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不要擔心,范特西醫生說過,你的臉並不是沒救了。”霍天麟看到兒子心事重重的樣子,悉心勸導,“等他處理完手邊的事務,就飛來中國幫你重新進行一次整形。你會恢復,哦,不,會變得比以前更加英俊。”
然而霍銘洋並沒有說話,只是對著玻璃杯發呆,眼神渙散虛無,似乎在蕩漾的紅酒的波光里看到了什麼幻象。
“你說,母親她……”他喃喃,忽然忍不住哽咽起來——是的,他等了那麼久,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刻,當兩個世界終於可以連通的時候,可以再度擁抱母親。然而,他的確見到了她,卻是以這樣一種完全想不到的方式:她占據了他的軀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是的,使命。
當末日來臨的時候,腦海里的封印解除,一切記憶都復甦了。他記起來十年前的那場大火,有著截然不同的真相。
那並不是因為父親而招致的黑道尋仇,而是一場母親自導自演的謀殺!
那個叫做德芙雅尼的母親,並不是克蘭社團的人,只是一個來自南亞次大陸、有著高貴血統的靈能者。儘管沒有看過《死海古卷》,也不曾得知瑪雅預言,她卻以自己的力量提前預知了未來,明白了末日危機的真實性。
可惜的是,除了另一位名叫夏之軒的中國男人之外,她這個想法卻並不被身邊的人乃至自己的丈夫所理解。她一遍遍地反覆對身邊的人說明預言,卻只遭到了嘲笑和諷刺,到最後,丈夫甚至不耐煩地將她送進了精神病醫院。
然而,就在那裡,她聽到了神諭,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使命所在。
在那個精神病醫院的單人病房裡,她和另一個守護者米迦勒一起,為迎接光明之子的到來做了秘密準備,中間聯手擊退過無數次“白之月”的窺探和搜索。五年後,在得知米迦勒已經去世的消息後,這個有著尼泊爾王室血統的女子默默地用秘術計算過自己的壽命,發現患有多種疾病的自己將會死在2009年的春天,只怕不能履行守護光明之子並在末日時為之戰鬥的使命。
時間不夠了,所以,她不得不提前安排了自己的死亡。
為了這個世界不至於毀滅,被關在精神病醫院的女人默默地做了一個驚人的周密的安捧,在那個計劃里,所有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棋子,甚至她唯一的兒子也成了最重要的“器皿”。
作為一個預言者、先行者,她是孤獨的,不被人理解,也不被人支持,一切的一切只能獨自在黑暗裡進行,所有的犧牲也無人知曉。
終於,在兒子來看她的那個下午,一切如計劃地發生了。烈火熊熊燃燒,吞噬了母子二人。她的靈在瀕死時脫離身體,穿越那道門,去了“白之月”向兩位使徒求救——“用自己的靈魂來交換兒子的生命”,這樣的理由連涯和幽顏都沒有質疑,因為她具有的美麗軀殼和高貴血統,兩位使徒允諾了她。在兒子重返人世時,她也順利地蟄伏在了“白之月”,以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當然,在那之前,她把一些東西封印在了兒子的腦中。
沒有人知道這場慘禍的真正起因,就連她唯一的兒子也以為是昔日父親的仇家尋仇,才導致了那場火災——當日曆翻到2012年的時候,那些草蛇灰線的伏筆才會浮現出意義。甚至,她封印在兒子腦中的記憶也會復甦。
那時候,“使命”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將會指引霍銘洋前來尋找她。她將利用唯一直系血親的軀體在世間復生,協助光明之子完成最後的戰鬥。
10年,那是多麼用心深遠的伏筆和計謀啊!
“原來,我只不過是她的一枚棋子。”大難過後的霍銘洋目光渙散,看著手裡的酒杯,喃喃著,“她不顧一切地在火災里保護我,又不惜以出賣靈魂為代價救活我,其實並不是因為愛我,而是我對她還有價值,不可或缺,對麼?”
霍天麟不知道說什麼好。雖然多年來為了保護兒子和“白之月”進行了種種交易但直到末日來臨,他才知道自己也成了妻子的一枚棋子。那個來自雪山下盛放著杜鵑的國度的異族女子,對他而言,一直是個神秘的謎。
“母子天性,她自然是愛你的。”許久,他這麼說,卻連自己都無法說服——德芙雅尼是那樣神秘莫測的女人,即便是身為丈夫的他,又怎能確定她是否真正愛過自己?
