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李學軍就不說什麼了,那時他已經當滿了五個年頭的連長,在全團的連長中,他的歲數是最大的。帶著戰士訓練,他都有些感到力不從心了。
終於,李學軍被調到團機關任副營職參謀了。按部隊規定,副營以上的軍官,就可以隨軍了。那年年底,桂花和孩子辦了隨軍手續,他們的戶口終於變成了城市的了。桂花住在軍營里的第一個夜晚,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很快她就睡著了。
又一個年底,李學軍被團里確定轉業了,理由是他是全團年齡最大的副營職幹部,又沒文憑,干到頭了。李學軍苦幹苦熬了這麼多年,也夠了。這次桂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她沒再挽留李學軍。團黨委定的事,她想挽留也沒用。
李學軍最大的理想是在城裡找一份工作,從農村出來的,城市對農村人永遠有著誘惑力。那一陣子,桂花一起同李學軍跑工作,倆人從沒這麼齊心過。有關材料複印了若干份,這個單位送一份,那個單位留一份。不幸的是,這些材料又泥牛入海了,找上門去聞時,人家說:李學軍年齡偏大了,又沒文憑,不好用。他們從機關跑到企業,又跑到了公司,沒有一家單位用李學軍。
那些日子李學軍的心情挺灰暗的,他自己也沒料到,轉眼就是一個沒用的人了。由於找工作的時間超過了時限,在城裡又沒找到一家接收單位,李學軍的檔案關係便被轉到老家那個縣的復轉軍人安置辦公室。老家政府也是物盡其用,很快便通知李學軍工作有了著落,他被安排到老家那個鄉當副鄉長。副營職軍官,當個副鄉長,也算沒屈才。
在回農村還是留在城市,李學軍和桂花又發生了衝突。按照李學軍的意思,全家回農村去,自己好賴也是個副鄉長,生活也不會差哪裡去。桂花堅決不同意,既然進城了,她就不打算走了。她的理由是,不考慮自己,也該為孩子考慮,在城裡孩子就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後要做個有出息的人。
兩人吵了一次,又吵了一次,後來就不吵了,各自想著心事。
終於,在最後的報到期限內,李學軍回老家去當副鄉長了。
桂花和孩子留在了城裡。部隊的房子是不能住了,桂花便帶著孩子租了聞地下室,自己又在一家私人診所找了一份工作。她給別人打工,孩子上學,艱難的城市生活開始了。
李學軍回到鄉里,似乎很快就適應了那裡的工作和生活。他在電話里沖桂花說,我要在鄉里蓋四間房子,把你們娘兒倆接回來。
桂花說:就是你蓋八間房我們娘兒倆也不回去。
桂花似乎適應了這種兩地分居式的生活,本來他們隨軍後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就不長。孩子似乎早就習慣了沒爹的生活,該上學上學,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很茁壯地成長著。
不久,副鄉長李學軍告訴桂花四間房子蓋好了,就等你們回來了。
桂花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便把電話掛上了。
李學軍到城裡來了一趟,輾轉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桂花租的那間地下室。李學軍一走進地下室,便沒鼻子沒臉地說:這是人住的地方嗎?這簡直是豬窩。說完摔上門就走了,他打的,直奔鄉里,他要回去住那四間新房去。 從此,李學軍很少來電話了,桂花出從不給李學軍打電話。他們就像兩股道上的車,在各走各的路。
桂花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在私人診所里,桂花認識了一個患風濕病的老闆,這是個很大的老闆,姓朱,據說朱老闆要是打個噴嚏全城的人就得有一半人感冒。可惜的是,朱老闆患上了風濕病,各大醫院都跑過了,就是治不好,或者說沒什麼效果。聽人傳說這個小診所用中醫偏方治風濕病療效不錯,飽受病痛之苦的朱老闆死馬當成活馬醫了,就來到這家小診所,讓桂花給他治病。朱老闆每次來先是給他針灸,然後又是藥療什麼的。沒過多久,竟有了效果。朱老闆跑小診所的次數就更勤了,他把再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桂花身上。有時沒人的時候,他躺在治療床上會捉住桂花的手,滿眼內容地對桂花說一些感激的話。 從那以後,他經常請桂花出去吃飯,桂花也不拒絕。朱老闆每次都說:桂花,你給人家打工,可惜了,要不你給我當私人醫生得了。條件,你提。 桂花每次都搖頭,朱老闆也不好說什麼。 有時飯吃得晚了,朱老闆就送桂花回去,他們雙雙坐在車後,有時朱老闆把一隻胳膊伸過來,摟住桂花的肩膀,桂花也不動。 有一次,朱老闆一定要到桂花家參觀,結果走進了那間地下室。朱老闆又是唏噓又是搖頭的,感嘆桂花的生活,同時也欽佩桂花的人品。
生活中多了一個朱老闆,桂花覺得和李學軍的生活更遙遠了。有時一年半載的也想不起他來了,她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挺好。
突然間有一天,李學軍出現在桂花面前,他神神鬼鬼地把桂花拉到一個沒入的房間,又插上了門,桂花不知他要幹什麼。李學軍又去脫褲子,桂花剛想走出去,結果她就看到了她不願看到的一幕,李學軍患了性病。李學軍很無奈地說:桂花這次算我求你了,幫幫我。我現在還在競爭鄉長,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事,只有你能幫我。
桂花在那一刻似乎受到了侮辱,她紅著臉說:李學軍,你也算個人,我不幫你,你去找別人吧!
