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劉屈氂道,太子要下臣交出哪些人?
宦者令蘇文、胡巫、少府卜千秋、大鴻臚商丘成、丞相長史章贛……,劉據大聲說道。
章贛在旁邊聽到太子的話,急對劉屈氂道,君侯千萬不要聽他的。他分明是謀反,如果君侯交出我們,他也不會就此滿足的。當年景皇帝殺死忠臣鼂錯,誤以為七國能就此罷兵,後悔不及,君侯千萬不要步景皇帝的前轍啊。
劉屈氂點了點頭,那依你看,現在該怎麼辦?
章贛道,丞相府不是有個秘道嗎,可以通到直城門外,我們可以帶著少量士卒從那裡逃跑,馳奔上林苑,上林苑的瀛台觀金城湯池,可以固守。一面派使者馳奔甘泉宮,請求賜虎符發兵誅滅反賊。
那好。劉屈氂點頭,面對著樓下,大聲道,太子請稍後,我和眾臣商量一下。過半個時辰再給太子答覆。
劉據側身和身邊的石德商量了一下,大聲道,好,半個時辰之後,如果丞相不允,大家就玉石俱焚。
劉屈氂匆匆跑下樓闕,對暴勝之藉口如廁,帶著章贛和丞相府的親信衛卒,從秘道疾奔。守候直城門的衛卒暫時仍是執金吾的騎士,劉屈氂命令他們護送,一起奔往上林苑。章贛請求自己乘郵傳奔往甘泉宮,劉屈氂應允。章贛率領幾個衛卒,往萬年驛奔去。
八
劉徹在鉤弋宮見到章贛的時候,章贛已經遍體鱗傷。聽完奏報,劉徹怒道,丞相怎麼如此沒用?太子妄動甲兵,專殺大臣,已經是謀反。丞相竟然猶豫不決。看來朕用錯人了,人言公卿當用經術士,果然不假。丞相難道沒學過《公羊春秋》,不知道"君親無將,將即反"嗎?
章贛道,臣也曾這樣勸丞相。但丞相怕太子謀反的消息,傳遍各屬國,讓他們嘲笑我大漢所謂以孝立天下全是虛名,所以才決定刻意保密。以為憑陛下威名,派一使者下詔書就可平息此事,不用勞動甲兵。丞相這麼做也是用心良苦啊。章贛趕忙為劉屈氂說好話。他知道,保住丞相,對自己的將來有利。
劉徹哼了一聲,事情搞得這麼混亂,還能保什麼密。周公當年誅親同產弟弟,《春秋》是之,哪裡損害了他半分聖人的聲名了?丞相還是缺乏周公的風範啊。
章贛趕忙道,陛下聖明,威德廣播海外,懲治臣民,何須有周公代庖。他心裡想,象你這樣對權力無限熱愛的皇帝,怎會喜歡有周公這樣代替天子施行賞罰的臣子呢。做你的臣子真難,專斷一點是死,不專斷也是過錯,真他媽的。
嗯,劉徹臉上的威容稍霽,顯然章贛的這下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好吧,他說,朕馬上派遣使者賜丞相璽書,來人,制詔丞相:朕聞太子起兵造反,長安擾動,而君首鼠兩端,不敢露布,朕甚為不取。今遣使者賜君虎符,發北軍騎士,捕斬反者,自有賞罰。以牛車為大盾,毋接短兵,以免多殺傷士眾。堅閉城門,毋令反者得出。
很快,使者從符璽郎手中接過詔書,匆匆跑出,乘疾傳馳往長安。
章贛道,臣還有一事稟報,臣來甘泉宮時,乘傳車路過萬年驛,驛丞聽說臣要去甘泉奏告太子謀反,竟然擊傷臣。萬年驛屬京兆尹,臣懷疑京兆尹沈武參與謀反。現在太子已經宣揚陛下久病不起,恐怕沈武想因此巴結太子。
哦,劉徹心裡沉吟,沈武和江充有舊怨,幫助太子也不奇怪了。朕一向覺得此人頗有才幹,上次他擊殺江之推,朕當時為了鼓勵江充盡心治理巫蠱,委屈了他,致使他妻子自殺。不過他為了此就背叛我,也未免過分。想到這裡,有些憤怒,好,朕乾脆親自還駕長安,擊滅反賊。
九
