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火光之中,她忽然想起,似乎在哪看到過這個卷草紋,而她還沒告訴舅父。不過也不要緊,只是巧合罷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我和讀者》:26,花狸
沒想到我第一篇長評,是從隔壁跳來的新讀者留下的。我亦沒有想到,許久之後會有個人這樣掀開我苦苦掩藏了一個夏天的秘密。
也許是因為她一口氣讀完,也許是因她是後來的,不易被陷在那些光影明暗交織的光怪陸離里。
謝謝花花,這是2017年最後的禮物。
第67章 正文完
四月末,草長鶯飛,天氣已十分暖和。地上有春鵑、櫻草、紫雲英、卷耳,樹上有白玉蘭、山茶、碧桃、海棠,午後還有融融的日光。
太尉府里那棵古槐已重煥生機,青綠盎然。槐院裡那株珙桐也開了花,白色的花瓣似振翅的鴿子,也似蝴蝶。清風一掠,枝葉摩挲發出嘩嘩輕響,群蝶翩然欲飛。
珙桐樹下,斜放著一張藤椅。謝驍從午後就半躺在這裡曬太陽,他挑好地方,蓋著薄毯,只叫日光曬到身上,沒有直射在臉上。他已不再年輕了,兩鬢微白,眉際眼周都有了皺紋,氣色也不復往昔明朗。他閉著眼,一張臉還能看出舊日的英俊相貌,猶帶幾分淡漠。
艷陽漸往西下,日光漸從他身上褪去,他還在午睡中沒有醒來,半明半昧。
他做夢了,夢到幾十年前的一個四月末,雨過天晴,他提著一壺酒去往秦府上。
他在黃昏里一直走著走著,摸到了一扇小門,推開門進去,就看到紀氏一臉戒備地望著他。他知道她不高興,因為這個日子總是叫人高興不起來。
“太尉,你來了。”
他看到自己點了點頭,走進一個小院,他的老友秦明彥坐在輪椅上等著他。小院裡有假山小池,池旁靠山處還栽了一棵瓊花樹。四月本是花期,瓊樹直到月末卻也未曾開花。他們坐下喝酒,松珩用小杯,他用拳頭大的水杯,酒過三壺,依然沒有絲毫醉意。
紀氏來為他們送酒,順口說道:“小蒔堂那邊傳話,說人竟是醒了,也是天幸垂憐,都要準備白事了……”
紀氏忽然意識到他的存在,臉色一僵,這樣的日子牽扯到這些實在叫人心情惡劣。她匆忙退下,他卻忽然有了興致,“松珩,那邊何事歡呼?”
“是我的一個侄女,家中排行第九,前些日病倒了,藥石無靈……”
可是聽紀氏所說,分明是起死回生了。
無星無月的夜裡,他看到自己坐在池水邊,黑黝黝的池面泛著可怖幽光,宛若陰冥之門。他忽然突發奇想,魂魄若留在人間,會否能依附而存,再造新生?那麼巧,在這日子裡秦府九娘子死而復生了……
他坐了一整夜,也想了一整夜,天還蒙蒙亮時,他想明白了。
他要向幼娘解釋那一天發生的事,不是他殺了她。
一切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秦九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的目光,他渴慕地注視著她。
他在不遠的角樓上見到大病初癒後的她,她靠坐在荷風亭里,在一眾人中似有些不知所措,縮手瑟腳。
在戲樓里,他不惜借著機會坐到她近旁,她無意中見到自己,十分惶然,半分不敢動彈。
不過都沒關係,那是他的幼娘。他十分耐心地讓幼娘融入秦府里,所幸秦府上下都是明理仁厚之人。他忘情地編織著,幻想著如果是幼娘,會怎樣在陌生的秦府里生活,待人接物。
她一定明媚大方,心思溫柔細膩,性情豁達又通透。
他也看到自己時而清醒時,坐在書案後痛苦地抱頭沉默。他想他真的癔症了,回魂復生連在話本里都不堪深究,他怎能將一個陌生人認做心愛妻子?他強迫自己將秦九娘拋在腦後,可又無數次屈服,這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嗎,偏偏在她忌日裡,本已咽氣的人忽而醒轉……
在他快要陷入絕望之際,上天是不是也垂憐了他一次?
