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魏丑夫聽了也倍覺奇怪,王上分明是來請安的,何來虛實之說?見嬴稷一頭霧水的樣子,想幫他說兩句話,這時羋氏又是一聲冷哼,抬起眼看著嬴稷,質問道:“你可是知道了范雎從我這兒出去,然後今日又見魏冉他們在此進出,心裡不安,前來探聽風聲了?”
魏丑夫聞言,這才恍然大悟,心想太后雖是年老了,心卻絲毫不含糊,猶如壯年時那般敏銳。果然,嬴稷愣怔了一下,低首道:“孩兒一來是問安,二來確為此事。”
“嘿嘿!”羋氏怪笑著又用拐杖敲了下地面,“你可也是在想我死了之後,為自己謀劃出路?”
嬴稷未置可否,算是默認了。羋氏傷懷地嘆了一聲,“可嘆我這一生,為了你為了秦國忙前忙後,殫精竭慮,到頭來你們都嫌我權勢大了,尾大不掉,影響你們了,可見人這一生,若是不作為,惹人嫌,太有作為,惹人恨,如之奈何!”
“母親多慮了,孩兒斷然不敢有如此想法。”嬴稷忙道:“怎奈穰侯等人,權勢滔天,孩兒只是為此未雨綢繆。”
“說起來,哪個都沒錯,為己謀劃,天經地義。”羋氏說道:“今日我便予你一顆定心丸,昨日我叫范雎來,只是想看看此人是否正直,有無挑唆是非之心,今日叫魏冉他們來,只是想告訴他們,秦國是你的天下,即便是他們功勞再大,也莫存非分之想,想以此調和你們之間的關係,免得哪一天我真死了,秦國還要掀起場大亂,叫我死也不得安心。”
嬴稷剛想開口,羋氏卻抬起手阻止了他,繼道:“今日之秦國,是你的天下,卻也少不了有我的一份功勞,在我的眼裡,這江山也是我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我豈能容它在我死後亂作一團?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何找一個兩全之法,今日你既然來了,便說說你的想法吧。”
嬴稷沒想到他未曾開口明言,母親便把這問題說透了,便也如實說道:“穰侯、向壽、羋戎等功勳卓著,無人不曉,然母親可聽說,世人皆說,當今之秦國,只聞太后穰侯,不聞秦王?這些事倒也罷了,令孩兒耿耿於懷的是,他們仗著有母親撐腰,幾乎不將我放在眼裡,為所欲為。這些年來,孩兒礙於母親的面子,一忍再忍,卻逐漸地陷入一個更大的怪圈之中,即便是他們打著為秦國拓地的旗號,擴大自己的封地,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莫可奈何。”
羋氏唔的一聲,低了頭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慢吞吞地起了身,走到嬴稷的面前,摸了摸他的臉,嫣然一笑,“幸好你沒變,還是母親的好孩兒。今日你與我說出這些心裡話,說明你沒將我放在敵對面,我心甚慰。”
嬴稷撲通跪倒在地,“孩兒由母親一手帶大,後又是在母親的扶持之下,才有了孩兒之今日,也才有了秦國之今日,母親這一生苦心孤詣,都是在為孩兒打算,孩兒對母親豈敢有半點不敬!”
羋氏顫顫巍巍地扶了嬴稷起身,略有些哽咽地道:“你沒忘恩,甚好,甚好!說到底,你與魏冉他們之間的糾葛,不過是家人之間的分歧,此事我會為你做主,保管他們不會奪了秦國的江山。”
嬴稷稱是,心裡略微放心了些。但同時也多了重疑問,此事母親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解決,若到時要魏冉等人放權,他們可會拱手退出?
