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
軍隊在次日便離開了朝麓。其實從此處離開的只有兩萬餘人,餘下的兵力調自各地駐軍,沿途回合,然後齊赴曄郡。
可即便只有兩萬餘人,看上去也還是浩浩蕩蕩的,氣勢懾人。
阿追站在城樓上目送他們離開,身後是數位重臣,城樓下還有許多朝臣與貴族。但這麼多人站在一起,卻安靜得聽不到一點動靜,好像即便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此戰必會大捷,此時也還是心情沉重得很。
連阿追都無法從這種沉重里抽離出來,她靜靜地看著,看著前面的旌旗遠了、騎兵的陣型遠了,再到最後,連末尾處的士兵也看不清楚了。
她也不知自己是在沉重什麼。這些人其實與她並沒有那麼多的關係,即便現下她與戚王同掌一國,戚國的成敗其實也對她並無多大的影響。
哪怕戚王死了,她也還是可以去其他地方謀士,她擔心什麼呢?
阿追輕吁著氣,搖搖頭,到底克制住了沒讓自己再順著蘇鸞想看熱鬧的方向去想。她轉過身走下城樓,眼前的那許多人恭敬而小心地頷首後退,讓出一條道來。
她突然覺得或許該說些什麼。
停下腳步靜了一會兒,她抬眸朗聲道:“殿下會平安歸來的。”
語罷想了想,又心緒微亂地補充道:“將士們都會平安歸來的。”
此後數日忙得焦頭爛額。
戚王發話將國事留給她,從前戚王親征時會稟去軍中的大事小情便都呈到了她這裡。阿追恨不能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才好,感覺自己每時每刻都忙得連走走神的工夫都沒有。
每天料理晚事情後都覺得疲憊不已,可上了榻後,她又睡不著。
她閉上眼就會無可抑制的胡思亂想,擔心軍隊出什麼意外,比如會不會糧糙不足?會不會遭遇偷襲?會不會再潛入一次刺客?
其實她是最不該為此擔心的一個,前前後後的占卜都是她親手做的,而且軍中也每隔兩日便有例行的稟報傳回來,讓她知道軍隊的動向。同樣,朝麓城中要緊的安排她也著人細緻地記錄後呈至軍中,讓戚王知道。
可阿追還是覺得心裡發空,少點什麼。
她好似越來越忍不住地想要寫封信過去,卻又十分清楚這信寫了也沒什麼用——她想問的事其實在那些回稟里都已經寫得一清二楚了,無論她寫信問誰,得到的回信里所述的,都不可能比那些例行回稟更細緻。
是以阿追為此專程從榻上爬起來後,卻在案邊懸著筆琢磨了很久。久到墨汁在筆尖上一點點積起來,綴成了個珠子又砸下來,將潔白的縑帛一角砸出了一汪墨漬。
阿追嘆了口氣,筆終於落了下去,毫無意義地問了一句:萬事皆安?
墨跡晾乾後她叫來信使,將縑帛折了幾折後信手遞給他:“呈交戚……”語出驀地一挑眉,“呈交上將軍。”
信送出去後她平心靜氣了一陣子,安心地躺回去,過了會兒又坐起來,叫來宮人:“明日一早去知會莊丞相,我要擇日祭拜月主,為軍隊祈福。”
.
戚軍大營。
如若正常行軍,再有十日便可抵達曄郡了。一切皆已安排穩妥,主帳中雖每日早晚仍會各議一次事,但已都是些小安排,在朝麓的事情稟來時,眾人也一併聽一聽朝麓的動向。
這日晚又送來的朝麓稟報是莊丞相親自寫的,比以往的內容多了一些。嬴煥一時心弦緊繃,接過來一看,才見是阿追要祭祀月主,關於祭禮的各項事宜、開支都在這次的稟報里,所以才顯得格外長。
他鬆了口氣,見那信使手裡還捧著一方縑帛,便問:“那是什麼?”
