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特別是加上現在,不光是在士卒方面,貞德所受的尊敬遠遠高於自己,就連在與其他國之間的『交』涉,諸如英王理察,也更願意詢問貞德的意見,而有意無意的忽略自己,這也是法王所不能接受的。
可事已至此,法王明白,現在不是解決這些東西的時候,只能是把某些念頭隱藏在了心底,準備等回國後,再做打算。
可沒曾想,這邊“『陰』謀”還沒有完全設計周全,在行至雅法之時,身為前鋒的法王部和貞德部,卻又一次遭受到了埃及人的“熱情歡迎”。
不得不讚嘆一下薑還是老的辣,薩拉丁在眾多十字軍可能的行軍路線中,選擇對了正確的那一條,也因此,讓埃及人在這時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本章由為您提供]
但薩拉丁手下的將官們終究不都是聖人,不是每一次都能在聖雄的帶領下,認認真真、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完成命令的。
這一回,換成他們輕敵了,因為埃及人前不久剛在這裡大勝了十字軍一陣,無論從士氣還是心理優越感方面,都遠遠高於十字軍,更何況,當這些士兵和將領發現,這群愚蠢的十字軍居然真的如薩拉丁所料,又一次從這裡行進,讓他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一次,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而反觀十字軍這裡,特別是身為前鋒的貞德(法王在此時的作用便被無限地忽略了,因為貞德能調動法王一多半的士兵,而法王調動不了貞德手下哪怕一個士兵),由於她知道柏舟的實力,明白一如『精』銳如斯的西秦士兵,還在這裡遭遇了慘敗,所以她當然不敢有哪怕一丁點兒的馬虎,而且,由於她本人『xìng』格的原因,倒也沒有像有些神聖羅馬帝國的人那樣,開始畏薩拉丁如虎。
雙方在未『交』戰之前,心理的態勢就是完全不同的,似乎也就註定了這場戰鬥的勝負。
由於埃及將官的輕敵,原本應該是伏擊戰的設計,卻被貞德的斥候提前偵破,變成了遭遇戰。
可即便如此,如果埃及的將官們,老老實實地排兵布陣,和十字軍正兒八經地打上一仗,即便不能打勝,可也不至於失敗,最多是重新退守回雅法城中,和十字軍再展開拉鋸戰。
可那個將官自信心爆棚,認為十字軍不堪一擊,所以只是糙糙地布置了一下陣型,便率先向貞德的部隊殺去,在他看來,這支由『nv』人統領的部隊,肯定不敢和自己『交』鋒,肯定是個一觸即潰的主兒。
但這個將官哪裡知道,前不久的戰事確實對十字軍有些影響,可以說,影響還頗為嚴重,如果是碰上這些受影響的部隊,可能他確實會再得到一場勝利,但他現在面對的是法蘭西人,是由貞德率領的法蘭西人。
這一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要知道,法蘭西人前段時間在本土打的敗仗,可能比有些國家的軍人一輩子打的仗都多,他們從士兵到將領,甚至到國王,已經開始慢慢習慣失敗,對於他們而言,失敗了,重新整好隊伍再戰就可以了,對士氣和戰鬥力已經沒有多少可影響的。
更何況,這些部隊現在是由貞德所領導的,由貞德領導的部隊,雖然大家都不想承認,但卻不得不說,都有一種宗教狂熱徒的感覺,這裡面,應該英王理察是最有發言權的。
都知道,冷兵器作戰,在戰場上,人數、布陣、士氣、軍械等等因素都非常重要,而一旦某個因素比對方優越了一個數量級,那麼這場戰鬥就可以決定勝負了。就比如那時,貞德率領了萬餘士氣不會下降的部隊,一支為了信仰可以悍不畏死的部隊,埃及人拿什麼去拼?