小武辭別劉據後,出城去徵發三輔縣卒,聽見萬年驛丞派人報告說攻擊了章贛,可是最終被他走脫,心裡叫苦之餘反而定下心來,這回只有死心塌地幫助太子了。他對嬰齊說,我知道太子敗亡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我自為吏以來,失望的事情太多。太子如果能當皇帝,本來是漢家之幸。皇上雖然對我有恩,卻寵信江充這樣的奸賊,為了一婦人而想殺死自己的太子,實在大為過分。我寧可忠於社稷,不可忠於昏君。嬰齊君,我不希望你跟著我連坐並誅,不如你和破胡兩個去甘泉,告發我謀反脫罪。
嬰齊怒道,府君說這樣的話,就是看不起我等了,我等受府君厚恩,怎可背棄?賣主求榮,乃是被天下恥笑的事,活著也是屈辱。府君不必多言。
郭破胡也道,嬰齊君說的話,我喜歡,想我郭破胡一個下賤戍卒,不是大人照顧,哪裡能當上二百石的長吏。有恩不報不是人,也很不祥。何況我這條命當初就該死在大王潭邊,這次能為府君而死,又有什麼遺憾的。
小武嘆道,你們又何苦,我身為一郡太守,和太子站在一起,是一定要死的。可是你們不一樣,按照往例,你們頂多算被長吏詿誤,可以免罪,何必硬要跟我一塊死。
嬰齊道,府君不要再說了,太子仁厚溫恭,深得百姓之心,說不定這次就成功了。府君何必如此悲觀。
唉,小武道,難啊。好吧,既然你們都不願離開,那我們就再觀望一二,現在立即率領縣卒進城去幫助太子。說完,拔出劍,號令出發,數千士卒跟著他,往長安城奔去。
他們到達城中,這時劉屈氂已經逃走,太子見樓上許久沒有動靜,知道中計,立即號令士卒擊破丞相府。而在樓里,公卿中有人見劉屈氂許久不見,也都急忙帶著家卒找小路逃跑了。太子被士卒簇擁著進入丞相府,走進劉屈氂的官署小室,四顧望了望,拿起桌上的印信,端詳道,這奸賊即便逃跑,也是死路一條。連丞相印綬都丟在這裡,還想活命麼。
石德笑道,的確。律令,丟失官印者免職,奪爵為士伍。這是平時情況,現在這種非常時刻可沒這麼簡單,他這樣倉惶逃離,還得加上"見敵畏懦,逗橈不進"罪,要判處腰斬了。
嗯,劉據道,少傅君,現在已是騎虎難下了。下一步怎麼辦?
石德道,當然是一不做二不休,召集百官,宣布皇帝已經駕崩於甘泉宮,而江充夥同丞相勾結皇帝近幸臣,密不發喪,冀圖為奸。太子鑑於亡秦趙高篡奪帝位的事,不得已矯制起兵,誅滅奸臣,以正社稷。然後再分遣使者持節馳奔各中都官府,赦各府獄中刑徒,授兵,馳往上林,擊破奸賊。
好,劉據道,立即以皇后名義下詔。他們匆匆趕到未央宮前殿,見到衛皇后。衛皇后雖然很猶豫,恐懼不安,但見到兒子如此困窘,也頗為無奈,立即以皇后之璽下急詔,徵發未央宮衛卒、長樂宮衛卒、北軍八校尉騎士、建章宮昆明湖黃頭楫棹士、以及赦各中都官刑徒,追斬劉屈氂、商丘成等。
石德和張光立即持節奔赴各中都官府,發布赦令。刑徒們一聽被赦免罪行,捕斬反賊還可加官賜爵,無不歡欣鼓舞。二人帶著這數萬穿著赭色囚衣的刑徒來到未央宮和長樂宮之間的武庫,大開庫門,發放武器。太子命令張光為前將軍,皇后詹事薛廣德為左將軍,中廄令成安為右將軍,京兆尹沈武為後將軍,自己將中軍。但是小武極力推辭,請求太子讓武庫令為後將軍,自己願意作為後將軍下轄的左部司馬。太子見他執意謙讓,也就答允了。然後人馬呼嘯著出城。小武跟著這隊伍的後面,站在兵車上,望著赭色的人海,心情頗為沉重。嬰齊站在他的身旁,低聲道,府君放寬心,當年大澤鄉,陳勝率領的也不過是囚首喪面的刑徒兵,卻擊破了秦兵精銳。
宦者令蘇文、胡巫、少府卜千秋、大鴻臚商丘成、丞相長史章贛……,劉據大聲說道。
章贛在旁邊聽到太子的話,急對劉屈氂道,君侯千萬不要聽他的。他分明是謀反,如果君侯交出我們,他也不會就此滿足的。當年景皇帝殺死忠臣鼂錯,誤以為七國能就此罷兵,後悔不及,君侯千萬不要步景皇帝的前轍啊。
劉屈氂點了點頭,那依你看,現在該怎麼辦?
