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好,後顧之憂解決了,代宗任命雍王李适為天下兵馬元帥,要正式出兵了。十月十六日,雍王向代宗辭行,代宗讓藥子昂、魏琚為左右廂兵馬使,韋少華為判官,李進為行軍司馬,前往陝州會合諸道節度使以及回紇軍隊,共同討伐史朝義。由於魚朝恩、程元振反對由郭子儀擔任副帥,代宗便另外任命此時的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同平章事兼絳州刺史,統領各軍節度行營,即李适的副手。而後代宗又讓僕固懷恩的母親、妻子都可以到行營去,通鑑於此沒有寫明理由,真讓人納悶,明明就要打仗了,讓她們去軍營中難道不累贅嗎?其實這是應回紇可汗之邀請,回紇可汗想見見僕固懷恩和他的母親,但僕固懷恩並不敢答應,於是代宗主動賜鐵券,讓僕固懷恩的母親一行前去軍營之中。
於是李适到達了陝州,而回紇可汗則駐紮在陝州的河北。李适帶著數十名隨從乘馬前去看望回紇可汗。登里見李适不行大禮,便惱怒的叱責他,藥子昂回答說按照禮儀不該這樣。回紇的將軍車鼻說:“唐朝的天子與可汗已經結為兄弟,對雍王來說,可汗就是叔父,怎能不拜呢?”藥子昂說:“雍王是天子的長子,如今又為元帥,哪有中國儲君向外國的可汗拜舞的道理呢?況且太上皇和先帝尚未出殯,也不應該舞蹈(古時臣子朝拜帝王時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勢,是一種禮節)。”雙方力爭了好長時間,最後回紇人急了,也不管什麼禮儀,由
將軍車鼻將藥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等人各打了一百鞭子,看在李适年少不懂事的份上,遣送回營。而魏琚、韋少華兩人被打後,過了一夜就死了。回紇的確太蠻橫了些,不過此時是唐朝有求於人,也難怪人家會這麼強硬,所以唐朝吃些虧在所難免,偏偏李适年少輕狂,他帶去的人也不識好歹,非要耍大國脾氣,結果回紇不買帳,反而被打了,弄的相當難堪。
十月二十三日,各路人馬從陝州出發,僕固懷恩與回紇左殺(是回紇的將軍吧)為前鋒,陝西節度使郭英乂、神策觀軍容使魚朝恩殿後,由澠池攻打洛陽;潞澤節度使李抱玉從河陽進攻,河南等道副元帥李光弼從陳留進攻。而雍王李适,則留守在陝州(這主帥當的真是省事啊)。過了三天,僕固懷恩等人在同軌駐紮了下來。
唐軍眼看就要到達,史朝義與諸將商議對策。這時阿史那承慶說:“如果唐朝只是派漢族軍馬前來,就該和他們決一死戰;如果是回紇軍隊也來了,其兵鋒銳不可擋,我們就應該退守河陽,避其鋒芒。”史朝義不同意。十月二十七日,唐軍到達洛陽北郊,分兵去攻打懷州第二天,便攻克了。十月三十日,唐軍在橫水布陣,叛軍則設置柵欄,各自固守。僕固懷恩在西原布陣抵擋叛軍,又派精騎以及回紇軍隊由南山而出攻柵欄的東北面,於是里外合擊,將叛軍打得大敗。史朝義親率他現在所有的精銳,總共有十萬人前去救援,在昭覺寺布陣。唐軍急速的衝擊敵陣,雖然殺傷很多人,但敵陣仍然沒有動搖。魚朝恩也派了五百名she生軍去奮力衝殺,作用也不大。這時候,鎮西節度使馬璘說:“事急矣!”然後單槍匹馬奮力衝擊,奪了叛軍的兩塊盾牌,突入到千軍萬馬之中。正是有了這樣的擊破,叛軍亂了陣腳,大部隊才得以乘機突入敵陣,殺得叛軍大販。之後,雙方又轉戰到石榴園、老君廟一帶,叛軍抵敵不住,人馬互相踐踏,甚至填滿了尚書谷。此戰,叛軍被殺死六萬人,被俘二萬人,損失慘重。史朝義最後僅帶著數百名輕騎向東逃走。