這一仗的結果就是埃及主將最後騎著馬,帶著十餘個親衛離開了戰場,被迫放棄了雅法,然後直接被薩拉丁扔到了絞刑架上。
其實薩拉丁倒是明白什麼叫做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按照以往先例,他還從來沒有陣前斬將過,可凡事總有第一次,而這次,薩拉丁似乎又明白了什麼叫做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種將官,留著只能是個禍害。
平心而論,這個主將死的一點都不冤,因為如果不是他,可能現在還有許多十字軍兵士對於埃及人有種陌生的恐慌,這樣打下去,只會對十字軍越來越不利,可就是因為這一次的埃及大敗,讓無數十字軍兵士看著雅法城外,數千埃及人的屍體,讓他們明白,埃及人也就是這樣,他們的把兒,也不比自己粗多少。
而同時,十字軍的眾位將領,也終於慢慢明白了柏舟那時的苦心,現在的他們,如果柏舟還在這裡,看到他們現在的『精』神狀態,一定會非常欣慰,因為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正視對手,既不輕視,也不仰視——這種情況,就是發動決戰的好時機,當然,這個好時機僅僅指的是心態上的。
可惜,柏舟是看不到了,而這些將領倒也沒讓遠在大馬士革的柏舟失望,占領了雅法,構建了還算牢固的補給線後,便接著進軍阿克里。
不過,薩拉丁到底是薩拉丁,雅法新敗,使他敏銳的發現,如今的十字軍銳氣正盛,不復當初那種疲憊之感,所以,便果斷重新修改了計劃,不再準備強攻,而是要依阿克里而守,消磨掉十字軍的銳氣,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再拖垮掉十字軍的後勤補給。
對埃及人來說非常幸運的是,薩拉丁的策略又一次成功了,阿克里雖然日日遭受攻伐,可短時間內,依靠著城牆和城內的數萬大軍,也決計沒有陷落的危險,而十字軍的銳氣和好不容易漲上來的士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城中,消磨殆盡,不過同樣,薩拉丁那邊也不怎麼好受,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至於薩拉丁想拖垮掉十字軍的補給線,差一點能成功,這個前提是他還有機動兵力可以直接派出去襲擾那條補給線,可惜,雅法之敗,薩拉丁失掉了一支最為的強大的機動力量,而其他的部隊,為了阿克里的安全,薩拉丁又是不敢隨意調動的。
如果十字軍的後勤補給是在羅德斯,那估『mō』著此次進軍阿克里,會讓十字軍的後勤供給出現大問題,可好在,十字軍攻占下了賽普勒斯,讓這一距離,大為縮短,也就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十字軍的眾位貴族都看在眼裡,知道這一切誰的功勞最大,如果當時不是瑞士公爵一力要求征伐賽普勒斯,那估計他們這群人也就只能在阿克里城下待上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大局,可現在,能讓他們真正有資本和埃及人耗在這裡——儘管還是疲勞不堪。
這柏舟被俘後,大家倒開始慢慢懷念起他的好來,不知道柏舟知道後,會不會感覺到非常諷刺?
……
“打還是不打?”貞德微微皺起了眉頭,一身戎裝的她,從來都是顯得那麼英姿颯慡,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臉上也盡顯疲憊之『sè』,特別是由於水的缺乏,讓她有好長時間沒有潔淨過身子了,對於一個『nv』人來說,這是非常不舒服的。
而她的自言自語,卻讓某些人聽得十分揪心。
就比如說法王,聽了貞德的話語後,嘴中便開始反覆嘟囔著“不打、不打、不打”,英王一不小心看到他這幅模樣,差一點兒沒有忍住笑。
其實,這次倒不是法王小氣或者自『sī』,而是連包括沃爾夫岡在內的所有十字軍軍官,都覺得從開始到現在,人家法蘭西人出力出的太大了,以至於其他人都完全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深感到不好意思。
因為貞德在這裡,從阿蘇夫到阿克里這一線,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由她負責指揮的,士兵也多是她和法王的手下,也就是說,這段時間以來,損失最多的就是法蘭西人。
原本按照道理,十字軍是一支聯軍部隊,那也就意味著不僅指揮方略是需要大家商量著來,包括損失,也應該是由大家分攤的,譬如說這些天我損失了不少部隊,那剩下的日子裡,就應該其他人打前鋒。
