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第78章 新皇帝劉病已(1)
元平元年的夏四月,長安未央宮傳來噩耗,年輕的皇帝突然駕崩。而在前不久,皇帝還親自臨幸了太常所屬的田園,躬耕勸農,以為天下百姓的表率。去年三輔地區粟谷豐收,皇帝又專門下詔,為了怕粟谷豐收導致價格暴跌,允許百姓直接用豆子和粟谷作為租賦,無須換成現錢。三輔地區的百姓都滿懷期望地指望年輕的皇帝能給他們帶來另一個文景之治,可惜昊天不淑,他們的期望隨著發喪使者的到來而破滅了。未央宮司馬門前天天有自發前去嚎哭的百姓,一則是為了表達他們真誠的悲傷,二則是想打探一下小道消息。大行皇帝死的時候才二十二歲,據說沒有子嗣,誰將成為下一個皇帝的人選,自然就是百姓們最關心的問題了。
六月的時候,新皇帝從外郡來到長安了,皇太后的詔書徵召來長安繼承帝位的是武皇帝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劉賀。長安的百姓也知道,什麼皇太后的詔書,這一切還不都是大將軍霍光的意思。皇太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今年才十五歲,哪裡懂得什麼治理天下。當然,這一切也能理解,因為武皇帝生前最寵愛的女人是李夫人,而劉髆正是李夫人的兒子。作為武皇帝忠臣的霍光,想到終於能把皇位傳給武皇帝最心愛女人的孫子,那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一種對主子合格的忠心耿耿所換來的滿足,這還不足以稱為偉大嗎?
正在長安乃至天下郡國的人做好準備全心全意地接受這位新皇帝的時候,長安城裡又突然鬧嚷起來。六月底的一天,在長安西市,幾十輛牛車拉來了一大批衣冠楚楚的囚犯,總共有兩百多人,看他們的身材和面色,都不像是慣於握刀持戟的盜賊,更不像終年勞作的黔首。等到監斬官宣讀皇太后詔書,大家才知道這夥人都是新皇帝的貼身侍從,從昌邑國帶來的。因為他們沒有盡到輔正新皇帝成為一個合格人君的責任,齊齊被判處棄市。詔書同時宣布,新皇帝即位二十七天以來,因為淫亂不法,不具備做一個人君的資格,也已經被皇太后下詔廢黜。這條消息讓饒是見多識廣的長安人也撟舌不下,他們什麼時候聽說過皇帝能被人臣給廢掉的?雖然名義上說,廢黜皇帝的是皇太后,但那又有什麼區別,和立誰為皇帝一樣,幕後人肯定都是霍光。
圍觀在西市刑場的百姓要求這些死囚們說幾句最後的遺言,為他們自己的大歸壯壯行色。沒想到這些死囚們都不約而同地大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句道家的名言,當年齊國丞相召平被自己的部下魏勃騙去發兵的虎符,魏勃用虎符徵召士卒,反而圍住了丞相府,召平只好悔恨自殺,臨死前就說了這麼一句。大概新皇帝不聽大將軍的話,想先行除掉大將軍,卻被大將軍發覺,先下手除掉了罷。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在這麼個炎熱的夏天,正是萬物生長的繁榮季節,卻要行殺伐之誅,這在大漢的法律中也是不尋常的。除了謀反大逆和不孝等少數幾項罪名,大漢的朝廷殺人向來都沒有這麼急切。
被廢黜的皇帝黯然西去的場景也讓人同情,那個孩子看上去才十七八歲,怎麼就敢和大將軍對著幹呢?雖然天下郡國都接到了詔書,宣布了廢帝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罪狀,而且這些罪狀都是在他當皇帝的二十七天之內所干,這意味著,他每天平均要干四十二件。這個人幹壞事的才能也真讓一般人難以企及。
毫無疑問,朝廷又得選拔一個新皇帝,哪一位諸侯王有這樣的好運呢?
