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她低頭繫緊了腰帶,淡淡道:“他們是什麼打算干我何事?我只管去送青岩最後一程。”
他只能嘆氣,她倔起來誰也攔不住。更何況他本不打算阻攔,他自有他的考量,有些人執拗太過,不撞南牆不回頭,索性就讓她去遇南牆,去絕望。“半夏身子不便,還是老實呆著,人不宜多,就讓木棉陪你去,混在送貨的車隊裡偷偷溜進去。今時不同往日,你入府後小心為上。”
景辭沉默中點頭,繞過他身側就要出行,忽而被他握住了手臂,聽他沉聲叮囑,“無論發生什麼,記得有我。”
“你放心。”奈何他如何能放心?剛出角門就有人躲躲藏藏跟上,怕她受苦又怕她厭煩,恨不能蕩平前路荊棘,肉身墊在她腳下,供她前路無憂。
春山沒能想明白,弓著身子湊上來問:“義父?還真讓郡主就這麼上國公府的門?那裡頭如今可亂著,二老爺臥病在床,府里只有一老一少兩個婆娘做主,指不定鬧出什麼事來,到時候……怕郡主又要傷心一回……”
陸焉理了理袖子,淡淡道:“若不傷心,如何死心?不讓她自己走一遭,恐怕這一輩子她都不能安心。咱們在一旁守著就是,天底下還沒人能在本督手裡翻出浪來。”
大約因今上要將景彥立做榜樣,樹碑立傳寫給鎮日裡鬥雞走狗樂享富貴的世家公子們瞧一瞧,給國公府的撫恤恩賜一樣接一樣,又是封號爵位又是金銀良田,前來悼念的人排起長龍,不似悶悶沉沉喪禮,倒像是往來道賀觥籌交錯的交際場面。內堂孫氏只差磕頭感謝太上老祖觀音菩薩,景家三個孩子都死得其所、死有所用,不但給國公府掙來了臉面,還為底下的兄弟姊妹鋪上一條青雲大道,哪裡擠得出眼淚來,她只差掩住嘴角偷笑。
國公府內有接應的人一早等著,大喇喇將她們領進側門,景辭一路低頭扮作幫工自長廊走回清風居,身邊並未有多少傷心哭泣,眼淚都要留著攢著去前廳靈堂里哭,示於人前才不算白費。
二老爺方用過藥,景瑜在臥室里低聲細語寬慰老父,世上最苦最悲即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景彥自幼在棍棒底下長大,是他日夜牽掛最不能省心的孩子,如今生生沒了,便就似清新時分眼睜睜看著被人剜掉一塊心頭肉,悲傷如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將本就在南逃路上波折多病的身體徹底壓垮。一瞬間老去十年,從健朗康泰到垂垂老矣,也不過是一句話一眨眼的功夫。
京城一劫,府中僕婢所剩不多,今日大都被抽調到前廳幫忙。景瑜伺候完二老爺用藥,擱下藥碗,忽然聽見門外起了響動,原以為是筆潤換上熱茶回來,正想起身去叮囑他再添上幾塊新炭,把屋子再熏得暖和些。行至門邊,卻撞見了她本以為這一生再不會遇見的人。
☆、第92章 喪禮
第九十二章喪禮
她在台階下靜靜望著景瑜難掩驚訝的神情,靜默的落霞、低垂的樹梢,cháo濕溫暖的南風捧起耳邊細碎柔軟的髮絲,她似乎入錯了門,行錯了路,是一朵晶瑩雪花落在破土回暖的春日裡,過於瘦削的身體撐不起搖曳的六幅裙,蒼白得幾近透明的皮膚仿佛一碰就碎,過於純淨過於纖薄,必不能久存於人世。
即使是輕手輕腳,也遲早要將靜謐的夢打破。景辭喚一聲“五姐姐……”
景瑜的驚詫點點溢散在眼底,聽她這一生五姐姐瞬時間都收攏起來,一把握住她的手將她拖進門來,留木棉做一身朴樸素素媳婦子打扮守在門後,於院中四顧。
景瑜的手緊緊握著她的,伴隨著情緒起伏越發加大了力道,攥得景辭生疼,這疼痛真真切切是物化的情感,讓人從心底里踏實感動。
景瑜急急道:“你不是……你……為何不早些回來!”
