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補註——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第二年到 1945 年期間,邱吉爾擔任英 國首相,為大戰帶來勝利。但戰後再行選舉時,他所率領的保守黨被工黨擊敗,於是離開首相之位。1951 年再度擔任首相,1953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65 年 1 月去世。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插rchill(1874—1965)]三十五、克拉克。蓋博 以前在女孩子面前會坐立不安,現在則?? 美軍固然人才濟濟,但可能無一人像克拉克。蓋博這麼有名,他是電影界一流的名演員,不論是在中國、印度、非洲、歐洲或南美,都擁有無數的 影迷。全世界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美國歷史或美軍將領的名字,但一聽到克拉克。蓋博的名字就會為之雀躍不已。
數年前,當克拉克。蓋博到南美時,被女影迷團團圍住,有些人緊摟著 他的脖子,有些人則搶他的帽子、拉扯他的衣服,想把它們當作紀念品,結果,克拉克。蓋博的外套被扯破了,襯衫也被撕得襤褸不堪。
第二次大戰時,他自願從軍,為不引人注意,所以儘量不到人群聚集的 地方。但當駐軍在英國時,仍被一群影迷發現,他被追得狼狽不堪,最後只好躲進教堂。一些幫忙農事的女孩,甚至放棄半天的工作,跑到美國基地附 近等待,希望能看到克拉克。蓋博一眼。
克拉克。蓋博從軍是在 1942 年,當年他 42 歲,為從軍甚至放棄好萊塢 極其優厚的合約。依照那紙合約,他一周就可以獲得 7500元,也就是說,10 個星期的收入就等於當時美國總統一年的收入。但他放棄高薪,毅然地穿上 軍服,一個月的收入只有 50 元而已。
兩三年前,我有幸得以去採訪克拉克。蓋博,發現他是個和藹可親、處 事謹慎而且相當誠實的人,我立刻對他產生好感。
過去他曾幾次入選為全美服裝最佳的前 10 名,但當我到後台採訪他時, 他的脖子上圍著厚毛巾,正以面霜的瓶蓋當菸灰缸抽著煙。
他在數十部電影中扮演過各種角色,但幾乎都不如他自己的經歷富於戲 劇性。
15 歲時,他還在俄亥俄州的亞克蘭市,有天晚上,他進入一家小店買三 明治和咖啡,這一刻正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他在那裡碰到來亞克蘭市表演的劇團演員,立刻就為他們的風采所著迷。他兩三個月前才來到亞克 蘭,在一家橡膠公司當時間記錄員;在這之前,他一直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例如擠牛奶、餵豬、將干糙放進馬車或耕作玉米田等,雖然對這些工作不感 興趣,但他仍相當賣力地做著。
這是他第一次碰到演員,對他們真是欽羨極了,他興奮地想著,如果自 己也能上舞台表演該多好。上舞台的願望雖然沒有實現,但他終於成為劇團的通知員,而且也兼替演員辦雜事,例如替他們把衣服送到洗衣店,衣服扣 子掉了也替他們fèng上等。
他在劇團里當了兩年的通知員,卻沒獲得一分錢的薪水,所得到的只是 經驗而已。
那麼他是怎麼生活的呢?他晚上就睡在後台,以自己的大衣當作毯子; 至於食的問題,因為演員們都很喜歡他,所以午餐、晚餐都由他們請客。
就在這段期間養成他不吃早餐的習慣,即使後來成為有數百萬元收入的 世界級名演員,他仍然每天都不吃早餐。
