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電視機開著。身穿睡衣的愛麗從螢屏內側看著這邊。頭髮垂在額前,又搖頭甩去腦後。她在玻璃屏里把雙手緊緊貼在一起,向這邊訴說什麼,恰如誤入水族館空水槽的人隔著厚玻璃在對觀眾說明窘境。然而聲音傳達不到我們耳邊,她的語音無法將此側的空氣震顫。
看來,愛麗的眼睛能夠隔著電視玻璃屏看見此側的情景,這從其視線的動向推測得出。她似乎在用眼睛逐一追逐(此側的)自己房間裡的東西:桌子、床、書架。這個房間是她的場所,她本來是屬於這裡的,應該在這裡的床上沉入安穩的睡眠。然而現在的她無法穿過透明的玻璃牆返回此側,在因某種作用或某種意圖而昏睡的時間裡,她被移至那邊的房間緊緊關閉起來。她的一對眸子浮現出孤獨之色,仿佛映在平靜湖面上的灰色雲絮。
遺憾的是(或許應該這樣說)我們對淺井愛麗完全無能為力。重複一遍,我們不過是視點罷了,無論以哪一種形式都不可能介入其中。
但是——我們想——那無面人到底是誰呢?他在淺井愛麗身上做了什麼呢?他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尚未得到,而電視螢屏突然變得不安份起來,電波一片紊亂。淺井愛麗的輪廓約略模糊,微微顫抖。她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異,回頭四下打量。仰望天花板,俯視地面,而後看自己搖晃的雙手,盯視失去明晰度的自身輪廓,臉上現出不安的神情。究竟要發生什麼呢?“唧唧唧唧唧”那種刺耳的雜音越來越高,好像遙遠的山丘上又颳起大風。連接兩個世界的電線在劇烈地搖動其接點,她存在的輪廓也因此又一次受到了損壞。實體的含義正在被蠶食。
“快跑!”我們不由得叫出聲來,把必須保持中立這條守則忘去一邊。聲音當然沒傳到她那裡,但愛麗自己已經覺察出危險,準備從那裡逃跑,快步向什麼地方跑去——大概是門那邊。身影從攝像機的視野中消失。圖像迅速失去剛才的清晰,急劇搖晃,扭曲變形。顯像管的光漸次淡薄,縮小成小小的四方窗口,最後徹底消失。所有信息歸於零,場所撤回,含義解體,世界遠離,剩下來的惟獨麻木的沉默。
另一場所的另一時鐘,掛在牆上的圓形電子鐘,時針指在4時31分。白川家的廚房。白川解開襯衫領扣,鬆開領帶,獨自坐在餐廳桌前,用羹匙舀起純白色酸辱酪吃著。他沒用碟子,將羹匙插進塑料容器,直接送到口中。
他目視廚房裡的小電視。酸辱酪容器旁邊放著遙控器。螢屏上推出海底圖像。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深海生物:醜陋的、美麗的、捕食的、被捕的。裝載著高科技器材的科研用小型潛艇,高強度投光器,精密的機械手。大自然實錄節目:《深海里的生物們》。聲音則被消掉了。他一邊往嘴裡送酸辱酪,一邊面無表情地追逐著電視圖像的變化。然而,他的腦袋在思考與此不同的問題——邏輯與作用的相互關係。是邏輯派生性地帶來作用呢?還是作用在結果上帶來邏輯呢?他的眼睛雖在追逐電視圖像,但實際看的是遠在圖像後面的東西,看的是大約一公里外的什麼。
天黑以後 第十四章(2)
他掃一眼牆上的掛鍾:時針指在4時33分,秒針在鐘盤上流暢地旋轉。世界在不間斷地、連續性地前行。邏輯與作用無間隙地連動,至少在此時此刻。
天黑以後 第十五章(1)
凌晨4時33分
電視螢屏仍在播映《深海里的生物們》。但那不是白川家的電視。屏幕大得多,是“阿爾法城”旅館客房裡放的電視,瑪麗和蟋蟀兩人半看不看地看著。她們分別坐在扶手椅上。瑪麗戴著眼鏡,運動夾克和挎包放在地板上。蟋蟀以苦澀的神情注視《深海里的生物們》,後來沒了興致,用遙控器接二連三換頻道,但由於是早上時間,找不出特別有趣的節目,於是泄氣地關掉電源。
蟋蟀說:“怎麼,不困?最好倒下多少睡一會兒。阿薰就在休息室里睡得很沉呢。”
“可我現在還不那麼困。”瑪麗說。
“那麼,喝杯熱茶?”蟋蟀問。
“如果不添麻煩的話。”
“茶任憑多少都有,用不著客氣。”
蟋蟀用袋裝茶和暖水瓶的水沏了夠兩人喝的茶。
“你工作到幾點呢?”
“和小麥搭伴兒從晚間十點做到早上十點。留宿的客人離去後,收拾好就完事了。這當中可以小睡一會兒。”
“在這裡做很久了?”