景辭垂下眼瞼,忍住眸中被記憶蒸騰而起的水霧,隱忍道:“九死一生,一言難盡。”
景瑜欲言又止,已見她蒼白瘦弱模樣,有再多疑惑也都不忍心再去追問。眼下情勢逼人,她踟躕猶豫,想要勸她一句,卻無從開口,只得說:“如今府里情況不大好,你若是現身……我只怕連老夫人都……”
景辭道:“姐姐放心,我只是想來見一見父親,再送青岩最後一程,其他人認不認我又能如何?他們當我‘殉節’,我便當他們都去了閻王地府,早已經不是一家人。”
景瑜長嘆,身子讓了一讓,將景辭引向藥香四溢的內室,裡頭是再簡單不過的陳設,一張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外綢里紗的床帳只束起半邊,半躺在床上的老人她不敢認,那人與她記憶中的父親有著相似的輪廓卻是全然不同的神情。
印象中父親始終是威嚴肅穆的臉孔,又是倜儻風流的書畫才子,舉手投足氤氳一身文人的風骨與驕傲。是錚錚鐵樹佇立在風雪漫天的山巔,雖高遠冷肅,但堅韌不拔。她一生似乎從未想過有日終將親眼目睹這一棵蒼天大樹轟然倒下的瞬間,還有他骨子裡仿佛永不能消弭的堅毅被命運摧殘成秋後的落葉腐爛的落花。
她甚至從未曾想過終有一日父親會漸漸老去,卻在毫無預料之時被命運一把推上前,直面病中虛弱無力的老父。他混濁的雙眼甚至分辨不出來人,他當她是景瑜,氣息微弱地囑咐道:“去前頭看看你弟弟……去吧……再陪陪他……”
景辭胸中酸澀,緩緩俯下身來握住父親冰冷枯瘦的手,並不敢用力,怕冒犯了威武如神明一般的父親,只輕輕覆住,顫抖的雙唇決心下過無數次,猶豫又逃回,最終深深呼吸過後,才能發出一聲,“父親……”幾乎就在話音落地之時,她眼眶滾動的淚珠瞬時滑落,父親的眼睛被世上最親昵的呼喚點亮,從黑夜到天明只需彈指一剎那,“小滿……”他聲音顫抖,胸間埋藏的是不能置信與欣喜難言仿佛都在這一句感慨與疑惑中找到出口,病弱的身體負荷不了滿漲的情緒,他止不住接二連三地重咳,景瑜趕忙上前來為他拍背舒氣,琥珀色的眼睛卻一直看著景辭,似乎想從她沉靜的面龐上找尋失蹤歲月的蛛絲馬跡。
景辭倒像是個已知結局的人,慢慢演繹劇本,她平靜異常,讓人參不透她的劫後餘生是慶幸還是悲苦,靜靜地竟然帶著慈悲,“那一日沒死成,是我的丫鬟替我去了。我對家中並無怨恨,也沒打算跪在大門口等幾位祖宗相認。這一回只求能去靈堂前送一送青岩,畢竟他走後,這世上我再沒有親人。”
景瑜比二老爺先一步反應,壓低了聲音皺眉道:“你這是怎麼地?好不容易見面還要拿這些話戳父親的心麼?你以為……你以為父親心裡不苦麼……”不自覺紅了眼眶,又不忍心再多說,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二老爺抬手攔一攔景瑜,嘆息道:“你怨我也是應當……”
“不敢,父親有父親的難處,家國天下忠孝禮義,父親也是不得已,是無可奈何,我若不明白,豈不是白費了父親多年教導?國公府三百年基業,景辭不敢自比。”
“是我愧對你,愧對你九泉之下的母親……我……唉……”他接連嘆氣,已然不能在她平靜的目光下抬起頭來。
景辭頓了頓,待時間沖淡了心中酸澀,才開口道:“我今日來,只想去送青岩最後一程,求父親成全!”她起身向二老爺下跪磕頭,額頭砸向地板發出沉悶一聲響,如同一記重錘沉沉砸在他心間,震碎了五臟壓出了鮮血,悶在心裡的痛,無法說與人知,於是透進四肢百骸里,每一處都是錐心刺骨的疼。
還需忍住,有什麼道理可講?他又要去很誰?
