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燕園,時隔只有九天,卻仿佛真正換了人間。臨走時,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回來時卻一切都清清楚楚,都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天空更藍,雲彩更白;山更青,水更碧;小草更綠,月季更紅;水塔更顯得凌空巍然,小島更顯得蓊鬱葳蕤。所有這一切,以前都似乎沒有看得這樣清清白白,今天一見,儼然如故友重逢了。

  樓前的一半種了季荷的大池塘,多少年來,特別是近半年以來,在我眼中,只是撲朔迷離,模糊一團,現在卻明明白白,清清晰晰地奔來眼底。塘邊垂柳,枝條萬千,倒影塘中,形象朗然。小魚在樹影中穿梭浮游,有時似爬上枝條,有時競如穿透樹幹。水面上的黑色長腿的小蟲,一跳一跳地往來遊戲。荷塘中蓮葉已田田出水,嫩綠滿目,水中游魚大概正在“遊戲蓮葉間”吧。可惜這情景不但現在看不到,連以前也是難以看到的。

  走進家中,我多日想念的小貓們列隊歡迎。它們真也像想念我多日了。現在擠在一起,在我腳下,鑽來鑽去。有的用嘴咬我的褲腿角,有的用毛茸茸的身子在我腿上蹭來蹭去,有的竟跳上桌子,用軟軟的小爪子拍我的臉。一時白光閃閃,滿室生春,我顧而樂不可支。我養的小貓都是從我家鄉山東臨清帶來的純種波斯貓,純白色,其中有一些是兩隻眼睛顏色不同的,一黃一碧,俗稱金銀眼或鴛鴦眼。這是波斯貓的特徵之一。但是,在我長期半盲期間,除非把小貓腦袋抱在逼近我眼前,我是看不出來的。平常只覺得貓眼渾然一體而已。現在,自己的眼睛大放光明了,小貓在我眼中形象也隨之大變,它們瞪大了圓圓的眼睛瞅著我,黃碧熒然,如同初見,我真正驚喜莫名了。

  總之,花花世界,萬紫千紅,大放光明,盡收眼中。我真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我真覺得,大千世界是美妙的。

  我真覺得,人間是秀麗的。

  我真覺得,生活是可愛的。

  所有這一切都是二進宮的產物。我現在唯有祈禱上蒼,千萬不要讓我三進宮。

  2000年6月8日寫完

  ------------

  《人生小品》序(1)(圖)

  ------------

  喜笑顏開的季老,老人對人生的感悟有著孩童的豁達。

  ------------

  《人生小品》序(2)

  ------------

  喜笑顏開的季老,老人對人生的感悟有著孩童的豁達。

  約莫在一年多以前,我給自己約法一章:今後不再出這裡選幾篇,那裡選幾篇拼湊而成的散文集。因為,你不管怎樣選擇,重複總會難免,這是對讀者不負責任的表現,是我不應該做的。

  決心下定以後不久,於青女士就找上門來,說是要給我出版一部散文選集。我立即把我的決定告訴了她。她以她那特有的豁達通脫,處變不驚的態度,從容答辯說,她選的文章會

  有特點,都是有關品味人生,感悟人生的,而且她還選了八個作家的文章,再來一個“而且”,我還是其中的排頭兵。意思就是,如果我拒絕合作,我就有破壞大局,破壞團結的嫌疑。這樣一來,我只有俯首聽命了。

  年輕時候,我幾乎沒有寫過感悟人生的文章,因為根本沒有感悟,只覺得大千世界十分美好,眼前遍地開著玫瑰花,即使稍有不順心的時候,也只如秋風過耳,轉瞬即逝。中年以後,躬逢盛世,今天一個運動,明天一場批判,天天在斗,斗,斗,雖然沒有感到其樂無窮,卻也並無反感。最後終於把自己斗到了牛棚里,幾乎把一條小命斷送。被“解放”以後,毫無改悔之意,依然是造神不止。等到我腦袋稍稍開了點竅,對人生稍稍有點感悟時,自己已經是垂垂老矣。

