一說。”楚渝忙的腳不沾地,與趙長卿說這兩句便走了。
此事流傳之廣,宮裡的宋太后都聽說了,穆瑜還八卦的說,“聽說秦侍郎氣壞了,留了許多課業給阿澈做,阿澈說他腦袋都快做扁了。”
宋太后微笑傾聽,穆瑜道,“阿澈可能是挺想讓趙夫人做他養母的,趙夫人為人也很不錯。”還救過他妹妹呢。穆瑜道,“母親,你說要不要我下旨賜婚好不好?”
宋太后道,“趙夫人的姻緣不在秦家。”
“難不成趙夫人另有心儀之人?”
宋太后未答,問,“中秋節的賞賜,內務府都辦妥了沒?”
穆瑜道,“摺子已經遞上來了。”
宋太后道,“拿來我瞧瞧。”
穆瑜道,“我想厚賜李睿。”
“這是應當的。”
李睿在海上數年歸來,非但為朝廷帶來不匪收益,關鍵是打開了一條海上通道,宋太后已命李睿與內閣籌備東南海上貿易司之事。
這數年的海上生活,給俊美的青年添了幾分歲月與大海的滄桑,李睿奉母去山上還願,下山時經落梅泉邊,聽得一縷極清幽琴聲隨風傳來,不禁贊道,“真是好琴好曲。”只不知是誰彈的琴。李睿放眼望去,竹林掩映中見一小小黑漆大門,不知是誰人家。
李睿聽這琴極是動聽,道,“落梅泉的泉水最好,我去汲些來。”
李母笑,“讓小廝去就是了。”
李睿笑,“他們哪裡會取水,父親說,要釀一壇好酒,必要親力親為才成。取水也是一個道理,落梅泉邊景致也不錯,娘,咱們一道過去瞧瞧。”
李母盼子多年,如今兒子回來,只覺萬願皆了,又怎會不應,笑,“這也好。”
親隨小廝機警過人,道,“不知大爺要汲泉水回家,也未帶瓦罐瓷瓶。若大人允准,小的去近處借個器具來,無非明日小的再過來歸還,亦是無礙的。”
李睿笑,“不好你去,還是我去吧。”
李睿敲開人家黑漆大門,不想竟是相熟人家,李睿一時未認出鄭妙穎,畢竟彼時去邊城,鄭妙穎還是小小少女。鄭妙穎先認出的李睿,笑道,“時久未見,李大人風采更勝昨昔。”
李睿連忙還禮,“鄭妹妹別來無恙。”
鄭妙穎笑笑,“李大哥是想借水罐麼?”
李睿忽覺臉上有些個不自在,輕咳一聲,“聽到琴聲曠達於天際,不禁勾起我烹茶之意,想汲些泉水回家,又未帶器物,驚擾了妹妹,罪過罪過。”
李睿遠航歸來,朝中放他長假,他有空盡孝膝下,亦有空在這竹林清泉之畔,聽琴烹茶,罪過罪過。
中 秋前後,卻是楚渝最忙的時候,不過,這大半年,他與趙長卿相處的很不錯,楚渝覺著,他們兩個或者能再進一步。反正那些有威脅的競爭對手娶親的娶親,外放的 外放,至於其他求親的人,有楚渝把關,他就沒見一個合適的,個個有缺點,不是這裡不足,就是那裡不佳,反正就兩個字:不配。搞得現在沒人敢給趙長卿說親, 生怕被監察司楚大人摸底。
中秋節時,官員誥命照例要進宮請安赴宴。
在這一天的早朝,穆瑜宣布了蜀王案的 最終的判決,蜀王自是以謀逆之罪被賜死,接下來還有一大串關於蜀王案涉事官員的處置,以及蜀王諸子女的處置,最終蜀王府的王爵,穆瑜寬宏大量的表示,蜀王 十五公子品性安良,可堪王位,封穆十五為蜀安郡王。並未對蜀王一支趕盡殺絕,但根據自蜀中抄回來的東西,蜀王府元氣大傷是肯定的,不要說恢復元氣,哪怕想 恢復尋常宗室王爵的體面,也得要許多歲月了。
這同時也標誌著歷時將近兩年之久的蜀王謀逆案徹底結束,以後誰是誰非,端看後人評說了。
宋太后祟尚簡樸,晚間的宴會隆重卻不奢華,晚宴後,諸誥命告退。
楚夫人依舊是老邁的樣子,出宮裡對趙長卿微笑致意,輕聲道,“多謝你。“
