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關隱達家的日子依然平淡地過著。張兆林來或不來,不關他們的事。就算張兆林來了,無非關隱達也去陪他吃頓飯。有人專門找過關隱達,說張兆林來的時候,地委會安排人去陶老書記家幫廚,用不著林姨忙乎。關隱達聽著好笑:不就是來個張兆林嗎?如此興師動眾!
周末,一家人照例去看望兩位老人。敲了門,聽得通通外婆應道:“誰呀,請。”
推門進去,卻見陶凡顫巍巍的,站在凳子上,掛他的一張條幅。老太太手扶著凳子,緊張地望著陶凡。關隱達忙跑過去:“爸爸你快下來,讓我來吧。”陶陶就嚷了起來,怪爸爸不該爬那麼高。老太太苦笑著搖頭:“爸爸的脾氣你不知道?他要做的事,我攔得住?”
陶凡下來了,倒背著手,一聲不吭。關隱達掛好條幅,回頭打量,才發現滿壁儘是字畫。他一看就明白了,陶凡是在為張兆林的造訪做準備。看上去老人家對張兆林的到來很淡漠,其實他也許很在意。這可不像陶凡啊,依他老人家過去的心性,哪怕見著聯合國秘書長都不會激動的。
“爸爸,你的字也是老當益壯啊。”關隱達只好這麼敷衍著。
“不行了,手開始發抖了。”陶凡說。
屋子很是整潔,卻少了那種居家過日子的隨意。顯然是特意收拾過了。關隱達心裡說不出的味道,他已沒法弄清老人家的心態了。陶陶陪媽媽在廚房忙著,關隱達陪陶凡說話。陶凡閉口不提張兆林,關隱達越發覺得奇怪。
晚飯後回到家裡,陶陶說:“隱達,爸爸不知怎麼回事了,最近老是失眠。媽媽說,都是因為張兆林說要來看望他。我想這可不像我爸爸啊。”
關隱達不忍心再說什麼,只道:“老人家睡眠本來就不好。
要帶他去看看醫生倒是真的。”
(六十一)
關隱達想起來都有些後怕。舒培德真的出事了。他涉嫌走私成品油,進了鐵籠子。舒培德不是誰輕易動得了的人物。他的麻煩只怕很大,不然肯定被保下來了。要抓舒培德,必定要驚動很多人。關隱達聽說了這事,暗自倒抽涼氣。幸好自己還算清醒,如果聽信他的話,湊著熱鬧想當市長,就貽笑天下了。
沒過幾天,關隱達收到份奇怪的信。看了半天,才明白過來。他只覺腦袋發麻,眼前一切都變得荒誕起來。
各位領導:舒培德是個大騙子,他行騙起家,搖身一變成了著名民營企業家,頭上戴著很多紅帽子。現在他終於現了原形。為了幫助大家了解他的真實面目,我提供一份材料。
這是當年舒培德在西州行騙的一份投資意向書,中英文對照。中文看上去堂而皇之,英文翻譯過來觸目驚心。只因西州官場上沒人認得英文,舒培德那位幽默的同學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智慧。
舒培德長期同腐敗官員勾結,沆瀣一氣。舒培德這次因走私而被捕,其實他的罪惡遠不止此。深挖下去,只怕是驚天大案。群眾正擦亮眼睛,看這齣戲如何演下去。
下面是投資意向書的英文翻譯:關於上述投資意向的“翻譯”
這是一份無法翻譯的投資意向書,我的這種“翻譯”
方式也將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前面中文一共五條,所以我也湊出以下五條。不倫不類,敬請包涵。
1.這是一個騙局,投資意向書的持有者是個騙子。
他曾用過許多化名,真名叫舒培德,小名培兒。他在行騙中偶爾使用真名,這是當他看出受騙人比較愚蠢的時候。
他謊稱自己是美國西蒙·培爾公司商務代表,其實該公司只有天堂或者地獄才有。培爾就是培兒。
2.這是個天才的騙子。他從小浪跡江湖,大行騙術。
七十年代冒充高幹子弟行騙大江南北,屢屢得手。後來東窗事發,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他一九八一年出獄後重操舊業,騙術更加爐火純青。他曾冒充西南某酒廠副總經理到東北行騙,騙取貨款三十幾萬元,至今沒有敗露。此只是一例。
3.此人聰明絕頂,最能取信於人,慣於混跡官場。
所幸的是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不然說不定還會上聯合國玩他的騙術。