章贛道,丞相府不是有個秘道嗎,可以通到直城門外,我們可以帶著少量士卒從那裡逃跑,馳奔上林苑,上林苑的瀛台觀金城湯池,可以固守。一面派使者馳奔甘泉宮,請求賜虎符發兵誅滅反賊。
那好。劉屈氂點頭,面對著樓下,大聲道,太子請稍後,我和眾臣商量一下。過半個時辰再給太子答覆。
劉據側身和身邊的石德商量了一下,大聲道,好,半個時辰之後,如果丞相不允,大家就玉石俱焚。
劉屈氂匆匆跑下樓闕,對暴勝之藉口如廁,帶著章贛和丞相府的親信衛卒,從秘道疾奔。守候直城門的衛卒暫時仍是執金吾的騎士,劉屈氂命令他們護送,一起奔往上林苑。章贛請求自己乘郵傳奔往甘泉宮,劉屈氂應允。章贛率領幾個衛卒,往萬年驛奔去。
八
劉徹在鉤弋宮見到章贛的時候,章贛已經遍體鱗傷。聽完奏報,劉徹怒道,丞相怎麼如此沒用?太子妄動甲兵,專殺大臣,已經是謀反。丞相竟然猶豫不決。看來朕用錯人了,人言公卿當用經術士,果然不假。丞相難道沒學過《公羊春秋》,不知道"君親無將,將即反"嗎?
章贛道,臣也曾這樣勸丞相。但丞相怕太子謀反的消息,傳遍各屬國,讓他們嘲笑我大漢所謂以孝立天下全是虛名,所以才決定刻意保密。以為憑陛下威名,派一使者下詔書就可平息此事,不用勞動甲兵。丞相這麼做也是用心良苦啊。章贛趕忙為劉屈氂說好話。他知道,保住丞相,對自己的將來有利。
劉徹哼了一聲,事情搞得這麼混亂,還能保什麼密。周公當年誅親同產弟弟,《春秋》是之,哪裡損害了他半分聖人的聲名了?丞相還是缺乏周公的風範啊。
章贛趕忙道,陛下聖明,威德廣播海外,懲治臣民,何須有周公代庖。他心裡想,象你這樣對權力無限熱愛的皇帝,怎會喜歡有周公這樣代替天子施行賞罰的臣子呢。做你的臣子真難,專斷一點是死,不專斷也是過錯,真他媽的。
嗯,劉徹臉上的威容稍霽,顯然章贛的這下馬屁拍得恰到好處。好吧,他說,朕馬上派遣使者賜丞相璽書,來人,制詔丞相:朕聞太子起兵造反,長安擾動,而君首鼠兩端,不敢露布,朕甚為不取。今遣使者賜君虎符,發北軍騎士,捕斬反者,自有賞罰。以牛車為大盾,毋接短兵,以免多殺傷士眾。堅閉城門,毋令反者得出。
很快,使者從符璽郎手中接過詔書,匆匆跑出,乘疾傳馳往長安。
章贛道,臣還有一事稟報,臣來甘泉宮時,乘傳車路過萬年驛,驛丞聽說臣要去甘泉奏告太子謀反,竟然擊傷臣。萬年驛屬京兆尹,臣懷疑京兆尹沈武參與謀反。現在太子已經宣揚陛下久病不起,恐怕沈武想因此巴結太子。
哦,劉徹心裡沉吟,沈武和江充有舊怨,幫助太子也不奇怪了。朕一向覺得此人頗有才幹,上次他擊殺江之推,朕當時為了鼓勵江充盡心治理巫蠱,委屈了他,致使他妻子自殺。不過他為了此就背叛我,也未免過分。想到這裡,有些憤怒,好,朕乾脆親自還駕長安,擊滅反賊。
九
小武辭別劉據後,出城去徵發三輔縣卒,聽見萬年驛丞派人報告說攻擊了章贛,可是最終被他走脫,心裡叫苦之餘反而定下心來,這回只有死心塌地幫助太子了。他對嬰齊說,我知道太子敗亡的可能性很大,但是我自為吏以來,失望的事情太多。太子如果能當皇帝,本來是漢家之幸。皇上雖然對我有恩,卻寵信江充這樣的奸賊,為了一婦人而想殺死自己的太子,實在大為過分。我寧可忠於社稷,不可忠於昏君。嬰齊君,我不希望你跟著我連坐並誅,不如你和破胡兩個去甘泉,告發我謀反脫罪。
