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看到老布面對生死如此豁達,余海風又是非常感動。
余海風要將老布接到自己家裡去,老布仍然不同意。余海風便向他解釋,中國畢竟不同外國,中國人會覺得,一個外人死在自己家裡,會給自家帶來某些不好的東西。
老布問:“那你呢?你不擔心嗎?”
余海風說:“我不同,我已經信了主。”
老布說:“主會保佑你的,我的孩子。”
余海風叫來了自家的車,他親自抱起老布,然後和他一起坐在車上。讓他沒想到的是,老布這麼高的個子,卻輕得出乎意料。看來,老布是對的,老人確實已經油盡燈枯。
老布在余家只住了五天。每天,余海風都會抽出時間,和老布說一會兒話。
余海風說得最多的,還是當前的世道。他說:“現今的中國,庸官當道,貪官橫行,好人受到迫害,民不聊生。主為什麼不懲治那些惡人?”
“會的。”老布說,“主不能容忍人世間的罪惡,所以,一定會懲治他們的。”
“那麼,這個懲治,什麼時候會到?”余海風問。
“懲治已經開始了,只不過,大家被眼前利益蒙住了眼睛,看不到懲治已經開始。”
最後那天,老布或許真有什麼預感,見到余海風時,他從枕頭下拿出一本書,遞給余海風:“這本《聖經》,送給你!”
余海風心中想自己不認識英文,給自己有什麼用呢。接過之後,約翰·布魯尼繼續道:“我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用漢語注釋了,本來想全部注釋的,可惜沒時間了……”
余海風安慰他說:“老布爺爺,您會好起來的。”
老布微微一笑:“我是主的使者,我一生都交給了主,所以,我一生為主傳播福音,從來只是幫人,不會求人。現在,我想最後求你幾件事。”
余海風說:“老布爺爺,你說,什麼事,我都替你做。”
約翰·布魯尼說:“第一件事,我死後,在我的墳前種一棵樹,一棵茶樹。”
余海風說:“好。”
約翰·布魯尼翻出那個木十字架:“我死後,把這個十字架插在我的墳上。”
余海風以為老布求自己辦的是什麼大事,沒料到都是這么小的事,心中說不出是一種什麼滋味,只是重重地點頭。
“還有最後一件事。”老布說,“我在洪江這麼多年,只收了兩個教徒。我死後,除了參與埋葬的人,追悼會只能你們兩個人參加。我知道,王順喜腿腳不方便,他如果不能參加,就算了。只要你一個人去就行了,我求你站在我的墳前,畫一個十字,說一聲阿門。”
余海風說:“老布爺爺,我答應你,我都答應了。”
約翰·布魯尼:“好了,孩子,我累了,讓我休息一會兒!”說完,他微微閉上眼睛,嘴角掛著微笑。
余海風隨意翻開《聖經》,只見一行小如豌豆大小的字:惡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孽如繩索纏繞。他因不受訓誨,就必死亡!
余海風又翻了翻,合上書,見約翰·布魯尼一動不動,他低聲喊道:“老布爺爺,老布爺爺!”
約翰·布魯尼一動不動。
余海風微微一怔,把食指伸到他的鼻子下,發現他已經沒有了呼吸……
一個外國人死在自己家裡,畢竟是一件大事,余海風一面派人去報官,一面安排老布的後事。
聽說老布去世的消息,胡不來終於出山,和王順清一起到了余家。胡不來本能地覺得,老布去世,很可能是一次機會,因此,他需要親自去了解相關細節。
他對余海風說:“老布雖為外國人,可是一個善人,他在洪江做了不少好事,在洪江有很多朋友。這樣一個人走了,我們洪江,一定要讓他風光下葬,入土為安。”
余海風擺了擺頭:“老布爺爺是主的信徒,主的使者,他對生死的看法,和我們不一樣。”
王順清問:“怎麼不一樣?”
余海風說:“他們只能信主,才能參加葬禮。”
王順清說:“老子日他個乖,哪裡去找信主的人?沒有信主的人,不是不能下葬了嗎?”
余海風說:“我信主。”
胡不來和王順清相互看看,又看余海風。胡不來問:“你的意思是說,你一個人給他送葬?”
