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劣幕 的帽子 說他把持湖南 為非作歹
咸豐看到官文的摺子 立即派人前去核查此案倘若真有不法之事 將左宗棠就地處決 胡林翼 駱秉章等人立刻慌了手腳 一邊出面奏保 一邊在京城活動 請肅順出頭保薦 肅順說必須有內外大員的保奏 皇上問起時才好說說 一時間 保薦左宗棠的奏摺雪片般地向咸豐飛來 以至於有了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 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這樣的稱讚之辭肅順也乘機推薦 左宗棠不僅性命得以保全 而且賞給四品卿銜 幫助曾國藩辦理軍務
得到了夢寐已久的兩江總督的職位 同時又有了胡林翼 左宗棠 李鴻章等人的支持 曾國藩站在與太平軍作戰最高統帥的高度 開始思考以後的用兵計劃
首先他清醒地意識到朝廷從江浙入手 通過蘇州常州包圍天京 從天京下游進攻的決策是行不通的要想攻克天京 必須從長江上游向天京包圍 即繼續執行自己復出時定下的進軍皖中的計劃 拿下安慶消滅陳玉成的部隊 步步進逼天京 所以他拒絕了清政府讓他率兵攻下蘇州 常州的要求 只把大營扎在安徽 江西 浙江三省之間的祁門 一心一意圍攻安慶
曾國藩傳 103 ·
拒不北援
正當曾國藩大權在握 以為可以一展夙願 順利攻克安慶 進逼天京之時 北京一場意外的變故 又將曾國藩拉入難以自拔的焦思苦慮之中 原來英 法聯軍進逼北京 咸豐皇帝帶領嬪妃 大臣倉惶出逃嚴令曾國藩派鮑超赴京救駕
英國侵略者通過 年鴉片戰爭在中國取得了大量特權後並不滿足 為了取得更大 更多的特權自 年就開始提出修改的要求 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 爾後 英國侵略者便和法國勾結起來 於
年 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從此 他們由南而北 由小而大 不斷挑起戰爭 其間前後共延續了四年 年 月 他們從北塘登陸 打敗了僧格林沁的騎兵 攻占天津 後來又擊敗勝保的部隊 兵臨北京城下 咸豐大驚 慌忙帶著一班大臣妃嬪逃到熱河 留下恭親王奕訢在京師與英法談判 同時 接受勝保的奏請 在逃往熱河的途中 接連發布上諭 令各地撫督 將軍迅速帶兵來京勤王 其中第一道上諭就是發給湘軍統帥 兩江總督曾國藩 要他速派鮑超率兵兩三千人 兼程前進 刻日赴京 交勝保調遣
曾國藩傳 104 ·
接到這道上諭 曾國藩一面為皇上蒙塵而擔憂一面又對派鮑超救駕而犯難
當時曾國藩的處境也不好 太平軍剛好攻克徽州曾國藩孤守祁門 自身凶吉未卜 他還要靠鮑超保衛祁門 掃清通往天京的道路 哪有心思發兵北援 但假若拒不發兵 這又是皇上的聖旨 抗旨之罪 誰能擔當得起 抗旨罪名已是不輕 更何況這又是非常變故之際 皇上蒙難之時 抗旨不發兵 自己平時口口聲聲標榜的忠君愛國 豈不都成了假話 萬一到時皇上震怒 天下共責 不待殺頭滅族 自己就早已身敗名裂 萬人共誅了
因此 面對這道聖旨 曾國藩落入了進退不是左右兩難的境地
於是他急忙與胡林翼 左宗棠等人商議 又命幕僚們獻計獻策
胡林翼 左宗棠等也都不願派鮑超北援 鮑超是湘軍中有名的能征善戰之將 他所率的霆字營是湘軍圍攻安慶所剩的最為重要的一支機動兵力 並且是惟一敢與陳玉成對抗的軍隊 倘若將他派走 勢必影響安慶戰局 何況他們也不願意將這一支命根子一般的軍隊送給屢戰屢敗 糙包一般的勝保率領 然而 北援畢竟又事關勤王之舉和抵抗外國侵略者的行動 假如託詞推諉 拒不發兵 不僅有可能被加上 不忠曾國藩傳 105 ·的罪名 而且有可能被扣上 賣國賊 的帽子 因此他們商量來 商量去 仍想不出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曾國藩的幕僚們也都主張北援 全無上善之策 曾國藩一連幾天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整夜不能入睡
就在曾國藩苦思焦慮不得善策的時候 李鴻章悄悄地走進了曾國藩的房內 首先他告訴曾國藩 此時入京勤王 已屬空話 對皇上實際上並沒有一點好處洋人進逼北京 並非是想對皇上不利 他們只不過是想通過戰爭取得在華的更大利益 只要許給他們好處肯定自行退兵 接著又獻計說 鮑超為一介武夫 不能擔此重任 入京勤王之事 必須曾國藩 胡林翼兩人中的一個帶兵前去 而這樣的事 自己又不敢確定因此上折請皇上定奪 這樣 從祁門到北京 奏摺最快也要半個月 一來一回 恭親王早已和洋人達成協議 到那時 勤王一事 肯定無人再提