“快一年半了。這不是個能在一個地方做很久的活計。”
瑪麗停頓一下又問:“呃——,問問私人事沒關係吧?”
“不礙事。不過,也許有的不好回答。”
“不會不愉快?”
“不會,不會。”
“你說你放棄了真名實姓,是吧?”
“嗯,說了。”
“為什麼放棄真名?”
蟋蟀取出袋裝茶扔進菸灰缸,把茶杯放在瑪麗面前。
“跟你說,因為用真名會招惹麻煩。這裡邊有很多緣故。說白了,算是逃竄,逃離某個方面。”蟋蟀啜了一口自己的茶,“這樣——你或許不知道——如果真想逃離什麼,做情愛旅館的員工是再方便不過的活計。喏,一般旅館的女招待倒是來錢得多——能從客人手裡拿到小費。問題是,那種工作總要露臉見人的吧?還得說話。在這點上,情愛旅館的員工不露臉見人也行,可以在黑乎乎的地方靜悄悄做事,睡覺的地方也給準備好了,而且又沒有交簡歷呀找擔保人呀那類囉嗦事。名字嘛,我一說不太願意道出真名,對方就說那麼就叫蟋蟀好了,就這樣矇混過關了。畢竟人手不夠。再說,在這種地方幹活的,不少人身上都不利索。”
“所以不能在一個地方久待?”
“正是。在一個地方拖拖拉拉待久了,總有一天會暴露真面目,要馬不停蹄地換地方。從北海道到沖繩,沒有情愛旅館的地方是沒有的,找事做不成問題。可這裡住得挺舒服的,阿薰人也好,不知不覺就待久了。”
天黑以後 第十五章(2)
“逃了很長時間了?”
“是啊,差不多三年了。”
“一直做這種工作?”
“嗯,這裡那裡。”
“那麼,你要逃避的對手,很可怕嗎?”
“可怕,絕對可怕。不過不能再往下說了,我也注意儘可能不說出口。”
兩人之間沉默有頃。瑪麗喝茶,蟋蟀眼望什麼也沒有的電視螢屏。
“那以前做什麼來著?”瑪麗問,“就是說,在這樣逃來竄去之前?”
“那以前當普通女職員來著。高中畢業後進了大阪一家算是有名的貿易公司,身穿制服從早上九點干到傍晚五點,在你那樣的年齡。那還是神戶大地震時的事情,如今想來,像做夢似的。另外……有個小小的起因,很小很小一件事。起初覺得沒什麼了不得,不料意識到時,已到了動彈不得的地步,前進不得,後退不得。所以扔掉了工作,扔掉了父母。”
看來,愛麗的眼睛能夠隔著電視玻璃屏看見此側的情景,這從其視線的動向推測得出。她似乎在用眼睛逐一追逐(此側的)自己房間裡的東西:桌子、床、書架。這個房間是她的場所,她本來是屬於這裡的,應該在這裡的床上沉入安穩的睡眠。然而現在的她無法穿過透明的玻璃牆返回此側,在因某種作用或某種意圖而昏睡的時間裡,她被移至那邊的房間緊緊關閉起來。她的一對眸子浮現出孤獨之色,仿佛映在平靜湖面上的灰色雲絮。
遺憾的是(或許應該這樣說)我們對淺井愛麗完全無能為力。重複一遍,我們不過是視點罷了,無論以哪一種形式都不可能介入其中。
但是——我們想——那無面人到底是誰呢?他在淺井愛麗身上做了什麼呢?他到哪裡去了呢?