可人家貞德不這樣想,所有最艱苦的攻勢,都是自己率領著部隊一力承擔,因為在她看來,除了西秦人之外,剩餘的貴族們,與其說是在乎耶路撒冷,還不如說是在乎自己的政治聲譽,和這樣的盟友聯合,貞德是有過經驗、也吃過虧的,所以,也就不指望他們能有多麼無『sī』的奉獻。
也正是由於這段時間以來,主要損失是法蘭西人承擔的,所以在布置戰略戰術之時,貞德的意見就變成了主導『xìng』的意見,其他貴族若要反對,可以,但是得用自己的兵馬去戰鬥,損失自己去承擔。這顯然不是他們所願意看到的。
而現在,十字軍的斥候部隊,敏銳的發現——狗屁,用尉上的說,傻子都看的出來,埃及人的後方出了大事,要不然,怎麼可能那麼頻繁的進出傳令兵——駐守在阿克里的埃及士兵,有些軍心不穩的跡象,雖然具體是什麼事情,十字軍的眾位將官還不得而知,但顯然,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他們已經和埃及人在這裡相持了一段時日了,倒不是 說十字軍現在已經『精』疲力竭,相持不下去了,而是大家都明白,這個仗,就一直這麼拖下去,對於十字軍終歸是不利的。
既然如此,所以所有的十字軍的主戰派將領,都覺得應該趁勢再發動一『bō』強攻,而不再像是之前那樣的例行公事般的攻城。
“打吧,反正我們守在這裡,早晚也是要把阿克里打下來的,可能現在我們的損失會大一些,但阿克里不拿下來,我們又怎麼去收復聖城?”沃爾夫岡發言道,他的意見,也代表了十字軍中大多數人的意見。
“但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埃及人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萬一這是『yòu』敵之計呢?”謹慎的法王,又一次『chā』口道,他實在是不想讓自己的士兵去打前鋒、再遭受什麼損失了,可卻又不能就這麼直接說,因為要是那樣的話,法王好不容易豎立起來的威信可就要一落千丈了,須知,雖然前一段時間法王心疼自家的損失,可也明白,自己在各個貴族之間的聲望,也在一點點的上升,這是法王最希望看到的,當然,如果是能在不損失士兵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聲望,那才是法王更希望見到的。
“『yòu』敵之計?閣下太過小心了吧,我們原本就是在攻伐阿克里,換句話說,不管他們有沒有什麼變化,我們這段時間的唯一任務就是征伐下阿克里,這一點,連薩拉丁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用什麼『yòu』敵之計,那不是盡給自己添麻煩麼?”尉上開口說道。
可事已至此,法王明白,現在不是解決這些東西的時候,只能是把某些念頭隱藏在了心底,準備等回國後,再做打算。
可沒曾想,這邊“『陰』謀”還沒有完全設計周全,在行至雅法之時,身為前鋒的法王部和貞德部,卻又一次遭受到了埃及人的“熱情歡迎”。
不得不讚嘆一下薑還是老的辣,薩拉丁在眾多十字軍可能的行軍路線中,選擇對了正確的那一條,也因此,讓埃及人在這時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本章由為您提供]
但薩拉丁手下的將官們終究不都是聖人,不是每一次都能在聖雄的帶領下,認認真真、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地完成命令的。
這一回,換成他們輕敵了,因為埃及人前不久剛在這裡大勝了十字軍一陣,無論從士氣還是心理優越感方面,都遠遠高於十字軍,更何況,當這些士兵和將領發現,這群愚蠢的十字軍居然真的如薩拉丁所料,又一次從這裡行進,讓他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一次,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屠殺。
而反觀十字軍這裡,特別是身為前鋒的貞德(法王在此時的作用便被無限地忽略了,因為貞德能調動法王一多半的士兵,而法王調動不了貞德手下哪怕一個士兵),由於她知道柏舟的實力,明白一如『精』銳如斯的西秦士兵,還在這裡遭遇了慘敗,所以她當然不敢有哪怕一丁點兒的馬虎,而且,由於她本人『xìng』格的原因,倒也沒有像有些神聖羅馬帝國的人那樣,開始畏薩拉丁如虎。
雙方在未『交』戰之前,心理的態勢就是完全不同的,似乎也就註定了這場戰鬥的勝負。
由於埃及將官的輕敵,原本應該是伏擊戰的設計,卻被貞德的斥候提前偵破,變成了遭遇戰。
可即便如此,如果埃及的將官們,老老實實地排兵布陣,和十字軍正兒八經地打上一仗,即便不能打勝,可也不至於失敗,最多是重新退守回雅法城中,和十字軍再展開拉鋸戰。