李鴻章短短數語 一個小小 按兵請旨 的妙策攸地把困惑了曾國藩幾天的難題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是的 一個月之內 恭親王奕訢必能和洋人談妥退兵的條件 到那時 入京勤王一事早已成為過丘之水曾國藩一陣輕鬆 李鴻章如此輕鬆地提出了這個萬全之策 從此更受曾國潘器重
事情果如李鴻章預料的那樣 曾國藩於 月日上書咸豐 請求降旨任命由誰帶兵入京 月曾國藩傳 106 ·
日接到皇上聖諭 說 和議 已成 鮑超 胡林翼 曾國藩均毋庸北援
北京條約 的簽定 是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每一個稍有愛國之心的人 包括左宗棠在內無不痛心疾首 而曾國藩卻大不相同 他一接到達成和議 毋庸北援的聖諭 立刻大喜過望 認為自己又可以專心致力於剿滅太平天國一事 真是萬幸之極
北援一事 只不過是曾國藩圍攻安慶期間的一個小插曲 這件事本來就只是一場虛驚 並未產生任何實際影響 但他卻像一面鏡子 使世人更加清楚地看清了曾國藩的真面目 他置民族大義 國家利益於不顧 一心只盼清政府早日與侵略者簽訂和約 只要不讓他北援 能得以全力對付太平軍 犧牲任何民族利益對他來說都無所謂
在這場鬧劇中 李鴻章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角色第一次顯示出了他出色的賣國 才能 從此 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推薦和保舉下 步步高升 逐漸走上了政治舞台 使他的賣國才華有了更大的施展餘地曾國藩傳 107 ·
困守祁門
曾國藩選定祁門作為駐節之地 主要是看中它東連休寧 徽州 南達江西景德鎮 既有天然大山可以屏蔽老營 又可與浙江 江西互通聲息 然而等他到祁門 見四周山勢陡峭 與外界相連的僅有那條連接休寧 景德鎮的東西官馬大道 除此之外 有一條小路勾通北面的兩個小鎮 大赤嶺 大洪嶺 另外有一條小河 河面狹窄 只能浮起坐兩三個人的小船 大船不能進來 這裡人煙稀少 土地貧瘠 倘若東西方向的那條大道被堵 祁門與外面的聯繫即斷 縣城則陷於絕境 看到這些 曾國藩有些後悔了 但駐守祁門的事已上報朝廷 所以只得暫時駐下
咸豐看到官文的摺子 立即派人前去核查此案倘若真有不法之事 將左宗棠就地處決 胡林翼 駱秉章等人立刻慌了手腳 一邊出面奏保 一邊在京城活動 請肅順出頭保薦 肅順說必須有內外大員的保奏 皇上問起時才好說說 一時間 保薦左宗棠的奏摺雪片般地向咸豐飛來 以至於有了 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 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 這樣的稱讚之辭肅順也乘機推薦 左宗棠不僅性命得以保全 而且賞給四品卿銜 幫助曾國藩辦理軍務
得到了夢寐已久的兩江總督的職位 同時又有了胡林翼 左宗棠 李鴻章等人的支持 曾國藩站在與太平軍作戰最高統帥的高度 開始思考以後的用兵計劃
首先他清醒地意識到朝廷從江浙入手 通過蘇州常州包圍天京 從天京下游進攻的決策是行不通的要想攻克天京 必須從長江上游向天京包圍 即繼續執行自己復出時定下的進軍皖中的計劃 拿下安慶消滅陳玉成的部隊 步步進逼天京 所以他拒絕了清政府讓他率兵攻下蘇州 常州的要求 只把大營扎在安徽 江西 浙江三省之間的祁門 一心一意圍攻安慶
曾國藩傳 103 ·
拒不北援
正當曾國藩大權在握 以為可以一展夙願 順利攻克安慶 進逼天京之時 北京一場意外的變故 又將曾國藩拉入難以自拔的焦思苦慮之中 原來英 法聯軍進逼北京 咸豐皇帝帶領嬪妃 大臣倉惶出逃嚴令曾國藩派鮑超赴京救駕
英國侵略者通過 年鴉片戰爭在中國取得了大量特權後並不滿足 為了取得更大 更多的特權自 年就開始提出修改的要求 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 爾後 英國侵略者便和法國勾結起來 於
年 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從此 他們由南而北 由小而大 不斷挑起戰爭 其間前後共延續了四年 年 月 他們從北塘登陸 打敗了僧格林沁的騎兵 攻占天津 後來又擊敗勝保的部隊 兵臨北京城下 咸豐大驚 慌忙帶著一班大臣妃嬪逃到熱河 留下恭親王奕訢在京師與英法談判 同時 接受勝保的奏請 在逃往熱河的途中 接連發布上諭 令各地撫督 將軍迅速帶兵來京勤王 其中第一道上諭就是發給湘軍統帥 兩江總督曾國藩 要他速派鮑超率兵兩三千人 兼程前進 刻日赴京 交勝保調遣
