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攝政王將杯子擱到了桌了,甚是默契的平靜開口,“釜底抽薪,這是要內部瓦解,你預計要拉攏的中小士族,有哪些?”
他們都知道,一場不同與戰場刀劍相交的腥風血雨,將至了。
第9章 變革(下)
(九)變革(下)
如此大費周章,皆是因為他不想引發太大動盪。
天性里的掌握欲,讓他總是想將事態控制在一個能由他左右的程度。皇族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最大的士族,他要掠奪其他士族的權力,自然就免不了爭鬥。
王太傅曾說,“士族,是朝廷統治天下的紐帶,亦是根基所在,請陛下務必謹慎。”
他卻是果決的答,“不,這普天之下的萬萬黎民百姓,才是我泱泱大朝的萬載根基。”
這場血雨一下,就斷斷續續的下了三年。
父皇留給他的並非一個行將就木的爛攤子,三年的時間,足以將一個年輕王朝的腐肉悉數割掉。
從科舉到田制改革,革職抄家者數不勝數。統攬此事的是王氏一族的二十來歲、不滿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算起來,還應喊王太傅一聲大伯。
經此一事,王羨臨,王御使徹底走上了一條依附於皇權下的孤臣道路,王氏算是徹底上了他的賊船,做了他手中的一把尖刀。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就好像他是天定的真龍聖君,除了唯一的一件事。
那個人,他的王叔,王朝的攝政王,在塵埃落定後,向他遞上了一封辭呈。
第10章 無道
(十)無道
他做了一件有違天下禮法道義的事。
但於朝堂而言,卻依舊是風平浪靜,無事發生,甚至相較於先前變革時的腥風血雨,此刻可謂海清河晏,國泰民安,以至於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都較之先前少了很多。
所以說,日子一旦舒坦,就會過得很快。
此刻難得的有了閒暇,能行使一些作為君王的特權,忽的便又覺出當皇帝的好來。他當太子的時候,雖有跳脫浪蕩的性格,奈何父皇終歸是管得緊的。
他將一盤甜糕賞賜給了身旁的老太監,“來,嘗嘗這個。”
“老奴謝過陛下恩賜。”
老太監低著頭,雙手接過了乳白的瓷盤,小心翼翼的端了過去。
御書房的奏摺還整整齊齊的疊在書桌上,但這幾月風調雨順,並無大事需他操勞,他閒適的坐在寬椅上,自顧自的講著,“朕令御膳房的人在甜糕里加了山藥粉與糯米,少了幾分甜味,卻軟糯了很多。”
——這是他以前就想做的。
宮裡的點心製作是有章程,從採買到製作,一板一眼,就怕被歹人投了毒。以前每次吃著都總想改改,卻又苦於及指使不動御膳房,又沒到出宮建府的年齡。
他漫不經心的問,“味道如何?”
“……老奴見識淺薄,不敢妄自揣摩聖意。”
他繼續問,“味道如何?”
老太監面色一白,顫巍巍的跪了下去,不知如何作答。
他再問,“味道如何?”
“好,很好。”
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便立馬讓人傳旨將王府內的皇叔請進了宮內。
熟悉的人影行過禮後,就這樣站在他的對面。
攝政王此刻的一身官服上繡著條蛟龍,不似他身上那九龍擺尾,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的模樣。那繡出的紋路瞧著便極為沉穩,配著當年父皇賞賜的狐裘,更顯氣度不凡。
他欣賞了一陣,然後召人將一盤新的點心呈遞了過去,“皇叔覺得如何?”