僕固懷恩進而攻克了洛陽和河陽,抓獲了史朝義的中書令許叔冀、王伷等人,後來遵照代宗的吩咐釋放了他們,之後僕固懷恩留在河陽回紇河汗的帳中,由他的兒子仆固瑒和將領高輔成率步騎兵一萬人乘勝追擊史朝義,在鄭州再次擊敗史朝義。史朝義只好逃到汴州,他的陳留節度使張獻誠緊閉城門,不讓他進去,史朝義又逃奔濮州,於是張獻誠向唐軍投降。史朝義這時尚不知道,這只是他走投無路的開始罷了。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匪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嗎?究竟這個如剃能剃到什麼程度,看看下面這些軍隊的作為就知道了。洛陽收復了,於是回紇人開始大肆燒殺搶掠,死者數以萬計,大火幾十天都熄滅不了。朔方軍和神策軍,這兩個該是唐朝的官方軍隊了吧,他們也和回紇軍一樣邊搶邊殺,原因是他們認為洛陽、鄭州、汴州、汝州這些都是叛軍的地盤,所以就該搶,於是一直搶了三個月才停。就這樣,這些地方的房屋,一排排的全被毀壞,百姓們甚至衣不蔽體,或者說連衣、布都沒有,只好穿紙。這正是十月十一月的冬天啊,穿紙是會凍死人的,但百姓們實在沒有辦法,可見有多麼殘酷。回紇可汗將他們所搶到的財物全都存放到河陽,然後留下他的將領安恪看守。
十一月初二,捷報傳到了長安,雖然沒有記載代宗的反應,但肯定很高興。史朝義這邊則慘極了,繼續在逃亡,由濮州北渡黃河。僕固懷恩攻克滑州後,在衛州追上了史朝義,將他擊敗。這時,叛軍的睢陽節度使田承嗣等人率四萬兵馬與史朝義會合,前來抵抗,被仆固瑒擊敗。唐軍長驅直入,到達昌樂的東面。史朝義率領魏州軍前來交戰,結果又是一敗塗地。因此叛軍鄴郡節度使薛嵩獻出相州、衛州、洺州、邢州,向李抱玉投降,而恆陽節度使張忠志則獻出趙州、恆州、深州、定州、易州,向辛雲京投降。不久,僕固懷恩讓投降的兩人都官復原職。因此,李抱玉、辛雲京懷疑僕固懷恩有二心,分別上表向代宗報告此事,於是朝廷也暗地防備著僕固懷恩,後來僕固懷恩會落到那一步,這時就已埋下伏筆了。僕固懷恩當然得上書為自己辯護一番,代宗則是安慰勸勉了一下。十一月初六,代宗下詔:“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這是吸取了肅宗當初的教訓,同時也是鼓勵在叛軍處的偽官們前來投降。
史朝義又逃到貝州,與大將薛忠義等人會合。仆固瑒也一直追到了臨清,有新兵馬補充的史朝義從衡水率三萬人馬回師反攻,不料被仆固瑒的伏兵擊敗。恰巧此時回紇軍也來到了臨清,唐軍勢力更加壯大,一齊追擊史朝義。雙方在下博縣的東南交戰,叛軍大敗,成堆的屍骨順流而下。史朝義無奈,儘管屢戰屢敗、屢敗屢逃,但還是接著戰、敗、逃。於是他又逃往莫州。唐軍的薛兼訓、郝庭玉在下博與田神功、辛雲京會合後進軍莫州,圍攻史朝義,同時侯希逸也隨後趕到。
史朝義屢次出戰,都遭失敗,於是田承嗣勸說史朝義,由他自己守衛莫州,而讓田承嗣親自去幽州徵調軍隊,回救這裡。《新唐書》上關於這裡記載的比較詳細:
承嗣謂朝義:“不如身將驍銳還幽州,因懷仙悉兵五萬還戰,聲勢外張,勝可萬全。臣請堅守,雖瑒之強,不遽下。”朝義然納,以騎五千夜出,比行,握承嗣手,以存亡為托。承嗣頓首流涕。將行, 復曰:“闔門百口,母老子稚,今付公矣。”承嗣聽命。