“可是,她更愛她的神,不是麼?從骨子裡看,她是一個比克蘭社團更瘋狂的追隨者。”霍銘洋慘澹地笑了起來,有些自嘲,也有些悲哀,“枉我十年來不停地追憶、懷念著母親,到頭來,其實在這世上真正愛我的,只有你,還有……微藍。”
微藍,這個名字從他嘴裡吐出,低沉而悲哀。
末日已經過去,毀滅的一刻也已成空,活著的人們甚至會覺得那一刻從未存在過,然而,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忘記地獄之門關閉前的那一刻——那個斷翅的女孩站在巨大的門之前,回頭看著他,輕聲對他說“再見。”
在最後一刻,她拒絕了他的犧牲,任憑自己墮入地獄。
——他知道,那一刻她是以“人類”的意志做出了最後一個決定她選擇了保護他,不惜讓自己死去。那樣強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讓她身體裡的所謂的“光明之子”都為之妥協。那最後一句“再見”,是她說的,而不是那個寄居在她軀殼裡的光明之子。
在聖誕夜的狂歡里,霍銘洋抬起頭,看著船舷外的大海。海洋是靜謐的,上面映照著清冷的月光,美得仿佛幻境一樣。他怔怔地看了許久,碎裂的臉上有細微卻刺骨的痛,一分分地向下蔓延,那是淚水悄然划過了面頰。
“喲,瑞典皇家科學院有21名院士聯合推薦中國的錢從皋教授成為下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候選人。”霍天麟的手指划過IPAD,點開了一條新聞,念了出來,試圖轉移兒子的注意力,“據說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沙漏理論’和‘平行空間密閉場理論’,幾乎顛覆了現有的量子力學架構——哦,居然還是S城的人。”
那個名字是熟悉的,但霍銘洋沒有回答,只是怔怔地出神。
“看,耶路撒冷那邊有條新消息,說不定和克蘭社團有關。”眼看兒子沒有反應,霍天麟又選了一條新聞念出來,“據說聖墓大教堂昨晚顯靈了。在鐘聲敲響的時候,有幾百名朝聖者看到教堂深處綻放出奇特的光,出現了耶穌復生時的種種異象……的確奇怪,昨天離21日正好是3天,對不對?”然而,霍銘洋還是沒有回答,似乎在繼續出神。樂隊換了一首歌,旋律很熟悉,居然是一首克里斯·蒂伯(Chris De Bugzh)的老歌(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然而浮現在他腦海里的,卻是齊秦翻唱過來的另一個中文版本——
他們說季節越來越無常,
就連雨水也跟著受傷。
整個世界像風中塵埃,
誰也不敢大聲對人說——你愛我嗎?
然而霍銘洋並沒有說話,只是對著玻璃杯發呆,眼神渙散虛無,似乎在蕩漾的紅酒的波光里看到了什麼幻象。
“你說,母親她……”他喃喃,忽然忍不住哽咽起來——是的,他等了那麼久,就是為了等到這一刻,當兩個世界終於可以連通的時候,可以再度擁抱母親。然而,他的確見到了她,卻是以這樣一種完全想不到的方式:她占據了他的軀體,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是的,使命。
當末日來臨的時候,腦海里的封印解除,一切記憶都復甦了。他記起來十年前的那場大火,有著截然不同的真相。
那並不是因為父親而招致的黑道尋仇,而是一場母親自導自演的謀殺!
那個叫做德芙雅尼的母親,並不是克蘭社團的人,只是一個來自南亞次大陸、有著高貴血統的靈能者。儘管沒有看過《死海古卷》,也不曾得知瑪雅預言,她卻以自己的力量提前預知了未來,明白了末日危機的真實性。
可惜的是,除了另一位名叫夏之軒的中國男人之外,她這個想法卻並不被身邊的人乃至自己的丈夫所理解。她一遍遍地反覆對身邊的人說明預言,卻只遭到了嘲笑和諷刺,到最後,丈夫甚至不耐煩地將她送進了精神病醫院。
然而,就在那裡,她聽到了神諭,明白了自己真正的使命所在。
在那個精神病醫院的單人病房裡,她和另一個守護者米迦勒一起,為迎接光明之子的到來做了秘密準備,中間聯手擊退過無數次“白之月”的窺探和搜索。五年後,在得知米迦勒已經去世的消息後,這個有著尼泊爾王室血統的女子默默地用秘術計算過自己的壽命,發現患有多種疾病的自己將會死在2009年的春天,只怕不能履行守護光明之子並在末日時為之戰鬥的使命。
時間不夠了,所以,她不得不提前安排了自己的死亡。
為了這個世界不至於毀滅,被關在精神病醫院的女人默默地做了一個驚人的周密的安捧,在那個計劃里,所有人都是必不可少的棋子,甚至她唯一的兒子也成了最重要的“器皿”。
作為一個預言者、先行者,她是孤獨的,不被人理解,也不被人支持,一切的一切只能獨自在黑暗裡進行,所有的犧牲也無人知曉。
終於,在兒子來看她的那個下午,一切如計劃地發生了。烈火熊熊燃燒,吞噬了母子二人。她的靈在瀕死時脫離身體,穿越那道門,去了“白之月”向兩位使徒求救——“用自己的靈魂來交換兒子的生命”,這樣的理由連涯和幽顏都沒有質疑,因為她具有的美麗軀殼和高貴血統,兩位使徒允諾了她。在兒子重返人世時,她也順利地蟄伏在了“白之月”,以待最後時刻的到來。
當然,在那之前,她把一些東西封印在了兒子的腦中。
沒有人知道這場慘禍的真正起因,就連她唯一的兒子也以為是昔日父親的仇家尋仇,才導致了那場火災——當日曆翻到2012年的時候,那些草蛇灰線的伏筆才會浮現出意義。甚至,她封印在兒子腦中的記憶也會復甦。
那時候,“使命”作為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將會指引霍銘洋前來尋找她。她將利用唯一直系血親的軀體在世間復生,協助光明之子完成最後的戰鬥。
10年,那是多麼用心深遠的伏筆和計謀啊!