他實在忍受不了這麼燒心的猜測,他允許自己縱情淪陷,幻想著他們怎樣一步步加深關聯,她怎樣一步步來到他身邊。
他的身體也在一天天衰弱。他常常腹痛不止,虛汗燒心,因食慾減退而日漸消瘦。自從那年幼娘離去後,他便失了口腹之慾,在飲食上清減至極。御醫曾道他的胃腑多年來已生病變,怕是壽數有限,他倒覺得沒什麼要緊,他還沒向幼娘解釋過那一劍,他怎能甘心離世?
但他確實虛弱了不少,秦府在秋山寺避暑時,他也在那裡養病。他遠遠看見她在山中行走,觀望山風景色,和她的丫鬟有說有笑。
這樣真好,還能聽見笑聲。
信陵侯府夫人張林氏,她的姑姑也在寺里避暑,他拜見過一回,姑母全然不理會。他有些沮喪,又想到如果是幼娘在這裡,只怕會更難過罷?
他曾想過若是紀氏能認出她會怎樣?結果並不會怎樣,她並不識得松珩和紀氏,紀氏假若識破了私心裡也只會和他一道保守秘密。姑母卻不一樣,姑母睿智而性子爽利……他隱隱里害怕姑母撕開這層紙面,戳破他構建的脆弱幻象。
至於松珩,他和老友年少時愛上同一個人,說他自私也罷他不想讓他知道幼娘重生的秘密。
他看到自己在夢裡輾轉,徹夜難眠。無數看不清道不明的光影閃動消逝,他在荒野里只望見黑與白交纏的斑駁景象,泥足深陷。他掙扎,哀泣,俱無人理會。
他思念林瓊,思念幼娘,思之如狂,終於清醒過來。所以他可以做到任秦九娘與王家一步步文定、過聘禮、請期,但是,他沒料到他們迎親成婚的那日也選在了十月初五。
王家來秦府為準新婦插戴的那天,他也去了,他心裡清明,並無異樣。
但抬花轎什麼日子都可以,唯獨這日不行。
他冷冷旁觀著。到了那一天,他看到自己派人盯著王家的迎親隊伍,等花轎出了城,他派人攔路將新娘和兩個陪嫁丫鬟搶回了太尉府。
什麼後果也不顧了。他說過,什麼日子都可以,唯獨這日不行。
只是他沒料到還未受朝中百官攻訐,府上的蓮子竟先服毒自盡了。
“大人,奴婢對不起娘子,”蓮子躺在床上,臉色隱隱發青,淚流不止,“奴婢原是為她守著這個家,不料奴婢生了不該有的心思……”
他瞬間懂了。往日他們兩個在府里圈地自封,相安無事,他將秦九娘擄了來,卻叫蓮子生出了背叛的危機,她進而察覺到自己對他生了非分之想,愧對舊主……
“大人,往後奴婢不能陪著您一起等了,奴婢先去一步……”蓮子就這樣乾脆地丟下他,任他一個人被這十年的霜雨撲面風蝕。
朝堂上的攻訐怒罵也隨之而來,他近年因病就已不如原先討皇帝歡心,這回罔顧禮法,不但受了申斥,也叫皇帝趁機收了他幾分兵權。他順勢辭退了多名屬吏,也叫府里那些附骨之蛆搬走。
他已不在乎了。
蓮子一死,他也病倒了。他在府里孤獨地養病,想起十幾年前新婚時,他曾和幼娘去到玉川,想起她趴在他背上,兩人走過山川古道;想起他們在豐鄂都的草場上縱馬飛馳,她媚眼如絲,嬌聲碎語……
作者有話要說: 《我和讀者》:26,花狸
沒想到我第一篇長評,是從隔壁跳來的新讀者留下的。我亦沒有想到,許久之後會有個人這樣掀開我苦苦掩藏了一個夏天的秘密。
也許是因為她一口氣讀完,也許是因她是後來的,不易被陷在那些光影明暗交織的光怪陸離里。
謝謝花花,這是2017年最後的禮物。
第67章 正文完