二、固干弱枝,向壽中計獲罪
公元前268年,嬴稷封范雎為客卿,同時也正式實施了其遠交近攻策略,率先出兵伐魏,迫使魏國膽寒,進而臣服於秦。後又伐韓,奪下了韓國重鎮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將韓國切作南北兩截,使之不能相通。而後在韓國境內,步步蠶食,韓國大震,派使求和。
在這兩年的對外作戰中,嬴稷並沒用到白起、魏冉、羋戎以及向壽等與太后集團有瓜葛之人,似乎是在有意冷落他們,培養自己的新勢力。不管是白起還是魏冉、向壽、羋戎,他們這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也因了征戰才成就了今日名氣,突然之間被冷落了,戰場上雖依然打得不可開交,卻已與他們無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失落感愈來愈盛,仿佛是一下子被人遺棄了,又像是一匹吃慣了肉的狼,向來見肉就吃,如今卻只能看著他人搶食,自己則被關進了籠子,只有垂涎的份兒,著實不是滋味。
這一日,藍田軍營之內,向壽率先發了火,他掌管著大軍,可謂是手握重兵,打仗沒了他的份兒,無疑就是一個被架空了的空頭將軍,在營帳之中撒了一通氣,把魏冉、羋戎等人請了來,商議對策。
眾人落座之後,向壽首先開口道:“王上的意圖十分明顯,是要架空了我等,這如同是搶奪列國的土地一般,一步一步蠶食你我之權力,諸位有何意見?”
魏冉也是憋了好長時間的氣,聽向壽說完,啪地一拍桌子,鬚髮如戟,瞪著對雙目氣怒道:“這便是功高蓋主,怕我等凌駕於其頭上,就要想方設想削弱我等之權力,誠所謂過河拆橋啊!”
“就此想把我們打發了,怕是沒這麼容易!”羋戎冷笑一聲,朝在座的人掃了一眼,“我以為趁著如今還有些能力,予以些反應,讓王上看看我等非是任易擺弄之輩。”
向壽大聲道:“此話在理,要是這麼容易就被卸了權,以為我們好欺負,怕是不光要奪了權,連封地都要被收回去。”
魏冉問道:“該如何反擊?”
羋戎眼珠子一轉,狡黠地笑了笑,“王上近日頻繁調兵,攻打韓魏,據傳不日還將出兵楚趙兩國,我們就借太后的名義,說以前發兵均有太后和王上兩道調令,今只有王上一道調令,不予發兵,迫使王上與我們談判。”
魏冉和向壽手裡掌握著軍政之權,一聽這主意,兩眼一亮,笑道:“妙也,就如此做了!”
旬日後,蒙驁果然帶著嬴稷的虎符前來藍田調兵,也該是蒙驁晦氣,上一次讓太后奪了虎符,這一次魏冉等人與嬴稷鬥法,又叫他給撞上了。行至軍營,在向壽那裡核對虎符時,讓向壽攔了下來。
蒙驁只是一名將軍,從軍銜來講,向壽是其上級,再者他也明白,此乃太后這邊的人與王上暗鬥,插手不得,當下也不敢與其爭執,返回宮中稟報嬴稷。
嬴稷一聽,劍眉一蹙,倒是不曾作怒,他知道這是向壽刻意刁難,給他顏色看,此事在他決定冷落魏冉等人時,便已料到了,因此並不覺詫異,差人去請范雎來商量對策。不想去請之人返回時,未見范雎跟來,嬴稷大是奇怪,問道:“為何未見先生?”
那人稟道:“先生說宮中耳目眾多,非議事之所,讓王上去他府上。”
嬴稷恍然笑道:“先生果然考慮周全!”當下叫人備了馬車,急往范雎所在。
是時范雎已被任命為客卿,職位不高,所住之所也非大宅,門口也沒人值守,直至嬴稷入內之時,才見一名管家迎出來,說道:“范先生已在裡面等候王上多時了。”
嬴稷急步入內,見范雎迎出來,連忙揖禮。范雎回了禮後,把嬴稷請入內室,待雙方坐定後,管家上了茶,范雎便把門關了起來,這才躬身道:“向壽拒絕調兵一事,我已有耳聞,依我看,便是再借向壽兩個膽,他也做不出這等事來,想是背後有魏冉撐腰。”
魏丑夫聞言,這才恍然大悟,心想太后雖是年老了,心卻絲毫不含糊,猶如壯年時那般敏銳。果然,嬴稷愣怔了一下,低首道:“孩兒一來是問安,二來確為此事。”
“嘿嘿!”羋氏怪笑著又用拐杖敲了下地面,“你可也是在想我死了之後,為自己謀劃出路?”