她再一次重複,“求父親成全!”
二老爺閉上眼,仰面朝向漆黑無光的帳頂,已然被抽走了渾身力氣,頹然如同樹葉凋零,嘆聲道:“你去吧……讓你姐姐陪著,不要驚動了其他人。你心裡明白,自國公府認定了你死在太和殿大火中,世上便再沒有汝寧郡主,也在沒有國公府六姑娘,你我父女之情,終究止於此。”
景辭再重重磕上三回,“養育之恩,今生今世莫不敢忘。今日一別再無相見之日,望父親保重,只當他們口中所述,女兒已經早早死在大火之中,揚灰挫骨永不超生!”有恨,又有怨,更多的是不舍是難離,她的孺慕之思骨肉之情,就此要被富貴名聲斬斷。
他們說她該死,她便不能活。
或許父親與兒女之間本就隔著崇山峻岭蜿蜒長河,所有的愛與關懷都要等山崩地裂洪水卷覆時才能撞破屏障噴涌而出。
景辭的決絕與執拗,父親的顧慮與隱忍,早就了今日的轉身訣別。
又是斜陽晚照萬物沉寂之時,天空一半是淡淡上玄月,一半是濃烈血殘陽,似乎正是她對父親的情感,愛恨交織,絕望中又總是存著一絲卑微的渴求,大約只要父親肯說一句“對不住,你回來吧”她便願意忘卻了前塵舊事伴在他身邊,仍舊安安分分做一個撒嬌賣乖的小女兒。
只可憐她的幻想與渴望從未能實現,她大約早已經習慣了希望一次次落空,連安慰都不必,照例沉默中咬緊牙堅持,漸漸成就一顆冷硬的心,不懼傷害。
一路是詭異的沉默,景瑜企圖說些什麼安慰身邊如同脫胎換骨的小妹,但又害怕無心中再去勾她傷心事,於是邊做東拉西扯,“調令下來了,我與你姐夫下月就要啟程南下。”
“去哪兒?”景辭問。
“敏杭鎮。”
爾後又是無言,她心上承載著千斤重擔,幾乎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無心多言。
兩姊妹小心敬慎地走到長廊盡頭,轉出來是一間開闊庭院,坐滿了口中咪咪哞哞叨念不斷的和尚道士,一左一右一東一西涇渭分明。前來悼念的賓客還未全然離去,有的在等,有的殷勤,各有目的,只是沒人真正為棺槨之中俊朗少年真真切切掉一滴眼淚。
才到門口,飄蕩的白幡似一縷縷留戀人間的魂魄,唱著不歸不歸,黃泉碧落無處容身。近了近了,心撲通撲通要跳出胸腔,猛然間又被人一把攥住,鑽心地疼,疼出了滿臉涕淚,一身傷懷。景辭似有感應,已然邁不開步子走不了路,傷心到了極點人也搖搖欲墜,眼看就要撲倒在地。景瑜連忙招呼兩個面生的丫鬟扶住她,幾乎將人架起來抬到靈前。
靈堂外頭熱熱鬧鬧,內里卻乏人問津。府中幾位夫人都是長輩,按理並不比為景彥守靈哭喪。老夫人是傷心過度起不來床,孫氏忙於應酬無暇相顧,他生前是多麼愛熱鬧的一個人,誰料到死後竟是如此落寞光景。
他只能嘆氣,她倔起來誰也攔不住。更何況他本不打算阻攔,他自有他的考量,有些人執拗太過,不撞南牆不回頭,索性就讓她去遇南牆,去絕望。“半夏身子不便,還是老實呆著,人不宜多,就讓木棉陪你去,混在送貨的車隊裡偷偷溜進去。今時不同往日,你入府後小心為上。”
