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杜軍醫答:可不是。
父親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你今年快三十了吧。
杜軍醫就低下頭。
父親再說:你真的該有個家了。
杜軍醫就淡笑一次道:這樣挺好。
父親不再說什麼,在心裡嘆了口氣。吃飯的時間快到了,母親就抱著晶走過來問杜軍醫:大妹子,今兒想吃點啥。
杜軍醫便道:嫂子你隨便,我又不是外人。說完接過母親懷裡的晶,母親要做飯,她要幫母親帶孩子。
母親就邁動一雙小腳向廚房走去。
吃飯的時候,母親照例不上桌,站在一旁抱著晶,一邊說話,一邊逗孩子。
父親喝酒。只要有杜軍醫在,父親總要喝酒。父親的酒量很大,一杯又一懷的,父親的話就多了起來。父親說:師長俺不當了,官越大人越累。
父親還說:俺老石知足了,兒子有了,閨女也有了。
母親抱著晶在一旁就一臉的幸福。
父親又說:俺妹子也有了。
杜軍醫埋下頭吃飯,不看父親,也不看母親。母親就說:大妹子,多吃點。
杜軍醫答:哎——
父親再說:小梅子,找個對象吧。
母親也不失時機地在一旁勸:大妹子,可不是咋地。找個男人有人疼哩。
杜軍醫就放下飯碗,誰也不看地說:吃飽了。
父親酒勁上來了,已經看不出眉眼高低了,仍說:小梅子,這事就包在你哥身上了。
父親終於喝多了,筷子已經夾不住菜了。
母親說:石頭哇,你就別喝了。父親不聽仍喝。
杜軍醫忍不住了,沖父親說:真的別喝了。
父親聽了杜軍醫的話,怔了一下,果然就不喝了。母親就感激地沖杜軍醫笑一笑。
父親果然說到做到。在以後周末的日子裡,家裡經常會出現一些大齡軍官。每次出現大齡軍官時,母親就顛顛地去醫院裡找杜軍醫。起初杜軍醫不明真相地來了。父親就打著哈哈陪著他們說話,說了一氣,又說了一氣,大齡軍官就知趣地走了。父親就問杜軍醫:咋樣?杜軍醫不說什麼。
父親便再接再厲。父親有許多戰友,在軍里師里當著領導,找別的沒有,大齡軍官卻多的是。於是家裡走了一批又來了一茬。最高峰時,軍官們都坐滿小屋子。每當杜軍醫出現時,他們都全體起立,行注目禮,有時父親被眼前的場面感動了,會帶頭鼓掌。那些軍官們見父親鼓掌,也不明真相地跟著鼓掌,場面就很熱鬧。杜軍醫坐一會,有時說幾句,有時一句也不說,便轉身走了。
父親再問杜軍醫時,口氣里就帶出了許多焦灼:咋樣,到底咋樣?
杜軍醫頭也不抬地答:以後不要這樣了。要再這樣,我就不進這個門了。
後來父親果然就不再那樣了。
杜軍醫照舊來,哄孩子,和父親說話。父親一見到杜軍醫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愉悅溢於言表。
父親和杜軍醫說話時,母親在一旁只是聽。她似乎也想說點什麼,可又不知說什麼。父親和杜軍醫說到高興處,會放鬆地笑一笑,母親也陪著笑一笑。
杜軍醫一走,父親便不再說話了,嘩嘩啦啦地翻報紙。父親識字不多,報紙上的字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他就挑那些認識的看,一看就是半晌。
有時孩子睡了,母親就找些針線活坐到父親面前。母親的手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她要給孩子縫縫補補,給自己做鞋。母親是小腳,商店沒有賣那種小鞋的,於是母親就拼命地給自己做鞋。母親一邊做一邊說多做幾雙,等歲數大了,眼睛花了,就不用再做了。
母親老得很快,四十多歲的人耳邊已經出現了白髮,父親有時看母親的樣子就不住地嘆氣。母親就問:石頭,你咋了?
