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跟隨曾國藩駐紮祁門的眾幕僚一見祁門地形 紛紛勸他離開祁門  另覓合適之地 曾國藩拒絕不聽李鴻章也跟著到了祁門 他在祁門四周勘察了一番也勸曾國藩說祁門地勢形同釜底 是兵家絕地  要他遷居別處  以免將來受困  曾國藩執意不聽  一意孤行 還大罵要走的人貪生怕死 從此  再也無人敢提離開祁門的話

  年  月 日  當曾國藩還在為北援問題惴惴難安的時候  李秀成忽然率領二次西征軍的主曾國藩傳                       108 ·力部隊進入皖南  並攻破羊棧嶺進克黟縣 距離曾國藩的祁門大營僅  里路  而且中間沒有任何遮阻這時曾國藩身邊只有  防兵  情形十分危急曾國藩大驚之下  急忙調鮑超前來援救

  幾天之後 援軍未見蹤跡 曾國藩自料難逃活命這才後悔沒聽李鴻章等人的話 以至鑄成今日大錯於是寫好遺書 交待了一些後事 祁門大營的紙上談兵的軍機參贊們  舞文弄墨的書記文案們 以及計帳算數的小吏們 此刻也都驚慌失措  亂成一團  有些膽小怕死的人瞞著曾國藩  偷偷從外面買來幾條小舟將自己的行李物品都收拾好  一包一包地都放在船上單等著曾國藩兵敗以後逃命  曾國藩見狀 恨不得將那些蠱惑軍心的人都抓來殺死 然而他冷靜地一思考覺得那樣做只能使人心更散  於是心生一計  欲擒故縱 貼出一份告示  說對願意離開祁門的人  可以發給工資和路費 決不強留  單等祁門之險過後  願意回來的仍可回來  曾國藩將以誠相待  不計前嫌 這一招果然奏效 如此一來  那些準備走的幕僚反而不好意思走了 又偷偷地把船上的東西搬回 就這樣曾國藩表面裝作很平靜的樣子 與眾幕僚提心弔膽地苦苦支撐

  不久  鮑超率部來援  將李秀成擊敗 李秀成一戰失利之後 隨即撤兵南下  曾國藩又一次死裡逃生曾國藩傳                       109 ·

  這一場驚險過後 曾國藩稍微穩定下來  便嚮導致這場祁門之災的  罪魁禍首 李元度算帳

  李元度是曾國藩最早的幕僚之一  在曾國藩幾次處於最困難的時期  甚至一些老朋友都要離開他的時候 李元度始終不渝與曾國藩同甘共苦地過了六七年的艱苦歲月 對這些 曾國藩曾經很感激李元度 甚至有 三不忘 之說 即靖港慘敗後對曾國藩細心慰護 九江慘敗後率領平江勇護衛水師  保護大營 樟樹鎮慘敗後 獨立支撐到援軍趕到  因此 李元度無論對曾國藩 還是對湘軍  都起過巨大作用

  但李元度擅長文學卻不擅帶兵  對部下更是任人唯親 一味放縱  他所領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  只是由於曾國藩對他心存感激  徇情袒護  所以李元度才一再得以重用

  這次曾國藩進軍皖中  仍保奏他為徽寧池太廣道帶兵駐守徽州 為自己把守祁門的門戶 從中足見曾國藩對他的重用  但曾國藩也深知他不會帶兵打仗的底細 因此 駐守徽州之前曾一再告誡他 遇到太平軍攻城  只可固守  絕不可出城迎戰  但李元度卻將曾國藩的告誡視如兒戲 根本不放在心上 當李世賢率太平軍進攻徽州城時 他輕率出城迎戰 後來見湘軍情勢不妙 又率先逃跑  至使全軍奔潰 徽州失守危及祁門  李元度逃走之後  又不及時返回大營 而曾國藩傳                       110 ·在浙江  江西邊境猶豫徘徊  數月不歸 最後回到大營之後  又不束身待罪 反而理直氣壯地向糧台索要欠餉 等到餉銀拿到手 李元度一言不發 逕自率兵回湖南去了