嬴稷未置可否,算是默認了。羋氏傷懷地嘆了一聲,“可嘆我這一生,為了你為了秦國忙前忙後,殫精竭慮,到頭來你們都嫌我權勢大了,尾大不掉,影響你們了,可見人這一生,若是不作為,惹人嫌,太有作為,惹人恨,如之奈何!”
“母親多慮了,孩兒斷然不敢有如此想法。”嬴稷忙道:“怎奈穰侯等人,權勢滔天,孩兒只是為此未雨綢繆。”
“說起來,哪個都沒錯,為己謀劃,天經地義。”羋氏說道:“今日我便予你一顆定心丸,昨日我叫范雎來,只是想看看此人是否正直,有無挑唆是非之心,今日叫魏冉他們來,只是想告訴他們,秦國是你的天下,即便是他們功勞再大,也莫存非分之想,想以此調和你們之間的關係,免得哪一天我真死了,秦國還要掀起場大亂,叫我死也不得安心。”
嬴稷剛想開口,羋氏卻抬起手阻止了他,繼道:“今日之秦國,是你的天下,卻也少不了有我的一份功勞,在我的眼裡,這江山也是我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我豈能容它在我死後亂作一團?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何找一個兩全之法,今日你既然來了,便說說你的想法吧。”
嬴稷沒想到他未曾開口明言,母親便把這問題說透了,便也如實說道:“穰侯、向壽、羋戎等功勳卓著,無人不曉,然母親可聽說,世人皆說,當今之秦國,只聞太后穰侯,不聞秦王?這些事倒也罷了,令孩兒耿耿於懷的是,他們仗著有母親撐腰,幾乎不將我放在眼裡,為所欲為。這些年來,孩兒礙於母親的面子,一忍再忍,卻逐漸地陷入一個更大的怪圈之中,即便是他們打著為秦國拓地的旗號,擴大自己的封地,我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莫可奈何。”
羋氏唔的一聲,低了頭皺著眉頭思索了一會兒,然後慢吞吞地起了身,走到嬴稷的面前,摸了摸他的臉,嫣然一笑,“幸好你沒變,還是母親的好孩兒。今日你與我說出這些心裡話,說明你沒將我放在敵對面,我心甚慰。”
嬴稷撲通跪倒在地,“孩兒由母親一手帶大,後又是在母親的扶持之下,才有了孩兒之今日,也才有了秦國之今日,母親這一生苦心孤詣,都是在為孩兒打算,孩兒對母親豈敢有半點不敬!”
羋氏顫顫巍巍地扶了嬴稷起身,略有些哽咽地道:“你沒忘恩,甚好,甚好!說到底,你與魏冉他們之間的糾葛,不過是家人之間的分歧,此事我會為你做主,保管他們不會奪了秦國的江山。”
嬴稷稱是,心裡略微放心了些。但同時也多了重疑問,此事母親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解決,若到時要魏冉等人放權,他們可會拱手退出?