“國巫親筆。”信使回道,嬴煥心中一喜,下一句便傳進耳中,“是呈交上將軍的。”
“……”他面色微沉地點了頭,信使行到雁逸身邊,雁逸便接了信。
戚王不由自主地側眸去看,想看看縑帛背後有沒有透出什麼筆跡來。他一邊想問阿追寫了什麼,一邊又怕無關公事而是私下裡親密的詢問……那他便不想知道了。
卻見雁逸看了一眼便撲哧笑出聲來,帳中的另幾位將領見狀都一愣。戚王面色陰晴不定地默了好一會兒,終於還是問了:“寫了什麼?”
“……”雁逸摒了笑,正正色,將縑帛呈了上去。
娟秀而熟悉的字跡激得嬴煥眉心一跳。
萬事皆安?
卻不是問他,只是問雁逸。
“哦,無事便好。”他平緩著氣息看向別處,淡聲道,“上將軍記得給她回信。”
他深深地緩了一息,剛理好心緒欲繼續議事,另一信使模樣的人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主上!”
眾人齊看過去,嬴煥蹙眉:“說。”
“主上,雁……雁夫人不見了!”那信使跪伏在地氣喘吁吁,“行宮那邊說,夫人說想出城散散心,出城後又說想自己在河邊待一會兒,讓旁人都退開,過半個時辰回行宮。可半個時辰後護衛去找她,人就不見了……他們在一座石橋下見到些許劃痕,似是藏過船。”
雁逸悚然驚住:“她去了何處?”
“小的不知……”信使心虛道。
嬴煥壓住心驚想了想,蹙眉道:“那是哪條河?”
“是……”那信使想了想,“是蠡州南邊的項伏河。”
嬴煥與雁逸同時呼吸一窒,相互一望,誰也沒能掩飾住油然而生的驚色。
項伏河,是徊江四大支流中的一條,而徊江流經各國。
再者,項伏河還直接流經朝麓城前。
他第一次救起阿追的地方,其實也是徊江的這一條支流的岸邊。
☆、第 98 章 則亂
? 戚王揮手屏退信使,其他將領也識趣地告退出去。嬴煥與雁逸面面相覷了好一會兒,心下的暗驚便被疑雲取代。
仔細想來,一個雁遲並不可怕。朝麓是戚國的國都,守備最嚴密的地方,阿追又在王宮裡,要再行刺更是件難事。
只是,雁遲必定也清楚這些,眼下突然離開行宮會是為了什麼?
“她可會是為見其他人?”戚王沉吟道。
雁逸想了一會兒,搖頭:“不會。她在王宮中多年,在朝麓城中沒什麼值得她這樣孤身折返的朋友。她又知臣和主上現已出征,也不會是想回來找我們。”
嬴煥目光一凌:“她如何知曉我們已出征?”
“……這麼大的事。”雁逸怔然,“舉國上下都知道,她自然也知道。前兩日還差人給臣送了信,囑咐臣小心。”
雁逸言罷,卻見戚王面容更冷。
“主上……?”雁逸也蹙了眉頭,頷首道,“主上縱使想護阿追,也不能說阿遲得知了人盡皆知的事情都是錯的。”
戚王笑了一聲:“我知你想護雁遲,人之常情。”
雁逸沉默未言。
戚王笑容淡去:“但我若告訴你,我在出征前特意吩咐了行宮上下,萬不可讓雁遲知道你我皆已出征呢?”
雁逸倏然一愕!
“她不該有其他途徑知道這件事。”嬴煥睇著雁逸沉了一會兒,“現下不僅知道了,還趁此期間突然離開,孟哲君覺得她最可能是衝著誰去的?”