他對於不吃早餐絲毫不在意,因為他才 15 歲而已,而且是在自己最喜歡 的工作環境中工作。這兒有耀眼的燈光,有掌聲和喝彩聲,這是多麼富於羅曼蒂克的世界啊!當時俄亥俄州也許有很多百萬富翁,但可能沒有一個人像 克拉克。蓋博這麼快樂。
我問他:“當一天能賺得 1000 元時,是否會覺得比無錢可領的通知員時 代快樂呢?”他回答道:“不,金錢和名氣並不能帶來快樂。”
他在亞克蘭市的劇團服務兩年之後,他的繼母去世了,不但他父親的家 庭因而崩毀,克拉克。蓋博未來的計劃也因而落空。
他父親對他說:“我不想再從事農業,我要去奧克拉荷馬的油田工作, 你也跟我一塊去吧!”以父親的立場而言,他當然不願兒子工作兩年都領不到一分錢,油田的工作,一天可有 12 元的收入,所以他不容兒子反對而命令 他隨他而行。在此後的 2 年間,克拉克。蓋博就在煉油廠工作,每天弄得全身油污,揮動著重達 18 磅的鐵錘,在 60 英尺高的油井架台上從事保養工作。 到了 19 歲,他明確地向父親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就是要回到他一心嚮往的表演世界。於是加入一家在鄉村巡迴演出的小劇團,當然那是個三流小劇 團,經常在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等中西部一帶的鄉鎮表演。他們在空地搭帳篷作為演出場地,門票分為 5 分、1 角、1 角 5 分 3 種,所演的劇目有《湯姆叔叔的小屋》及當時極獲好評的《只有查理》等。 我問克拉克。蓋博在那個劇團時的薪水是多少,他笑著回答道:“誰也沒有薪水,因為劇團要支付各種經費,沒有多餘的錢給團員。除非收入特別 好,才會把扣除經費所余的錢,平均分配給團員。”據說有一次,他一個星 期才分配到 2元 7 角 5 分錢。
1922 年 3 月 21 日,劇團在蒙大拿州的卜特市陷入困境中,大風雪阻擋 他們的去路,而身上一分錢也沒有,有的只是債務和絕望而已。
第二天早上,克拉克。蓋博搖搖晃晃地走到火車站附近,饑寒交迫的他, 褲子上補滿了補釘,鞋底又有好幾個洞,口袋內一共只有 7 分錢而已。他進入郵局,寫了一封準備拍給父親的電報:“請寄旅費給我,我要回家。”寫 完後,他睜著無神的眼睛看著外面的大風雪,心裡想著——到底要不要拍出 這封電報呢?
難道就這樣放棄自己所喜歡的戲劇工作嗎?如果拍出這封電報,可能就 會平平凡凡地度過這一生。最後,他那不屈的荷蘭精神終於發揮效力(他的父母都是荷蘭後裔),他決心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於是撕毀寫好的電 報,大步離開郵局,跳上貨物列車,離開卜特。
當火車接近蛇河溪谷時,駕駛員發現躲在有蓋貨車內的他,那是 1922 年時的事,12 年之後的克拉克。蓋博已成為世界名人。但當時駕駛員並不知道,所以很不客氣地把他趕下來。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只好當 3 個月的 伐木工人,以賺取前往波特蘭市的火車票錢。
到波特蘭市,他又加入一家鄉下巡迴劇團,結果這家劇團又發生經濟困 難。他只好再當臨時工人,替測量師搬運工具、在玉米田趕騾、當馬路工程的小工人,整理糙木及制材工廠工人等工作他都做過。
後來他又回到波特蘭市,但始終找不到工作,好的工作總是被別人捷足 先登。於是他想不如到報社當GG欄的分類員,如此就可比別人先看到條件好的工作機會。這個計策果然產生效果,他找到電話公司架線工人的工作, 周薪是 16 元。
這份工作是他人生的另一轉機,有一天,他被派遣到波特蘭市一家名為“小劇場”的戲院,修理故障的電話,修理期間,他認識訓舞台女導演約瑟 芬。德隆。