景辭沉默中點頭,繞過他身側就要出行,忽而被他握住了手臂,聽他沉聲叮囑,“無論發生什麼,記得有我。”
“你放心。”奈何他如何能放心?剛出角門就有人躲躲藏藏跟上,怕她受苦又怕她厭煩,恨不能蕩平前路荊棘,肉身墊在她腳下,供她前路無憂。
春山沒能想明白,弓著身子湊上來問:“義父?還真讓郡主就這麼上國公府的門?那裡頭如今可亂著,二老爺臥病在床,府里只有一老一少兩個婆娘做主,指不定鬧出什麼事來,到時候……怕郡主又要傷心一回……”
陸焉理了理袖子,淡淡道:“若不傷心,如何死心?不讓她自己走一遭,恐怕這一輩子她都不能安心。咱們在一旁守著就是,天底下還沒人能在本督手裡翻出浪來。”
大約因今上要將景彥立做榜樣,樹碑立傳寫給鎮日裡鬥雞走狗樂享富貴的世家公子們瞧一瞧,給國公府的撫恤恩賜一樣接一樣,又是封號爵位又是金銀良田,前來悼念的人排起長龍,不似悶悶沉沉喪禮,倒像是往來道賀觥籌交錯的交際場面。內堂孫氏只差磕頭感謝太上老祖觀音菩薩,景家三個孩子都死得其所、死有所用,不但給國公府掙來了臉面,還為底下的兄弟姊妹鋪上一條青雲大道,哪裡擠得出眼淚來,她只差掩住嘴角偷笑。
國公府內有接應的人一早等著,大喇喇將她們領進側門,景辭一路低頭扮作幫工自長廊走回清風居,身邊並未有多少傷心哭泣,眼淚都要留著攢著去前廳靈堂里哭,示於人前才不算白費。
二老爺方用過藥,景瑜在臥室里低聲細語寬慰老父,世上最苦最悲即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景彥自幼在棍棒底下長大,是他日夜牽掛最不能省心的孩子,如今生生沒了,便就似清新時分眼睜睜看著被人剜掉一塊心頭肉,悲傷如千斤重擔壓在肩頭,將本就在南逃路上波折多病的身體徹底壓垮。一瞬間老去十年,從健朗康泰到垂垂老矣,也不過是一句話一眨眼的功夫。
京城一劫,府中僕婢所剩不多,今日大都被抽調到前廳幫忙。景瑜伺候完二老爺用藥,擱下藥碗,忽然聽見門外起了響動,原以為是筆潤換上熱茶回來,正想起身去叮囑他再添上幾塊新炭,把屋子再熏得暖和些。行至門邊,卻撞見了她本以為這一生再不會遇見的人。
☆、第92章 喪禮
第九十二章喪禮
她在台階下靜靜望著景瑜難掩驚訝的神情,靜默的落霞、低垂的樹梢,cháo濕溫暖的南風捧起耳邊細碎柔軟的髮絲,她似乎入錯了門,行錯了路,是一朵晶瑩雪花落在破土回暖的春日裡,過於瘦削的身體撐不起搖曳的六幅裙,蒼白得幾近透明的皮膚仿佛一碰就碎,過於純淨過於纖薄,必不能久存於人世。
即使是輕手輕腳,也遲早要將靜謐的夢打破。景辭喚一聲“五姐姐……”
景瑜的驚詫點點溢散在眼底,聽她這一生五姐姐瞬時間都收攏起來,一把握住她的手將她拖進門來,留木棉做一身朴樸素素媳婦子打扮守在門後,於院中四顧。
景瑜的手緊緊握著她的,伴隨著情緒起伏越發加大了力道,攥得景辭生疼,這疼痛真真切切是物化的情感,讓人從心底里踏實感動。
景瑜急急道:“你不是……你……為何不早些回來!”