侍女恭順的呈著白瓷小盤,盤中的甜糕晶瑩剔透,模樣精緻,攝政王卻看也不看,只是拿餘光極為冷漠的看了他一眼,不發一言。
他本想再恭敬一點,好言相勸,或者乾脆談些別的,但最終都在下一瞬被自己否決。這三年裡,他們是這樣的默契,分化士族大家,或是拉攏或是抄家滅門,所有的血雨腥風都在嚴絲合縫的縝密謀劃中塵埃落定,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這位攝政王當真是父皇留給他的最好的饋贈,奈何,這位皇叔現今也不肯再陪自己了。
他十一登基,十四親政,十五掌握權柄,以三年為期變革田制稅制,此刻十八,正是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隨著年月抽長的軀幹也顯得格外挺拔。
“既然皇叔不願動手,那便由朕來——”,他銜著甜糕直直親了過去,極為荒謬,卻又極為熱切,然而另一個人至始至終都無動於衷,那鷹一般視線就這樣將他籠罩著。
少年帝王有些惱怒,這種過於輕蔑的反應會令任何一個人難以忍受,何況他是格外的在意眼前的這位皇叔。這就像很多年前,他和攝政王坐在御花園裡,談到變革,他拒絕時,對方冷冷的那句:若你父皇在世,兵權在握,斷不至於這般瞻前顧後。
那個時候,他並沒有動怒,克制情緒,不動聲色,維持天家威儀,這王太傅在他作為太子時日日耳提面命的話,他到底還是放在了心上。但他忽然就不想再忍了,在朝堂上,他永遠是天下人的天子,肩負社稷,心繫百姓蒼生。而此刻,他就只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有最正常的七情六慾。
把甜糕自行吞下後,啃咬代替了親吻,然而從未鑽研此道,以至於甚是不得章法,直到最後嘗到了些許血的腥味兒,也僅僅是他一個人沉溺其中。
他壓抑著翻湧的情緒,極力平靜的對著一旁的老太監揮手,示意他們退下。得了指令,眾多宮女戰戰兢兢的低著頭,與老太監一同自御書房魚貫而出。
一時間,空蕩蕩的御書房內,僅剩下仍舊對峙著的兩個人。
第11章 荒誕
(十一)荒誕
厚重華美的錦布自高闊的漆木柱兩旁向中間延生,黑紅的布料上是山林鳥獸紋路,而御書房中的內室就被隔在這重重疊疊的簾幛之後。
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在這位攝政王遞來辭呈後。
他用了威脅的手段。
他強壓著不安,秉持著往日的做派,氣定神閒的道:“若皇叔就此辭別,朕要如何勵精圖治?變法已然推行,但若想要維持,尚需皇叔鼎立扶持。”
這句話說得是格外巧妙的,內中真正的意味,無外乎是以天下蒼生的安樂為餌。但凡心中存有志向的人,都需要一處施展之地,何況他不信,他不信這位攝政王真的不在乎這三年來歷經風雨才取得的成果。
然而對面的人冷淡的道,“陛下德才兼備,自行定奪即可。”
他沉默一陣,“皇叔便不擔心朕行差踏錯?”
攝政王就這樣看了他一眼,不為所動,“事關江山社稷,你若一心想當昏君,誰能組攔。”
心一點點的沉了下去,又是如當年般,他再一次體驗到了掌控之外的感覺。
他沉下了臉,第二次威脅道,“皇叔便不為府中的人考慮。”
這位攝政王就像看完了一出鬧劇,半分表情都倦於施捨,拂袖轉身,邁步便走,“悉聽尊便。”
他們都知道,一場不同與戰場刀劍相交的腥風血雨,將至了。
第9章 變革(下)
(九)變革(下)
如此大費周章,皆是因為他不想引發太大動盪。
天性里的掌握欲,讓他總是想將事態控制在一個能由他左右的程度。皇族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最大的士族,他要掠奪其他士族的權力,自然就免不了爭鬥。
王太傅曾說,“士族,是朝廷統治天下的紐帶,亦是根基所在,請陛下務必謹慎。”
他卻是果決的答,“不,這普天之下的萬萬黎民百姓,才是我泱泱大朝的萬載根基。”
這場血雨一下,就斷斷續續的下了三年。
父皇留給他的並非一個行將就木的爛攤子,三年的時間,足以將一個年輕王朝的腐肉悉數割掉。
從科舉到田制改革,革職抄家者數不勝數。統攬此事的是王氏一族的二十來歲、不滿而立之年的青年才俊,算起來,還應喊王太傅一聲大伯。
經此一事,王羨臨,王御使徹底走上了一條依附於皇權下的孤臣道路,王氏算是徹底上了他的賊船,做了他手中的一把尖刀。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就好像他是天定的真龍聖君,除了唯一的一件事。
那個人,他的王叔,王朝的攝政王,在塵埃落定後,向他遞上了一封辭呈。
第10章 無道
(十)無道
他做了一件有違天下禮法道義的事。
但於朝堂而言,卻依舊是風平浪靜,無事發生,甚至相較於先前變革時的腥風血雨,此刻可謂海清河晏,國泰民安,以至於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都較之先前少了很多。
所以說,日子一旦舒坦,就會過得很快。
此刻難得的有了閒暇,能行使一些作為君王的特權,忽的便又覺出當皇帝的好來。他當太子的時候,雖有跳脫浪蕩的性格,奈何父皇終歸是管得緊的。
他將一盤甜糕賞賜給了身旁的老太監,“來,嘗嘗這個。”
“老奴謝過陛下恩賜。”
老太監低著頭,雙手接過了乳白的瓷盤,小心翼翼的端了過去。
御書房的奏摺還整整齊齊的疊在書桌上,但這幾月風調雨順,並無大事需他操勞,他閒適的坐在寬椅上,自顧自的講著,“朕令御膳房的人在甜糕里加了山藥粉與糯米,少了幾分甜味,卻軟糯了很多。”
——這是他以前就想做的。
宮裡的點心製作是有章程,從採買到製作,一板一眼,就怕被歹人投了毒。以前每次吃著都總想改改,卻又苦於及指使不動御膳房,又沒到出宮建府的年齡。
他漫不經心的問,“味道如何?”
