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證據,有!”石顯憤憤地:“說我減免你們的貢禮,便是證據。”
胡里圖震動了,“這是誰?”他說:“看起來是有意與呼韓邪為敵!相爺,請明示,如果是蒿街上的人,做出這種悖亂的事,我把他捆了來,請相爺發落!”
“稍安毋躁!”石顯擺擺手,做個往下按的姿勢,反倒是撫慰胡里圖了:“你聽我說,這不是我怪你。倘或有此意思,我的話也不是這麼說了。是不?”
“是的。”胡里圖實在很氣憤,所以緊催著問:“此人是誰?”
“不是你的族人!他們不會知道那麼多的事。”
“莫非。”胡里圖突然意會,卻有些不信:“是毛延壽?”
“不是他是誰?胡將軍,”石顯故意顯得很為難地,“我要向你請教,我應該如何處置?”
“相爺,”胡里圖惶恐地:“毛延壽與我毫無瓜葛,他作出悖亂之事,我一無所知。不信,相爺可以傳他本人來問。”
“不,不,你誤會了。所謂投鼠忌器。因為我深知你家單于對此人頗為信任。上次為了逮捕他,惹得你家單于大發雷霆,幾乎傷了兩國的和氣。是故這一次我不便造次行事。”
胡里圖心想,如果石顯自己逮捕毛延壽。該殺該剮,與已無關。此刻人家看呼韓邪的面子,不便下手。而自己倒說:捉他不要緊,悉聽尊便。這話傳入呼韓邪耳中,說不定就會惹起很大的麻煩。
那麼該怎麼辦呢?胡里圖盤算了半天,認為有個辦法,不得罪漢家,也不會惹起呼韓邪的不快,兩全其美,大可一用。
“承蒙相爺尊重我家單于的意願,感激之至。單于亦不是真的信任此人,只是耳朵軟,受他的哄而已。說到頭來,既成漢家女婿,維持兩國和好,是件無大不大的大事。小小一個毛延壽算得了什麼?我如今向相爺保證,只要他到了敝處,我先把他看管起來,然後將始末情形,回明單于,一定將他用檻車送回長安,聽相爺拿他法辦。”
聽他這個辦法,石顯正中下懷,他要殺毛延壽不費吹灰之力,但深怕節外生枝,影響了陳湯的計劃,所以抱定一個宗旨,此生必得將毛延壽穩住,因為把他穩住,也就等於將胡里圖與呼韓邪穩住,事情才會按部就班,照陳湯所擬定的步驟去做成功。
但是,胡里圖的辦法雖符理想,匡衡的疑慮不能不設法消釋。一客不煩二主,仍舊要著落在胡里圖身上了。
“胡將軍,你這麼說,情理周至,我很贊成。不過,匡少府膽子小,看見此人如此陰險,自道如同有條毒蛇在身邊,寢食難安。這便怎麼處?”
“這,請放心!”胡里圖拍胸擔保:“交給我!我來看住他,不叫他蠢動。再說,他也沒有必要對匡少府下什麼毒手。”
“原是這話,無奈匡少府不是這麼想。”石顯欣快地說:“既是你這麼說,我想,匡少府也可以放心了。”
果然,匡衡聽得有胡里圖“保駕”,寬心大放,第二天高高興興地護送昭君上路,直往河東而去。 王昭君 》 王昭君 30
王昭君 30
出潼關,渡黃河,到蒲州,自此北上,歷經河東的大邑。
每到一處,地方官親迎親送,執禮甚恭。經過城市鎮甸,夾道圍觀的百姓,擁擠不堪,都說從無此種盛況,而且亦都覺得不枉了這番擠軋的辛苦。
看熱鬧的目標有二:一是長公主的嫁妝,花團錦簇,都是民間任何富室嫁女所比不上的;再是昭君本人。風沙撲面,她總是深藏在車帷後面的時候居多,偶而一現真相,有幸識面的人,那份興奮,與津津樂道,數日不息的勁兒,可真是自己都會驚奇,不知何以竟能如此!
終於到了代州了,州北便是雁門關。預定在此地留駐五日,時間相當從容,所以昭君一到行館,便即傳話:長途勞頓,需要好好休息,這天什麼人都不見。
可是有一個人卻非見不可。事實上故意宣布希麼客不見,就是要騰出功夫來見這個人——韓文。
要找韓文很費周折,昭君只能托匡衡,匡衡又只好找石敢當,石敢當去找代州衙門的一個掾吏,輾轉傳信息,直到黃昏才有著落,說要夜靜更深才能來。
於是昭君囑咐秀春,摒絕行館中執役的僮僕侍女。入夜與林采枯望相待,等人最難耐,一個更次真比一年還長。
好不容易到得三更過後,只見窗外有個影子,穿的是衛士的服飾,昭君不由得詫異,定睛向暗陰中凝視,一點不錯,是個衛士悄然進來了。
“什麼人?”昭君威嚴地呼叱:“此是何地?怎能擅自闖了進來?”
