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卷 天籟 小小語言學家(4)

  她和媽媽在浴盆里一起洗澡,她給媽媽淋水,媽媽也給她淋水.她告訴媽媽:"我們兩個對洗."她手上有一個小傷口,非常小,只是一個點.媽媽說:"小傷口."她馬上糾正:"小傷點."我們在談論某人的齙牙齒,她指著我說:"你是平牙齒."看見我在吃炸饅頭,她說:"你吃炸饅頭,我吃鮮饅頭."這都是她自己組造的對應詞.

  我和她在附近小區玩滑梯,那滑梯是水泥材質的,很粗糙,坐在上面必須用手協助才能往下移.我說:"這算什麼滑梯呀."她馬上說:"是粘梯."自造的反義詞,多麼準確.

  她自己造形容詞,說她的一件粉紅色衣服是"粉艷艷的",兒童樂園裡包裹地板和護欄的皮料是"皮絨絨的".

  幼兒是小小語言學家——這絕不是一句戲言,我也絕不是單指啾啾.我在許多幼兒身上觀察到,幼兒對於用詞的準確性不但敏感,而且極其認真,發現誰用錯了詞,每每不肯放過,要加以糾正.

  啾啾拿起一張紙,上面有我用電腦列印的紅的畫像.她說:"媽媽."我問:"誰畫的?"她答:"爸爸印的."她沒有順著我的問話說"畫"的,而是說"印"的.

  她給玩具娃娃餵牛奶,我問:"娃娃吃了嗎?"她扭過臉來瞪我一眼,強調地說:"喝了!"糾正了我用"吃"字的不當.

  我用一本本雜誌在地板上連接成長長的橋,然後我們在上面走,她很喜歡這個遊戲.中間有一本雜誌歪了,橋斷了,我說:"寶貝把它搭好."她說:"我來鋪."她不說"搭",說"鋪",雜誌緊貼著地板,用"鋪"字更準確.

  吃帶魚,我不吐魚刺,因為魚刺很脆,她注意到了.我解釋說:"爸爸牙齒大,能把魚刺咬碎,寶貝牙齒太小了,咬不碎."她糾正說:"我的牙齒嫩,咬不碎."(2歲)在超市,我把她放進購物推車裡,她不肯坐,我就讓她站著.她想下來,說:"我不坐車."想了想,覺得不準確,糾正說:"我不站車."那家鄉村賓館的房間裡有許多臭大姐,她見了,很興奮.我們展開了消滅臭大姐的鬥爭.第二天早晨,她看見屋裡有死了的臭大姐,便說:"臭大姐都死了,沒有臭大姐了."說畢,想了想,自己糾正:"沒有活的臭大姐了."我們看圖畫書,我說:"一隻恐龍."她糾正:"不是一隻,是一頭恐龍."小燕買回玉米,我吃了叫好,小燕說是在早市買的,不是在大棚買的.我沒聽明白,問:"什麼大棚?"她聽見了,解釋說:"大名叫集貿市場,大棚是它的小名."我一聽樂了,她知道她有小名和大名,居然活學活用到了市場身上.我到廚房門口,告訴正在廚房裡的紅,贊道:"太精確了."誰知她又聽見了,在我背後喊:"不是精確,是準確!"(3歲)進入三歲,啾啾在語言上的一個新表現是愛追問詞的含義.無論看電視,還是聽大人說話,她常能挑出某個生詞或關鍵詞來提問.有時候,她會自己在心裡琢磨良久,然後在一個仿佛不相干的場合突然提出來,一定要問個明白.

  我帶她出去散步,她問我:"什麼是粗心大意?"我講解了,問她在哪裡聽到的,她說在幼兒園裡聽錄音機聽到的.回到家裡,她對媽媽說:"有一個詞對你很適合."媽媽問是哪個詞,她答:"粗心大意."第二卷 天籟 小小語言學家(5)