景辭垂下眼瞼,忍住眸中被記憶蒸騰而起的水霧,隱忍道:“九死一生,一言難盡。”
景瑜欲言又止,已見她蒼白瘦弱模樣,有再多疑惑也都不忍心再去追問。眼下情勢逼人,她踟躕猶豫,想要勸她一句,卻無從開口,只得說:“如今府里情況不大好,你若是現身……我只怕連老夫人都……”
景辭道:“姐姐放心,我只是想來見一見父親,再送青岩最後一程,其他人認不認我又能如何?他們當我‘殉節’,我便當他們都去了閻王地府,早已經不是一家人。”
景瑜長嘆,身子讓了一讓,將景辭引向藥香四溢的內室,裡頭是再簡單不過的陳設,一張黃花梨簇雲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外綢里紗的床帳只束起半邊,半躺在床上的老人她不敢認,那人與她記憶中的父親有著相似的輪廓卻是全然不同的神情。
印象中父親始終是威嚴肅穆的臉孔,又是倜儻風流的書畫才子,舉手投足氤氳一身文人的風骨與驕傲。是錚錚鐵樹佇立在風雪漫天的山巔,雖高遠冷肅,但堅韌不拔。她一生似乎從未想過有日終將親眼目睹這一棵蒼天大樹轟然倒下的瞬間,還有他骨子裡仿佛永不能消弭的堅毅被命運摧殘成秋後的落葉腐爛的落花。
她甚至從未曾想過終有一日父親會漸漸老去,卻在毫無預料之時被命運一把推上前,直面病中虛弱無力的老父。他混濁的雙眼甚至分辨不出來人,他當她是景瑜,氣息微弱地囑咐道:“去前頭看看你弟弟……去吧……再陪陪他……”
景辭胸中酸澀,緩緩俯下身來握住父親冰冷枯瘦的手,並不敢用力,怕冒犯了威武如神明一般的父親,只輕輕覆住,顫抖的雙唇決心下過無數次,猶豫又逃回,最終深深呼吸過後,才能發出一聲,“父親……”幾乎就在話音落地之時,她眼眶滾動的淚珠瞬時滑落,父親的眼睛被世上最親昵的呼喚點亮,從黑夜到天明只需彈指一剎那,“小滿……”他聲音顫抖,胸間埋藏的是不能置信與欣喜難言仿佛都在這一句感慨與疑惑中找到出口,病弱的身體負荷不了滿漲的情緒,他止不住接二連三地重咳,景瑜趕忙上前來為他拍背舒氣,琥珀色的眼睛卻一直看著景辭,似乎想從她沉靜的面龐上找尋失蹤歲月的蛛絲馬跡。
景辭倒像是個已知結局的人,慢慢演繹劇本,她平靜異常,讓人參不透她的劫後餘生是慶幸還是悲苦,靜靜地竟然帶著慈悲,“那一日沒死成,是我的丫鬟替我去了。我對家中並無怨恨,也沒打算跪在大門口等幾位祖宗相認。這一回只求能去靈堂前送一送青岩,畢竟他走後,這世上我再沒有親人。”
景瑜比二老爺先一步反應,壓低了聲音皺眉道:“你這是怎麼地?好不容易見面還要拿這些話戳父親的心麼?你以為……你以為父親心裡不苦麼……”不自覺紅了眼眶,又不忍心再多說,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二老爺抬手攔一攔景瑜,嘆息道:“你怨我也是應當……”
“不敢,父親有父親的難處,家國天下忠孝禮義,父親也是不得已,是無可奈何,我若不明白,豈不是白費了父親多年教導?國公府三百年基業,景辭不敢自比。”
“是我愧對你,愧對你九泉之下的母親……我……唉……”他接連嘆氣,已然不能在她平靜的目光下抬起頭來。
景辭頓了頓,待時間沖淡了心中酸澀,才開口道:“我今日來,只想去送青岩最後一程,求父親成全!”她起身向二老爺下跪磕頭,額頭砸向地板發出沉悶一聲響,如同一記重錘沉沉砸在他心間,震碎了五臟壓出了鮮血,悶在心裡的痛,無法說與人知,於是透進四肢百骸里,每一處都是錐心刺骨的疼。
還需忍住,有什麼道理可講?他又要去很誰?