史朝義採納了田承嗣的建議,親自率五千精騎從北門突圍,臨行前還特意囑託田承嗣照看好自己的家人,田承嗣也流著淚答應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啊,可是史朝義一走,田承嗣立刻就翻臉了,他對他手下的將士說:“吾與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餘城,發人冢墓,焚人室廬,掠人玉帛,壯者死鋒刃,弱者填溝壑,公門華胄,為我廝隸,齊姜、宋子,為我掃除。今天降鑒,吾等安所歸命?自古禍福亦不常,能改往修今,是轉危即安矣。旦日且出降,公等謂何?”說了一番投降的好處,大家自然都贊成,於是田承嗣舉城投降,將史朝義的母親、妻子、兒子一起交給了唐軍。於是城下的仆固瑒、侯希逸、薛兼訓等人率兵去追史朝義,于歸義縣追上,雙方交戰,史朝義五千人當然抵敵不住,只好又逃走。
於是李适到達了陝州,而回紇可汗則駐紮在陝州的河北。李适帶著數十名隨從乘馬前去看望回紇可汗。登里見李适不行大禮,便惱怒的叱責他,藥子昂回答說按照禮儀不該這樣。回紇的將軍車鼻說:“唐朝的天子與可汗已經結為兄弟,對雍王來說,可汗就是叔父,怎能不拜呢?”藥子昂說:“雍王是天子的長子,如今又為元帥,哪有中國儲君向外國的可汗拜舞的道理呢?況且太上皇和先帝尚未出殯,也不應該舞蹈(古時臣子朝拜帝王時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勢,是一種禮節)。”雙方力爭了好長時間,最後回紇人急了,也不管什麼禮儀,由
將軍車鼻將藥子昂、魏琚、韋少華、李進等人各打了一百鞭子,看在李适年少不懂事的份上,遣送回營。而魏琚、韋少華兩人被打後,過了一夜就死了。回紇的確太蠻橫了些,不過此時是唐朝有求於人,也難怪人家會這麼強硬,所以唐朝吃些虧在所難免,偏偏李适年少輕狂,他帶去的人也不識好歹,非要耍大國脾氣,結果回紇不買帳,反而被打了,弄的相當難堪。
十月二十三日,各路人馬從陝州出發,僕固懷恩與回紇左殺(是回紇的將軍吧)為前鋒,陝西節度使郭英乂、神策觀軍容使魚朝恩殿後,由澠池攻打洛陽;潞澤節度使李抱玉從河陽進攻,河南等道副元帥李光弼從陳留進攻。而雍王李适,則留守在陝州(這主帥當的真是省事啊)。過了三天,僕固懷恩等人在同軌駐紮了下來。
唐軍眼看就要到達,史朝義與諸將商議對策。這時阿史那承慶說:“如果唐朝只是派漢族軍馬前來,就該和他們決一死戰;如果是回紇軍隊也來了,其兵鋒銳不可擋,我們就應該退守河陽,避其鋒芒。”史朝義不同意。十月二十七日,唐軍到達洛陽北郊,分兵去攻打懷州第二天,便攻克了。十月三十日,唐軍在橫水布陣,叛軍則設置柵欄,各自固守。僕固懷恩在西原布陣抵擋叛軍,又派精騎以及回紇軍隊由南山而出攻柵欄的東北面,於是里外合擊,將叛軍打得大敗。史朝義親率他現在所有的精銳,總共有十萬人前去救援,在昭覺寺布陣。唐軍急速的衝擊敵陣,雖然殺傷很多人,但敵陣仍然沒有動搖。魚朝恩也派了五百名she生軍去奮力衝殺,作用也不大。這時候,鎮西節度使馬璘說:“事急矣!”然後單槍匹馬奮力衝擊,奪了叛軍的兩塊盾牌,突入到千軍萬馬之中。正是有了這樣的擊破,叛軍亂了陣腳,大部隊才得以乘機突入敵陣,殺得叛軍大販。之後,雙方又轉戰到石榴園、老君廟一帶,叛軍抵敵不住,人馬互相踐踏,甚至填滿了尚書谷。此戰,叛軍被殺死六萬人,被俘二萬人,損失慘重。史朝義最後僅帶著數百名輕騎向東逃走。僕固懷恩進而攻克了洛陽和河陽,抓獲了史朝義的中書令許叔冀、王伷等人,後來遵照代宗的吩咐釋放了他們,之後僕固懷恩留在河陽回紇河汗的帳中,由他的兒子仆固瑒和將領高輔成率步騎兵一萬人乘勝追擊史朝義,在鄭州再次擊敗史朝義。史朝義只好逃到汴州,他的陳留節度使張獻誠緊閉城門,不讓他進去,史朝義又逃奔濮州,於是張獻誠向唐軍投降。史朝義這時尚不知道,這只是他走投無路的開始罷了。