二、固干弱枝,向壽中計獲罪
公元前268年,嬴稷封范雎為客卿,同時也正式實施了其遠交近攻策略,率先出兵伐魏,迫使魏國膽寒,進而臣服於秦。後又伐韓,奪下了韓國重鎮滎陽(今河南省滎陽),將韓國切作南北兩截,使之不能相通。而後在韓國境內,步步蠶食,韓國大震,派使求和。
在這兩年的對外作戰中,嬴稷並沒用到白起、魏冉、羋戎以及向壽等與太后集團有瓜葛之人,似乎是在有意冷落他們,培養自己的新勢力。不管是白起還是魏冉、向壽、羋戎,他們這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度過的,也因了征戰才成就了今日名氣,突然之間被冷落了,戰場上雖依然打得不可開交,卻已與他們無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失落感愈來愈盛,仿佛是一下子被人遺棄了,又像是一匹吃慣了肉的狼,向來見肉就吃,如今卻只能看著他人搶食,自己則被關進了籠子,只有垂涎的份兒,著實不是滋味。
這一日,藍田軍營之內,向壽率先發了火,他掌管著大軍,可謂是手握重兵,打仗沒了他的份兒,無疑就是一個被架空了的空頭將軍,在營帳之中撒了一通氣,把魏冉、羋戎等人請了來,商議對策。
眾人落座之後,向壽首先開口道:“王上的意圖十分明顯,是要架空了我等,這如同是搶奪列國的土地一般,一步一步蠶食你我之權力,諸位有何意見?”
魏冉也是憋了好長時間的氣,聽向壽說完,啪地一拍桌子,鬚髮如戟,瞪著對雙目氣怒道:“這便是功高蓋主,怕我等凌駕於其頭上,就要想方設想削弱我等之權力,誠所謂過河拆橋啊!”
“就此想把我們打發了,怕是沒這麼容易!”羋戎冷笑一聲,朝在座的人掃了一眼,“我以為趁著如今還有些能力,予以些反應,讓王上看看我等非是任易擺弄之輩。”
向壽大聲道:“此話在理,要是這麼容易就被卸了權,以為我們好欺負,怕是不光要奪了權,連封地都要被收回去。”
魏冉問道:“該如何反擊?”
羋戎眼珠子一轉,狡黠地笑了笑,“王上近日頻繁調兵,攻打韓魏,據傳不日還將出兵楚趙兩國,我們就借太后的名義,說以前發兵均有太后和王上兩道調令,今只有王上一道調令,不予發兵,迫使王上與我們談判。”
魏冉和向壽手裡掌握著軍政之權,一聽這主意,兩眼一亮,笑道:“妙也,就如此做了!”
旬日後,蒙驁果然帶著嬴稷的虎符前來藍田調兵,也該是蒙驁晦氣,上一次讓太后奪了虎符,這一次魏冉等人與嬴稷鬥法,又叫他給撞上了。行至軍營,在向壽那裡核對虎符時,讓向壽攔了下來。
蒙驁只是一名將軍,從軍銜來講,向壽是其上級,再者他也明白,此乃太后這邊的人與王上暗鬥,插手不得,當下也不敢與其爭執,返回宮中稟報嬴稷。
嬴稷一聽,劍眉一蹙,倒是不曾作怒,他知道這是向壽刻意刁難,給他顏色看,此事在他決定冷落魏冉等人時,便已料到了,因此並不覺詫異,差人去請范雎來商量對策。不想去請之人返回時,未見范雎跟來,嬴稷大是奇怪,問道:“為何未見先生?”
那人稟道:“先生說宮中耳目眾多,非議事之所,讓王上去他府上。”
嬴稷恍然笑道:“先生果然考慮周全!”當下叫人備了馬車,急往范雎所在。
是時范雎已被任命為客卿,職位不高,所住之所也非大宅,門口也沒人值守,直至嬴稷入內之時,才見一名管家迎出來,說道:“范先生已在裡面等候王上多時了。”
嬴稷急步入內,見范雎迎出來,連忙揖禮。范雎回了禮後,把嬴稷請入內室,待雙方坐定後,管家上了茶,范雎便把門關了起來,這才躬身道:“向壽拒絕調兵一事,我已有耳聞,依我看,便是再借向壽兩個膽,他也做不出這等事來,想是背後有魏冉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