唯一的答案在雁逸心頭一冒又被他死死按下去,雁逸斷然道:“不可能,她縱使能回朝麓也進不了王宮的大門。”
嬴煥點了頭,沒有否認他這說法。
王宮斷不是誰都能隨意進出的,除卻採買的宮人以外,旁人覲見都要提前傳話。往日見不見是他說了算,現下是阿追自己做主。
“那若阿追離開王宮呢?”他忽地道。
雁逸愣住,戚王手裡的竹簡敲在案頭:“莊丞相說,阿追要為月主行祭禮。”
月主的神廟在宮外。
雁逸的心弦立時緊了一瞬,他想到月主廟原本只是個小廟,香火不旺,建的地方也不太好。阿追到戚國後只是在原址上加以擴建,論位置依舊是不好的,周圍顯得比較亂,緊鄰的幾條小街放不了多少護衛,如若真的有了打鬥,堵在裡面的人會很危險。
然則再做細想,他又安下些心。
“縱使阿追出宮,阿遲也動不了她。”雁逸冷靜道,“她尋不到人為她做事。王宮中以阿追為尊,至於朝麓城裡,雖然護衛兵士眾多,但她連臣將軍府的護衛也調不動。”
嬴煥嗯了一聲,頷首讓雁逸先行回去歇息,思緒卻仍在飛轉不停。
他覺得雁遲不至於這樣恨阿追,或許嫉妒,卻遠沒到非殺她不可的地步。可眼前的事……
他想到了莫婆婆先前對雁逸的叮囑,她說讓雁逸不要追查甘凡對他施邪術的事,可見那件事也很有可能與雁遲有關。
現下該當如何為好?
他難免一顆心緊懸,不見到她安然無恙便放不下來;可理智想來,又知雁逸所述俱是對的,應是不會出事。
.
朝麓城。
刮過巷間的秋風又冷了一層時,祭禮的各樣事宜皆已準備穩妥。照例要有眾多巫師在祭禮前半個月便著手占卜大小事宜,想得到的關乎國運的事皆可一卜。阿追便將烏村眾人從昱京召了回來,他們到後歇了兩天,便在月主廟中忙了起來。
阿追則在廟裡尋了個空著的廂房,難得清閒地在房裡磨起了指甲。
蘇鸞初見她這樣便很訝異,過了須臾後忍不住道:“不是該你去主持占卜麼?”頓了一瞬後又驚道,“你該不是因為怨恨戚王,所以這般讓月主對戚國不滿吧?”
“我若想讓月主對戚國不滿,壓根不提祭祀的事就是了。”阿追白了她一眼,猶自慵懶地打哈欠,“此時要大加占卜只因據說祭祀前占卜格外准而已,其實該卜的事我早已卜過了,隨他們卜點什麼吧……”
近來實在太累,每天一起床要面對的便是寫滿字的竹簡、寫滿字的縑帛,現下的占卜又是要做細緻記錄的,對她而言又無甚大用,還是交給旁人去做吧。
秋風卷至山野間,正行進的大軍中,將領的斗篷被風拂起,修剪整齊的馬鬃也被吹得凌亂了一小陣。嬴煥被這涼風颳得深思一清,倏爾從恍神中抽離出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已走神許久了。
他定定神,手上緊了緊韁繩,令馬行得慢了些,又不由自主地向南看去。
他現下在的地方,是從前的褚國境內,在朝麓以北。如若縱馬返回朝麓,要五天。再算上折回來便是十天,那應是已與班皖大軍開戰的日子。如若讓軍隊先駐紮在曄郡按兵不動地等他,會否遭遇偷襲便不好說;而若索性讓軍隊就地紮營,待得他回來再繼續行軍,每日的糧糙開支便如流水般廢了。
可饒是這樣,他還是幾次生了先行折返朝麓一趟的念頭。即便不住地提醒自己這並無甚用途,這念頭也還是壓不住,甚至著人去提醒一句的想法都不足以抵消這猛烈的念頭……
他一心在想,只要回去一趟,親口交待幾句,哪怕只是叮囑她一聲小心,他便能放心了。
大概只是執著的想真切地看一眼她安然無恙。
嬴煥遙望著南邊沉默了一會兒,忽地暗嘲自己竟變得這樣優柔。
入夜,朝麓城中歸於安寂,月主廟中的燈火仍還亮著,尚未忙完的巫師們繼續在主殿中忙於占卜。廂房裡,躺在榻上的阿追又打了個哈欠,另一邊的床榻響起銜雪的詢問聲:“……國巫,你睡不著?”
阿追“嗯”了一聲,在黑暗裡蹙蹙眉頭:“困卻睡不著。吵著你了?”
“我也睡不著。”銜雪翻了個身,“兄長讓我來時,囑咐我注意著點你身邊的動靜,若有異樣便及時給他捎個信,他好來護你……我一想這事就怪害怕的,你在戚國過得很危險麼?”