  媽媽在看電視上的球賽,她在一旁,聽見電視裡說球迷,問媽媽:"什麼是球迷?"媽媽答:"就是愛看球賽的人."她叫起來:"你就是球迷!"接著,給家裡每個人都做了鑑定:"我是玩迷,爸爸是工作迷,小燕是做飯迷."我說:"小燕才不愛做飯呢."她承認,說:"媽媽要看球,爸爸要工作,我要玩,小燕就只好做飯了."我們談論她的身高,紅說"一般",她聽見了,問我:"什麼是一般?"我說就是不高也不矮.她明白了,說:"不高不矮是中."晚上,出去送客,她沒有穿鞋,卻說要散步,其實是要我抱著她走走.我說:"抱著不算散步."她問:"怎麼是散步?"我說:"散步得自己走.不過,為了辦事而走到一個地方也不是散步,散步是不辦事,走著玩."她問:"騎自行車是不是散步?"我說:"不是."她問:"開汽車呢?"我說:"也不是.如果開汽車不是去辦事,而是開著玩,那叫兜風."她問:"騎自行車玩是什麼?"我說:"也算兜風吧."媽媽談到孕婦,她問:"什麼是孕婦?"媽媽答:"就是要生小孩的女人."她問:"你生我的時候是不是孕婦?"媽媽答:"懷你的時候是."她問:"生我的時候是什麼?"媽媽答:"產婦."我誇她善於通過提問題使知識更精確.

  對於熟悉的詞,她也常常認真地追究其含義.比如她問:"為什麼有的熊是熊貓,多了一個貓字?""零食不是零嗎,怎麼還能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幼兒的語言感覺非常細膩.

  兩歲的啾啾會因為不喜歡一個發音而拒絕一個名稱.我從哈爾濱帶回一種大麵包,告訴她,這叫大列巴,她立即說:"不大列巴."問她為什麼,她說:"太難聽了."她還會因為不喜歡一個名稱而拒絕一件物品.媽媽說要給她買一個傻瓜相機,她嚷起來:"要聰明相機!"我向她解釋,這裡的"傻瓜"不是罵人,她不聽,堅持要聰明相機.

  三歲的啾啾善於捕捉語言的有趣之處.她和媽媽在說英文單詞,她突然有所發現,高興地說:"耳朵是ear,驢子也是ear,ear的耳朵是ear!"電視裡在播我的節目,是我和主持人玲玲談兩性話題.她聽見"男女"這個詞,便指著電視裡的我和玲玲說:"這不是男女嗎?男女在講男女."電話鈴響了,媽媽接聽,高興地說:"是一九呀."一九是我們一個朋友的名字.她發議論了:"他怎麼叫一九呢,那不是數字嗎?"看見發給我的電子賀卡,上面有"石磊"這個名字,她驚呼:"啊,這個名字全是石頭!"三歲的啾啾,一大特長是善用虛詞.

  我們在聊一件事,她插話表示不同的意見,說:"其實繕"學者陳樂民在場,評論道:"啾啾對於虛詞掌握得很好,有語言天才,將來是一個呂叔湘."早晨,我睡著,紅和小燕在給她找衣服,我聽見她說:"但是——但是太小了這衣服."我心想:用"但是"來開始一句話,非語言大師不能啊.

  兩家人在飯店吃飯,她一開始就睡著了,直到我們吃完才醒來.醒來後,她仍不想吃飯,在飯店裡玩了一會兒.回家途中,我們說起她一直在睡覺,所以沒有吃飯,她立刻加上一句:"而且還玩了."這個"而且"讓同乘一車的正來讚嘆不已.

  在公園玩,天色還亮,但時間已是傍晚七時了.我們要回家,她不太情願.紅說:"我還沒吃晚飯呢,已經餓了."她理解地說:"不但媽媽,還有爸爸也餓了."接著說:"非回家不可了."痛快地跟我們出了公園.

  第二卷 天籟 伊甸園裡的文學(1)

  小燕在調電視頻道,哄她說,有芝麻開門的節目.她大聲反駁:"沒有,一般來說根本就沒有."請看這些語法十分複雜的表達——

  早晨,我讓煮湯圓,說:"我喜歡吃,啾啾也喜歡吃."她立刻告訴我:"我喜歡我們倆都喜歡."一個動賓結構的複合句.是感情的表達,還是語言的遊戲?(3歲)我和紅各寫了一篇故事,她都能全文讀下來.阿良聽說了,請她再讀一遍.她拒絕,說:"因為我知道你知道我能夠讀."為了找一個簡單的藉口,用了這麼複雜的一個句子,其中包含了三重動賓結構.(5歲)她還常常使用非常學術的語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