  我是習慣於解剖自己的;但是,解剖的結果往往並不美妙。在.學術上我是什麼知,什麼覺,在這裡姑且不論;但是,在政治上我卻是後知後覺,這是肯定無疑的。有時候連小孩子都不會相信的彌天大謊,我卻深信不疑。如果一生全是這樣的話,倒也罷了。然而造物主卻偏給我安排了一條並不平坦的人生道路。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我經歷過車馬盈門的快樂,成為一個頗可接觸者。又經歷過門可羅雀的冷落,成為一個不可接觸者。如果永遠不可接觸下去,倒也罷了,我也是無怨無悔的。然而造物主又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他(它?她?)又讓我梅開二度,不但恢復了車馬盈門的盛況,而且是“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我成了一個極可接觸者。

  大家都能夠知道,有過我這樣經歷的人,最容易感悟人生。我雖木訥,對人生也不能不有所感悟了。

  正在這個時候,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的編輯賀小鋼女士寫信給我,要我開闢一個專欄,名之曰“人生漫談”。這真叫“無巧不成書”,一拍即合,我立即答應下來,立即動筆,從1996年下半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寫了九十篇,有幾篇還沒有刊出。我原來信心十足,覺得自己已經活到了耄耋之年,吃的鹽比年輕人吃的面還多,過的橋比年輕人走過的路還長,而且又多次翻過跟頭,何悟人牛,我早已參得透透的了。一拿起筆來,必然是妙筆生花,靈感一定會像江上清風,山中明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想到這裡,我簡直想手舞足蹈了。

  然而我犯一個大錯誤,我過高地估計了我對人生感悟的庫藏。原來每月兩篇千字文,寫來得心應手,不費吹灰之力,只覺得人生像足一個萬花筒,方面無限地多,隨便從哪一個方面選取一點感悟,易如反掌,不愁文章沒有題目。然而寫到六七十篇以後,卻出現了前所未遇的情況。有時候感悟的火花一閃耀,想出了一個新題目,為了慎重起見,連忙查一查舊帳,這一查就讓我傻了眼:原來已經寫過了。第二次、第三次,又碰到同樣的情況,使我不得不承認,人生的方面雖然很廣,自己的經歷畢竟有限。雖然活到了耄耋之年,對人生感悟的庫藏並不十分豐富。

  此外,我還發現了一個我自己本不願承認但又非承認不行的事實,這就是,自己對人生感悟的分析能力不是太強。這是有原因的。我一生治學,主要精力是放在考證上的,義理非我所好,也非我所能。對哲學家,我一向是敬而遠之的,他們摘的那一套分析,分析,再分析,分析得我頭昏腦暈,無力追蹤。現在輪到我來寫人生小品,這玩意兒有時候還是非有點分析不行的,這就讓我為了難。現在翻閱過去四年多中所寫的八十來篇小品,自己真正滿意的並不多。這頗使我尷尬。然而,為水平所限,奈之何哉!

  但是,事情還有它的另一面。四五年來,我在上海《新民晚報》“夜光杯”上,總共寫了八十來篇千字文。從讀者中反饋回來的信息還是令人滿意的。有的讀者直接寫信給我,有的當面告訴我,他們是認可的。全國一些不同地區的報刊雜誌上也時有轉載,也說明了那些千字文是起了作用的。那些千字文,看上去題目雖然五花八門,但是我的基本想法卻是一致的。我想教給年輕人的無非是:熱愛祖國,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然。我認為,這四個“熱愛”是眾德之首。有了這四個“熱愛”,國家必能富強,世界必能和睦,人類與大自然必能合一,人類前途必能輝煌。我雖然沒有直接拿這四個“熱愛”命題作文;但是我在行文時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間接總離不開這個精神。這一點是可以告慰自己和讀者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