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男人只有在女人面前才能顯示自己的天性,說明男人其實更依賴女人。
正因為男人和女人之間如此地互相依賴,所以才要強調他們的獨立自由。因為如不強調獨立自由,則依賴就會變成依附,而不是依存。依存和依附是不一樣的。依附是一種不平等關係,一方是主,另一方則是從。依存卻是雙向的,對等的,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相互賴以生存,就叫做依存。男女之間,正應該是這樣。
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既然是相互依存,則承認他們性別的差異,強調各自的人格獨立和意志自由,就不但不會造成兩性之間的對立,而且反倒有可能使兩性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和融洽。再說一遍,這裡的關鍵是尊重。既尊重各自的性別差異,又尊重各自的自由選擇。比方說,一個女人決定回到廚房裡和搖籃邊,只要是她自己的選擇,就不必說她“不願解放”。同樣,一個男人如果決定承包家務,讓妻子去發展事業,只要是他自己的選擇,也不必說他“不像男人”。要之,最理想的男女關係,應該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只有依存,沒有獨立,依存就會變成依附,賴兮兮的讓人討厭;只有獨立,沒有依存,獨立就會變成獨斷,兇巴巴的讓人畏懼,如果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就會產生真正的愛情。因為只有人格獨立者才讓人尊重讓人愛,只有相互依存者才難捨難分有依戀,加在一起,可不就是“戀愛”?
這個道理,男女都一樣。有人說,一個太依賴的女人是可憐的,而太獨立的女人卻又很可怕。其實,太獨立的男人難道就不可怕,太依賴的男人豈非更可憐?男人的天性原本就比較“剛”,倘太獨立,便難免剛愎自用,不知尊重他人;而原本應該剛強果敢的男人如果居然太依賴,豈非“不像男人”?所以,最理想的男女關係,還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人格上獨立,生活上依存,感情上依戀,這才既和諧又多樣,既愉快又持久,既自由又不失之放任,既輕鬆又富於情趣。一對夫妻,其關係倘若如此,則他們的婚姻,便可以說是成功的婚姻。
但是,成功並不等於幸福,幸福的婚姻中還必須有愛。愛決不只是依戀,更是賦予。關於這一點,只要看看母愛就知道。真正疼愛兒女的母親,總是把該賦予子女的都賦予子女,儘可能地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男女之間的愛,同樣也該如此。那麼,他們應該賦予對方什麼呢?我想,最重要的,大約就是成為真正男人和女人的可能性吧?
的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可能完全是自己造就的,而毋寧說是他人、是對方造就的。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真正的男人只能靠真正的女人去造就,真正的女人也只能靠真正的男人來生成。據此,則誰能使女人成其為女人,或者使男人成其為男人,誰就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至於相貌美醜、個子高矮、身材胖瘦,甚至能力大小、知識多寡、修養高低,都在其次。
可惜,在“尋找男子漢”或“回歸女性美”時,不少人似乎並未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對於什麼是真正的男人,什麼是真正的女人,其認識還相當膚淺和皮相,往往以為只有身材高大、肌肉發達、力大無窮才像男人,或者只有皮膚柔嫩、容顏嬌美、小鳥依人才像女人。結果,男人拼命“擺譜”,女人拼命“發嗲”,還是不能盡如人意。
無疑,男人當然是應該有力的,但那力量首先應該是人格的力量;女人當然是應該美麗的,但那美麗首先應該是心靈的美麗。如果力量僅止於體力,則與公牛何異?如果美麗僅止於相貌,則不過一隻花瓶!男人的力量首先在於人格,人格的力量又在於一團正氣。有此正氣,則不但會使女人感到安全,而且會讓她覺得愛有所值。女人的美麗首先在於心靈,心靈的美麗又在於一片愛心。有此愛心,則不但會使男人感到溫馨,而且會使他覺得自己應該正義。正義是一種陽剛之氣,有此正氣,男人自然富於陽剛之美;愛心是一種溫馨之情,有此溫情,女人自然富於陰柔之美。男人如果有此陽剛之氣,當然是真正的男人;女人如果有此陰柔之美,當然是真正的女人。
現在我們似乎可以回答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了。他們首先應該是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其次是能展現自身性別特徵的人,再次是能夠使女人成其為女人、男人成其為男人的男人和女人。但,展現自身性別特徵也好,使女人成其為女人、男人成其為男人也好,首先都必須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如果沒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則不但根本做不到第三點,就連第二點,也只會做得十分表面和皮相。