那人不答,腳步卻加快了,竟一直踏進廳來。秀春、逸秋二人聞聲趕來,想攔阻而又不敢。就在這大家緊張得手足無措的當兒,那衛士起手往頭上一抹,去了軍帽,露出一頭長髮,嫵媚地笑道:“大姊、二姊,是我!”
原來是韓文。昭君又驚又喜,愣在那裡只是含笑相視。林采便急步迎上來,握著她的手問道:“三妹,你何以作此裝束?”
“無非求其隱秘。大姊,”韓文笑道:“我聽說你也要來,太高興了。我有好些話要跟你、跟二姊說!”
“我們也是一樣。相隔的日子雖不久,要講的話,要談的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在這彼此情緒激動,悲喜交集,而風塵勞頓,疲倦不堪,卻又亢奮異常之際,昭君使勁地揮一揮手說:“反正今晚上是都不睡的了,大家換了衣服,慢慢兒談。”
果然,這一句話有鎮撫情緒的功效,林采與韓文都欣然同意。昭君不但自己換了只有在姊妹面前才穿著的寢前便衣,而且命秀春、逸秋亦不必拘束。
姊妹三人都赤著腳,在錦裀上隨意倚坐。韓文心直,忍不住便說:“這好像就是我們又在掖庭了!”
在掖庭,多的就是閒功夫,姊妹情深,每日晚上都是這樣聚在一起要談到夜深人靜才歸寢,有時就索性偎倚在一起,似寢非寢地度過一宵。如今韓文一點破,昭君與林采都覺她的感覺不錯。
“我好想吃雜煮粥!”韓文又說:“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晌我老記起我們從前一起在掖庭的日子。”
昭君知道,她是因為在雁門暫作逗留,不久便將出塞,此去恐無生回漢宮之日,所以對過去的日子,格外懷念。如今事雖中變,她可以不必有那一段惋惜的追憶,但昭君卻願意為自己重溫舊夢,好為出塞以後多留一段可資回想玩味的材料,所以很興奮地說:“對了!我也好想雜煮粥的滋味!”
說著,已站了起來,竟是親自要去調製雜煮粥。那也大可不必,所以林采把她攔住,將秀春找了來,吩咐她去預備——原來在掖庭的時候,飯菜向例每人一份,有那親密到片刻不可離的姊妹,將剩下的飯菜留了下來。到得夜深雜煮成粥,用來果腹,寒冬天氣,得此一盂中吃不中看的雜煮粥,真能暖到心頭,所以能令人如此嚮往。
胡里圖震動了,“這是誰?”他說:“看起來是有意與呼韓邪為敵!相爺,請明示,如果是蒿街上的人,做出這種悖亂的事,我把他捆了來,請相爺發落!”
“稍安毋躁!”石顯擺擺手,做個往下按的姿勢,反倒是撫慰胡里圖了:“你聽我說,這不是我怪你。倘或有此意思,我的話也不是這麼說了。是不?”
“是的。”胡里圖實在很氣憤,所以緊催著問:“此人是誰?”
“不是你的族人!他們不會知道那麼多的事。”
“莫非。”胡里圖突然意會,卻有些不信:“是毛延壽?”
“不是他是誰?胡將軍,”石顯故意顯得很為難地,“我要向你請教,我應該如何處置?”
“相爺,”胡里圖惶恐地:“毛延壽與我毫無瓜葛,他作出悖亂之事,我一無所知。不信,相爺可以傳他本人來問。”
“不,不,你誤會了。所謂投鼠忌器。因為我深知你家單于對此人頗為信任。上次為了逮捕他,惹得你家單于大發雷霆,幾乎傷了兩國的和氣。是故這一次我不便造次行事。”
胡里圖心想,如果石顯自己逮捕毛延壽。該殺該剮,與已無關。此刻人家看呼韓邪的面子,不便下手。而自己倒說:捉他不要緊,悉聽尊便。這話傳入呼韓邪耳中,說不定就會惹起很大的麻煩。
那麼該怎麼辦呢?胡里圖盤算了半天,認為有個辦法,不得罪漢家,也不會惹起呼韓邪的不快,兩全其美,大可一用。
“承蒙相爺尊重我家單于的意願,感激之至。單于亦不是真的信任此人,只是耳朵軟,受他的哄而已。說到頭來,既成漢家女婿,維持兩國和好,是件無大不大的大事。小小一個毛延壽算得了什麼?我如今向相爺保證,只要他到了敝處,我先把他看管起來,然後將始末情形,回明單于,一定將他用檻車送回長安,聽相爺拿他法辦。”
聽他這個辦法,石顯正中下懷,他要殺毛延壽不費吹灰之力,但深怕節外生枝,影響了陳湯的計劃,所以抱定一個宗旨,此生必得將毛延壽穩住,因為把他穩住,也就等於將胡里圖與呼韓邪穩住,事情才會按部就班,照陳湯所擬定的步驟去做成功。
但是,胡里圖的辦法雖符理想,匡衡的疑慮不能不設法消釋。一客不煩二主,仍舊要著落在胡里圖身上了。
“胡將軍,你這麼說,情理周至,我很贊成。不過,匡少府膽子小,看見此人如此陰險,自道如同有條毒蛇在身邊,寢食難安。這便怎麼處?”
