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唉,都是命運,靳莫如坐在她對面,憂傷地說,你真的不肯叫我名字嗎?哪怕叫一句,只要一句。
小武抬起頭,靳莫如穿著一身淡青色的深衣,臉色雪白,雙目噙淚,有種說不出來的可憐哀婉。他想起了當時在他新婚時的祝福辭,慘笑了一下,道,莫如,武是個不祥之人,經常是將他人連累。令夫江公子和乃父不同,其實你們在一起更般配的。
靳莫如聽了這話,目光游離,喃喃吟道:吉日令辰,乃結良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夫妻長保,永受胡福!
小武知道她在吟自己在酒筵上給她的賀辭,不知她的用意,正想解釋點什麼,靳莫如突然抬袖擦擦眼淚,強擠出一絲笑容,道,你終於肯叫我一聲莫如啦!說什麼般配……我之所以會嫁給江捐之,也是因為你!可惜我最終沒幫上你的忙。當初在酒筵上聽到你的賀婚辭……我心裡可是何等的難受,唉……你自己太能幹,每次都能自己脫罪,甚至還可以反敗為勝,終於殺了我丈夫的阿翁。不過,這次你可必須要我幫忙啦。她說完這句話,臉上竟然浮現出一絲驕傲。
小武不知如何回答,只怔怔地望著她。
靳莫如也不迴避她的目光,目光中儘是繾綣柔情,我也叫你武哥哥罷,雖然我比你要大一歲。武哥哥,你現在只有逃跑,伏竄民間等候大赦。唉,有時我自己也奇怪,為什麼我總是在你逃跑時來送別。
小武臉上有點發燒,道,都是因為武沒用,只好時時作喪家之犬了。
靳莫如道,武哥哥你又何必自謙,你的才能朝中無人不曉,我父親和幾位兄長都對你誠心敬佩。不過看起來你有點有才無命罷了……遙想當初在豫章縣你被救的場面,真是感慨……沒想到那個女子就成了你日後的妻子--要是當初我有能力救你,該有多麼好。那代替她的……代替她的或許是我罷。不過她可是真美,我又哪裡及得上她。否則,便是象她一樣死了,也心甘情願。
小武有些尷尬,靳莫如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她能救他,那麼成為他妻子的就不是劉麗都,而是她靳莫如了。心中又大是感動,沒想到我沈武竟然被認為是個只能以身報恩的人,真是荒誕。他暗自羞愧,嘆道,人固有一死,過去的事,就不必提了。武天生不祥,連累人多矣,只怕這生也不能報答。
靳莫如道,好,不提這些了,現在長安門緊閉,霸城門由我丈夫的幾個親信把守,沈君天黑後就假裝劫持我,我丈夫那時會在藁街巡行,他顧忌我的安全,一定不敢命令士卒攻擊。你可以趁機沿著藁街右折,在黑暗中馳往霸城門,以我為要挾,命令我丈夫放你出城。出了長安,你馳奔湖縣泉鳩里去找我長兄的朋友京兆大俠杜少翁,這個人是個寧願自己自殺,也不會出賣朋友的長者。你躲在他家裡等待時機,一定會等到大赦之日的。對了,這是我兄長的手書,你給他看,他就明白了。說著,靳莫如遞給小武一個繡囊。
小武心下大是感動,忙道,這絕對不行。武寧願死,也不能劫持著一個人的妻子,在他面前演戲。
靳莫如趨近來,突然抓住他的衣袖,輕輕道,武哥哥,你看不起我,終不肯給我一次救你的機會麼?況且為了幫助太子,你也應該聽我的話。難道你寧願看到劉屈氂一幫人更加囂張麼?即便你無所謂,你總不忍心看著身邊的幾個人陪同自己死罷,我聽說太子的殘軍肅清只是今晚的事,一旦明日大索,你插翅也飛不出長安城了。