“……也沒有,公子太過擔心了。”阿追笑了一聲,不由自主地回想蘇洌。靜了會兒,聽得銜雪那邊又說:“我兄長要成婚了,他答應娶個南束的貴族姑娘為妻。”
阿追微一怔:“哦?”她辨了辨銜雪的語氣,問她,“怎麼?他不喜歡?”
“大抵也說不出喜不喜歡……”遙遙的,她聽見銜雪嘆了口氣,“我只知道他最先所考慮的,便不是喜不喜歡,而是娶了那個姑娘,那支貴族便答應說服女王向戚國稱臣……他說縱使現在是盟友,日後戚國與南束間也必有一戰,如若到時不及時稱臣,你肯定會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的。”
銜雪頓了頓,從黑暗中看向阿追床榻的方向:“不過他也說了,就算是稱臣之後,戚王若待你不好,他也一樣可以領兵造反。你喜歡戚王,安心喜歡便是了。”
“我沒……”阿追脫口而出,頃刻間就聽另一方的床榻上“撲哧”地一聲笑。
她眉頭驟蹙:“阿鸞你!”
阿追翻下榻便衝過去,蘇鸞立刻被子裹緊了躲她:“好了好了我沒故意偷聽!我只是也沒睡著!”見她還是氣勢洶洶地闖過來,她又繼續喊:“你沒喜歡戚王!沒喜歡!一點都不是為他睡不著,行了麼?”
“……哼!”阿追仍是抄起軟枕照她臉狠砸了一下,俄而腳步重重地回到自己榻上躺下,心裡亂得更睡不著了。
沉沉夜色覆住萬千軍帳,天邊月正彎,一抹雲煙鉤在月牙的尖角上,像是從棉衣里扯出來的一抹絮。
外面的護衛輪值的腳步聲剛散去,看來已經丑時了。嬴煥猶是睡不著,似有個火把在心頭撩著,燒得他無論如何都靜不下神來,連心跳都亂得不正常。
軍隊在次日便離開了朝麓。其實從此處離開的只有兩萬餘人,餘下的兵力調自各地駐軍,沿途回合,然後齊赴曄郡。
可即便只有兩萬餘人,看上去也還是浩浩蕩蕩的,氣勢懾人。
阿追站在城樓上目送他們離開,身後是數位重臣,城樓下還有許多朝臣與貴族。但這麼多人站在一起,卻安靜得聽不到一點動靜,好像即便他們每個人都知道此戰必會大捷,此時也還是心情沉重得很。
連阿追都無法從這種沉重里抽離出來,她靜靜地看著,看著前面的旌旗遠了、騎兵的陣型遠了,再到最後,連末尾處的士兵也看不清楚了。
她也不知自己是在沉重什麼。這些人其實與她並沒有那麼多的關係,即便現下她與戚王同掌一國,戚國的成敗其實也對她並無多大的影響。
哪怕戚王死了,她也還是可以去其他地方謀士,她擔心什麼呢?
阿追輕吁著氣,搖搖頭,到底克制住了沒讓自己再順著蘇鸞想看熱鬧的方向去想。她轉過身走下城樓,眼前的那許多人恭敬而小心地頷首後退,讓出一條道來。
她突然覺得或許該說些什麼。
停下腳步靜了一會兒,她抬眸朗聲道:“殿下會平安歸來的。”
語罷想了想,又心緒微亂地補充道:“將士們都會平安歸來的。”
此後數日忙得焦頭爛額。
戚王發話將國事留給她,從前戚王親征時會稟去軍中的大事小情便都呈到了她這裡。阿追恨不能一天有二十四個時辰才好,感覺自己每時每刻都忙得連走走神的工夫都沒有。
每天料理晚事情後都覺得疲憊不已,可上了榻後,她又睡不著。
她閉上眼就會無可抑制的胡思亂想,擔心軍隊出什麼意外,比如會不會糧糙不足?會不會遭遇偷襲?會不會再潛入一次刺客?
