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兩個孩子的家裡是沒被沖毀的家園之一,但是從門口直到外邊,院子裡遍布泥石流過後的泥漿,一隻雞和一隻鴨被泥漿陷住了,只露出竭力伸長的頸和頭,向人求救地“咯咯”、“嘎嘎”叫。
小陸問徐大姐:“大姐,想洗洗臉不?”
“臉洗不洗無所謂了,倒是想喝幾口水。”
她倆相互攙扶著,淌著沒過小腿的泥漿往姐弟倆的家門走去。
一口豬陷在大泥坑裡,張銘和一名婦女各拽一隻豬耳朵,費勁兒地將豬拖出泥坑。他轉身找委員們,卻見小陸和徐大姐已經淌到了那人家的門口。
“叔叔。”
張銘望向那個孩子。
“我想回家,我今天剛換上的新鞋。”
張銘一言不發,將孩子夾起來,往院子裡便走,趟過院子裡的泥漿,將孩子放在家門內。
一名少女說:“叔叔,求你也救救我家的雞和鴨吧!
張銘又走過去,一手拎著鴨脖子,一手拎著雞脖子,將它們拎起,也放到了屋裡。”
屋裡,男孩子已脫下了鞋,在盆中刷洗。
小陸對徐大姐夸道:“真是好孩子。”
徐大姐問少女:“你幾歲了呀?”
“十七了。”
“快是大姑娘了,初幾了?”
“沒上中學。”少女慚愧地蹲下,輕輕推開弟弟,替弟弟刷洗鞋子。
小陸忍不住問:“為什麼?”
“爸媽都在城裡打工,那年我弟還小,我得在家看我弟。”
徐大姐又問:“平時,家裡就你和你弟?”
“嗯。爸媽過春節才回來一次,他們得掙錢蓋新房子。我小姨嫁在村里了,一早一晚過來看看。”
張銘出現在屋門口,拄著杴問:“你知道村裡有多少人遇難了嗎?”
少女抬起了頭,不懂地問:“啥?”
一個婦女慌慌張張跑來,一手扯起少女,一手扯起男孩,扯著往外便走:“這兩個傻孩子,還沒事兒似的待在家裡,快去看看你們小姨!”
李一泓跟著李家柱深一腳淺一腳匆匆走在泥濘中,遠處傳來姐弟倆的哀號:
“小姨!小姨你說話呀!”
“小姨你可別死呀!”
“爸、媽,你們回來呀!”
李一泓不禁站住了,李家柱扯他:“唉,一會兒再去那邊看看吧!”
村中某坡地上——一塊門板上躺著一個人,從頭到腳被滿是泥漿的被子蓋著,周邊或蹲或立地圍著些老人。
李一泓看到門板上的情形,呆住了,繼而雙膝一跪,流下淚來:“老哥,我們不是說好了,你隨我到安慶去……去認春梅嗎?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呢?”
一位老人嘆道:“唉,村長他是為大傢伙才把命搭上了,要不他不會……”
李一泓欲掀開被角看村長的臉,一隻老人的手擋住了他的手:“被山石撞爛了,別看了,看不得了。”
李一泓淚如雨下,無聲地哭著喃喃道:“老哥,老哥啊,他們不讓我看你最後一眼,我,我要握握你的手,再握握你的手。”
李一泓將老村長的一隻手從被子下拉出來了,村長沾滿泥漿的手裡握著一個同樣沾滿泥漿的東西。他費了些勁兒,才掰開村長的手指,將那東西拿在自己手裡,用衣袖擦了擦,是一個小小的半導體收音機。
半導體收音機還在嗞啦嗞啦地響,李一泓撥了幾下旋扭,聲音大了也清楚了:“下面繼續播報緊急災情通報,下面繼續播報緊急災情通報——從昨天晚上至今天上午的大雨,引發兩省交界處的多股泥石流,有兩處山體塌陷,加重了泥石流的危害性,目前山體塌陷原因正在調查中。地處山間的‘礦物研究所’,已有十餘名員工遇難,包括法人代表關某。我縣多個山村被摧毀,據信鄰省鄰縣那邊,也將有村莊受到危害。”
政協委員 二十六
美觀的吊燈下,縣賓館大堂公開會客空間那兒,L形的兩排大沙發上,李一泓和縣政協韓主席各坐一排。他們仿佛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都在等自己要會見的人,而且都已經等得有些失去耐性了。
服務員送來兩杯咖啡,李一泓端起其中一杯。
“我以為,你連我要的咖啡也不喝呢。”
“幹嗎不喝?”李一泓咂咂嘴,品賞地說,“這咖啡味道很好,正。”
韓主席看他一眼,放下咖啡杯,將身體移近他,拍拍他膝蓋:“終於尋思過味兒來了?那我的一番良苦用心算沒白費。我理解,你本人想立功。你們這個調研組全體,也想立功。”
“對,你說得不錯。為維護人民大眾的利益進行調研,而且還立了功,光榮。”
“但有時候息事寧人,同樣也可以立功。什麼叫和諧?息事寧人就和諧了嘛!縣裡是把一筆該補貼給貧困農村的教育經費挪用了——教育局門前的兩隻大獅子,每一隻就用去了八九千元。但是你們如果真要奏本,上邊真要派人來調查,那我們也會另有說法的。說法我們早就想好了,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們也不。”
韓主席瞪他一眼:“你看你,剛明白一會兒,又犯糊塗了。至於礦物研究所的事,我也不知道你們究竟掌握了多少情況。量你們也掌握不了多少。現在連姓關的也死了,死無對證,你們又能奈何得了誰呢?還有什么喝花酒的風氣,我們縣的些個領導幹部確實愛那風氣。不瞞你說,我本人也經常湊湊趣。那么喝酒,感覺它就是不一樣嘛。食色性也,符合人性嘛。所有這些事,全看你們的調研文章怎麼個作法了,你們幹嗎非不作一篇皆大歡喜的調研文章呢?”