小武頹然坐下,顯然靳莫如的話句句在理。如果拒絕靳莫如的建議,自己死不足惜,連累得嬰齊、郭破胡、檀充國都會死。況且還有棄奴,自己能忍心看著士卒把她捉去強姦凌辱嗎?他呆了半晌,猛然站起,一劍將面前几案斫斷。嘴裡迸出兩個字,好吧。
五
這些經過小武沒有對太子說,他採納了靳莫如的提議,但是突然想,不如將計就計,不從霸城門出去,而是折入夕陰街,馳奔覆盎門,去勸說田仁,如果太子從覆盎門逃出,就放走太子,他知道太子一定會從這裡出去,因為下杜縣離這裡最近,最方便,下杜縣又是太子最熱愛、最熟悉的地方,太子一定會以為那才是自己最好的藏身之所。他的預測果然沒有錯。
太子殿下,小武道,下杜不是安全之所,我們還是去湖縣罷。
湖縣原名是胡縣,右依鼎胡山,左臨黃河。地勢十分顯要,號稱桃林之塞,黃河從崇山峻岭中流過,山谷深邃,高出雲表,險不可攀。山上深林茂木,白日成昏,自古就是藏匿亡命的洞天福地。鼎胡山原名荊山,相傳黃帝曾在這裡鑄鼎煉丹,得道成仙,有條黃龍從天上降下,載著黃帝飛升。黃帝的群臣捨不得離開黃帝,也都跟著他攀上龍的背脊,黃龍承受不了太多的人,急著飛升,剩下沒有爬上龍背的臣子就抓住龍頜下長長的鬍鬚,由於他們的身體太重,鬍鬚一根根隨著他們的身體掉下,他們只好跪在地下,望天嚎啕了。因了這個,就把荊山改名為鼎胡山。鼎胡山旁邊的縣邑原來叫做胡縣,後來朝廷因為憎恨匈奴胡人,覺得胡字難聽,又改名為湖。泉鳩里在湖縣的邊緣,道路崎嶇,有條泉鳩澗水發源於鼎胡山麓,環繞著整個裡。這個裡比較偏僻,幾乎沒有富人,杜少翁在此算是家境稍微好的了。他本來也是富人,只是因為一向急俠好義,廣疏錢財,家裡才日漸貧困下去。然而雖然貧困,整個京兆無不宣揚他的美名,朝廷公卿都以結識他為榮,常有官員趁著休沐,從長安馳車來拜訪。每到節日,他的門外多是長者車轍,附近百姓無不艷羨。靳莫如的長兄靳不憂和他有很好的交情。杜少翁看見靳不憂的手書,立即將小武和劉據十多人引到自家的後院。後院被茂密的樹林和蒿草所遮蔽,杜少翁躬身施禮道,寒宅破舊,請太子殿下和沈君海涵。
劉據四下望了望,嘆道,杜君名滿天下,家中竟然如此寒涼。如果邀天之倖,讓我有重出的機會,一定以萬金為杜君壽。
杜少翁變了臉色,不悅地說,我憐太子無辜而已,豈望報答?太子倘若重返富貴,希望厚遇天下百姓,則少翁幸甚。不然,少翁死不足以脫罵名。
小武忙道,杜君不要誤會,太子一向仁厚,不過遵循"無德不報"的古義而已,當日居明光宮時,也不曾以富貴驕人,何況今天。
劉據慚愧道,沈君所言,中我肺腑,杜君見諒。
杜少翁頷首道,我知太子心意。太子請聽臣一言,既來到臣處,就遵循臣的安排,千萬不要出門。每日粗茶淡飯,由犬子送進。少翁不才,平日也有幾個相知,定會和他們商量,找機會上書皇上,為太子辨冤。不過,臣等一向粗鄙,不知太子身邊可有能文之士,皇上平生頗好藝文,奏書如果寫得深惻感人,則可以事半功倍。
劉據環視了一下眾人,看著小武,久聞沈君擅長刀筆,兼精儒術,非尋常俗吏可比。敢請沈君代作,不知沈君可能俯允?
小武思忖了一下,道,太子既然有命,武豈敢不從?