四月末,草長鶯飛,天氣已十分暖和。地上有春鵑、櫻草、紫雲英、卷耳,樹上有白玉蘭、山茶、碧桃、海棠,午後還有融融的日光。
太尉府里那棵古槐已重煥生機,青綠盎然。槐院裡那株珙桐也開了花,白色的花瓣似振翅的鴿子,也似蝴蝶。清風一掠,枝葉摩挲發出嘩嘩輕響,群蝶翩然欲飛。
珙桐樹下,斜放著一張藤椅。謝驍從午後就半躺在這裡曬太陽,他挑好地方,蓋著薄毯,只叫日光曬到身上,沒有直射在臉上。他已不再年輕了,兩鬢微白,眉際眼周都有了皺紋,氣色也不復往昔明朗。他閉著眼,一張臉還能看出舊日的英俊相貌,猶帶幾分淡漠。
艷陽漸往西下,日光漸從他身上褪去,他還在午睡中沒有醒來,半明半昧。
他做夢了,夢到幾十年前的一個四月末,雨過天晴,他提著一壺酒去往秦府上。
他在黃昏里一直走著走著,摸到了一扇小門,推開門進去,就看到紀氏一臉戒備地望著他。他知道她不高興,因為這個日子總是叫人高興不起來。
“太尉,你來了。”
他看到自己點了點頭,走進一個小院,他的老友秦明彥坐在輪椅上等著他。小院裡有假山小池,池旁靠山處還栽了一棵瓊花樹。四月本是花期,瓊樹直到月末卻也未曾開花。他們坐下喝酒,松珩用小杯,他用拳頭大的水杯,酒過三壺,依然沒有絲毫醉意。
紀氏來為他們送酒,順口說道:“小蒔堂那邊傳話,說人竟是醒了,也是天幸垂憐,都要準備白事了……”
紀氏忽然意識到他的存在,臉色一僵,這樣的日子牽扯到這些實在叫人心情惡劣。她匆忙退下,他卻忽然有了興致,“松珩,那邊何事歡呼?”
“是我的一個侄女,家中排行第九,前些日病倒了,藥石無靈……”
可是聽紀氏所說,分明是起死回生了。
無星無月的夜裡,他看到自己坐在池水邊,黑黝黝的池面泛著可怖幽光,宛若陰冥之門。他忽然突發奇想,魂魄若留在人間,會否能依附而存,再造新生?那麼巧,在這日子裡秦府九娘子死而復生了……
他坐了一整夜,也想了一整夜,天還蒙蒙亮時,他想明白了。
他要向幼娘解釋那一天發生的事,不是他殺了她。
一切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秦九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的目光,他渴慕地注視著她。
他在不遠的角樓上見到大病初癒後的她,她靠坐在荷風亭里,在一眾人中似有些不知所措,縮手瑟腳。
在戲樓里,他不惜借著機會坐到她近旁,她無意中見到自己,十分惶然,半分不敢動彈。
不過都沒關係,那是他的幼娘。他十分耐心地讓幼娘融入秦府里,所幸秦府上下都是明理仁厚之人。他忘情地編織著,幻想著如果是幼娘,會怎樣在陌生的秦府里生活,待人接物。
她一定明媚大方,心思溫柔細膩,性情豁達又通透。
他也看到自己時而清醒時,坐在書案後痛苦地抱頭沉默。他想他真的癔症了,回魂復生連在話本里都不堪深究,他怎能將一個陌生人認做心愛妻子?他強迫自己將秦九娘拋在腦後,可又無數次屈服,這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嗎,偏偏在她忌日裡,本已咽氣的人忽而醒轉……
在他快要陷入絕望之際,上天是不是也垂憐了他一次?