其實她是最不該為此擔心的一個,前前後後的占卜都是她親手做的,而且軍中也每隔兩日便有例行的稟報傳回來,讓她知道軍隊的動向。同樣,朝麓城中要緊的安排她也著人細緻地記錄後呈至軍中,讓戚王知道。
可阿追還是覺得心裡發空,少點什麼。
她好似越來越忍不住地想要寫封信過去,卻又十分清楚這信寫了也沒什麼用——她想問的事其實在那些回稟里都已經寫得一清二楚了,無論她寫信問誰,得到的回信里所述的,都不可能比那些例行回稟更細緻。
是以阿追為此專程從榻上爬起來後,卻在案邊懸著筆琢磨了很久。久到墨汁在筆尖上一點點積起來,綴成了個珠子又砸下來,將潔白的縑帛一角砸出了一汪墨漬。
阿追嘆了口氣,筆終於落了下去,毫無意義地問了一句:萬事皆安?
墨跡晾乾後她叫來信使,將縑帛折了幾折後信手遞給他:“呈交戚……”語出驀地一挑眉,“呈交上將軍。”
信送出去後她平心靜氣了一陣子,安心地躺回去,過了會兒又坐起來,叫來宮人:“明日一早去知會莊丞相,我要擇日祭拜月主,為軍隊祈福。”
.
戚軍大營。
如若正常行軍,再有十日便可抵達曄郡了。一切皆已安排穩妥,主帳中雖每日早晚仍會各議一次事,但已都是些小安排,在朝麓的事情稟來時,眾人也一併聽一聽朝麓的動向。
這日晚又送來的朝麓稟報是莊丞相親自寫的,比以往的內容多了一些。嬴煥一時心弦緊繃,接過來一看,才見是阿追要祭祀月主,關於祭禮的各項事宜、開支都在這次的稟報里,所以才顯得格外長。
他鬆了口氣,見那信使手裡還捧著一方縑帛,便問:“那是什麼?”
“國巫親筆。”信使回道,嬴煥心中一喜,下一句便傳進耳中,“是呈交上將軍的。”
“……”他面色微沉地點了頭,信使行到雁逸身邊,雁逸便接了信。
戚王不由自主地側眸去看,想看看縑帛背後有沒有透出什麼筆跡來。他一邊想問阿追寫了什麼,一邊又怕無關公事而是私下裡親密的詢問……那他便不想知道了。
卻見雁逸看了一眼便撲哧笑出聲來,帳中的另幾位將領見狀都一愣。戚王面色陰晴不定地默了好一會兒,終於還是問了:“寫了什麼?”
“……”雁逸摒了笑,正正色,將縑帛呈了上去。
娟秀而熟悉的字跡激得嬴煥眉心一跳。
萬事皆安?
卻不是問他,只是問雁逸。
“哦,無事便好。”他平緩著氣息看向別處,淡聲道,“上將軍記得給她回信。”
他深深地緩了一息,剛理好心緒欲繼續議事,另一信使模樣的人跌跌撞撞地闖了進來:“主上!”
眾人齊看過去,嬴煥蹙眉:“說。”
“主上,雁……雁夫人不見了!”那信使跪伏在地氣喘吁吁,“行宮那邊說,夫人說想出城散散心,出城後又說想自己在河邊待一會兒,讓旁人都退開,過半個時辰回行宮。可半個時辰後護衛去找她,人就不見了……他們在一座石橋下見到些許劃痕,似是藏過船。”
雁逸悚然驚住:“她去了何處?”
“小的不知……”信使心虛道。
嬴煥壓住心驚想了想,蹙眉道:“那是哪條河?”
“是……”那信使想了想,“是蠡州南邊的項伏河。”
嬴煥與雁逸同時呼吸一窒,相互一望,誰也沒能掩飾住油然而生的驚色。
項伏河,是徊江四大支流中的一條,而徊江流經各國。
再者,項伏河還直接流經朝麓城前。
他第一次救起阿追的地方,其實也是徊江的這一條支流的岸邊。
☆、第 98 章 則亂
? 戚王揮手屏退信使,其他將領也識趣地告退出去。嬴煥與雁逸面面相覷了好一會兒,心下的暗驚便被疑雲取代。
仔細想來,一個雁遲並不可怕。朝麓是戚國的國都,守備最嚴密的地方,阿追又在王宮裡,要再行刺更是件難事。
只是,雁遲必定也清楚這些,眼下突然離開行宮會是為了什麼?