杜少翁喜道,好,待沈君作好奏文,我就交給我那幾個相知。沒有消息千萬不可出門,切記切記。
小武抬起頭,靳莫如穿著一身淡青色的深衣,臉色雪白,雙目噙淚,有種說不出來的可憐哀婉。他想起了當時在他新婚時的祝福辭,慘笑了一下,道,莫如,武是個不祥之人,經常是將他人連累。令夫江公子和乃父不同,其實你們在一起更般配的。
靳莫如聽了這話,目光游離,喃喃吟道:吉日令辰,乃結良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夫妻長保,永受胡福!
小武知道她在吟自己在酒筵上給她的賀辭,不知她的用意,正想解釋點什麼,靳莫如突然抬袖擦擦眼淚,強擠出一絲笑容,道,你終於肯叫我一聲莫如啦!說什麼般配……我之所以會嫁給江捐之,也是因為你!可惜我最終沒幫上你的忙。當初在酒筵上聽到你的賀婚辭……我心裡可是何等的難受,唉……你自己太能幹,每次都能自己脫罪,甚至還可以反敗為勝,終於殺了我丈夫的阿翁。不過,這次你可必須要我幫忙啦。她說完這句話,臉上竟然浮現出一絲驕傲。
小武不知如何回答,只怔怔地望著她。
靳莫如也不迴避她的目光,目光中儘是繾綣柔情,我也叫你武哥哥罷,雖然我比你要大一歲。武哥哥,你現在只有逃跑,伏竄民間等候大赦。唉,有時我自己也奇怪,為什麼我總是在你逃跑時來送別。
小武臉上有點發燒,道,都是因為武沒用,只好時時作喪家之犬了。
靳莫如道,武哥哥你又何必自謙,你的才能朝中無人不曉,我父親和幾位兄長都對你誠心敬佩。不過看起來你有點有才無命罷了……遙想當初在豫章縣你被救的場面,真是感慨……沒想到那個女子就成了你日後的妻子--要是當初我有能力救你,該有多麼好。那代替她的……代替她的或許是我罷。不過她可是真美,我又哪裡及得上她。否則,便是象她一樣死了,也心甘情願。
小武有些尷尬,靳莫如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她能救他,那麼成為他妻子的就不是劉麗都,而是她靳莫如了。心中又大是感動,沒想到我沈武竟然被認為是個只能以身報恩的人,真是荒誕。他暗自羞愧,嘆道,人固有一死,過去的事,就不必提了。武天生不祥,連累人多矣,只怕這生也不能報答。
靳莫如道,好,不提這些了,現在長安門緊閉,霸城門由我丈夫的幾個親信把守,沈君天黑後就假裝劫持我,我丈夫那時會在藁街巡行,他顧忌我的安全,一定不敢命令士卒攻擊。你可以趁機沿著藁街右折,在黑暗中馳往霸城門,以我為要挾,命令我丈夫放你出城。出了長安,你馳奔湖縣泉鳩里去找我長兄的朋友京兆大俠杜少翁,這個人是個寧願自己自殺,也不會出賣朋友的長者。你躲在他家裡等待時機,一定會等到大赦之日的。對了,這是我兄長的手書,你給他看,他就明白了。說著,靳莫如遞給小武一個繡囊。
小武心下大是感動,忙道,這絕對不行。武寧願死,也不能劫持著一個人的妻子,在他面前演戲。
靳莫如趨近來,突然抓住他的衣袖,輕輕道,武哥哥,你看不起我,終不肯給我一次救你的機會麼?況且為了幫助太子,你也應該聽我的話。難道你寧願看到劉屈氂一幫人更加囂張麼?即便你無所謂,你總不忍心看著身邊的幾個人陪同自己死罷,我聽說太子的殘軍肅清只是今晚的事,一旦明日大索,你插翅也飛不出長安城了。