趙長卿不解,楚夫人感慨,“我已經很久沒見阿渝開心過了。”世間至悲至痛之事,她已嘗過。世間的繁華與清冷,她也經過了。轉眼已是大半輩子,對鏡時,發已斑白,人已老邁。人生至孤獨至寂寞,身為一個母親,她也只是想找一個能令兒子展顏的人罷了。
趙長卿忙道,“夫人,您莫誤會。”
楚夫人微微一笑,與趙長卿告辭。
楚渝再來求親是意料之中的事,趙長卿卻有幾分猶豫不決,蘇先生笑,“未慮勝,先慮敗。”
“沒這麼誇大。”也只有對著蘇先生,趙長卿方願吐露心事,她道,“我就是覺著,似乎不是以前的感覺了。第一次定親的時候,雖然是被算計的,那種喜悅的感覺,我至今猶記得,現在只覺心酸。”
蘇 先生不以為怪,道,“彼時你不過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小丫頭,頭頂的天空就邊城那麼大,楚渝之於你,優秀的令你難以想像,這種就仿佛一個窮人出門撿個金元寶。 如今你該見的也見識過了,如楚渝這樣的人,帝都並不罕見,你自身已不缺銀錢,就是出門撿個金元寶,或者會讓你憶起先時窮困時的日子,自然心酸。”
趙 長卿輕輕嘆口氣,蘇先生道,“這有什麼好發愁的,男人麼,也就這麼回事兒。喜歡就應下,不喜歡就算了,以後找更好的。擔心也不必,楚渝再敢算計你,你只管 弄死他。就算以後他倒灶,大難臨頭各自飛就是,像穆十五,小小庶子,賣爹賣得一把好手,到頭上還弄了個王爵做。怕什麼?沒什麼好怕的。”只有那些未經世事 的小女孩兒才會覺著怕,如趙長卿,本身已夠強悍,完全無需擔心。
“先生,當初你怎麼就嫁給阿白的父親了呢?”
“第一個嫁的男人聰明太過,後來我就想嫁個笨些的,好駕馭,不料笨的太笨,也不大好。在一起兩年多就翻臉了,我從他寨子裡出來才發現有了阿白。”蘇先生道,“後來覺著,男人也就這麼回事,便沒再嫁了。”
趙長卿買的院子就在隔壁,她與蘇先生是鄰居,有時想出來清靜幾日,便打著與蘇先生交流學問的名頭來這院子住幾日,一應東西都是全的。
月光如洗,趙長卿命永福取來笛子,趙長卿一見是紫玉青雲,不禁問,“怎麼把它拿來了?”
永福道,“紅兒收拾著帶來的。”
趙長卿險忘了身邊的jian細小侍女。
紫玉青雲便紫玉青雲吧。
這把笛子趙長卿用得少,不僅是因為它的珍貴,其實以往趙長卿根本不知道這笛子的價值,只是,先時她每次看到這笛子都會想起楚渝,進而傷感,便將此笛密密的收藏起來,鮮有再用。
如今再見此笛,趙長卿心下一嘆,橫在唇角,靜靜的吹起一曲。
這 曲子只是趙長卿隨意吹奏,趙長卿最不喜《祝青雲》,不知不覺間,偏生就吹了一曲《祝青雲》。那樣歡快的的曲調,真似她此生懵懵懂懂的少女時期,哪怕被算 計,那一段日子,仍是歡喜的令人心臟發酸的歲月。而後楚家出事,趙長卿的曲調跟著一變,極致的尖銳與絕望,夜空中的月華似乎也跟著一黯。
或許是這夜晚太過安靜,趙長卿忘情的吹著笛子,太陰星高懸夜空,亮的出奇,趙長卿手中的紫玉青雲似乎染上一層淡淡月華之光,她的魂魄似乎也伴著哀傷的笛曲穿梭在命運的光陰之中。
是誰?
是誰在哭,是誰在怨訴?
床間形容枯槁的少婦已然奄奄一息,卻陡然尖聲道,“母親!若我死了都不能叫你們開懷,實在不知要如何才能令你們滿意了!”
“你在胡說什麼!你這個冤孽,冤孽!”婦人哭訴著什麼,眼中卻沒一滴淚,只作個哭訴的模樣,撲過去拍打在床間的少婦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