還記得前面提過的“匪來如梳,兵來如篦,官來如剃”嗎?究竟這個如剃能剃到什麼程度,看看下面這些軍隊的作為就知道了。洛陽收復了,於是回紇人開始大肆燒殺搶掠,死者數以萬計,大火幾十天都熄滅不了。朔方軍和神策軍,這兩個該是唐朝的官方軍隊了吧,他們也和回紇軍一樣邊搶邊殺,原因是他們認為洛陽、鄭州、汴州、汝州這些都是叛軍的地盤,所以就該搶,於是一直搶了三個月才停。就這樣,這些地方的房屋,一排排的全被毀壞,百姓們甚至衣不蔽體,或者說連衣、布都沒有,只好穿紙。這正是十月十一月的冬天啊,穿紙是會凍死人的,但百姓們實在沒有辦法,可見有多麼殘酷。回紇可汗將他們所搶到的財物全都存放到河陽,然後留下他的將領安恪看守。
十一月初二,捷報傳到了長安,雖然沒有記載代宗的反應,但肯定很高興。史朝義這邊則慘極了,繼續在逃亡,由濮州北渡黃河。僕固懷恩攻克滑州後,在衛州追上了史朝義,將他擊敗。這時,叛軍的睢陽節度使田承嗣等人率四萬兵馬與史朝義會合,前來抵抗,被仆固瑒擊敗。唐軍長驅直入,到達昌樂的東面。史朝義率領魏州軍前來交戰,結果又是一敗塗地。因此叛軍鄴郡節度使薛嵩獻出相州、衛州、洺州、邢州,向李抱玉投降,而恆陽節度使張忠志則獻出趙州、恆州、深州、定州、易州,向辛雲京投降。不久,僕固懷恩讓投降的兩人都官復原職。因此,李抱玉、辛雲京懷疑僕固懷恩有二心,分別上表向代宗報告此事,於是朝廷也暗地防備著僕固懷恩,後來僕固懷恩會落到那一步,這時就已埋下伏筆了。僕固懷恩當然得上書為自己辯護一番,代宗則是安慰勸勉了一下。十一月初六,代宗下詔:“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這是吸取了肅宗當初的教訓,同時也是鼓勵在叛軍處的偽官們前來投降。
史朝義又逃到貝州,與大將薛忠義等人會合。仆固瑒也一直追到了臨清,有新兵馬補充的史朝義從衡水率三萬人馬回師反攻,不料被仆固瑒的伏兵擊敗。恰巧此時回紇軍也來到了臨清,唐軍勢力更加壯大,一齊追擊史朝義。雙方在下博縣的東南交戰,叛軍大敗,成堆的屍骨順流而下。史朝義無奈,儘管屢戰屢敗、屢敗屢逃,但還是接著戰、敗、逃。於是他又逃往莫州。唐軍的薛兼訓、郝庭玉在下博與田神功、辛雲京會合後進軍莫州,圍攻史朝義,同時侯希逸也隨後趕到。
史朝義屢次出戰,都遭失敗,於是田承嗣勸說史朝義,由他自己守衛莫州,而讓田承嗣親自去幽州徵調軍隊,回救這裡。《新唐書》上關於這裡記載的比較詳細:
承嗣謂朝義:“不如身將驍銳還幽州,因懷仙悉兵五萬還戰,聲勢外張,勝可萬全。臣請堅守,雖瑒之強,不遽下。”朝義然納,以騎五千夜出,比行,握承嗣手,以存亡為托。承嗣頓首流涕。將行, 復曰:“闔門百口,母老子稚,今付公矣。”承嗣聽命。
史朝義採納了田承嗣的建議,親自率五千精騎從北門突圍,臨行前還特意囑託田承嗣照看好自己的家人,田承嗣也流著淚答應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啊,可是史朝義一走,田承嗣立刻就翻臉了,他對他手下的將士說:“吾與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餘城,發人冢墓,焚人室廬,掠人玉帛,壯者死鋒刃,弱者填溝壑,公門華胄,為我廝隸,齊姜、宋子,為我掃除。今天降鑒,吾等安所歸命?自古禍福亦不常,能改往修今,是轉危即安矣。旦日且出降,公等謂何?”說了一番投降的好處,大家自然都贊成,於是田承嗣舉城投降,將史朝義的母親、妻子、兒子一起交給了唐軍。於是城下的仆固瑒、侯希逸、薛兼訓等人率兵去追史朝義,于歸義縣追上,雙方交戰,史朝義五千人當然抵敵不住,只好又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