余海風說:“挖墳和抬棺,我會請幾個人。”
胡不來突然有了主意,平常,余海風身邊總是有很多人,這次,他只是一個人。如果打他個伏擊,神不知鬼不覺。
出殯那天,除了抬棺的人,只有餘海風一個人送葬。沒有響樂班子,也沒有道場法事,甚至沒有人扎紙幡散紙錢,自然也沒有連接不斷的鞭炮和哭喪,沒有披麻戴孝。余海風主持的這場葬禮,和中國人的葬禮就是不同。當然,余海風也不知道主的信徒到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葬禮,他只是有點想當然,凡是中國人的,他都不搞。有一點,他沒有按照老布的要求做,他把老布的那個木十字架嵌在了棺材的最前面。
墓地也是余海風選的,選在餘興龍和王子祥的墓地之間。他知道老布和這兩個人交好,生時就是好夥伴,兩人先後去世,老布雖然沒有落一滴淚,甚至拒絕了老布用主的方式為他們做法事,可老布常常坐在他們的墳前,和他們說話。也有些時候,老布會在他們的墓前擺上象棋,一個人下。
還有一點,是余海風自作主張,他不知道外國人的墓碑是怎樣的,也不懂得老布的名字用義大利文應該怎麼寫,所以,他在一塊大麻石上面刻了一個中國象棋棋盤,準備作為老布的墓碑。
這一天,沒有雨沒有雪,可畢竟是冬天,寒氣逼人。
余海風將老布的棺材送到,請來的那些人,將老布的棺材放進已經挖好的墓穴。相關程序,只得按中國的方式,余海風無法再別出心裁了。最後安放墓碑的時候,余海風還是搞了點新樣。中國人的墓碑,通常都豎著立在墳前,而余海風並沒有給老布起墳堆,而是平的,並且將那隻碩大的棋盤,平放在墓上。
最後,由余海風親手栽下一棵茶樹。
請來的苦力完成這一切後走了,余海風告訴他們,去風雲商行找劉巧巧拿工錢。墓地只剩下余海風一個人。他站在墓前,伸手畫了個十字,說了聲阿門,然後又說了一套中國人的話。他說:“老布爺爺,你累了,就好好休息吧。等一下可能有些事,有些吵鬧,你大人有大量,別理這些,就好好睡吧。”
幹完這一切,余海風輕輕舒了口氣,正準備進行下一步動作,卻發現不遠處有響動,抬頭一看,竟然是一頂轎子過來了。余海風覺得奇怪,這是誰呢?
余海風問:“轎子上是誰?別過來。”
一名轎夫說:“是王掌柜。”
洪江姓王的掌柜不少,就是和老布走得近的,也有好多個。不過,余海風還是猜出來了,應該是王順喜。王順喜因為沒有了雙腿,老布特別交代過,出殯時不需要他參加,沒想到他還是來了。
余海風喊:“不要來,叫他回去,快回去。”
可那些轎夫自然不會聽余海風的,仍然抬著轎子,來到墓前。轎夫將王順喜抬下來,王順喜顯然也已經懂得了很多主的禮節講究,並沒有拜下去,而是立在墓前,在胸前畫十字,又念念有詞地說了些什麼。
余海風說:“順喜叔,我不是叫您莫來嗎?”
王順喜說:“我來送一送老布。”
余海風只想王順喜快點離開,因此說:“好了,順喜叔,您的意思,老布爺爺在天之靈,一定知道的。您辛苦了,天也不早了,還是下山吧。”
王順喜卻說:“海風,你要是有事,你先走吧。我在這裡陪一陪老布。好人啦,現在的大清國,見不到這樣的好人了。”
余海風知道王順喜暫時不會離開,只得和他告別,獨自向山下走去。
余海風向前走了二三十丈,站下來,大聲地說:“出來吧,再不出來,我就走了。”
說過之後,余海風站在當地,等了片刻,不見動靜,又說:“真的不出來?那我可就走了。”
此時,山林中有幾個人出來,余海風看了看,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他猜度,不認識的,應該是寶慶府來的了。余海風說:“你們出來有屁用?叫你們主事的出來。”那些人站在那裡,不向前也不退後。余海風惱怒了,大吼一聲:“滾。”
立即有幾個認識余海風的汛兵逃開了。差不多在同時,王順清站了出來,隨他一起站出來的,是十幾名端著洋槍的汛兵。
余海風要將老布接到自己家裡去,老布仍然不同意。余海風便向他解釋,中國畢竟不同外國,中國人會覺得,一個外人死在自己家裡,會給自家帶來某些不好的東西。
老布問:“那你呢?你不擔心嗎?”