因為只有人格獨立和意志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當然,只有真正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新中國人,應該是這樣的人。
新中國人,將會是這樣的人。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後記
本書自1996年10月開始寫作,今日始告完成。其中甘苦,唯自知也。
本書的寫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導性參考書外,許多研究這一問題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爾《人類性愛史話》,費孝通《生育制度》,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閔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吳詩池、李秀治《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姜緒源《中國妻妾》,孔慶東《青樓文化》,其中尤以劉達臨先生的《中國古代性文化》資料最為翔實,極具參考意義。此外,還引用周國平《守望的距離》和楊東平《城市季風》兩書部分觀點。限於本書體例,參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註明,只能依照國際慣例,開列書目在此,並致謝忱。
本書主要是寫給普通讀者而非專家看的,許多觀點都未能深入展開論證。讀者如有興趣深究,請參看拙著《藝術人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和《閒話中國人》(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
本書除對中國人的兩性狀態和兩性關係進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二章還對人類和中國人兩性關係的歷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顧和檢討,第九章則對男女關係以及愛情、婚姻、家庭、人性等問題發表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為僅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顧和檢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並不強求讀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一九九七年二月六日
丙子年歲末除夕夜記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正因為男人和女人之間如此地互相依賴,所以才要強調他們的獨立自由。因為如不強調獨立自由,則依賴就會變成依附,而不是依存。依存和依附是不一樣的。依附是一種不平等關係,一方是主,另一方則是從。依存卻是雙向的,對等的,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相互賴以生存,就叫做依存。男女之間,正應該是這樣。
男人和女人的關係既然是相互依存,則承認他們性別的差異,強調各自的人格獨立和意志自由,就不但不會造成兩性之間的對立,而且反倒有可能使兩性之間的關係更為和諧和融洽。再說一遍,這裡的關鍵是尊重。既尊重各自的性別差異,又尊重各自的自由選擇。比方說,一個女人決定回到廚房裡和搖籃邊,只要是她自己的選擇,就不必說她“不願解放”。同樣,一個男人如果決定承包家務,讓妻子去發展事業,只要是他自己的選擇,也不必說他“不像男人”。要之,最理想的男女關係,應該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只有依存,沒有獨立,依存就會變成依附,賴兮兮的讓人討厭;只有獨立,沒有依存,獨立就會變成獨斷,兇巴巴的讓人畏懼,如果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就會產生真正的愛情。因為只有人格獨立者才讓人尊重讓人愛,只有相互依存者才難捨難分有依戀,加在一起,可不就是“戀愛”?
這個道理,男女都一樣。有人說,一個太依賴的女人是可憐的,而太獨立的女人卻又很可怕。其實,太獨立的男人難道就不可怕,太依賴的男人豈非更可憐?男人的天性原本就比較“剛”,倘太獨立,便難免剛愎自用,不知尊重他人;而原本應該剛強果敢的男人如果居然太依賴,豈非“不像男人”?所以,最理想的男女關係,還是既各自獨立,又相互依存。人格上獨立,生活上依存,感情上依戀,這才既和諧又多樣,既愉快又持久,既自由又不失之放任,既輕鬆又富於情趣。一對夫妻,其關係倘若如此,則他們的婚姻,便可以說是成功的婚姻。
但是,成功並不等於幸福,幸福的婚姻中還必須有愛。愛決不只是依戀,更是賦予。關於這一點,只要看看母愛就知道。真正疼愛兒女的母親,總是把該賦予子女的都賦予子女,儘可能地讓他們成為真正的人。男女之間的愛,同樣也該如此。那麼,他們應該賦予對方什麼呢?我想,最重要的,大約就是成為真正男人和女人的可能性吧?