霍光也在沉思,他和車騎將軍張安世等人商量了數日,仍然沒有一點頭緒。廣陵王劉胥是武皇帝惟一在世的親兒子了,但武皇帝當年就沒有選中他,現在無疑更不能用。那麼還有誰能用?這時霍光接到了他最信任的心腹邴吉的奏記文書,邴吉早已經升任光祿大夫給事中了,秩級為二千石,更重要的是入居內廷,可以隨時向霍光提出建議。四月的時候,需要使者赴昌邑國征劉賀入長安為帝時,他和宗正劉德也是被霍光專門派遣去的,霍光向來對這位心腹的意見不敢忽視,這時他展開邴吉的奏記,只見上面寫著:
將軍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屬,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內憂懼,欲亟聞嗣主,發喪之日以大誼立後,所立非其人,復以大誼廢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廟群生之命在將軍之一舉。竊伏聽於眾庶,察其所言,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聞於民間也。而遺詔所養武帝曾孫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時見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和。願將軍詳大議,參以蓍龜,豈宜褒顯,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定大策,天下幸甚!
霍光心裡一動,武皇帝的五個兒子中,衛太子劉據當年德行完備,深得天下百姓稱頌,他的遇害,是最無辜的。始元四年,一貧民張延年冒充衛太子詣闕,曾經鬧得長安洶洶擾動,自己那時還頗為緊張,竟至於發兵自衛。這至少證明了衛太子在百姓間的聲名。如果這次立他的孫子為皇帝,大概符合上天報償他的陰德,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歡心。再說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還不得由著自己隨便擺弄嗎。劉賀,那個豎子仗著自己出身貴胄,自以為當上了皇帝就可以不聽我的話,我豈能再犯這樣的錯誤。想到這裡,他馬上下令請張安世和邴吉來府議事。
第二天,霍光親自坐鎮,招集丞相、御史大夫、九卿、侍中、博士等一干官員,齊集未央宮前殿議事,商量選拔新皇帝的人選。眾人知道霍光的行事風格,猜想他已經有定好的人選,否則不會招集他們議事,於是都不敢說話。霍光拿出邴吉的奏記讓大家傳閱。丞相楊敞和他的前任田千秋一樣,是個好好先生,又是霍光一手提拔的,自然是舉雙手贊同。在座的其他大臣也紛紛表態,表示誓死認可大將軍的意見。霍光點點了頭,道,既然諸君都認同邴吉君的意見,那麼我們就奏上東宮,看皇太后陛下的意思了。
一群人出了未央宮,沿著復道浩浩蕩蕩地到東面的長樂宮去,皇太后盛服珠襦接見了他們,假模假式地將那幾片寫著奏議的竹簡看了幾眼,馬上提筆寫了兩個字:奏可。侍候在一旁的符節令立即屈身急趨上前,將竹簡封好,放進匣子裡,用絲帶綑紮,捺上紫都封泥,最後在封泥上莊重地蓋上“皇太后行璽”六個篆書大字。
這天正是七月的己未,邴吉和宗正劉德兩個人作為使者,率領一大幫人,馳到城中的尚冠里,這是皇曾孫劉病已居住的閭里。