余海風說:“我不同,我已經信了主。”
老布說:“主會保佑你的,我的孩子。”
余海風叫來了自家的車,他親自抱起老布,然後和他一起坐在車上。讓他沒想到的是,老布這麼高的個子,卻輕得出乎意料。看來,老布是對的,老人確實已經油盡燈枯。
老布在余家只住了五天。每天,余海風都會抽出時間,和老布說一會兒話。
余海風說得最多的,還是當前的世道。他說:“現今的中國,庸官當道,貪官橫行,好人受到迫害,民不聊生。主為什麼不懲治那些惡人?”
“會的。”老布說,“主不能容忍人世間的罪惡,所以,一定會懲治他們的。”
“那麼,這個懲治,什麼時候會到?”余海風問。
“懲治已經開始了,只不過,大家被眼前利益蒙住了眼睛,看不到懲治已經開始。”
最後那天,老布或許真有什麼預感,見到余海風時,他從枕頭下拿出一本書,遞給余海風:“這本《聖經》,送給你!”
余海風心中想自己不認識英文,給自己有什麼用呢。接過之後,約翰·布魯尼繼續道:“我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用漢語注釋了,本來想全部注釋的,可惜沒時間了……”
余海風安慰他說:“老布爺爺,您會好起來的。”
老布微微一笑:“我是主的使者,我一生都交給了主,所以,我一生為主傳播福音,從來只是幫人,不會求人。現在,我想最後求你幾件事。”
余海風說:“老布爺爺,你說,什麼事,我都替你做。”
約翰·布魯尼說:“第一件事,我死後,在我的墳前種一棵樹,一棵茶樹。”
余海風說:“好。”
約翰·布魯尼翻出那個木十字架:“我死後,把這個十字架插在我的墳上。”
余海風以為老布求自己辦的是什麼大事,沒料到都是這么小的事,心中說不出是一種什麼滋味,只是重重地點頭。
“還有最後一件事。”老布說,“我在洪江這麼多年,只收了兩個教徒。我死後,除了參與埋葬的人,追悼會只能你們兩個人參加。我知道,王順喜腿腳不方便,他如果不能參加,就算了。只要你一個人去就行了,我求你站在我的墳前,畫一個十字,說一聲阿門。”
余海風說:“老布爺爺,我答應你,我都答應了。”
約翰·布魯尼:“好了,孩子,我累了,讓我休息一會兒!”說完,他微微閉上眼睛,嘴角掛著微笑。
余海風隨意翻開《聖經》,只見一行小如豌豆大小的字:惡人必被自己的罪孽捉住,他必被自己的罪孽如繩索纏繞。他因不受訓誨,就必死亡!
余海風又翻了翻,合上書,見約翰·布魯尼一動不動,他低聲喊道:“老布爺爺,老布爺爺!”
約翰·布魯尼一動不動。
余海風微微一怔,把食指伸到他的鼻子下,發現他已經沒有了呼吸……
一個外國人死在自己家裡,畢竟是一件大事,余海風一面派人去報官,一面安排老布的後事。
聽說老布去世的消息,胡不來終於出山,和王順清一起到了余家。胡不來本能地覺得,老布去世,很可能是一次機會,因此,他需要親自去了解相關細節。
他對余海風說:“老布雖為外國人,可是一個善人,他在洪江做了不少好事,在洪江有很多朋友。這樣一個人走了,我們洪江,一定要讓他風光下葬,入土為安。”
余海風擺了擺頭:“老布爺爺是主的信徒,主的使者,他對生死的看法,和我們不一樣。”
王順清問:“怎麼不一樣?”
余海風說:“他們只能信主,才能參加葬禮。”
王順清說:“老子日他個乖,哪裡去找信主的人?沒有信主的人,不是不能下葬了嗎?”
余海風說:“我信主。”
胡不來和王順清相互看看,又看余海風。胡不來問:“你的意思是說,你一個人給他送葬?”
