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別問我永久到底夠不夠,
假如地球脫離了宇宙,
永恆的大地開始融化,
就讓我們緊緊擁抱著變成沙。
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有審判,
所有人類剩我們兩個。
不管付出任何的代價,
我願為你釘上無悔的十字架,
不要怕,
一直到世界末日,等你回答,
士兵們放下他們的槍,
頑皮的孩子收起了翅膀,
憤怒的火山停止喧譁,
異常的平靜埋伏著多少不安?
風暴漸漸升高,大地開始動搖,
我在風中呼喚,你聽見了嗎?
別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口中仍然隱藏著那句話
——你愛我嗎?
不要怕。
一直到世界末日,等你回答。
聽著那首老歌,他只覺得心裡猛然刺痛。那一瞬,他想起了許許多多過往的片段,那些記憶的碎片仿佛從此刻如銀的海上月光中浮了出來,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忽遠忽近。
他想起了在嘉達國際廣場上的第一次相見。那個拖著行李箱、隔著玻璃窗看著自己的女孩,眼神乾淨而單純,宛如一隻從森林裡剛剛跑出來的小鹿;想起了她網戀見光死、目睹男友背叛後的憤怒表情,彪悍如下山猛虎;當然,還有那些在青山精神病醫院裡和自己做病友、相依為命相互照顧的日子……她說話的模樣,皺著鼻子笑得沒心沒肺的模樣,和最後神之子在身體裡覺醒後的那種凜冽而高貴的眼神。
人性和神性在她體內交錯,哪一個瞬間是真實的她?
“你……喜歡我麼?”
他想起了在青山精神病醫院中庭的樹木下,那個女孩問過自己的那句話。那時候的她羞澀而忐忑,甚至沒有勇氣抬起頭看他。他沉默著,沒有回答。他愛她麼?在這場大難到來時,他們都曾不顧一切地保護對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可是,這究竟是愛,還是所謂的使命?他們在宿命中的這場相逢,到底該如何定義?
他不知道,也無法回答。
如果還有機會就好了……如果還有一次機會,可以回到彼此面前,就能知道真正的答案了吧?只可惜人生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所有要說的話,要做的事,在過了那一刻以後便成為虛空,再無法挽回。
霍天麟憂慮地看著兒子。過了新年銘洋就24歲了,可是,在別人都覺得是燦爛人生的開端的年紀里,他的一生卻早已經結束——末夜已經過去,這個世界將安然存在,可是,那些經歷過毀滅的人昵?他們的內心,是否可以重建?
沉默中,只聽“叮”的一聲,握在霍銘洋手裡的iphone4的屏幕忽然亮了下,跳出了一條簡訊。他低下頭去,看到了一個陌生卻熟悉的號碼。滑動解鎖點進去看了一眼,那一瞬,霍銘洋的手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那個號碼只發來了三個字——向右看!
他霍然站起,側過頭看向右邊的船舷。那裡,海面上一輪明月正在升起,映照著無邊無際的水面,美麗如銀。然而,在落地的大玻璃窗外的甲板上,卻有一個人站在那裡,正隔著玻璃笑嘻嘻地往裡看。
“微藍!”他愕然地脫口,一個箭步沖了過去。
月光美麗。她站在外面的甲板上,他站在豪華的郵輪里,就這樣相望而立。霍銘洋顫抖著抬起手,隔著玻璃按在她的手掌上,說不出一句話——這……是幻影麼?那個消失在地底的人類少女,那個《死海古卷》里早就預言過會犧牲在末夜的神之子,居然在此刻回來了,宛如傳說中耶穌的復活!
他凝視著月光下的少女,一刻不離,生怕一眨眼幻影就消失了。
而那個從天而降的女孩就站在月光下看著他,扎著長馬尾,正趴在落地的玻璃窗外看著裡面的他。她看得如此投入,以至於整張臉都貼在了玻璃上,小巧的鼻尖被壓扁了,看上去就如一頭在拱食的小豬。
那樣的美好、單純而溫暖,恍若回到了他們第一次見面的瞬間。而這一次,冥冥中指引他們相遇的不再是所謂的使命,而只是單純的牽絆和思念吧?輪迴不休,命運不止。無論經歷過多少次毀滅和重生,對於易朽的人類來說,只有心和感情是不朽的,就如此刻海上的月光一樣。
如日之升,如月之恆。
“Hi,我說過,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在海上如銀的月光里,她抬起頭看著他,微笑著,“我是專門回來問你這個問題的——你,喜歡我嗎?”
“這一次,可不許不回答哦!”