答案尚未得到,而電視螢屏突然變得不安份起來,電波一片紊亂。淺井愛麗的輪廓約略模糊,微微顫抖。她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異,回頭四下打量。仰望天花板,俯視地面,而後看自己搖晃的雙手,盯視失去明晰度的自身輪廓,臉上現出不安的神情。究竟要發生什麼呢?“唧唧唧唧唧”那種刺耳的雜音越來越高,好像遙遠的山丘上又颳起大風。連接兩個世界的電線在劇烈地搖動其接點,她存在的輪廓也因此又一次受到了損壞。實體的含義正在被蠶食。
“快跑!”我們不由得叫出聲來,把必須保持中立這條守則忘去一邊。聲音當然沒傳到她那裡,但愛麗自己已經覺察出危險,準備從那裡逃跑,快步向什麼地方跑去——大概是門那邊。身影從攝像機的視野中消失。圖像迅速失去剛才的清晰,急劇搖晃,扭曲變形。顯像管的光漸次淡薄,縮小成小小的四方窗口,最後徹底消失。所有信息歸於零,場所撤回,含義解體,世界遠離,剩下來的惟獨麻木的沉默。
另一場所的另一時鐘,掛在牆上的圓形電子鐘,時針指在4時31分。白川家的廚房。白川解開襯衫領扣,鬆開領帶,獨自坐在餐廳桌前,用羹匙舀起純白色酸辱酪吃著。他沒用碟子,將羹匙插進塑料容器,直接送到口中。
他目視廚房裡的小電視。酸辱酪容器旁邊放著遙控器。螢屏上推出海底圖像。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深海生物:醜陋的、美麗的、捕食的、被捕的。裝載著高科技器材的科研用小型潛艇,高強度投光器,精密的機械手。大自然實錄節目:《深海里的生物們》。聲音則被消掉了。他一邊往嘴裡送酸辱酪,一邊面無表情地追逐著電視圖像的變化。然而,他的腦袋在思考與此不同的問題——邏輯與作用的相互關係。是邏輯派生性地帶來作用呢?還是作用在結果上帶來邏輯呢?他的眼睛雖在追逐電視圖像,但實際看的是遠在圖像後面的東西,看的是大約一公里外的什麼。
天黑以後 第十四章(2)
他掃一眼牆上的掛鍾:時針指在4時33分,秒針在鐘盤上流暢地旋轉。世界在不間斷地、連續性地前行。邏輯與作用無間隙地連動,至少在此時此刻。
天黑以後 第十五章(1)
凌晨4時33分
電視螢屏仍在播映《深海里的生物們》。但那不是白川家的電視。屏幕大得多,是“阿爾法城”旅館客房裡放的電視,瑪麗和蟋蟀兩人半看不看地看著。她們分別坐在扶手椅上。瑪麗戴著眼鏡,運動夾克和挎包放在地板上。蟋蟀以苦澀的神情注視《深海里的生物們》,後來沒了興致,用遙控器接二連三換頻道,但由於是早上時間,找不出特別有趣的節目,於是泄氣地關掉電源。
蟋蟀說:“怎麼,不困?最好倒下多少睡一會兒。阿薰就在休息室里睡得很沉呢。”
“可我現在還不那麼困。”瑪麗說。
“那麼,喝杯熱茶?”蟋蟀問。
“如果不添麻煩的話。”
“茶任憑多少都有,用不著客氣。”
蟋蟀用袋裝茶和暖水瓶的水沏了夠兩人喝的茶。
“你工作到幾點呢?”
“和小麥搭伴兒從晚間十點做到早上十點。留宿的客人離去後,收拾好就完事了。這當中可以小睡一會兒。”
“在這裡做很久了?”
“快一年半了。這不是個能在一個地方做很久的活計。”
瑪麗停頓一下又問:“呃——,問問私人事沒關係吧?”
“不礙事。不過,也許有的不好回答。”
“不會不愉快?”
“不會,不會。”
“你說你放棄了真名實姓,是吧?”
“嗯,說了。”
“為什麼放棄真名?”
蟋蟀取出袋裝茶扔進菸灰缸,把茶杯放在瑪麗面前。
“跟你說,因為用真名會招惹麻煩。這裡邊有很多緣故。說白了,算是逃竄,逃離某個方面。”蟋蟀啜了一口自己的茶,“這樣——你或許不知道——如果真想逃離什麼,做情愛旅館的員工是再方便不過的活計。喏,一般旅館的女招待倒是來錢得多——能從客人手裡拿到小費。問題是,那種工作總要露臉見人的吧?還得說話。在這點上,情愛旅館的員工不露臉見人也行,可以在黑乎乎的地方靜悄悄做事,睡覺的地方也給準備好了,而且又沒有交簡歷呀找擔保人呀那類囉嗦事。名字嘛,我一說不太願意道出真名,對方就說那麼就叫蟋蟀好了,就這樣矇混過關了。畢竟人手不夠。再說,在這種地方幹活的,不少人身上都不利索。”
“所以不能在一個地方久待?”
“正是。在一個地方拖拖拉拉待久了,總有一天會暴露真面目,要馬不停蹄地換地方。從北海道到沖繩,沒有情愛旅館的地方是沒有的,找事做不成問題。可這裡住得挺舒服的,阿薰人也好,不知不覺就待久了。”
天黑以後 第十五章(2)
“逃了很長時間了?”
“是啊,差不多三年了。”
“一直做這種工作?”
“嗯,這裡那裡。”
“那麼,你要逃避的對手,很可怕嗎?”
“可怕,絕對可怕。不過不能再往下說了,我也注意儘可能不說出口。”
兩人之間沉默有頃。瑪麗喝茶,蟋蟀眼望什麼也沒有的電視螢屏。
“那以前做什麼來著?”瑪麗問,“就是說,在這樣逃來竄去之前?”
“那以前當普通女職員來著。高中畢業後進了大阪一家算是有名的貿易公司,身穿制服從早上九點干到傍晚五點,在你那樣的年齡。那還是神戶大地震時的事情,如今想來,像做夢似的。另外……有個小小的起因,很小很小一件事。起初覺得沒什麼了不得,不料意識到時,已到了動彈不得的地步,前進不得,後退不得。所以扔掉了工作,扔掉了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