曾國藩傳 104 ·
接到這道上諭 曾國藩一面為皇上蒙塵而擔憂一面又對派鮑超救駕而犯難
當時曾國藩的處境也不好 太平軍剛好攻克徽州曾國藩孤守祁門 自身凶吉未卜 他還要靠鮑超保衛祁門 掃清通往天京的道路 哪有心思發兵北援 但假若拒不發兵 這又是皇上的聖旨 抗旨之罪 誰能擔當得起 抗旨罪名已是不輕 更何況這又是非常變故之際 皇上蒙難之時 抗旨不發兵 自己平時口口聲聲標榜的忠君愛國 豈不都成了假話 萬一到時皇上震怒 天下共責 不待殺頭滅族 自己就早已身敗名裂 萬人共誅了
因此 面對這道聖旨 曾國藩落入了進退不是左右兩難的境地
於是他急忙與胡林翼 左宗棠等人商議 又命幕僚們獻計獻策
胡林翼 左宗棠等也都不願派鮑超北援 鮑超是湘軍中有名的能征善戰之將 他所率的霆字營是湘軍圍攻安慶所剩的最為重要的一支機動兵力 並且是惟一敢與陳玉成對抗的軍隊 倘若將他派走 勢必影響安慶戰局 何況他們也不願意將這一支命根子一般的軍隊送給屢戰屢敗 糙包一般的勝保率領 然而 北援畢竟又事關勤王之舉和抵抗外國侵略者的行動 假如託詞推諉 拒不發兵 不僅有可能被加上 不忠曾國藩傳 105 ·的罪名 而且有可能被扣上 賣國賊 的帽子 因此他們商量來 商量去 仍想不出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曾國藩的幕僚們也都主張北援 全無上善之策 曾國藩一連幾天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整夜不能入睡
就在曾國藩苦思焦慮不得善策的時候 李鴻章悄悄地走進了曾國藩的房內 首先他告訴曾國藩 此時入京勤王 已屬空話 對皇上實際上並沒有一點好處洋人進逼北京 並非是想對皇上不利 他們只不過是想通過戰爭取得在華的更大利益 只要許給他們好處肯定自行退兵 接著又獻計說 鮑超為一介武夫 不能擔此重任 入京勤王之事 必須曾國藩 胡林翼兩人中的一個帶兵前去 而這樣的事 自己又不敢確定因此上折請皇上定奪 這樣 從祁門到北京 奏摺最快也要半個月 一來一回 恭親王早已和洋人達成協議 到那時 勤王一事 肯定無人再提
李鴻章短短數語 一個小小 按兵請旨 的妙策攸地把困惑了曾國藩幾天的難題輕而易舉地解決了是的 一個月之內 恭親王奕訢必能和洋人談妥退兵的條件 到那時 入京勤王一事早已成為過丘之水曾國藩一陣輕鬆 李鴻章如此輕鬆地提出了這個萬全之策 從此更受曾國潘器重
事情果如李鴻章預料的那樣 曾國藩於 月日上書咸豐 請求降旨任命由誰帶兵入京 月曾國藩傳 106 ·
日接到皇上聖諭 說 和議 已成 鮑超 胡林翼 曾國藩均毋庸北援
北京條約 的簽定 是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每一個稍有愛國之心的人 包括左宗棠在內無不痛心疾首 而曾國藩卻大不相同 他一接到達成和議 毋庸北援的聖諭 立刻大喜過望 認為自己又可以專心致力於剿滅太平天國一事 真是萬幸之極
北援一事 只不過是曾國藩圍攻安慶期間的一個小插曲 這件事本來就只是一場虛驚 並未產生任何實際影響 但他卻像一面鏡子 使世人更加清楚地看清了曾國藩的真面目 他置民族大義 國家利益於不顧 一心只盼清政府早日與侵略者簽訂和約 只要不讓他北援 能得以全力對付太平軍 犧牲任何民族利益對他來說都無所謂
在這場鬧劇中 李鴻章扮演了一個關鍵性的角色第一次顯示出了他出色的賣國 才能 從此 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推薦和保舉下 步步高升 逐漸走上了政治舞台 使他的賣國才華有了更大的施展餘地曾國藩傳 107 ·
困守祁門
曾國藩選定祁門作為駐節之地 主要是看中它東連休寧 徽州 南達江西景德鎮 既有天然大山可以屏蔽老營 又可與浙江 江西互通聲息 然而等他到祁門 見四周山勢陡峭 與外界相連的僅有那條連接休寧 景德鎮的東西官馬大道 除此之外 有一條小路勾通北面的兩個小鎮 大赤嶺 大洪嶺 另外有一條小河 河面狹窄 只能浮起坐兩三個人的小船 大船不能進來 這裡人煙稀少 土地貧瘠 倘若東西方向的那條大道被堵 祁門與外面的聯繫即斷 縣城則陷於絕境 看到這些 曾國藩有些後悔了 但駐守祁門的事已上報朝廷 所以只得暫時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