說完拉開門走了。
終於,李學軍被調到團機關任副營職參謀了。按部隊規定,副營以上的軍官,就可以隨軍了。那年年底,桂花和孩子辦了隨軍手續,他們的戶口終於變成了城市的了。桂花住在軍營里的第一個夜晚,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很快她就睡著了。
又一個年底,李學軍被團里確定轉業了,理由是他是全團年齡最大的副營職幹部,又沒文憑,干到頭了。李學軍苦幹苦熬了這麼多年,也夠了。這次桂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她沒再挽留李學軍。團黨委定的事,她想挽留也沒用。
李學軍最大的理想是在城裡找一份工作,從農村出來的,城市對農村人永遠有著誘惑力。那一陣子,桂花一起同李學軍跑工作,倆人從沒這麼齊心過。有關材料複印了若干份,這個單位送一份,那個單位留一份。不幸的是,這些材料又泥牛入海了,找上門去聞時,人家說:李學軍年齡偏大了,又沒文憑,不好用。他們從機關跑到企業,又跑到了公司,沒有一家單位用李學軍。
那些日子李學軍的心情挺灰暗的,他自己也沒料到,轉眼就是一個沒用的人了。由於找工作的時間超過了時限,在城裡又沒找到一家接收單位,李學軍的檔案關係便被轉到老家那個縣的復轉軍人安置辦公室。老家政府也是物盡其用,很快便通知李學軍工作有了著落,他被安排到老家那個鄉當副鄉長。副營職軍官,當個副鄉長,也算沒屈才。
在回農村還是留在城市,李學軍和桂花又發生了衝突。按照李學軍的意思,全家回農村去,自己好賴也是個副鄉長,生活也不會差哪裡去。桂花堅決不同意,既然進城了,她就不打算走了。她的理由是,不考慮自己,也該為孩子考慮,在城裡孩子就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後要做個有出息的人。
兩人吵了一次,又吵了一次,後來就不吵了,各自想著心事。
終於,在最後的報到期限內,李學軍回老家去當副鄉長了。
桂花和孩子留在了城裡。部隊的房子是不能住了,桂花便帶著孩子租了聞地下室,自己又在一家私人診所找了一份工作。她給別人打工,孩子上學,艱難的城市生活開始了。
李學軍回到鄉里,似乎很快就適應了那裡的工作和生活。他在電話里沖桂花說,我要在鄉里蓋四間房子,把你們娘兒倆接回來。
桂花說:就是你蓋八間房我們娘兒倆也不回去。
桂花似乎適應了這種兩地分居式的生活,本來他們隨軍後在一起生活的時間就不長。孩子似乎早就習慣了沒爹的生活,該上學上學,該吃就吃,該喝就喝,很茁壯地成長著。
不久,副鄉長李學軍告訴桂花四間房子蓋好了,就等你們回來了。
桂花覺得沒什麼好說的,便把電話掛上了。
李學軍到城裡來了一趟,輾轉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桂花租的那間地下室。李學軍一走進地下室,便沒鼻子沒臉地說:這是人住的地方嗎?這簡直是豬窩。說完摔上門就走了,他打的,直奔鄉里,他要回去住那四間新房去。 從此,李學軍很少來電話了,桂花出從不給李學軍打電話。他們就像兩股道上的車,在各走各的路。
桂花覺得這也沒什麼不好。在私人診所里,桂花認識了一個患風濕病的老闆,這是個很大的老闆,姓朱,據說朱老闆要是打個噴嚏全城的人就得有一半人感冒。可惜的是,朱老闆患上了風濕病,各大醫院都跑過了,就是治不好,或者說沒什麼效果。聽人傳說這個小診所用中醫偏方治風濕病療效不錯,飽受病痛之苦的朱老闆死馬當成活馬醫了,就來到這家小診所,讓桂花給他治病。朱老闆每次來先是給他針灸,然後又是藥療什麼的。沒過多久,竟有了效果。朱老闆跑小診所的次數就更勤了,他把再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桂花身上。有時沒人的時候,他躺在治療床上會捉住桂花的手,滿眼內容地對桂花說一些感激的話。 從那以後,他經常請桂花出去吃飯,桂花也不拒絕。朱老闆每次都說:桂花,你給人家打工,可惜了,要不你給我當私人醫生得了。條件,你提。 桂花每次都搖頭,朱老闆也不好說什麼。 有時飯吃得晚了,朱老闆就送桂花回去,他們雙雙坐在車後,有時朱老闆把一隻胳膊伸過來,摟住桂花的肩膀,桂花也不動。 有一次,朱老闆一定要到桂花家參觀,結果走進了那間地下室。朱老闆又是唏噓又是搖頭的,感嘆桂花的生活,同時也欽佩桂花的人品。
生活中多了一個朱老闆,桂花覺得和李學軍的生活更遙遠了。有時一年半載的也想不起他來了,她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挺好。
突然間有一天,李學軍出現在桂花面前,他神神鬼鬼地把桂花拉到一個沒入的房間,又插上了門,桂花不知他要幹什麼。李學軍又去脫褲子,桂花剛想走出去,結果她就看到了她不願看到的一幕,李學軍患了性病。李學軍很無奈地說:桂花這次算我求你了,幫幫我。我現在還在競爭鄉長,不想讓別人知道這事,只有你能幫我。
桂花在那一刻似乎受到了侮辱,她紅著臉說:李學軍,你也算個人,我不幫你,你去找別人吧!
說完拉開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