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打掃到快完時,他突然頓悟到這是不清淨的想法,不應該為了得到別人的布施而打掃佛堂,他抓起地上的灰塵往佛堂灑去,佛堂又恢復了舊觀,祖師則拍拍手離開了。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因為它說明了人的動機最為重要。打掃佛堂原來是一件神聖莊嚴的事,但因為有企求布施的心,心靈反而受到污染。外相的行為雖然也是重要的,若是動機不純正,就仿佛惡人的衣冠,再好也無法改變它的本質。

  還有一個西藏故事:有一位上師已有很高的證悟,具有他心通的能力。他的弟子中有一位專誦六字大明咒,非常精進,幾乎整日口不離咒。

  上師把弟子叫來,對他說:“你的咒誦得很好,可是最好修一些純粹的法門。”

  於是,弟子就改修讀經,仍然是非常精進,終日不離經典,希望借不斷讀經來證悟成佛。

  上師知道他的意念,把他叫來:“你的經讀得很好,但你最好修一些純粹的法門。”

  弟子聽了上師的話,又改習禪定,過了一段時間,上師仍勸他修一些純粹的法門。

  大惑不解的弟子就去請教上師:“什麼是純粹的法門呢?難道誦咒、讀經、禪定不是純粹的法門嗎?”

  上師回答說:“動機里沒有自私的意念,純淨的為眾生而修行,做到完全無我,這就是純粹的法門。”

  所謂純粹的法門原來是完全的利他之心,只要絲毫為已就不純粹了。

  謹慎行事當然是修行人的重點,但清淨的內心則是修行人的根本,如果心不清淨,行為就污點,就會帶來痛苦和煩惱,像念咒、讀經、禪定、清理佛堂如此純粹的事都應該有更純粹的基礎,何況是世間那些本來就很不純粹的事呢?

  針葉樹

  我們回想起生命的某段時間,有時感覺那段時間什麼也沒留下,只留下一本書或一場夢。

  我們回想起情感的某個場景,有時忘記了情侶的表情和眼神,僅剩下一瓣花瓣或一個雲彩飄過的藍天。

  我們回想起心靈的某次受傷,有時已遺失了受傷那麼嚴重的理由,只留下奔流的河水或水上的一片枯葉。

  今天走過一片針葉樹林,突然讓我想起有一年的冬天,在針葉樹的行道路上,一個少女背著我走向遠處,我一直站著看她消失在我的視線外。

  我抬起頭來,看到天空刺眼的明亮,才知道自己的眼睛濕了,感覺到那兩排針葉樹的每一支針都用力扎進我的心,痛澈肺腑。但也在那時我許下願望,要讓自己的心靈像針葉樹的針,每一支都向光明與高處生長。

  現在我已完全想不起那位少女的五官,卻清楚的記得針葉樹向上生長的樣子。

  愛與恨

  要愛一個人需要很長的時間,要恨一個人卻只要一秒鐘,所以把從愛到恨的過程叫“反目”,反目其實只是一眨眼的事。

  愛人不易,但是使愛淡化所需要的時間很短,恨人容易,但要使恨退色的時間卻很長。

  愛可以使人頹廢而意志消沉,恨也可以。

  愛可以激發人新的力量發揮潛力,恨也可以。

  愛能令人瘋狂失去意志,恨也能。

  愛能令人臉紅手族無措,恨也能。

  愛恨的面目雖然有所不同,本質卻是一樣的,一個愛情激烈的人通常仇恨也很激烈。

  仇恨的仙人掌通常是開在愛的沙漠;博愛的蓮花卻是從仇恨的污泥中穿越。

  人不必一定斷除愛恨,但人要努力地使愛澄澈如清晨的的水面,使恨明朗如午後的微風。

  寫在水上的字

  生命的歷程就像是寫在水上的字,順流而下,想回頭尋找的時候總是失去了痕跡,因為在水上寫字,無論多麼的費力,那水都不能永恆,甚至是不能成型的。

  如果我們企圖要停駐在過去的快樂里,那真是自尋煩惱,而我們不時從記憶中想起苦難,反而使苦難加倍。生命歷程中的快樂和痛苦,歡欣和悲嘆水只是寫在水上的字,一定會在時光里流走。

  身如流水,日夜不停流去,使人在閃滅中老去。

  心如流水,沒有片刻靜止,使人在散亂中活著。

  身心俱幻正如在流水上寫字,第二筆未寫,第一筆就流到遠方。

  愛,也是流水上寫字,當我們說愛的時候,愛之念已流到遠處。

  美麗的愛是寫在水上的詩,平凡的愛是寫在水上的公文,愛的誓言是流水上偶爾飄過的枯葉,落下時,總是無聲的流走。

  既然是生活在水上,且讓我們順著水的因緣自然地流下去,看見花開,知道是花的因緣具足了,花朵才得以綻放;看見落葉,知道是落葉的因緣足了,樹葉才會掉下。在一群陌生人之間,我們總是會遇見那些有緣的人,等到緣盡了,我們就會如夢一樣忘記他的名字和臉孔,他也如寫在水上的一個字,在因緣中散滅了。

  我們生活著為什麼會感覺到恐懼、驚怖、憂傷與苦惱,那是由於我們只注視寫下的字句,卻忘記字是寫在一條源源不斷的水上。水上的草木一一排列,它們互相併不顧望,順勢流去,人的痛苦是前面的浮草只是思念著後面的浮木,後面的水泡又想看看前面的浮樞。只要我們認清字是寫在水上,就能夠心無掛礙,沒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

  在洶湧的波濤與急速的旋渦中,順流而下的人,是不是偶爾抬起頭來,發現自己原是水上的一個字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