4.即使哪位官員識破了他的騙術,說不定早已被他牢牢掌握難以脫身了。所以我奉勸各位官員,莫貪小利,潔身自好。
5.我是舒培德小學同學,現為某中學英語教師。我曾認真地為他翻譯過一些投資意向書或合同書之類。同學相求,不便推辭。但是這位兄弟玩得太火了,弄不好我也會搭進去的。萬不得已,出此下策。不要以為是他給我分肥太吵我才這麼幹的。我聲明他所做的一切與我概無關係。
關隱達看罷,竟愣了半天。信件是複印的,投資意向書也是原件複印的。此時此刻,這些近乎荒唐的文字不知讓多少人害怕、竊喜或疑惑。關隱達的英語忘得差不多了,半認半猜還能知道個大概。他仔細閱讀了英語原文,的確是翻譯出來的意思。真是奇怪,差不多過去十多年了,就沒別的人注意過這份意向書?想當初,舒培德身份尊為美國公司商務代表,同當時的西州地委領導談判投資事宜,多麼威風!而那些半個英語單詞都不認得的官員們,拿著這份投資意向書,又是多麼滑稽!
而這位投資意向書的收藏者也太沉得住氣了。
關隱達掐指一算,舒培德假扮美國公司商務代表時,正是伍子全時代。伍子全是從生產隊長慢慢爬上地委書記的,沒多少文化。據說他最著名的事跡是冬夜裡修水庫,穿著襯衣挑土。正好有上級領導親臨工地視察,發現了這位先進典型。伍子全就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他從此平步青雲,一直當到地委書記。可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卻揭發他假積極。原來他襯衣裡面偷偷兒穿了件棉背心。此事沒人知道是真是假,卻在西州廣為流傳。想讓伍子全識破舒培德,也太難為他了。
孟維周打開那封匿名信,頓時傻了眼。心想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當年張兆林調省里時,孟維周幫著清理文件資料,偶然發現了這份投資意向書。他本想銷毀它,從此天下太平。卻留了下來,想著說不定哪天會有用處。那份意向書一直鎖在他的保險柜里,幾乎讓他忘記了。沒想到還有別人也存著心眼兒。他原以為沒人看出那份意向書的破綻,不然要出事早出事了。
舒培德被捕的前兩天,張兆林打電話給孟維周,說這個案子上面很重視,西州市委要加強領導,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偵查,儘早結案。張兆林講得很原則,三言兩語。孟維周聽著心領神會。原來舒培德是沿海走私大案牽出來的,北京方面密切關注,省里已沒辦法保他了。孟維周明白張兆林的所謂儘早結案,就是不要牽扯太寬。孟維周便立即召見了檢察長,只說省委很重視舒培德案子,我們要派政治上絕對可靠的同志來負責,集中時間,從速結案。他沒有提起張兆林名字,口口聲聲只說省委。
孟維周琢磨再三,不知該不該就舒培德的事同萬明山細細商量一次。他倆自然通過氣的,但說的都是官話。看來情況越來越複雜了,兩人得開誠布公才行。他想這封意向書,萬明山肯定也收到了。不知他會有什麼反應?萬明山同舒培德的關係到底深到何種程度,誰也拿不準。外面對萬明山的說法越來越多,簡直十惡不赦了。孟維周擔心聽憑輿論泛濫,老百姓情緒會越發激化。他專門跑到省里匯報過,張兆林只說原則話。張兆林的性子,孟維周摸得最透。張兆林的原則話,有時是不得不說,有時說了等於沒說。關於萬明山,張兆林說的原則話就等於沒說話。孟維周推斷,在萬明山的問題上,省委意見還有分歧。孟維周在辦公室踱步足足半小時,最後決定暫時不同萬明山碰頭。他想靜觀兩天,看萬明山會不會來找他。
周末,一家人照例去看望兩位老人。敲了門,聽得通通外婆應道:“誰呀,請。”
推門進去,卻見陶凡顫巍巍的,站在凳子上,掛他的一張條幅。老太太手扶著凳子,緊張地望著陶凡。關隱達忙跑過去:“爸爸你快下來,讓我來吧。”陶陶就嚷了起來,怪爸爸不該爬那麼高。老太太苦笑著搖頭:“爸爸的脾氣你不知道?他要做的事,我攔得住?”