後記一
直到世界末日
滄月
這個故事的靈感起源,來自於一個真實的夢境。
一個冬夜,我從黑暗裡猛然坐起,全身冒著玲汗地從噩夢裡掙脫。但是,夢境裡那條斷頭小巷,一盞盞昏黃的路燈,不徐不緩跟蹤的人,以及鑰匙在金屬上刮擦的聲音卻還栩栩如生,令人心悸不已。
我沒有開燈,在夜裡呼吸急促地獨自坐著,感覺門後那一雙抓住我的冰冷的手還停在肩膀上。
“你終於來了。”夢裡那個聲音說。
至今我都清晰地記得那個聲音,以及黑暗深處那低低的一聲笑。
那一夜我再也沒有睡著,就這樣在黑暗裡坐到了天亮。腦子裡很亂,仿佛又很空,空得急需什麼來填補。於是,許許多多奇特的幻想不停湧現——那個聲音是誰?門後面是什麼樣的—個世界?那個試圖救我的跟蹤者又是誰?
我無法停止這種一觸即發的無限聯想,在夜裡呆呆地坐著,直到那些湧出的東西漸漸在腦中結成了一張網,然後在網裡迷迷糊糊地睡去。
到了白天,清醒之後的我仔細地回顧了這個奇特的夢,忽然明白自己在沉睡中獲得了一個多麼奇妙的故事——這樣充滿懸疑、驚悚和溫情的故事,只怕在我清醒的時候也無法構思出來吧?
作為—個出生於5月15日的織夢者,我想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啟示,要我把這個作為新一篇小說的開端,好好地寫下來。
於是,就有了(2012·末夜)。
這個故事前後寫了一年多,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牽扯了精力,也耽誤了進度。等磕磕絆絆寫完的時候,離傳說中末日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了,時間如流,逝者如斯。
寫的時候問過很多人,如果真的有末日,你打算怎麼迎接那一天?有人說要環球旅行瘋狂享樂,有人說要靜心修行以待來世,還有浪漫的傢伙說要死在愛人的懷裡才算沒有遺憾……說起來,在對待末日這一問題上,會折射出—個人的真正的價值觀吧?
因為人總是戴著面具活著,戴久了,幾乎都已經忘記那不是自己真正的模樣——只有當末日來臨的那一刻,在生命的盡頭,才能遇見自己。
那麼,正在看著這本書的讀者們,你們相信那個古老的瑪雅預言麼?當那一日來臨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呢?
或許,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夢境裡度過那一夜的,第二日起來,陽光依舊燦爛如昔,仿佛什麼都投有發生。但是,沒有人知道在睡夢裡這個世界已經悄然毀滅,而我們所有人,正在夢境裡繼續生活下去,宛如MATRIX里的人們,在虛擬世界裡永不醒來。——人生如夢,誰知道我們如今是生活在第幾層的夢境裡呢?但如果是個幸福的、哪怕是短暫的夢,那也足夠了。讓我們一起,手握著船票,等待2012那個日子的到來吧:)
假如地球脫離了宇宙,
永恆的大地開始融化,
就讓我們緊緊擁抱著變成沙。
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有審判,
所有人類剩我們兩個。
不管付出任何的代價,
我願為你釘上無悔的十字架,
不要怕,
一直到世界末日,等你回答,
士兵們放下他們的槍,
頑皮的孩子收起了翅膀,
憤怒的火山停止喧譁,
異常的平靜埋伏著多少不安?
風暴漸漸升高,大地開始動搖,
我在風中呼喚,你聽見了嗎?
別在世界末日來臨之前口中仍然隱藏著那句話
——你愛我嗎?
不要怕。
一直到世界末日,等你回答。
聽著那首老歌,他只覺得心裡猛然刺痛。那一瞬,他想起了許許多多過往的片段,那些記憶的碎片仿佛從此刻如銀的海上月光中浮了出來,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忽遠忽近。
他想起了在嘉達國際廣場上的第一次相見。那個拖著行李箱、隔著玻璃窗看著自己的女孩,眼神乾淨而單純,宛如一隻從森林裡剛剛跑出來的小鹿;想起了她網戀見光死、目睹男友背叛後的憤怒表情,彪悍如下山猛虎;當然,還有那些在青山精神病醫院裡和自己做病友、相依為命相互照顧的日子……她說話的模樣,皺著鼻子笑得沒心沒肺的模樣,和最後神之子在身體裡覺醒後的那種凜冽而高貴的眼神。
人性和神性在她體內交錯,哪一個瞬間是真實的她?
“你……喜歡我麼?”
他想起了在青山精神病醫院中庭的樹木下,那個女孩問過自己的那句話。那時候的她羞澀而忐忑,甚至沒有勇氣抬起頭看他。他沉默著,沒有回答。他愛她麼?在這場大難到來時,他們都曾不顧一切地保護對方,甚至不惜犧牲自己,可是,這究竟是愛,還是所謂的使命?他們在宿命中的這場相逢,到底該如何定義?
他不知道,也無法回答。
如果還有機會就好了……如果還有一次機會,可以回到彼此面前,就能知道真正的答案了吧?只可惜人生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所有要說的話,要做的事,在過了那一刻以後便成為虛空,再無法挽回。
霍天麟憂慮地看著兒子。過了新年銘洋就24歲了,可是,在別人都覺得是燦爛人生的開端的年紀里,他的一生卻早已經結束——末夜已經過去,這個世界將安然存在,可是,那些經歷過毀滅的人昵?他們的內心,是否可以重建?