可那個將官自信心爆棚,認為十字軍不堪一擊,所以只是糙糙地布置了一下陣型,便率先向貞德的部隊殺去,在他看來,這支由『nv』人統領的部隊,肯定不敢和自己『交』鋒,肯定是個一觸即潰的主兒。
但這個將官哪裡知道,前不久的戰事確實對十字軍有些影響,可以說,影響還頗為嚴重,如果是碰上這些受影響的部隊,可能他確實會再得到一場勝利,但他現在面對的是法蘭西人,是由貞德率領的法蘭西人。
這一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要知道,法蘭西人前段時間在本土打的敗仗,可能比有些國家的軍人一輩子打的仗都多,他們從士兵到將領,甚至到國王,已經開始慢慢習慣失敗,對於他們而言,失敗了,重新整好隊伍再戰就可以了,對士氣和戰鬥力已經沒有多少可影響的。
更何況,這些部隊現在是由貞德所領導的,由貞德領導的部隊,雖然大家都不想承認,但卻不得不說,都有一種宗教狂熱徒的感覺,這裡面,應該英王理察是最有發言權的。
都知道,冷兵器作戰,在戰場上,人數、布陣、士氣、軍械等等因素都非常重要,而一旦某個因素比對方優越了一個數量級,那麼這場戰鬥就可以決定勝負了。就比如那時,貞德率領了萬餘士氣不會下降的部隊,一支為了信仰可以悍不畏死的部隊,埃及人拿什麼去拼?
這一仗的結果就是埃及主將最後騎著馬,帶著十餘個親衛離開了戰場,被迫放棄了雅法,然後直接被薩拉丁扔到了絞刑架上。
其實薩拉丁倒是明白什麼叫做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的,按照以往先例,他還從來沒有陣前斬將過,可凡事總有第一次,而這次,薩拉丁似乎又明白了什麼叫做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種將官,留著只能是個禍害。
平心而論,這個主將死的一點都不冤,因為如果不是他,可能現在還有許多十字軍兵士對於埃及人有種陌生的恐慌,這樣打下去,只會對十字軍越來越不利,可就是因為這一次的埃及大敗,讓無數十字軍兵士看著雅法城外,數千埃及人的屍體,讓他們明白,埃及人也就是這樣,他們的把兒,也不比自己粗多少。
而同時,十字軍的眾位將領,也終於慢慢明白了柏舟那時的苦心,現在的他們,如果柏舟還在這裡,看到他們現在的『精』神狀態,一定會非常欣慰,因為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正視對手,既不輕視,也不仰視——這種情況,就是發動決戰的好時機,當然,這個好時機僅僅指的是心態上的。
可惜,柏舟是看不到了,而這些將領倒也沒讓遠在大馬士革的柏舟失望,占領了雅法,構建了還算牢固的補給線後,便接著進軍阿克里。
不過,薩拉丁到底是薩拉丁,雅法新敗,使他敏銳的發現,如今的十字軍銳氣正盛,不復當初那種疲憊之感,所以,便果斷重新修改了計劃,不再準備強攻,而是要依阿克里而守,消磨掉十字軍的銳氣,如果可能的話,儘量再拖垮掉十字軍的後勤補給。
對埃及人來說非常幸運的是,薩拉丁的策略又一次成功了,阿克里雖然日日遭受攻伐,可短時間內,依靠著城牆和城內的數萬大軍,也決計沒有陷落的危險,而十字軍的銳氣和好不容易漲上來的士氣,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攻城中,消磨殆盡,不過同樣,薩拉丁那邊也不怎麼好受,都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
至於薩拉丁想拖垮掉十字軍的補給線,差一點能成功,這個前提是他還有機動兵力可以直接派出去襲擾那條補給線,可惜,雅法之敗,薩拉丁失掉了一支最為的強大的機動力量,而其他的部隊,為了阿克里的安全,薩拉丁又是不敢隨意調動的。
如果十字軍的後勤補給是在羅德斯,那估『mō』著此次進軍阿克里,會讓十字軍的後勤供給出現大問題,可好在,十字軍攻占下了賽普勒斯,讓這一距離,大為縮短,也就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十字軍的眾位貴族都看在眼裡,知道這一切誰的功勞最大,如果當時不是瑞士公爵一力要求征伐賽普勒斯,那估計他們這群人也就只能在阿克里城下待上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內,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大局,可現在,能讓他們真正有資本和埃及人耗在這裡——儘管還是疲勞不堪。
這柏舟被俘後,大家倒開始慢慢懷念起他的好來,不知道柏舟知道後,會不會感覺到非常諷刺?