小武頹然坐下,顯然靳莫如的話句句在理。如果拒絕靳莫如的建議,自己死不足惜,連累得嬰齊、郭破胡、檀充國都會死。況且還有棄奴,自己能忍心看著士卒把她捉去強姦凌辱嗎?他呆了半晌,猛然站起,一劍將面前几案斫斷。嘴裡迸出兩個字,好吧。
五
這些經過小武沒有對太子說,他採納了靳莫如的提議,但是突然想,不如將計就計,不從霸城門出去,而是折入夕陰街,馳奔覆盎門,去勸說田仁,如果太子從覆盎門逃出,就放走太子,他知道太子一定會從這裡出去,因為下杜縣離這裡最近,最方便,下杜縣又是太子最熱愛、最熟悉的地方,太子一定會以為那才是自己最好的藏身之所。他的預測果然沒有錯。
太子殿下,小武道,下杜不是安全之所,我們還是去湖縣罷。
湖縣原名是胡縣,右依鼎胡山,左臨黃河。地勢十分顯要,號稱桃林之塞,黃河從崇山峻岭中流過,山谷深邃,高出雲表,險不可攀。山上深林茂木,白日成昏,自古就是藏匿亡命的洞天福地。鼎胡山原名荊山,相傳黃帝曾在這裡鑄鼎煉丹,得道成仙,有條黃龍從天上降下,載著黃帝飛升。黃帝的群臣捨不得離開黃帝,也都跟著他攀上龍的背脊,黃龍承受不了太多的人,急著飛升,剩下沒有爬上龍背的臣子就抓住龍頜下長長的鬍鬚,由於他們的身體太重,鬍鬚一根根隨著他們的身體掉下,他們只好跪在地下,望天嚎啕了。因了這個,就把荊山改名為鼎胡山。鼎胡山旁邊的縣邑原來叫做胡縣,後來朝廷因為憎恨匈奴胡人,覺得胡字難聽,又改名為湖。泉鳩里在湖縣的邊緣,道路崎嶇,有條泉鳩澗水發源於鼎胡山麓,環繞著整個裡。這個裡比較偏僻,幾乎沒有富人,杜少翁在此算是家境稍微好的了。他本來也是富人,只是因為一向急俠好義,廣疏錢財,家裡才日漸貧困下去。然而雖然貧困,整個京兆無不宣揚他的美名,朝廷公卿都以結識他為榮,常有官員趁著休沐,從長安馳車來拜訪。每到節日,他的門外多是長者車轍,附近百姓無不艷羨。靳莫如的長兄靳不憂和他有很好的交情。杜少翁看見靳不憂的手書,立即將小武和劉據十多人引到自家的後院。後院被茂密的樹林和蒿草所遮蔽,杜少翁躬身施禮道,寒宅破舊,請太子殿下和沈君海涵。
劉據四下望了望,嘆道,杜君名滿天下,家中竟然如此寒涼。如果邀天之倖,讓我有重出的機會,一定以萬金為杜君壽。
杜少翁變了臉色,不悅地說,我憐太子無辜而已,豈望報答?太子倘若重返富貴,希望厚遇天下百姓,則少翁幸甚。不然,少翁死不足以脫罵名。
小武忙道,杜君不要誤會,太子一向仁厚,不過遵循"無德不報"的古義而已,當日居明光宮時,也不曾以富貴驕人,何況今天。
劉據慚愧道,沈君所言,中我肺腑,杜君見諒。
杜少翁頷首道,我知太子心意。太子請聽臣一言,既來到臣處,就遵循臣的安排,千萬不要出門。每日粗茶淡飯,由犬子送進。少翁不才,平日也有幾個相知,定會和他們商量,找機會上書皇上,為太子辨冤。不過,臣等一向粗鄙,不知太子身邊可有能文之士,皇上平生頗好藝文,奏書如果寫得深惻感人,則可以事半功倍。
劉據環視了一下眾人,看著小武,久聞沈君擅長刀筆,兼精儒術,非尋常俗吏可比。敢請沈君代作,不知沈君可能俯允?
小武思忖了一下,道,太子既然有命,武豈敢不從?
杜少翁喜道,好,待沈君作好奏文,我就交給我那幾個相知。沒有消息千萬不可出門,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