父親不答。
母親又說:俺又懷孕了。
父親說:唔。
母親再說:這次一準是個小子。
父親說:唔。
母親還說:俺多想給你生,讓咱家人丁興旺。
父親打了個哈欠,躺在床上睡著了。
不久,母親又生下了海。
家裡一時就亂了,不是林打碎了窗子上的玻璃,就是晶尿濕了褥子,要不就是海嗷嗷大哭。母親就跟消防隊員似的,左衝右突,顧東又顧西。
父親在這種環境下就顯得很不耐煩,他越沖孩子們發火,孩子們越亂,於是就沖母親發火:生,生,就知道生,又不是豬。
父親的話,深深傷害了母親的自尊心。為此,母親曾暗自掉過眼淚。
夜晚,母親哄睡了三個孩子後,悄悄地在父親身邊躺下。父親把身子轉向另一側,用後背對著母親。
母親在心裡嘆了口氣,又嘆了口氣才說:石頭,俺知道俺配不上你。
父親不說話。
母親帶著哭腔說:是俺拆散了你和杜軍醫,這麼多年了,俺知道你一直忘不了她。
父親低聲道:行了,行了。
母親不敢再說什麼了,便流著淚,讓淚水洗面。她這麼想一想,又那麼想一想,什麼也沒有想透便睡著了。三個孩子纏著她,還有那麼多家務,她太累了,累得她都沒有精力去想點什麼。
母親一直沒有工作過,一直到死,她只是一個家庭婦女。
母親在天氣好時,她會帶著三個孩子出門走一走。走到營區大院時,總會遇到一些年輕的戰士停下腳步打量她。她的一雙小腳吸引了許多新奇的目光。解放這麼多年了,女人早就不再裹腳了,整個營院裡也只有她是小腳女人。戰士們就在背後議論:她就是師長的老婆。
父親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你今年快三十了吧。
杜軍醫就低下頭。
父親再說:你真的該有個家了。
杜軍醫就淡笑一次道:這樣挺好。
父親不再說什麼,在心裡嘆了口氣。吃飯的時間快到了,母親就抱著晶走過來問杜軍醫:大妹子,今兒想吃點啥。
杜軍醫便道:嫂子你隨便,我又不是外人。說完接過母親懷裡的晶,母親要做飯,她要幫母親帶孩子。
母親就邁動一雙小腳向廚房走去。
吃飯的時候,母親照例不上桌,站在一旁抱著晶,一邊說話,一邊逗孩子。
父親喝酒。只要有杜軍醫在,父親總要喝酒。父親的酒量很大,一杯又一懷的,父親的話就多了起來。父親說:師長俺不當了,官越大人越累。
父親還說:俺老石知足了,兒子有了,閨女也有了。
母親抱著晶在一旁就一臉的幸福。
父親又說:俺妹子也有了。
杜軍醫埋下頭吃飯,不看父親,也不看母親。母親就說:大妹子,多吃點。
杜軍醫答:哎——
父親再說:小梅子,找個對象吧。
母親也不失時機地在一旁勸:大妹子,可不是咋地。找個男人有人疼哩。
杜軍醫就放下飯碗,誰也不看地說:吃飽了。
父親酒勁上來了,已經看不出眉眼高低了,仍說:小梅子,這事就包在你哥身上了。
父親終於喝多了,筷子已經夾不住菜了。
母親說:石頭哇,你就別喝了。父親不聽仍喝。
杜軍醫忍不住了,沖父親說:真的別喝了。
父親聽了杜軍醫的話,怔了一下,果然就不喝了。母親就感激地沖杜軍醫笑一笑。
父親果然說到做到。在以後周末的日子裡,家裡經常會出現一些大齡軍官。每次出現大齡軍官時,母親就顛顛地去醫院裡找杜軍醫。起初杜軍醫不明真相地來了。父親就打著哈哈陪著他們說話,說了一氣,又說了一氣,大齡軍官就知趣地走了。父親就問杜軍醫:咋樣?杜軍醫不說什麼。
父親便再接再厲。父親有許多戰友,在軍里師里當著領導,找別的沒有,大齡軍官卻多的是。於是家裡走了一批又來了一茬。最高峰時,軍官們都坐滿小屋子。每當杜軍醫出現時,他們都全體起立,行注目禮,有時父親被眼前的場面感動了,會帶頭鼓掌。那些軍官們見父親鼓掌,也不明真相地跟著鼓掌,場面就很熱鬧。杜軍醫坐一會,有時說幾句,有時一句也不說,便轉身走了。
父親再問杜軍醫時,口氣里就帶出了許多焦灼:咋樣,到底咋樣?