陶凡下來了,倒背著手,一聲不吭。關隱達掛好條幅,回頭打量,才發現滿壁儘是字畫。他一看就明白了,陶凡是在為張兆林的造訪做準備。看上去老人家對張兆林的到來很淡漠,其實他也許很在意。這可不像陶凡啊,依他老人家過去的心性,哪怕見著聯合國秘書長都不會激動的。
“爸爸,你的字也是老當益壯啊。”關隱達只好這麼敷衍著。
“不行了,手開始發抖了。”陶凡說。
屋子很是整潔,卻少了那種居家過日子的隨意。顯然是特意收拾過了。關隱達心裡說不出的味道,他已沒法弄清老人家的心態了。陶陶陪媽媽在廚房忙著,關隱達陪陶凡說話。陶凡閉口不提張兆林,關隱達越發覺得奇怪。
晚飯後回到家裡,陶陶說:“隱達,爸爸不知怎麼回事了,最近老是失眠。媽媽說,都是因為張兆林說要來看望他。我想這可不像我爸爸啊。”
關隱達不忍心再說什麼,只道:“老人家睡眠本來就不好。
要帶他去看看醫生倒是真的。”
(六十一)
關隱達想起來都有些後怕。舒培德真的出事了。他涉嫌走私成品油,進了鐵籠子。舒培德不是誰輕易動得了的人物。他的麻煩只怕很大,不然肯定被保下來了。要抓舒培德,必定要驚動很多人。關隱達聽說了這事,暗自倒抽涼氣。幸好自己還算清醒,如果聽信他的話,湊著熱鬧想當市長,就貽笑天下了。
沒過幾天,關隱達收到份奇怪的信。看了半天,才明白過來。他只覺腦袋發麻,眼前一切都變得荒誕起來。
各位領導:舒培德是個大騙子,他行騙起家,搖身一變成了著名民營企業家,頭上戴著很多紅帽子。現在他終於現了原形。為了幫助大家了解他的真實面目,我提供一份材料。
這是當年舒培德在西州行騙的一份投資意向書,中英文對照。中文看上去堂而皇之,英文翻譯過來觸目驚心。只因西州官場上沒人認得英文,舒培德那位幽默的同學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智慧。
舒培德長期同腐敗官員勾結,沆瀣一氣。舒培德這次因走私而被捕,其實他的罪惡遠不止此。深挖下去,只怕是驚天大案。群眾正擦亮眼睛,看這齣戲如何演下去。
下面是投資意向書的英文翻譯:關於上述投資意向的“翻譯”
這是一份無法翻譯的投資意向書,我的這種“翻譯”
方式也將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前面中文一共五條,所以我也湊出以下五條。不倫不類,敬請包涵。
1.這是一個騙局,投資意向書的持有者是個騙子。
他曾用過許多化名,真名叫舒培德,小名培兒。他在行騙中偶爾使用真名,這是當他看出受騙人比較愚蠢的時候。
他謊稱自己是美國西蒙·培爾公司商務代表,其實該公司只有天堂或者地獄才有。培爾就是培兒。
2.這是個天才的騙子。他從小浪跡江湖,大行騙術。
七十年代冒充高幹子弟行騙大江南北,屢屢得手。後來東窗事發,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他一九八一年出獄後重操舊業,騙術更加爐火純青。他曾冒充西南某酒廠副總經理到東北行騙,騙取貨款三十幾萬元,至今沒有敗露。此只是一例。
3.此人聰明絕頂,最能取信於人,慣於混跡官場。
所幸的是他只有小學文化程度,不然說不定還會上聯合國玩他的騙術。
4.即使哪位官員識破了他的騙術,說不定早已被他牢牢掌握難以脫身了。所以我奉勸各位官員,莫貪小利,潔身自好。