劉病已今年十八歲,已經不是當年在下杜縣依附外家的那個骨骼未全的少年了。他前年結婚,妻子許平君是暴室嗇夫許廣漢的女兒。既然結婚,他也不再居住下杜,而是在許廣漢一家的幫助下,在尚冠里買了一處第宅。當邴吉兩個在馳往尚冠里的路途中時,劉病已正和岳父,還有幾個三輔少年在熱火朝天地玩著六博的遊戲,誰輸了就罰酒一杯,加一百錢。劉病已和岳父的手氣和賭技都不佳,兩個少年的身邊倒是擺了不少籌碼,顯見得他們贏了很多。劉病已的妻子和岳母在一旁看得不快,岳母許嫗更是不停地嘮叨,叫他們別玩了,以免傾家蕩產。許廣漢輸紅了眼,尖聲尖氣地叫罵,死老婆子還不給我閉嘴,嘮叨個不停,攪得老子心情煩亂。許嫗遭到呵斥,大是委屈,泣道,我真是命苦,嫁到你們家沒多久,你就被割了勢,成了廢人,我一輩子守活寡不算,現在你還把家產輸個精光,還怎麼過日子。女兒也讓他嫁了個賭鬼,什麼事也幹不了,你說說看,這日子還怎麼過啊。
元平元年的夏四月,長安未央宮傳來噩耗,年輕的皇帝突然駕崩。而在前不久,皇帝還親自臨幸了太常所屬的田園,躬耕勸農,以為天下百姓的表率。去年三輔地區粟谷豐收,皇帝又專門下詔,為了怕粟谷豐收導致價格暴跌,允許百姓直接用豆子和粟谷作為租賦,無須換成現錢。三輔地區的百姓都滿懷期望地指望年輕的皇帝能給他們帶來另一個文景之治,可惜昊天不淑,他們的期望隨著發喪使者的到來而破滅了。未央宮司馬門前天天有自發前去嚎哭的百姓,一則是為了表達他們真誠的悲傷,二則是想打探一下小道消息。大行皇帝死的時候才二十二歲,據說沒有子嗣,誰將成為下一個皇帝的人選,自然就是百姓們最關心的問題了。
六月的時候,新皇帝從外郡來到長安了,皇太后的詔書徵召來長安繼承帝位的是武皇帝的孫子,昌邑哀王劉髆的兒子劉賀。長安的百姓也知道,什麼皇太后的詔書,這一切還不都是大將軍霍光的意思。皇太后是霍光的外孫女,今年才十五歲,哪裡懂得什麼治理天下。當然,這一切也能理解,因為武皇帝生前最寵愛的女人是李夫人,而劉髆正是李夫人的兒子。作為武皇帝忠臣的霍光,想到終於能把皇位傳給武皇帝最心愛女人的孫子,那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一種對主子合格的忠心耿耿所換來的滿足,這還不足以稱為偉大嗎?
正在長安乃至天下郡國的人做好準備全心全意地接受這位新皇帝的時候,長安城裡又突然鬧嚷起來。六月底的一天,在長安西市,幾十輛牛車拉來了一大批衣冠楚楚的囚犯,總共有兩百多人,看他們的身材和面色,都不像是慣於握刀持戟的盜賊,更不像終年勞作的黔首。等到監斬官宣讀皇太后詔書,大家才知道這夥人都是新皇帝的貼身侍從,從昌邑國帶來的。因為他們沒有盡到輔正新皇帝成為一個合格人君的責任,齊齊被判處棄市。詔書同時宣布,新皇帝即位二十七天以來,因為淫亂不法,不具備做一個人君的資格,也已經被皇太后下詔廢黜。這條消息讓饒是見多識廣的長安人也撟舌不下,他們什麼時候聽說過皇帝能被人臣給廢掉的?雖然名義上說,廢黜皇帝的是皇太后,但那又有什麼區別,和立誰為皇帝一樣,幕後人肯定都是霍光。
圍觀在西市刑場的百姓要求這些死囚們說幾句最後的遺言,為他們自己的大歸壯壯行色。沒想到這些死囚們都不約而同地大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句道家的名言,當年齊國丞相召平被自己的部下魏勃騙去發兵的虎符,魏勃用虎符徵召士卒,反而圍住了丞相府,召平只好悔恨自殺,臨死前就說了這麼一句。大概新皇帝不聽大將軍的話,想先行除掉大將軍,卻被大將軍發覺,先下手除掉了罷。如果不是這樣的話,在這麼個炎熱的夏天,正是萬物生長的繁榮季節,卻要行殺伐之誅,這在大漢的法律中也是不尋常的。除了謀反大逆和不孝等少數幾項罪名,大漢的朝廷殺人向來都沒有這麼急切。
被廢黜的皇帝黯然西去的場景也讓人同情,那個孩子看上去才十七八歲,怎麼就敢和大將軍對著幹呢?雖然天下郡國都接到了詔書,宣布了廢帝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罪狀,而且這些罪狀都是在他當皇帝的二十七天之內所干,這意味著,他每天平均要干四十二件。這個人幹壞事的才能也真讓一般人難以企及。
毫無疑問,朝廷又得選拔一個新皇帝,哪一位諸侯王有這樣的好運呢?