她再一次重複,“求父親成全!”
二老爺閉上眼,仰面朝向漆黑無光的帳頂,已然被抽走了渾身力氣,頹然如同樹葉凋零,嘆聲道:“你去吧……讓你姐姐陪著,不要驚動了其他人。你心裡明白,自國公府認定了你死在太和殿大火中,世上便再沒有汝寧郡主,也在沒有國公府六姑娘,你我父女之情,終究止於此。”
景辭再重重磕上三回,“養育之恩,今生今世莫不敢忘。今日一別再無相見之日,望父親保重,只當他們口中所述,女兒已經早早死在大火之中,揚灰挫骨永不超生!”有恨,又有怨,更多的是不舍是難離,她的孺慕之思骨肉之情,就此要被富貴名聲斬斷。
他們說她該死,她便不能活。
或許父親與兒女之間本就隔著崇山峻岭蜿蜒長河,所有的愛與關懷都要等山崩地裂洪水卷覆時才能撞破屏障噴涌而出。
景辭的決絕與執拗,父親的顧慮與隱忍,早就了今日的轉身訣別。
又是斜陽晚照萬物沉寂之時,天空一半是淡淡上玄月,一半是濃烈血殘陽,似乎正是她對父親的情感,愛恨交織,絕望中又總是存著一絲卑微的渴求,大約只要父親肯說一句“對不住,你回來吧”她便願意忘卻了前塵舊事伴在他身邊,仍舊安安分分做一個撒嬌賣乖的小女兒。
只可憐她的幻想與渴望從未能實現,她大約早已經習慣了希望一次次落空,連安慰都不必,照例沉默中咬緊牙堅持,漸漸成就一顆冷硬的心,不懼傷害。
一路是詭異的沉默,景瑜企圖說些什麼安慰身邊如同脫胎換骨的小妹,但又害怕無心中再去勾她傷心事,於是邊做東拉西扯,“調令下來了,我與你姐夫下月就要啟程南下。”
“去哪兒?”景辭問。
“敏杭鎮。”
爾後又是無言,她心上承載著千斤重擔,幾乎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無心多言。
兩姊妹小心敬慎地走到長廊盡頭,轉出來是一間開闊庭院,坐滿了口中咪咪哞哞叨念不斷的和尚道士,一左一右一東一西涇渭分明。前來悼念的賓客還未全然離去,有的在等,有的殷勤,各有目的,只是沒人真正為棺槨之中俊朗少年真真切切掉一滴眼淚。
才到門口,飄蕩的白幡似一縷縷留戀人間的魂魄,唱著不歸不歸,黃泉碧落無處容身。近了近了,心撲通撲通要跳出胸腔,猛然間又被人一把攥住,鑽心地疼,疼出了滿臉涕淚,一身傷懷。景辭似有感應,已然邁不開步子走不了路,傷心到了極點人也搖搖欲墜,眼看就要撲倒在地。景瑜連忙招呼兩個面生的丫鬟扶住她,幾乎將人架起來抬到靈前。
靈堂外頭熱熱鬧鬧,內里卻乏人問津。府中幾位夫人都是長輩,按理並不比為景彥守靈哭喪。老夫人是傷心過度起不來床,孫氏忙於應酬無暇相顧,他生前是多麼愛熱鬧的一個人,誰料到死後竟是如此落寞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