“你剛才教我了,我也記住了。挪用教育經費的事,應該說成是農民自願集資建校的可喜現象,對吧?泥石流的危害,那是百分百的天災。縣裡的幹部做出了快速反應,及時趕往災情一線,與人民群眾共同譜寫了一曲抗災勝利的凱歌。至於這個縣喝花酒的風氣,那純粹是民間滋生的腐化風氣。領導幹部們那是拒腐蝕,永不沾的。非但不沾,還嚴加治理,於是好風氣之先河大開。”
“跟你談正經的呢,你別半認真不認真的。啊對了,我們也了解到,那個死了的村長,他是你養女的生父。我們打算封他一個烈士稱號,再特批一筆撫恤金。他除了他女兒,再沒什麼親人了。你願意,可以替他女兒領,老同學,聽我的勸吧。如果你偏不聽勸,你們三位委員偏要一意孤行,那我可有言在先,我們也不是軟柿子。你們一來到我們這個縣,就以欽差大臣自居,所作所為完全是微服私訪那一套封建官場的行徑。你們陸委員明目張胆地侵犯我縣正當經營單位的形象權,不聽勸阻,大耍潑婦威風,和保安人員發生嚴重衝突。你呢,假公濟私,與自己養女的生父串通一氣,煽動當地農民群眾對縣委縣政府的不滿情緒,破壞我縣穩定和諧的局面。你們那位徐大姐,以全國政協委員的特殊身份背後給你們撐腰。還有給你們開車的那個公安,他姓什麼來著?”
小陸問徐大姐:“大姐,想洗洗臉不?”
“臉洗不洗無所謂了,倒是想喝幾口水。”
她倆相互攙扶著,淌著沒過小腿的泥漿往姐弟倆的家門走去。
一口豬陷在大泥坑裡,張銘和一名婦女各拽一隻豬耳朵,費勁兒地將豬拖出泥坑。他轉身找委員們,卻見小陸和徐大姐已經淌到了那人家的門口。
“叔叔。”
張銘望向那個孩子。
“我想回家,我今天剛換上的新鞋。”
張銘一言不發,將孩子夾起來,往院子裡便走,趟過院子裡的泥漿,將孩子放在家門內。
一名少女說:“叔叔,求你也救救我家的雞和鴨吧!
張銘又走過去,一手拎著鴨脖子,一手拎著雞脖子,將它們拎起,也放到了屋裡。”
屋裡,男孩子已脫下了鞋,在盆中刷洗。
小陸對徐大姐夸道:“真是好孩子。”
徐大姐問少女:“你幾歲了呀?”
“十七了。”
“快是大姑娘了,初幾了?”
“沒上中學。”少女慚愧地蹲下,輕輕推開弟弟,替弟弟刷洗鞋子。
小陸忍不住問:“為什麼?”
“爸媽都在城裡打工,那年我弟還小,我得在家看我弟。”
徐大姐又問:“平時,家裡就你和你弟?”
“嗯。爸媽過春節才回來一次,他們得掙錢蓋新房子。我小姨嫁在村里了,一早一晚過來看看。”
張銘出現在屋門口,拄著杴問:“你知道村裡有多少人遇難了嗎?”
少女抬起了頭,不懂地問:“啥?”
一個婦女慌慌張張跑來,一手扯起少女,一手扯起男孩,扯著往外便走:“這兩個傻孩子,還沒事兒似的待在家裡,快去看看你們小姨!”
李一泓跟著李家柱深一腳淺一腳匆匆走在泥濘中,遠處傳來姐弟倆的哀號:
“小姨!小姨你說話呀!”
“小姨你可別死呀!”
“爸、媽,你們回來呀!”
李一泓不禁站住了,李家柱扯他:“唉,一會兒再去那邊看看吧!”