“這,請放心!”胡里圖拍胸擔保:“交給我!我來看住他,不叫他蠢動。再說,他也沒有必要對匡少府下什麼毒手。”
“原是這話,無奈匡少府不是這麼想。”石顯欣快地說:“既是你這麼說,我想,匡少府也可以放心了。”
果然,匡衡聽得有胡里圖“保駕”,寬心大放,第二天高高興興地護送昭君上路,直往河東而去。 王昭君 》 王昭君 30
王昭君 30
出潼關,渡黃河,到蒲州,自此北上,歷經河東的大邑。
每到一處,地方官親迎親送,執禮甚恭。經過城市鎮甸,夾道圍觀的百姓,擁擠不堪,都說從無此種盛況,而且亦都覺得不枉了這番擠軋的辛苦。
看熱鬧的目標有二:一是長公主的嫁妝,花團錦簇,都是民間任何富室嫁女所比不上的;再是昭君本人。風沙撲面,她總是深藏在車帷後面的時候居多,偶而一現真相,有幸識面的人,那份興奮,與津津樂道,數日不息的勁兒,可真是自己都會驚奇,不知何以竟能如此!
終於到了代州了,州北便是雁門關。預定在此地留駐五日,時間相當從容,所以昭君一到行館,便即傳話:長途勞頓,需要好好休息,這天什麼人都不見。
可是有一個人卻非見不可。事實上故意宣布希麼客不見,就是要騰出功夫來見這個人——韓文。
要找韓文很費周折,昭君只能托匡衡,匡衡又只好找石敢當,石敢當去找代州衙門的一個掾吏,輾轉傳信息,直到黃昏才有著落,說要夜靜更深才能來。
於是昭君囑咐秀春,摒絕行館中執役的僮僕侍女。入夜與林采枯望相待,等人最難耐,一個更次真比一年還長。
好不容易到得三更過後,只見窗外有個影子,穿的是衛士的服飾,昭君不由得詫異,定睛向暗陰中凝視,一點不錯,是個衛士悄然進來了。
“什麼人?”昭君威嚴地呼叱:“此是何地?怎能擅自闖了進來?”
那人不答,腳步卻加快了,竟一直踏進廳來。秀春、逸秋二人聞聲趕來,想攔阻而又不敢。就在這大家緊張得手足無措的當兒,那衛士起手往頭上一抹,去了軍帽,露出一頭長髮,嫵媚地笑道:“大姊、二姊,是我!”
原來是韓文。昭君又驚又喜,愣在那裡只是含笑相視。林采便急步迎上來,握著她的手問道:“三妹,你何以作此裝束?”
“無非求其隱秘。大姊,”韓文笑道:“我聽說你也要來,太高興了。我有好些話要跟你、跟二姊說!”
“我們也是一樣。相隔的日子雖不久,要講的話,要談的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在這彼此情緒激動,悲喜交集,而風塵勞頓,疲倦不堪,卻又亢奮異常之際,昭君使勁地揮一揮手說:“反正今晚上是都不睡的了,大家換了衣服,慢慢兒談。”
果然,這一句話有鎮撫情緒的功效,林采與韓文都欣然同意。昭君不但自己換了只有在姊妹面前才穿著的寢前便衣,而且命秀春、逸秋亦不必拘束。
姊妹三人都赤著腳,在錦裀上隨意倚坐。韓文心直,忍不住便說:“這好像就是我們又在掖庭了!”
在掖庭,多的就是閒功夫,姊妹情深,每日晚上都是這樣聚在一起要談到夜深人靜才歸寢,有時就索性偎倚在一起,似寢非寢地度過一宵。如今韓文一點破,昭君與林采都覺她的感覺不錯。
“我好想吃雜煮粥!”韓文又說:“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晌我老記起我們從前一起在掖庭的日子。”
昭君知道,她是因為在雁門暫作逗留,不久便將出塞,此去恐無生回漢宮之日,所以對過去的日子,格外懷念。如今事雖中變,她可以不必有那一段惋惜的追憶,但昭君卻願意為自己重溫舊夢,好為出塞以後多留一段可資回想玩味的材料,所以很興奮地說:“對了!我也好想雜煮粥的滋味!”
說著,已站了起來,竟是親自要去調製雜煮粥。那也大可不必,所以林采把她攔住,將秀春找了來,吩咐她去預備——原來在掖庭的時候,飯菜向例每人一份,有那親密到片刻不可離的姊妹,將剩下的飯菜留了下來。到得夜深雜煮成粥,用來果腹,寒冬天氣,得此一盂中吃不中看的雜煮粥,真能暖到心頭,所以能令人如此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