的確,真正的男人和女人,都不可能完全是自己造就的,而毋寧說是他人、是對方造就的。說得再明白一點,就是真正的男人只能靠真正的女人去造就,真正的女人也只能靠真正的男人來生成。據此,則誰能使女人成其為女人,或者使男人成其為男人,誰就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至於相貌美醜、個子高矮、身材胖瘦,甚至能力大小、知識多寡、修養高低,都在其次。
可惜,在“尋找男子漢”或“回歸女性美”時,不少人似乎並未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對於什麼是真正的男人,什麼是真正的女人,其認識還相當膚淺和皮相,往往以為只有身材高大、肌肉發達、力大無窮才像男人,或者只有皮膚柔嫩、容顏嬌美、小鳥依人才像女人。結果,男人拼命“擺譜”,女人拼命“發嗲”,還是不能盡如人意。
無疑,男人當然是應該有力的,但那力量首先應該是人格的力量;女人當然是應該美麗的,但那美麗首先應該是心靈的美麗。如果力量僅止於體力,則與公牛何異?如果美麗僅止於相貌,則不過一隻花瓶!男人的力量首先在於人格,人格的力量又在於一團正氣。有此正氣,則不但會使女人感到安全,而且會讓她覺得愛有所值。女人的美麗首先在於心靈,心靈的美麗又在於一片愛心。有此愛心,則不但會使男人感到溫馨,而且會使他覺得自己應該正義。正義是一種陽剛之氣,有此正氣,男人自然富於陽剛之美;愛心是一種溫馨之情,有此溫情,女人自然富於陰柔之美。男人如果有此陽剛之氣,當然是真正的男人;女人如果有此陰柔之美,當然是真正的女人。
現在我們似乎可以回答什麼樣的人是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了。他們首先應該是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人,其次是能展現自身性別特徵的人,再次是能夠使女人成其為女人、男人成其為男人的男人和女人。但,展現自身性別特徵也好,使女人成其為女人、男人成其為男人也好,首先都必須具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如果沒有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則不但根本做不到第三點,就連第二點,也只會做得十分表面和皮相。
因為只有人格獨立和意志自由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當然,只有真正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男人和女人。
新中國人,應該是這樣的人。
新中國人,將會是這樣的人。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易中天)——後記
本書自1996年10月開始寫作,今日始告完成。其中甘苦,唯自知也。
本書的寫作,除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是最重要的指導性參考書外,許多研究這一問題的著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其中最主要的有:福柯《性史》,莫里斯《裸猿》,唐娜希爾《人類性愛史話》,費孝通《生育制度》,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閔家胤主編《陽剛與陰柔的變奏》,吳詩池、李秀治《中國人的婚姻觀與婚俗》,姜緒源《中國妻妾》,孔慶東《青樓文化》,其中尤以劉達臨先生的《中國古代性文化》資料最為翔實,極具參考意義。此外,還引用周國平《守望的距離》和楊東平《城市季風》兩書部分觀點。限於本書體例,參考引用部分不能一一註明,只能依照國際慣例,開列書目在此,並致謝忱。
本書主要是寫給普通讀者而非專家看的,許多觀點都未能深入展開論證。讀者如有興趣深究,請參看拙著《藝術人類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和《閒話中國人》(華齡出版社1996年版)。
本書除對中國人的兩性狀態和兩性關係進行了描述和剖析外,第二章還對人類和中國人兩性關係的歷史用作者自己的眼光作了回顧和檢討,第九章則對男女關係以及愛情、婚姻、家庭、人性等問題發表了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因為僅僅只是作者自己的回顧和檢討,作者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所以並不強求讀者同意。知我罪我,一任諸君。
一九九七年二月六日
丙子年歲末除夕夜記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