余海風說:“挖墳和抬棺,我會請幾個人。”
胡不來突然有了主意,平常,余海風身邊總是有很多人,這次,他只是一個人。如果打他個伏擊,神不知鬼不覺。
出殯那天,除了抬棺的人,只有餘海風一個人送葬。沒有響樂班子,也沒有道場法事,甚至沒有人扎紙幡散紙錢,自然也沒有連接不斷的鞭炮和哭喪,沒有披麻戴孝。余海風主持的這場葬禮,和中國人的葬禮就是不同。當然,余海風也不知道主的信徒到底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葬禮,他只是有點想當然,凡是中國人的,他都不搞。有一點,他沒有按照老布的要求做,他把老布的那個木十字架嵌在了棺材的最前面。
墓地也是余海風選的,選在餘興龍和王子祥的墓地之間。他知道老布和這兩個人交好,生時就是好夥伴,兩人先後去世,老布雖然沒有落一滴淚,甚至拒絕了老布用主的方式為他們做法事,可老布常常坐在他們的墳前,和他們說話。也有些時候,老布會在他們的墓前擺上象棋,一個人下。
還有一點,是余海風自作主張,他不知道外國人的墓碑是怎樣的,也不懂得老布的名字用義大利文應該怎麼寫,所以,他在一塊大麻石上面刻了一個中國象棋棋盤,準備作為老布的墓碑。
這一天,沒有雨沒有雪,可畢竟是冬天,寒氣逼人。
余海風將老布的棺材送到,請來的那些人,將老布的棺材放進已經挖好的墓穴。相關程序,只得按中國的方式,余海風無法再別出心裁了。最後安放墓碑的時候,余海風還是搞了點新樣。中國人的墓碑,通常都豎著立在墳前,而余海風並沒有給老布起墳堆,而是平的,並且將那隻碩大的棋盤,平放在墓上。
最後,由余海風親手栽下一棵茶樹。
請來的苦力完成這一切後走了,余海風告訴他們,去風雲商行找劉巧巧拿工錢。墓地只剩下余海風一個人。他站在墓前,伸手畫了個十字,說了聲阿門,然後又說了一套中國人的話。他說:“老布爺爺,你累了,就好好休息吧。等一下可能有些事,有些吵鬧,你大人有大量,別理這些,就好好睡吧。”
幹完這一切,余海風輕輕舒了口氣,正準備進行下一步動作,卻發現不遠處有響動,抬頭一看,竟然是一頂轎子過來了。余海風覺得奇怪,這是誰呢?
余海風問:“轎子上是誰?別過來。”
一名轎夫說:“是王掌柜。”
洪江姓王的掌柜不少,就是和老布走得近的,也有好多個。不過,余海風還是猜出來了,應該是王順喜。王順喜因為沒有了雙腿,老布特別交代過,出殯時不需要他參加,沒想到他還是來了。
余海風喊:“不要來,叫他回去,快回去。”
可那些轎夫自然不會聽余海風的,仍然抬著轎子,來到墓前。轎夫將王順喜抬下來,王順喜顯然也已經懂得了很多主的禮節講究,並沒有拜下去,而是立在墓前,在胸前畫十字,又念念有詞地說了些什麼。
余海風說:“順喜叔,我不是叫您莫來嗎?”
王順喜說:“我來送一送老布。”
余海風只想王順喜快點離開,因此說:“好了,順喜叔,您的意思,老布爺爺在天之靈,一定知道的。您辛苦了,天也不早了,還是下山吧。”
王順喜卻說:“海風,你要是有事,你先走吧。我在這裡陪一陪老布。好人啦,現在的大清國,見不到這樣的好人了。”
余海風知道王順喜暫時不會離開,只得和他告別,獨自向山下走去。
余海風向前走了二三十丈,站下來,大聲地說:“出來吧,再不出來,我就走了。”
說過之後,余海風站在當地,等了片刻,不見動靜,又說:“真的不出來?那我可就走了。”
此時,山林中有幾個人出來,余海風看了看,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他猜度,不認識的,應該是寶慶府來的了。余海風說:“你們出來有屁用?叫你們主事的出來。”那些人站在那裡,不向前也不退後。余海風惱怒了,大吼一聲:“滾。”
立即有幾個認識余海風的汛兵逃開了。差不多在同時,王順清站了出來,隨他一起站出來的,是十幾名端著洋槍的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