5.我是舒培德小學同學,現為某中學英語教師。我曾認真地為他翻譯過一些投資意向書或合同書之類。同學相求,不便推辭。但是這位兄弟玩得太火了,弄不好我也會搭進去的。萬不得已,出此下策。不要以為是他給我分肥太吵我才這麼幹的。我聲明他所做的一切與我概無關係。
關隱達看罷,竟愣了半天。信件是複印的,投資意向書也是原件複印的。此時此刻,這些近乎荒唐的文字不知讓多少人害怕、竊喜或疑惑。關隱達的英語忘得差不多了,半認半猜還能知道個大概。他仔細閱讀了英語原文,的確是翻譯出來的意思。真是奇怪,差不多過去十多年了,就沒別的人注意過這份意向書?想當初,舒培德身份尊為美國公司商務代表,同當時的西州地委領導談判投資事宜,多麼威風!而那些半個英語單詞都不認得的官員們,拿著這份投資意向書,又是多麼滑稽!
而這位投資意向書的收藏者也太沉得住氣了。
關隱達掐指一算,舒培德假扮美國公司商務代表時,正是伍子全時代。伍子全是從生產隊長慢慢爬上地委書記的,沒多少文化。據說他最著名的事跡是冬夜裡修水庫,穿著襯衣挑土。正好有上級領導親臨工地視察,發現了這位先進典型。伍子全就被評為省勞動模範。他從此平步青雲,一直當到地委書記。可是文化大革命中,有人卻揭發他假積極。原來他襯衣裡面偷偷兒穿了件棉背心。此事沒人知道是真是假,卻在西州廣為流傳。想讓伍子全識破舒培德,也太難為他了。
孟維周打開那封匿名信,頓時傻了眼。心想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啊。當年張兆林調省里時,孟維周幫著清理文件資料,偶然發現了這份投資意向書。他本想銷毀它,從此天下太平。卻留了下來,想著說不定哪天會有用處。那份意向書一直鎖在他的保險柜里,幾乎讓他忘記了。沒想到還有別人也存著心眼兒。他原以為沒人看出那份意向書的破綻,不然要出事早出事了。
舒培德被捕的前兩天,張兆林打電話給孟維周,說這個案子上面很重視,西州市委要加強領導,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偵查,儘早結案。張兆林講得很原則,三言兩語。孟維周聽著心領神會。原來舒培德是沿海走私大案牽出來的,北京方面密切關注,省里已沒辦法保他了。孟維周明白張兆林的所謂儘早結案,就是不要牽扯太寬。孟維周便立即召見了檢察長,只說省委很重視舒培德案子,我們要派政治上絕對可靠的同志來負責,集中時間,從速結案。他沒有提起張兆林名字,口口聲聲只說省委。
孟維周琢磨再三,不知該不該就舒培德的事同萬明山細細商量一次。他倆自然通過氣的,但說的都是官話。看來情況越來越複雜了,兩人得開誠布公才行。他想這封意向書,萬明山肯定也收到了。不知他會有什麼反應?萬明山同舒培德的關係到底深到何種程度,誰也拿不準。外面對萬明山的說法越來越多,簡直十惡不赦了。孟維周擔心聽憑輿論泛濫,老百姓情緒會越發激化。他專門跑到省里匯報過,張兆林只說原則話。張兆林的性子,孟維周摸得最透。張兆林的原則話,有時是不得不說,有時說了等於沒說。關於萬明山,張兆林說的原則話就等於沒說話。孟維周推斷,在萬明山的問題上,省委意見還有分歧。孟維周在辦公室踱步足足半小時,最後決定暫時不同萬明山碰頭。他想靜觀兩天,看萬明山會不會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