他從約瑟芬那兒學到許多演戲技巧,而且最後還向她求婚,兩人於 1924年 12 月結婚。在此後的幾年間,他仍有好幾次瀕於絕望的邊緣,但經過一番 奮鬥之後,終於當上一部警匪片的主角,那就是有名的《自由靈魂》,從此他開始向大明星之路邁進。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插rchill(1874—1965)]三十五、克拉克。蓋博 以前在女孩子面前會坐立不安,現在則?? 美軍固然人才濟濟,但可能無一人像克拉克。蓋博這麼有名,他是電影界一流的名演員,不論是在中國、印度、非洲、歐洲或南美,都擁有無數的 影迷。全世界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美國歷史或美軍將領的名字,但一聽到克拉克。蓋博的名字就會為之雀躍不已。
數年前,當克拉克。蓋博到南美時,被女影迷團團圍住,有些人緊摟著 他的脖子,有些人則搶他的帽子、拉扯他的衣服,想把它們當作紀念品,結果,克拉克。蓋博的外套被扯破了,襯衫也被撕得襤褸不堪。
第二次大戰時,他自願從軍,為不引人注意,所以儘量不到人群聚集的 地方。但當駐軍在英國時,仍被一群影迷發現,他被追得狼狽不堪,最後只好躲進教堂。一些幫忙農事的女孩,甚至放棄半天的工作,跑到美國基地附 近等待,希望能看到克拉克。蓋博一眼。
克拉克。蓋博從軍是在 1942 年,當年他 42 歲,為從軍甚至放棄好萊塢 極其優厚的合約。依照那紙合約,他一周就可以獲得 7500元,也就是說,10 個星期的收入就等於當時美國總統一年的收入。但他放棄高薪,毅然地穿上 軍服,一個月的收入只有 50 元而已。
兩三年前,我有幸得以去採訪克拉克。蓋博,發現他是個和藹可親、處 事謹慎而且相當誠實的人,我立刻對他產生好感。
過去他曾幾次入選為全美服裝最佳的前 10 名,但當我到後台採訪他時, 他的脖子上圍著厚毛巾,正以面霜的瓶蓋當菸灰缸抽著煙。
他在數十部電影中扮演過各種角色,但幾乎都不如他自己的經歷富於戲 劇性。
15 歲時,他還在俄亥俄州的亞克蘭市,有天晚上,他進入一家小店買三 明治和咖啡,這一刻正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他在那裡碰到來亞克蘭市表演的劇團演員,立刻就為他們的風采所著迷。他兩三個月前才來到亞克 蘭,在一家橡膠公司當時間記錄員;在這之前,他一直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例如擠牛奶、餵豬、將干糙放進馬車或耕作玉米田等,雖然對這些工作不感 興趣,但他仍相當賣力地做著。
這是他第一次碰到演員,對他們真是欽羨極了,他興奮地想著,如果自 己也能上舞台表演該多好。上舞台的願望雖然沒有實現,但他終於成為劇團的通知員,而且也兼替演員辦雜事,例如替他們把衣服送到洗衣店,衣服扣 子掉了也替他們fèng上等。
他在劇團里當了兩年的通知員,卻沒獲得一分錢的薪水,所得到的只是 經驗而已。
那麼他是怎麼生活的呢?他晚上就睡在後台,以自己的大衣當作毯子; 至於食的問題,因為演員們都很喜歡他,所以午餐、晚餐都由他們請客。
就在這段期間養成他不吃早餐的習慣,即使後來成為有數百萬元收入的 世界級名演員,他仍然每天都不吃早餐。
他對於不吃早餐絲毫不在意,因為他才 15 歲而已,而且是在自己最喜歡 的工作環境中工作。這兒有耀眼的燈光,有掌聲和喝彩聲,這是多麼富於羅曼蒂克的世界啊!當時俄亥俄州也許有很多百萬富翁,但可能沒有一個人像 克拉克。蓋博這麼快樂。