沉默中,只聽“叮”的一聲,握在霍銘洋手裡的iphone4的屏幕忽然亮了下,跳出了一條簡訊。他低下頭去,看到了一個陌生卻熟悉的號碼。滑動解鎖點進去看了一眼,那一瞬,霍銘洋的手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那個號碼只發來了三個字——向右看!
他霍然站起,側過頭看向右邊的船舷。那裡,海面上一輪明月正在升起,映照著無邊無際的水面,美麗如銀。然而,在落地的大玻璃窗外的甲板上,卻有一個人站在那裡,正隔著玻璃笑嘻嘻地往裡看。
“微藍!”他愕然地脫口,一個箭步沖了過去。
月光美麗。她站在外面的甲板上,他站在豪華的郵輪里,就這樣相望而立。霍銘洋顫抖著抬起手,隔著玻璃按在她的手掌上,說不出一句話——這……是幻影麼?那個消失在地底的人類少女,那個《死海古卷》里早就預言過會犧牲在末夜的神之子,居然在此刻回來了,宛如傳說中耶穌的復活!
他凝視著月光下的少女,一刻不離,生怕一眨眼幻影就消失了。
而那個從天而降的女孩就站在月光下看著他,扎著長馬尾,正趴在落地的玻璃窗外看著裡面的他。她看得如此投入,以至於整張臉都貼在了玻璃上,小巧的鼻尖被壓扁了,看上去就如一頭在拱食的小豬。
那樣的美好、單純而溫暖,恍若回到了他們第一次見面的瞬間。而這一次,冥冥中指引他們相遇的不再是所謂的使命,而只是單純的牽絆和思念吧?輪迴不休,命運不止。無論經歷過多少次毀滅和重生,對於易朽的人類來說,只有心和感情是不朽的,就如此刻海上的月光一樣。
如日之升,如月之恆。
“Hi,我說過,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在海上如銀的月光里,她抬起頭看著他,微笑著,“我是專門回來問你這個問題的——你,喜歡我嗎?”
“這一次,可不許不回答哦!”
後記一
直到世界末日
滄月
這個故事的靈感起源,來自於一個真實的夢境。
一個冬夜,我從黑暗裡猛然坐起,全身冒著玲汗地從噩夢裡掙脫。但是,夢境裡那條斷頭小巷,一盞盞昏黃的路燈,不徐不緩跟蹤的人,以及鑰匙在金屬上刮擦的聲音卻還栩栩如生,令人心悸不已。
我沒有開燈,在夜裡呼吸急促地獨自坐著,感覺門後那一雙抓住我的冰冷的手還停在肩膀上。
“你終於來了。”夢裡那個聲音說。
至今我都清晰地記得那個聲音,以及黑暗深處那低低的一聲笑。
那一夜我再也沒有睡著,就這樣在黑暗裡坐到了天亮。腦子裡很亂,仿佛又很空,空得急需什麼來填補。於是,許許多多奇特的幻想不停湧現——那個聲音是誰?門後面是什麼樣的—個世界?那個試圖救我的跟蹤者又是誰?
我無法停止這種一觸即發的無限聯想,在夜裡呆呆地坐著,直到那些湧出的東西漸漸在腦中結成了一張網,然後在網裡迷迷糊糊地睡去。
到了白天,清醒之後的我仔細地回顧了這個奇特的夢,忽然明白自己在沉睡中獲得了一個多麼奇妙的故事——這樣充滿懸疑、驚悚和溫情的故事,只怕在我清醒的時候也無法構思出來吧?
作為—個出生於5月15日的織夢者,我想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啟示,要我把這個作為新一篇小說的開端,好好地寫下來。
於是,就有了(2012·末夜)。
這個故事前後寫了一年多,中間發生了許多事情,牽扯了精力,也耽誤了進度。等磕磕絆絆寫完的時候,離傳說中末日也不過一年的時間了,時間如流,逝者如斯。
寫的時候問過很多人,如果真的有末日,你打算怎麼迎接那一天?有人說要環球旅行瘋狂享樂,有人說要靜心修行以待來世,還有浪漫的傢伙說要死在愛人的懷裡才算沒有遺憾……說起來,在對待末日這一問題上,會折射出—個人的真正的價值觀吧?
因為人總是戴著面具活著,戴久了,幾乎都已經忘記那不是自己真正的模樣——只有當末日來臨的那一刻,在生命的盡頭,才能遇見自己。
那麼,正在看著這本書的讀者們,你們相信那個古老的瑪雅預言麼?當那一日來臨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呢?
或許,這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只是在夢境裡度過那一夜的,第二日起來,陽光依舊燦爛如昔,仿佛什麼都投有發生。但是,沒有人知道在睡夢裡這個世界已經悄然毀滅,而我們所有人,正在夢境裡繼續生活下去,宛如MATRIX里的人們,在虛擬世界裡永不醒來。——人生如夢,誰知道我們如今是生活在第幾層的夢境裡呢?但如果是個幸福的、哪怕是短暫的夢,那也足夠了。讓我們一起,手握著船票,等待2012那個日子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