……
“打還是不打?”貞德微微皺起了眉頭,一身戎裝的她,從來都是顯得那麼英姿颯慡,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臉上也盡顯疲憊之『sè』,特別是由於水的缺乏,讓她有好長時間沒有潔淨過身子了,對於一個『nv』人來說,這是非常不舒服的。
而她的自言自語,卻讓某些人聽得十分揪心。
就比如說法王,聽了貞德的話語後,嘴中便開始反覆嘟囔著“不打、不打、不打”,英王一不小心看到他這幅模樣,差一點兒沒有忍住笑。
其實,這次倒不是法王小氣或者自『sī』,而是連包括沃爾夫岡在內的所有十字軍軍官,都覺得從開始到現在,人家法蘭西人出力出的太大了,以至於其他人都完全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深感到不好意思。
因為貞德在這裡,從阿蘇夫到阿克里這一線,大大小小的戰役都是由她負責指揮的,士兵也多是她和法王的手下,也就是說,這段時間以來,損失最多的就是法蘭西人。
原本按照道理,十字軍是一支聯軍部隊,那也就意味著不僅指揮方略是需要大家商量著來,包括損失,也應該是由大家分攤的,譬如說這些天我損失了不少部隊,那剩下的日子裡,就應該其他人打前鋒。
可人家貞德不這樣想,所有最艱苦的攻勢,都是自己率領著部隊一力承擔,因為在她看來,除了西秦人之外,剩餘的貴族們,與其說是在乎耶路撒冷,還不如說是在乎自己的政治聲譽,和這樣的盟友聯合,貞德是有過經驗、也吃過虧的,所以,也就不指望他們能有多麼無『sī』的奉獻。
也正是由於這段時間以來,主要損失是法蘭西人承擔的,所以在布置戰略戰術之時,貞德的意見就變成了主導『xìng』的意見,其他貴族若要反對,可以,但是得用自己的兵馬去戰鬥,損失自己去承擔。這顯然不是他們所願意看到的。
而現在,十字軍的斥候部隊,敏銳的發現——狗屁,用尉上的說,傻子都看的出來,埃及人的後方出了大事,要不然,怎麼可能那麼頻繁的進出傳令兵——駐守在阿克里的埃及士兵,有些軍心不穩的跡象,雖然具體是什麼事情,十字軍的眾位將官還不得而知,但顯然,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消息。
他們已經和埃及人在這裡相持了一段時日了,倒不是 說十字軍現在已經『精』疲力竭,相持不下去了,而是大家都明白,這個仗,就一直這麼拖下去,對於十字軍終歸是不利的。
既然如此,所以所有的十字軍的主戰派將領,都覺得應該趁勢再發動一『bō』強攻,而不再像是之前那樣的例行公事般的攻城。
“打吧,反正我們守在這裡,早晚也是要把阿克里打下來的,可能現在我們的損失會大一些,但阿克里不拿下來,我們又怎麼去收復聖城?”沃爾夫岡發言道,他的意見,也代表了十字軍中大多數人的意見。
“但是,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埃及人那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萬一這是『yòu』敵之計呢?”謹慎的法王,又一次『chā』口道,他實在是不想讓自己的士兵去打前鋒、再遭受什麼損失了,可卻又不能就這麼直接說,因為要是那樣的話,法王好不容易豎立起來的威信可就要一落千丈了,須知,雖然前一段時間法王心疼自家的損失,可也明白,自己在各個貴族之間的聲望,也在一點點的上升,這是法王最希望看到的,當然,如果是能在不損失士兵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聲望,那才是法王更希望見到的。
“『yòu』敵之計?閣下太過小心了吧,我們原本就是在攻伐阿克里,換句話說,不管他們有沒有什麼變化,我們這段時間的唯一任務就是征伐下阿克里,這一點,連薩拉丁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用什麼『yòu』敵之計,那不是盡給自己添麻煩麼?”尉上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