“原來,我只不過是她的一枚棋子。”大難過後的霍銘洋目光渙散,看著手裡的酒杯,喃喃著,“她不顧一切地在火災里保護我,又不惜以出賣靈魂為代價救活我,其實並不是因為愛我,而是我對她還有價值,不可或缺,對麼?”
霍天麟不知道說什麼好。雖然多年來為了保護兒子和“白之月”進行了種種交易但直到末日來臨,他才知道自己也成了妻子的一枚棋子。那個來自雪山下盛放著杜鵑的國度的異族女子,對他而言,一直是個神秘的謎。
“母子天性,她自然是愛你的。”許久,他這麼說,卻連自己都無法說服——德芙雅尼是那樣神秘莫測的女人,即便是身為丈夫的他,又怎能確定她是否真正愛過自己?
“可是,她更愛她的神,不是麼?從骨子裡看,她是一個比克蘭社團更瘋狂的追隨者。”霍銘洋慘澹地笑了起來,有些自嘲,也有些悲哀,“枉我十年來不停地追憶、懷念著母親,到頭來,其實在這世上真正愛我的,只有你,還有……微藍。”
微藍,這個名字從他嘴裡吐出,低沉而悲哀。
末日已經過去,毀滅的一刻也已成空,活著的人們甚至會覺得那一刻從未存在過,然而,他知道自己永遠無法忘記地獄之門關閉前的那一刻——那個斷翅的女孩站在巨大的門之前,回頭看著他,輕聲對他說“再見。”
在最後一刻,她拒絕了他的犧牲,任憑自己墮入地獄。
——他知道,那一刻她是以“人類”的意志做出了最後一個決定她選擇了保護他,不惜讓自己死去。那樣強大的精神力量,甚至讓她身體裡的所謂的“光明之子”都為之妥協。那最後一句“再見”,是她說的,而不是那個寄居在她軀殼裡的光明之子。
在聖誕夜的狂歡里,霍銘洋抬起頭,看著船舷外的大海。海洋是靜謐的,上面映照著清冷的月光,美得仿佛幻境一樣。他怔怔地看了許久,碎裂的臉上有細微卻刺骨的痛,一分分地向下蔓延,那是淚水悄然划過了面頰。
“喲,瑞典皇家科學院有21名院士聯合推薦中國的錢從皋教授成為下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候選人。”霍天麟的手指划過IPAD,點開了一條新聞,念了出來,試圖轉移兒子的注意力,“據說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沙漏理論’和‘平行空間密閉場理論’,幾乎顛覆了現有的量子力學架構——哦,居然還是S城的人。”
那個名字是熟悉的,但霍銘洋沒有回答,只是怔怔地出神。
“看,耶路撒冷那邊有條新消息,說不定和克蘭社團有關。”眼看兒子沒有反應,霍天麟又選了一條新聞念出來,“據說聖墓大教堂昨晚顯靈了。在鐘聲敲響的時候,有幾百名朝聖者看到教堂深處綻放出奇特的光,出現了耶穌復生時的種種異象……的確奇怪,昨天離21日正好是3天,對不對?”然而,霍銘洋還是沒有回答,似乎在繼續出神。樂隊換了一首歌,旋律很熟悉,居然是一首克里斯·蒂伯(Chris De Bugzh)的老歌(A Spaceman Came Travelling)。然而浮現在他腦海里的,卻是齊秦翻唱過來的另一個中文版本——
他們說季節越來越無常,
就連雨水也跟著受傷。
整個世界像風中塵埃,
誰也不敢大聲對人說——你愛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