我問他:“當一天能賺得 1000 元時,是否會覺得比無錢可領的通知員時 代快樂呢?”他回答道:“不,金錢和名氣並不能帶來快樂。”
他在亞克蘭市的劇團服務兩年之後,他的繼母去世了,不但他父親的家 庭因而崩毀,克拉克。蓋博未來的計劃也因而落空。
他父親對他說:“我不想再從事農業,我要去奧克拉荷馬的油田工作, 你也跟我一塊去吧!”以父親的立場而言,他當然不願兒子工作兩年都領不到一分錢,油田的工作,一天可有 12 元的收入,所以他不容兒子反對而命令 他隨他而行。在此後的 2 年間,克拉克。蓋博就在煉油廠工作,每天弄得全身油污,揮動著重達 18 磅的鐵錘,在 60 英尺高的油井架台上從事保養工作。 到了 19 歲,他明確地向父親表明自己的態度,也就是要回到他一心嚮往的表演世界。於是加入一家在鄉村巡迴演出的小劇團,當然那是個三流小劇 團,經常在堪薩斯州、內布拉斯加州等中西部一帶的鄉鎮表演。他們在空地搭帳篷作為演出場地,門票分為 5 分、1 角、1 角 5 分 3 種,所演的劇目有《湯姆叔叔的小屋》及當時極獲好評的《只有查理》等。 我問克拉克。蓋博在那個劇團時的薪水是多少,他笑著回答道:“誰也沒有薪水,因為劇團要支付各種經費,沒有多餘的錢給團員。除非收入特別 好,才會把扣除經費所余的錢,平均分配給團員。”據說有一次,他一個星 期才分配到 2元 7 角 5 分錢。
1922 年 3 月 21 日,劇團在蒙大拿州的卜特市陷入困境中,大風雪阻擋 他們的去路,而身上一分錢也沒有,有的只是債務和絕望而已。
第二天早上,克拉克。蓋博搖搖晃晃地走到火車站附近,饑寒交迫的他, 褲子上補滿了補釘,鞋底又有好幾個洞,口袋內一共只有 7 分錢而已。他進入郵局,寫了一封準備拍給父親的電報:“請寄旅費給我,我要回家。”寫 完後,他睜著無神的眼睛看著外面的大風雪,心裡想著——到底要不要拍出 這封電報呢?
難道就這樣放棄自己所喜歡的戲劇工作嗎?如果拍出這封電報,可能就 會平平凡凡地度過這一生。最後,他那不屈的荷蘭精神終於發揮效力(他的父母都是荷蘭後裔),他決心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於是撕毀寫好的電 報,大步離開郵局,跳上貨物列車,離開卜特。
當火車接近蛇河溪谷時,駕駛員發現躲在有蓋貨車內的他,那是 1922 年時的事,12 年之後的克拉克。蓋博已成為世界名人。但當時駕駛員並不知道,所以很不客氣地把他趕下來。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只好當 3 個月的 伐木工人,以賺取前往波特蘭市的火車票錢。
到波特蘭市,他又加入一家鄉下巡迴劇團,結果這家劇團又發生經濟困 難。他只好再當臨時工人,替測量師搬運工具、在玉米田趕騾、當馬路工程的小工人,整理糙木及制材工廠工人等工作他都做過。
後來他又回到波特蘭市,但始終找不到工作,好的工作總是被別人捷足 先登。於是他想不如到報社當GG欄的分類員,如此就可比別人先看到條件好的工作機會。這個計策果然產生效果,他找到電話公司架線工人的工作, 周薪是 16 元。
這份工作是他人生的另一轉機,有一天,他被派遣到波特蘭市一家名為“小劇場”的戲院,修理故障的電話,修理期間,他認識訓舞台女導演約瑟 芬。德隆。
他從約瑟芬那兒學到許多演戲技巧,而且最後還向她求婚,兩人於 1924年 12 月結婚。在此後的幾年間,他仍有好幾次瀕於絕望的邊緣,但經過一番 奮鬥之後,終於當上一部警匪片的主角,那就是有名的《自由靈魂》,從此他開始向大明星之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