“她可會是為見其他人?”戚王沉吟道。
雁逸想了一會兒,搖頭:“不會。她在王宮中多年,在朝麓城中沒什麼值得她這樣孤身折返的朋友。她又知臣和主上現已出征,也不會是想回來找我們。”
嬴煥目光一凌:“她如何知曉我們已出征?”
“……這麼大的事。”雁逸怔然,“舉國上下都知道,她自然也知道。前兩日還差人給臣送了信,囑咐臣小心。”
雁逸言罷,卻見戚王面容更冷。
“主上……?”雁逸也蹙了眉頭,頷首道,“主上縱使想護阿追,也不能說阿遲得知了人盡皆知的事情都是錯的。”
戚王笑了一聲:“我知你想護雁遲,人之常情。”
雁逸沉默未言。
戚王笑容淡去:“但我若告訴你,我在出征前特意吩咐了行宮上下,萬不可讓雁遲知道你我皆已出征呢?”
雁逸倏然一愕!
“她不該有其他途徑知道這件事。”嬴煥睇著雁逸沉了一會兒,“現下不僅知道了,還趁此期間突然離開,孟哲君覺得她最可能是衝著誰去的?”
唯一的答案在雁逸心頭一冒又被他死死按下去,雁逸斷然道:“不可能,她縱使能回朝麓也進不了王宮的大門。”
嬴煥點了頭,沒有否認他這說法。
王宮斷不是誰都能隨意進出的,除卻採買的宮人以外,旁人覲見都要提前傳話。往日見不見是他說了算,現下是阿追自己做主。
“那若阿追離開王宮呢?”他忽地道。
雁逸愣住,戚王手裡的竹簡敲在案頭:“莊丞相說,阿追要為月主行祭禮。”
月主的神廟在宮外。
雁逸的心弦立時緊了一瞬,他想到月主廟原本只是個小廟,香火不旺,建的地方也不太好。阿追到戚國後只是在原址上加以擴建,論位置依舊是不好的,周圍顯得比較亂,緊鄰的幾條小街放不了多少護衛,如若真的有了打鬥,堵在裡面的人會很危險。
然則再做細想,他又安下些心。
“縱使阿追出宮,阿遲也動不了她。”雁逸冷靜道,“她尋不到人為她做事。王宮中以阿追為尊,至於朝麓城裡,雖然護衛兵士眾多,但她連臣將軍府的護衛也調不動。”
嬴煥嗯了一聲,頷首讓雁逸先行回去歇息,思緒卻仍在飛轉不停。
他覺得雁遲不至於這樣恨阿追,或許嫉妒,卻遠沒到非殺她不可的地步。可眼前的事……
他想到了莫婆婆先前對雁逸的叮囑,她說讓雁逸不要追查甘凡對他施邪術的事,可見那件事也很有可能與雁遲有關。
現下該當如何為好?
他難免一顆心緊懸,不見到她安然無恙便放不下來;可理智想來,又知雁逸所述俱是對的,應是不會出事。
.
朝麓城。
刮過巷間的秋風又冷了一層時,祭禮的各樣事宜皆已準備穩妥。照例要有眾多巫師在祭禮前半個月便著手占卜大小事宜,想得到的關乎國運的事皆可一卜。阿追便將烏村眾人從昱京召了回來,他們到後歇了兩天,便在月主廟中忙了起來。
阿追則在廟裡尋了個空著的廂房,難得清閒地在房裡磨起了指甲。
蘇鸞初見她這樣便很訝異,過了須臾後忍不住道:“不是該你去主持占卜麼?”頓了一瞬後又驚道,“你該不是因為怨恨戚王,所以這般讓月主對戚國不滿吧?”