嬰齊怒道,府君說這樣的話,就是看不起我等了,我等受府君厚恩,怎可背棄?賣主求榮,乃是被天下恥笑的事,活著也是屈辱。府君不必多言。
郭破胡也道,嬰齊君說的話,我喜歡,想我郭破胡一個下賤戍卒,不是大人照顧,哪裡能當上二百石的長吏。有恩不報不是人,也很不祥。何況我這條命當初就該死在大王潭邊,這次能為府君而死,又有什麼遺憾的。
小武嘆道,你們又何苦,我身為一郡太守,和太子站在一起,是一定要死的。可是你們不一樣,按照往例,你們頂多算被長吏詿誤,可以免罪,何必硬要跟我一塊死。
嬰齊道,府君不要再說了,太子仁厚溫恭,深得百姓之心,說不定這次就成功了。府君何必如此悲觀。
唉,小武道,難啊。好吧,既然你們都不願離開,那我們就再觀望一二,現在立即率領縣卒進城去幫助太子。說完,拔出劍,號令出發,數千士卒跟著他,往長安城奔去。
他們到達城中,這時劉屈氂已經逃走,太子見樓上許久沒有動靜,知道中計,立即號令士卒擊破丞相府。而在樓里,公卿中有人見劉屈氂許久不見,也都急忙帶著家卒找小路逃跑了。太子被士卒簇擁著進入丞相府,走進劉屈氂的官署小室,四顧望了望,拿起桌上的印信,端詳道,這奸賊即便逃跑,也是死路一條。連丞相印綬都丟在這裡,還想活命麼。
石德笑道,的確。律令,丟失官印者免職,奪爵為士伍。這是平時情況,現在這種非常時刻可沒這麼簡單,他這樣倉惶逃離,還得加上"見敵畏懦,逗橈不進"罪,要判處腰斬了。
嗯,劉據道,少傅君,現在已是騎虎難下了。下一步怎麼辦?
石德道,當然是一不做二不休,召集百官,宣布皇帝已經駕崩於甘泉宮,而江充夥同丞相勾結皇帝近幸臣,密不發喪,冀圖為奸。太子鑑於亡秦趙高篡奪帝位的事,不得已矯制起兵,誅滅奸臣,以正社稷。然後再分遣使者持節馳奔各中都官府,赦各府獄中刑徒,授兵,馳往上林,擊破奸賊。
好,劉據道,立即以皇后名義下詔。他們匆匆趕到未央宮前殿,見到衛皇后。衛皇后雖然很猶豫,恐懼不安,但見到兒子如此困窘,也頗為無奈,立即以皇后之璽下急詔,徵發未央宮衛卒、長樂宮衛卒、北軍八校尉騎士、建章宮昆明湖黃頭楫棹士、以及赦各中都官刑徒,追斬劉屈氂、商丘成等。
石德和張光立即持節奔赴各中都官府,發布赦令。刑徒們一聽被赦免罪行,捕斬反賊還可加官賜爵,無不歡欣鼓舞。二人帶著這數萬穿著赭色囚衣的刑徒來到未央宮和長樂宮之間的武庫,大開庫門,發放武器。太子命令張光為前將軍,皇后詹事薛廣德為左將軍,中廄令成安為右將軍,京兆尹沈武為後將軍,自己將中軍。但是小武極力推辭,請求太子讓武庫令為後將軍,自己願意作為後將軍下轄的左部司馬。太子見他執意謙讓,也就答允了。然後人馬呼嘯著出城。小武跟著這隊伍的後面,站在兵車上,望著赭色的人海,心情頗為沉重。嬰齊站在他的身旁,低聲道,府君放寬心,當年大澤鄉,陳勝率領的也不過是囚首喪面的刑徒兵,卻擊破了秦兵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