霍光也在沉思,他和車騎將軍張安世等人商量了數日,仍然沒有一點頭緒。廣陵王劉胥是武皇帝惟一在世的親兒子了,但武皇帝當年就沒有選中他,現在無疑更不能用。那麼還有誰能用?這時霍光接到了他最信任的心腹邴吉的奏記文書,邴吉早已經升任光祿大夫給事中了,秩級為二千石,更重要的是入居內廷,可以隨時向霍光提出建議。四月的時候,需要使者赴昌邑國征劉賀入長安為帝時,他和宗正劉德也是被霍光專門派遣去的,霍光向來對這位心腹的意見不敢忽視,這時他展開邴吉的奏記,只見上面寫著:
將軍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屬,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內憂懼,欲亟聞嗣主,發喪之日以大誼立後,所立非其人,復以大誼廢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廟群生之命在將軍之一舉。竊伏聽於眾庶,察其所言,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聞於民間也。而遺詔所養武帝曾孫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時見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經術,有美材,行安而節和。願將軍詳大議,參以蓍龜,豈宜褒顯,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後決定大策,天下幸甚!
霍光心裡一動,武皇帝的五個兒子中,衛太子劉據當年德行完備,深得天下百姓稱頌,他的遇害,是最無辜的。始元四年,一貧民張延年冒充衛太子詣闕,曾經鬧得長安洶洶擾動,自己那時還頗為緊張,竟至於發兵自衛。這至少證明了衛太子在百姓間的聲名。如果這次立他的孫子為皇帝,大概符合上天報償他的陰德,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歡心。再說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還不得由著自己隨便擺弄嗎。劉賀,那個豎子仗著自己出身貴胄,自以為當上了皇帝就可以不聽我的話,我豈能再犯這樣的錯誤。想到這裡,他馬上下令請張安世和邴吉來府議事。
第二天,霍光親自坐鎮,招集丞相、御史大夫、九卿、侍中、博士等一干官員,齊集未央宮前殿議事,商量選拔新皇帝的人選。眾人知道霍光的行事風格,猜想他已經有定好的人選,否則不會招集他們議事,於是都不敢說話。霍光拿出邴吉的奏記讓大家傳閱。丞相楊敞和他的前任田千秋一樣,是個好好先生,又是霍光一手提拔的,自然是舉雙手贊同。在座的其他大臣也紛紛表態,表示誓死認可大將軍的意見。霍光點點了頭,道,既然諸君都認同邴吉君的意見,那麼我們就奏上東宮,看皇太后陛下的意思了。
一群人出了未央宮,沿著復道浩浩蕩蕩地到東面的長樂宮去,皇太后盛服珠襦接見了他們,假模假式地將那幾片寫著奏議的竹簡看了幾眼,馬上提筆寫了兩個字:奏可。侍候在一旁的符節令立即屈身急趨上前,將竹簡封好,放進匣子裡,用絲帶綑紮,捺上紫都封泥,最後在封泥上莊重地蓋上“皇太后行璽”六個篆書大字。
這天正是七月的己未,邴吉和宗正劉德兩個人作為使者,率領一大幫人,馳到城中的尚冠里,這是皇曾孫劉病已居住的閭里。
劉病已今年十八歲,已經不是當年在下杜縣依附外家的那個骨骼未全的少年了。他前年結婚,妻子許平君是暴室嗇夫許廣漢的女兒。既然結婚,他也不再居住下杜,而是在許廣漢一家的幫助下,在尚冠里買了一處第宅。當邴吉兩個在馳往尚冠里的路途中時,劉病已正和岳父,還有幾個三輔少年在熱火朝天地玩著六博的遊戲,誰輸了就罰酒一杯,加一百錢。劉病已和岳父的手氣和賭技都不佳,兩個少年的身邊倒是擺了不少籌碼,顯見得他們贏了很多。劉病已的妻子和岳母在一旁看得不快,岳母許嫗更是不停地嘮叨,叫他們別玩了,以免傾家蕩產。許廣漢輸紅了眼,尖聲尖氣地叫罵,死老婆子還不給我閉嘴,嘮叨個不停,攪得老子心情煩亂。許嫗遭到呵斥,大是委屈,泣道,我真是命苦,嫁到你們家沒多久,你就被割了勢,成了廢人,我一輩子守活寡不算,現在你還把家產輸個精光,還怎麼過日子。女兒也讓他嫁了個賭鬼,什麼事也幹不了,你說說看,這日子還怎麼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