他實在忍受不了這麼燒心的猜測,他允許自己縱情淪陷,幻想著他們怎樣一步步加深關聯,她怎樣一步步來到他身邊。
他的身體也在一天天衰弱。他常常腹痛不止,虛汗燒心,因食慾減退而日漸消瘦。自從那年幼娘離去後,他便失了口腹之慾,在飲食上清減至極。御醫曾道他的胃腑多年來已生病變,怕是壽數有限,他倒覺得沒什麼要緊,他還沒向幼娘解釋過那一劍,他怎能甘心離世?
但他確實虛弱了不少,秦府在秋山寺避暑時,他也在那裡養病。他遠遠看見她在山中行走,觀望山風景色,和她的丫鬟有說有笑。
這樣真好,還能聽見笑聲。
信陵侯府夫人張林氏,她的姑姑也在寺里避暑,他拜見過一回,姑母全然不理會。他有些沮喪,又想到如果是幼娘在這裡,只怕會更難過罷?
他曾想過若是紀氏能認出她會怎樣?結果並不會怎樣,她並不識得松珩和紀氏,紀氏假若識破了私心裡也只會和他一道保守秘密。姑母卻不一樣,姑母睿智而性子爽利……他隱隱里害怕姑母撕開這層紙面,戳破他構建的脆弱幻象。
至於松珩,他和老友年少時愛上同一個人,說他自私也罷他不想讓他知道幼娘重生的秘密。
他看到自己在夢裡輾轉,徹夜難眠。無數看不清道不明的光影閃動消逝,他在荒野里只望見黑與白交纏的斑駁景象,泥足深陷。他掙扎,哀泣,俱無人理會。
他思念林瓊,思念幼娘,思之如狂,終於清醒過來。所以他可以做到任秦九娘與王家一步步文定、過聘禮、請期,但是,他沒料到他們迎親成婚的那日也選在了十月初五。
王家來秦府為準新婦插戴的那天,他也去了,他心裡清明,並無異樣。
但抬花轎什麼日子都可以,唯獨這日不行。
他冷冷旁觀著。到了那一天,他看到自己派人盯著王家的迎親隊伍,等花轎出了城,他派人攔路將新娘和兩個陪嫁丫鬟搶回了太尉府。
什麼後果也不顧了。他說過,什麼日子都可以,唯獨這日不行。
只是他沒料到還未受朝中百官攻訐,府上的蓮子竟先服毒自盡了。
“大人,奴婢對不起娘子,”蓮子躺在床上,臉色隱隱發青,淚流不止,“奴婢原是為她守著這個家,不料奴婢生了不該有的心思……”
他瞬間懂了。往日他們兩個在府里圈地自封,相安無事,他將秦九娘擄了來,卻叫蓮子生出了背叛的危機,她進而察覺到自己對他生了非分之想,愧對舊主……
“大人,往後奴婢不能陪著您一起等了,奴婢先去一步……”蓮子就這樣乾脆地丟下他,任他一個人被這十年的霜雨撲面風蝕。
朝堂上的攻訐怒罵也隨之而來,他近年因病就已不如原先討皇帝歡心,這回罔顧禮法,不但受了申斥,也叫皇帝趁機收了他幾分兵權。他順勢辭退了多名屬吏,也叫府里那些附骨之蛆搬走。
他已不在乎了。
蓮子一死,他也病倒了。他在府里孤獨地養病,想起十幾年前新婚時,他曾和幼娘去到玉川,想起她趴在他背上,兩人走過山川古道;想起他們在豐鄂都的草場上縱馬飛馳,她媚眼如絲,嬌聲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