杜軍醫頭也不抬地答:以後不要這樣了。要再這樣,我就不進這個門了。
後來父親果然就不再那樣了。
杜軍醫照舊來,哄孩子,和父親說話。父親一見到杜軍醫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愉悅溢於言表。
父親和杜軍醫說話時,母親在一旁只是聽。她似乎也想說點什麼,可又不知說什麼。父親和杜軍醫說到高興處,會放鬆地笑一笑,母親也陪著笑一笑。
杜軍醫一走,父親便不再說話了,嘩嘩啦啦地翻報紙。父親識字不多,報紙上的字有的認識,有的不認識。他就挑那些認識的看,一看就是半晌。
有時孩子睡了,母親就找些針線活坐到父親面前。母親的手永遠沒有停歇的時候,她要給孩子縫縫補補,給自己做鞋。母親是小腳,商店沒有賣那種小鞋的,於是母親就拼命地給自己做鞋。母親一邊做一邊說多做幾雙,等歲數大了,眼睛花了,就不用再做了。
母親老得很快,四十多歲的人耳邊已經出現了白髮,父親有時看母親的樣子就不住地嘆氣。母親就問:石頭,你咋了?
父親不答。
母親又說:俺又懷孕了。
父親說:唔。
母親再說:這次一準是個小子。
父親說:唔。
母親還說:俺多想給你生,讓咱家人丁興旺。
父親打了個哈欠,躺在床上睡著了。
不久,母親又生下了海。
家裡一時就亂了,不是林打碎了窗子上的玻璃,就是晶尿濕了褥子,要不就是海嗷嗷大哭。母親就跟消防隊員似的,左衝右突,顧東又顧西。
父親在這種環境下就顯得很不耐煩,他越沖孩子們發火,孩子們越亂,於是就沖母親發火:生,生,就知道生,又不是豬。
父親的話,深深傷害了母親的自尊心。為此,母親曾暗自掉過眼淚。
夜晚,母親哄睡了三個孩子後,悄悄地在父親身邊躺下。父親把身子轉向另一側,用後背對著母親。
母親在心裡嘆了口氣,又嘆了口氣才說:石頭,俺知道俺配不上你。
父親不說話。
母親帶著哭腔說:是俺拆散了你和杜軍醫,這麼多年了,俺知道你一直忘不了她。
父親低聲道:行了,行了。
母親不敢再說什麼了,便流著淚,讓淚水洗面。她這麼想一想,又那麼想一想,什麼也沒有想透便睡著了。三個孩子纏著她,還有那麼多家務,她太累了,累得她都沒有精力去想點什麼。
母親一直沒有工作過,一直到死,她只是一個家庭婦女。
母親在天氣好時,她會帶著三個孩子出門走一走。走到營區大院時,總會遇到一些年輕的戰士停下腳步打量她。她的一雙小腳吸引了許多新奇的目光。解放這麼多年了,女人早就不再裹腳了,整個營院裡也只有她是小腳女人。戰士們就在背後議論:她就是師長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