  李元度這種目無軍紀的行為使曾國藩大為惱怒同時又無比失望  決心參劾李元度  誰知參劾李元度的摺子還沒擬好  知情的幕僚和文武參佐們紛紛進來為他說情  說曾國藩這樣做太絕情絕義 不顧前情了其中李鴻章的反對尤為激烈  指責曾國藩忘恩負義如果一意孤行參了李元度  會讓湘軍全軍將士寒心但曾國藩為了表現自己不徇私情 賞罰嚴明  對眾人的求情一律不允  堅持不讓步 李鴻章見自己求情不下 又遭曾國藩訓斥 隨即告辭 離開曾國藩的幕府揚長而去

  其實李鴻章早就不想在祁門呆下去了 他是個機敏異常的人 從剛到祁門的那時候起  他就知道駐紮此地是一個絕大的軍事錯誤  這次太平軍圍困祁門就是個很好的證明  另外他也清楚地看到 太平軍絕不會甘心這次的失敗  倘若再來一次包圍堵截  祁門一定會被連鍋端 李鴻章有自己的一番遠大抱負  他只能依靠老師同上青雲 而不願與老師共存亡  現在正給了他一個離開祁門的絕好時機 因此 李鴻章趁機溜掉

  曾國藩傳                       111 ·

  果然  沒過多久 太平軍又分三路向祁門攻來曾國藩四面楚歌  再一次陷於驚恐之中 可惜這次太平軍主將黃文金在與鮑超  左宗棠軍激戰時  不幸負傷 只得退回皖南  然而  渡過這次危機不久  又發生了更為嚴重的情況 先是李世賢從江西婺源向左宗棠部展開進攻  年  月又擊敗王開琳部 迫使湘軍退回景德鎮  與此同時 劉官芳等人又進攻出入祁門的交通孔道歷口 距曾國藩大營僅  里路曾國藩又一次驚慌失措 急忙派兵增援 劉官芳退軍曾國藩剛想出一口氣 江西方面又傳來噩耗  李世賢攻破景德鎮 兵鋒直指祁門  曾國藩文報不通  餉道中斷 內外隔絕  又一次瀕臨絕境  只得移駐休寧並派兵攻打徽州城  企圖從這裡打開一條能往浙江的糧道 以求死裡逃生 然而此時湘軍已亂 不聽指揮根本無法組織起攻勢 接著  太平軍又跟蹤而至 追到休寧  曾國藩無奈 只得又退回祁門 此時  曾國藩再一次到了絕望的頂點  再次寫好遺書 安排後事準備應付最壞的情況發生  他在給兒子曾紀澤的信中稱這次境遇與幾年前湖口慘敗的情形相仿

  恰在此時 李世賢在樂平與左宗棠交戰失利 於是放棄景德鎮 東走浙江  湘軍的糧道恢復  曾國藩再一次逃了活命  這一次對曾國藩的打擊很大  從此之後 無論多麼重要的戰事  曾國藩再也不肯親臨戰曾國藩傳                       112 ·場督戰指揮了

  自兵駐祁門以來 曾國藩沒過上一天安穩日子時時感到危機四伏  無日不在驚濤駭浪中度過  因此自進攻徽州潰敗之後 再也不敢逞英雄 硬充好漢在祁門呆下去了 乘左宗棠樂門取勝  軍情稍有好轉之機 立刻順坡下驢  趕緊離開祁門這一險地  後來移駐東流  把大營設在靠江岸停泊的大船上 由水師護衛 至此  曾國藩才放下心來喘口粗氣 再不用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曾國藩傳                       113 ·

  攻陷安慶

  因為安慶的安危關係到整個太平天國的命運 所以 安慶戰場引起了太平天國內部領導集團的極大關注 安慶被圍之後  洪秀全立即召陳玉成 李秀成回京 和洪仁 共商解安慶之圍之大策

  洪仁  雖然從未帶兵打仗 沒有任何作戰經驗但他畢竟是個見過世面的飽學之士  看問題的眼光要深遠得多  因此  他提出要解安慶之圍 必須用圍魏救趙之計  他認為現在曾國藩將主要兵力放在安徽胡林翼也率領湖北綠營的主力駐紮在英山一帶  守衛武昌城的是那個只會做官  不會打仗的湖廣總督官文因此 曾國藩 胡林翼的後方空虛  如果派兵攻打武昌 曾國藩等人肯定會不顧一切回援  因為湘軍的糧糙輜重之物都全靠從武昌用船運送  奪回武昌就等於斷了他們的後路  圍攻武昌  曾國藩  胡林翼必從安慶撤兵  安慶之圍不解自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