“我若想讓月主對戚國不滿,壓根不提祭祀的事就是了。”阿追白了她一眼,猶自慵懶地打哈欠,“此時要大加占卜只因據說祭祀前占卜格外准而已,其實該卜的事我早已卜過了,隨他們卜點什麼吧……”
近來實在太累,每天一起床要面對的便是寫滿字的竹簡、寫滿字的縑帛,現下的占卜又是要做細緻記錄的,對她而言又無甚大用,還是交給旁人去做吧。
秋風卷至山野間,正行進的大軍中,將領的斗篷被風拂起,修剪整齊的馬鬃也被吹得凌亂了一小陣。嬴煥被這涼風颳得深思一清,倏爾從恍神中抽離出來,這才意識到自己已走神許久了。
他定定神,手上緊了緊韁繩,令馬行得慢了些,又不由自主地向南看去。
他現下在的地方,是從前的褚國境內,在朝麓以北。如若縱馬返回朝麓,要五天。再算上折回來便是十天,那應是已與班皖大軍開戰的日子。如若讓軍隊先駐紮在曄郡按兵不動地等他,會否遭遇偷襲便不好說;而若索性讓軍隊就地紮營,待得他回來再繼續行軍,每日的糧糙開支便如流水般廢了。
可饒是這樣,他還是幾次生了先行折返朝麓一趟的念頭。即便不住地提醒自己這並無甚用途,這念頭也還是壓不住,甚至著人去提醒一句的想法都不足以抵消這猛烈的念頭……
他一心在想,只要回去一趟,親口交待幾句,哪怕只是叮囑她一聲小心,他便能放心了。
大概只是執著的想真切地看一眼她安然無恙。
嬴煥遙望著南邊沉默了一會兒,忽地暗嘲自己竟變得這樣優柔。
入夜,朝麓城中歸於安寂,月主廟中的燈火仍還亮著,尚未忙完的巫師們繼續在主殿中忙於占卜。廂房裡,躺在榻上的阿追又打了個哈欠,另一邊的床榻響起銜雪的詢問聲:“……國巫,你睡不著?”
阿追“嗯”了一聲,在黑暗裡蹙蹙眉頭:“困卻睡不著。吵著你了?”
“我也睡不著。”銜雪翻了個身,“兄長讓我來時,囑咐我注意著點你身邊的動靜,若有異樣便及時給他捎個信,他好來護你……我一想這事就怪害怕的,你在戚國過得很危險麼?”
“……也沒有,公子太過擔心了。”阿追笑了一聲,不由自主地回想蘇洌。靜了會兒,聽得銜雪那邊又說:“我兄長要成婚了,他答應娶個南束的貴族姑娘為妻。”
阿追微一怔:“哦?”她辨了辨銜雪的語氣,問她,“怎麼?他不喜歡?”
“大抵也說不出喜不喜歡……”遙遙的,她聽見銜雪嘆了口氣,“我只知道他最先所考慮的,便不是喜不喜歡,而是娶了那個姑娘,那支貴族便答應說服女王向戚國稱臣……他說縱使現在是盟友,日後戚國與南束間也必有一戰,如若到時不及時稱臣,你肯定會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的。”
銜雪頓了頓,從黑暗中看向阿追床榻的方向:“不過他也說了,就算是稱臣之後,戚王若待你不好,他也一樣可以領兵造反。你喜歡戚王,安心喜歡便是了。”
“我沒……”阿追脫口而出,頃刻間就聽另一方的床榻上“撲哧”地一聲笑。
她眉頭驟蹙:“阿鸞你!”
阿追翻下榻便衝過去,蘇鸞立刻被子裹緊了躲她:“好了好了我沒故意偷聽!我只是也沒睡著!”見她還是氣勢洶洶地闖過來,她又繼續喊:“你沒喜歡戚王!沒喜歡!一點都不是為他睡不著,行了麼?”
“……哼!”阿追仍是抄起軟枕照她臉狠砸了一下,俄而腳步重重地回到自己榻上躺下,心裡亂得更睡不著了。
沉沉夜色覆住萬千軍帳,天邊月正彎,一抹雲煙鉤在月牙的尖角上,像是從棉衣里扯出來的一抹絮。
外面的護衛輪值的腳步聲剛散去,看來已經丑時了。嬴煥猶是睡不著,似有個火把在心頭撩著,燒得他無論如何都靜不下神來,連心跳都亂得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