“……老奴見識淺薄,不敢妄自揣摩聖意。”
他繼續問,“味道如何?”
老太監面色一白,顫巍巍的跪了下去,不知如何作答。
他再問,“味道如何?”
“好,很好。”
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便立馬讓人傳旨將王府內的皇叔請進了宮內。
熟悉的人影行過禮後,就這樣站在他的對面。
攝政王此刻的一身官服上繡著條蛟龍,不似他身上那九龍擺尾,張牙舞爪耀武揚威的模樣。那繡出的紋路瞧著便極為沉穩,配著當年父皇賞賜的狐裘,更顯氣度不凡。
他欣賞了一陣,然後召人將一盤新的點心呈遞了過去,“皇叔覺得如何?”
侍女恭順的呈著白瓷小盤,盤中的甜糕晶瑩剔透,模樣精緻,攝政王卻看也不看,只是拿餘光極為冷漠的看了他一眼,不發一言。
他本想再恭敬一點,好言相勸,或者乾脆談些別的,但最終都在下一瞬被自己否決。這三年裡,他們是這樣的默契,分化士族大家,或是拉攏或是抄家滅門,所有的血雨腥風都在嚴絲合縫的縝密謀劃中塵埃落定,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這位攝政王當真是父皇留給他的最好的饋贈,奈何,這位皇叔現今也不肯再陪自己了。
他十一登基,十四親政,十五掌握權柄,以三年為期變革田制稅制,此刻十八,正是最年富力強的時候,隨著年月抽長的軀幹也顯得格外挺拔。
“既然皇叔不願動手,那便由朕來——”,他銜著甜糕直直親了過去,極為荒謬,卻又極為熱切,然而另一個人至始至終都無動於衷,那鷹一般視線就這樣將他籠罩著。
少年帝王有些惱怒,這種過於輕蔑的反應會令任何一個人難以忍受,何況他是格外的在意眼前的這位皇叔。這就像很多年前,他和攝政王坐在御花園裡,談到變革,他拒絕時,對方冷冷的那句:若你父皇在世,兵權在握,斷不至於這般瞻前顧後。
那個時候,他並沒有動怒,克制情緒,不動聲色,維持天家威儀,這王太傅在他作為太子時日日耳提面命的話,他到底還是放在了心上。但他忽然就不想再忍了,在朝堂上,他永遠是天下人的天子,肩負社稷,心繫百姓蒼生。而此刻,他就只是一個最普通的人,有最正常的七情六慾。
把甜糕自行吞下後,啃咬代替了親吻,然而從未鑽研此道,以至於甚是不得章法,直到最後嘗到了些許血的腥味兒,也僅僅是他一個人沉溺其中。
他壓抑著翻湧的情緒,極力平靜的對著一旁的老太監揮手,示意他們退下。得了指令,眾多宮女戰戰兢兢的低著頭,與老太監一同自御書房魚貫而出。
一時間,空蕩蕩的御書房內,僅剩下仍舊對峙著的兩個人。
第11章 荒誕
(十一)荒誕
厚重華美的錦布自高闊的漆木柱兩旁向中間延生,黑紅的布料上是山林鳥獸紋路,而御書房中的內室就被隔在這重重疊疊的簾幛之後。
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是在這位攝政王遞來辭呈後。
他用了威脅的手段。
他強壓著不安,秉持著往日的做派,氣定神閒的道:“若皇叔就此辭別,朕要如何勵精圖治?變法已然推行,但若想要維持,尚需皇叔鼎立扶持。”
這句話說得是格外巧妙的,內中真正的意味,無外乎是以天下蒼生的安樂為餌。但凡心中存有志向的人,都需要一處施展之地,何況他不信,他不信這位攝政王真的不在乎這三年來歷經風雨才取得的成果。
然而對面的人冷淡的道,“陛下德才兼備,自行定奪即可。”
他沉默一陣,“皇叔便不擔心朕行差踏錯?”
攝政王就這樣看了他一眼,不為所動,“事關江山社稷,你若一心想當昏君,誰能組攔。”
心一點點的沉了下去,又是如當年般,他再一次體驗到了掌控之外的感覺。
他沉下了臉,第二次威脅道,“皇叔便不為府中的人考慮。”
這位攝政王就像看完了一出鬧劇,半分表情都倦於施捨,拂袖轉身,邁步便走,“悉聽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