村中某坡地上——一塊門板上躺著一個人,從頭到腳被滿是泥漿的被子蓋著,周邊或蹲或立地圍著些老人。
李一泓看到門板上的情形,呆住了,繼而雙膝一跪,流下淚來:“老哥,我們不是說好了,你隨我到安慶去……去認春梅嗎?你怎麼,就這麼……走了呢?”
一位老人嘆道:“唉,村長他是為大傢伙才把命搭上了,要不他不會……”
李一泓欲掀開被角看村長的臉,一隻老人的手擋住了他的手:“被山石撞爛了,別看了,看不得了。”
李一泓淚如雨下,無聲地哭著喃喃道:“老哥,老哥啊,他們不讓我看你最後一眼,我,我要握握你的手,再握握你的手。”
李一泓將老村長的一隻手從被子下拉出來了,村長沾滿泥漿的手裡握著一個同樣沾滿泥漿的東西。他費了些勁兒,才掰開村長的手指,將那東西拿在自己手裡,用衣袖擦了擦,是一個小小的半導體收音機。
半導體收音機還在嗞啦嗞啦地響,李一泓撥了幾下旋扭,聲音大了也清楚了:“下面繼續播報緊急災情通報,下面繼續播報緊急災情通報——從昨天晚上至今天上午的大雨,引發兩省交界處的多股泥石流,有兩處山體塌陷,加重了泥石流的危害性,目前山體塌陷原因正在調查中。地處山間的‘礦物研究所’,已有十餘名員工遇難,包括法人代表關某。我縣多個山村被摧毀,據信鄰省鄰縣那邊,也將有村莊受到危害。”
政協委員 二十六
美觀的吊燈下,縣賓館大堂公開會客空間那兒,L形的兩排大沙發上,李一泓和縣政協韓主席各坐一排。他們仿佛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都在等自己要會見的人,而且都已經等得有些失去耐性了。
服務員送來兩杯咖啡,李一泓端起其中一杯。
“我以為,你連我要的咖啡也不喝呢。”
“幹嗎不喝?”李一泓咂咂嘴,品賞地說,“這咖啡味道很好,正。”
韓主席看他一眼,放下咖啡杯,將身體移近他,拍拍他膝蓋:“終於尋思過味兒來了?那我的一番良苦用心算沒白費。我理解,你本人想立功。你們這個調研組全體,也想立功。”
“對,你說得不錯。為維護人民大眾的利益進行調研,而且還立了功,光榮。”
“但有時候息事寧人,同樣也可以立功。什麼叫和諧?息事寧人就和諧了嘛!縣裡是把一筆該補貼給貧困農村的教育經費挪用了——教育局門前的兩隻大獅子,每一隻就用去了八九千元。但是你們如果真要奏本,上邊真要派人來調查,那我們也會另有說法的。說法我們早就想好了,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們也不。”
韓主席瞪他一眼:“你看你,剛明白一會兒,又犯糊塗了。至於礦物研究所的事,我也不知道你們究竟掌握了多少情況。量你們也掌握不了多少。現在連姓關的也死了,死無對證,你們又能奈何得了誰呢?還有什么喝花酒的風氣,我們縣的些個領導幹部確實愛那風氣。不瞞你說,我本人也經常湊湊趣。那么喝酒,感覺它就是不一樣嘛。食色性也,符合人性嘛。所有這些事,全看你們的調研文章怎麼個作法了,你們幹嗎非不作一篇皆大歡喜的調研文章呢?”
“你剛才教我了,我也記住了。挪用教育經費的事,應該說成是農民自願集資建校的可喜現象,對吧?泥石流的危害,那是百分百的天災。縣裡的幹部做出了快速反應,及時趕往災情一線,與人民群眾共同譜寫了一曲抗災勝利的凱歌。至於這個縣喝花酒的風氣,那純粹是民間滋生的腐化風氣。領導幹部們那是拒腐蝕,永不沾的。非但不沾,還嚴加治理,於是好風氣之先河大開。”
“跟你談正經的呢,你別半認真不認真的。啊對了,我們也了解到,那個死了的村長,他是你養女的生父。我們打算封他一個烈士稱號,再特批一筆撫恤金。他除了他女兒,再沒什麼親人了。你願意,可以替他女兒領,老同學,聽我的勸吧。如果你偏不聽勸,你們三位委員偏要一意孤行,那我可有言在先,我們也不是軟柿子。你們一來到我們這個縣,就以欽差大臣自居,所作所為完全是微服私訪那一套封建官場的行徑。你們陸委員明目張胆地侵犯我縣正當經營單位的形象權,不聽勸阻,大耍潑婦威風,和保安人員發生嚴重衝突。你呢,假公濟私,與自己養女的生父串通一氣,煽動當地農民群眾對縣委縣政府的不滿情緒,破壞我縣穩定和諧的局面。你們那位徐大姐,以全國政協委員的特殊身份背後給你們撐腰。還有給你們開車的那個公安,他姓什麼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