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父親也要殺豬,也要放槍。父親在殺豬放槍前還有些工作要做,他一面派人收拾新房,一面給上級打報告。要等到上級批准了報告才能殺豬放槍。
報告打上去沒有多久,軍里的組織部門例行公事地來了個幹部。他笑著沖父親說:老石沒結過婚吧?
父親就翻著眼皮道:俺倒是想結,跟誰呀。
眾人就笑,組織幹部也笑。笑過了就從懷裡掏出父親的報告說:老石呀,這是報告。軍長親自批的,到時候別忘了請軍長來喝你的喜酒。
父親一把奪過報告嘿嘿笑著說:來吧,到時候都來喝俺老石的喜酒。
父親回過頭就沖警衛員小伍子喊:小崽子,買豬去。挑最大的買。老子明天就要殺豬放槍。
小伍子應聲而去。
父親一搖三晃喝醉了酒似的向自己的新房走去,他要親自看一眼自己的新房收拾得咋樣了。
出營門買豬的小伍子,沒有買回豬就風風火火地跑回來了。他跑得興奮異常氣喘吁吁一頭撞到父親面前結結巴巴道:師——師長,你媽來了!
父親怒斥小伍子:胡說八道!
小伍子說:真的,在門口吶。是個小腳老太太。
父親拍了一下頭,臉白了一些,在小伍子的引領下風風火火地向門口走去。
還沒有到門口,便見一個小腳女人背著一個碎花包袱一扭一扭地迎過來,她的身邊還跟一個挺高的小伙子。
父親一見到這個女人,腳步立馬就停住了。女人眯了眼手搭涼棚,一迭聲地喊道:小石頭,小石頭,俺娘倆可找到你了。二十年了,讓俺娘倆找得好苦哇。
父親面色如土地站在原地,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桔梗會找到瀋陽城。
來到父親面前的女人叫桔梗。桔梗一見到父親眼淚就嘩嘩地流了下來。她顛著一雙小腳,搖搖欲倒地向父親奔來。女人沒忘了叫身後的小伙子,她叫道:權,權,這就是你爹。
小伙子來到了父親面前,桔梗又說道:還不跪下叫爹。
權就“嗵”的一聲跪下了,清清脆脆地叫了一聲:爹,俺的親爹!
父親怔了半晌,一拍腦袋:咦,這是咋回事。
桔梗就哽著聲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拍手打掌地道:小石頭哇,你讓俺娘倆想死了。俺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吶。
很多幹部戰士圍了過來,他們不明白眼前發生了什麼。父親也不明白,他一屁股蹲在地上如夢如幻地沖眼前的女人叫道:你真是桔梗啊。
可不咋的,俺不是桔梗是誰!女人說。
咦——父親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頭,糊塗了。
父親和桔梗的一切,在父親的記憶里,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殘留的那一點記憶遙遠而又朦朧。
父親和爺爺奶奶是關內鬧蝗蟲那一年離開家鄉逃到關外的。那時父親還小,在他的記憶中那年的饑荒已經模糊不清了。他只記得到處都是餓死的人,爺爺挑了一副擔子,前面的筐里坐著父親,後面的筐里裝著全部的家當。奶奶的腳小走不快,就扯著爺爺的擔子氣喘吁吁地跟在爺爺的身後。他們不知走了多久,不知走了多遠,最後他們落腳在靠山屯。
父親十三歲那一年,桔梗走進了他的生活。關內又一次遭災,這次不是蝗蟲,而是發了一場罕見的大水。水深火熱的關內災民,如蠅如蟻地逃往關外。那一年,桔梗隨父親逃到了靠山屯。一到靠山屯桔梗的父親就不行了,他一邊吐血一邊喘息著。他背靠一棵柳樹,面如死灰地沖路過他面前的每一個靠山屯人哀求:老鄉哇,救救俺閨女吧。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善良的父親此時只想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貧窮的靠山屯人對這一切都已經見怪不驚了,那些日子從關內湧來的難民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批。靠山屯人想起了當年自己闖關東時的淒涼景象,他們同情這些晚到的同鄉,他們端出水,拿出半塊餅子。他們只能做這些了。面對桔梗父親的求救,不是他們不想救,他們是真的沒有辦法了,他們只能硬下心腸,低著頭從父女倆面前走過。桔梗一頭又黃又枯的頭髮披散在額前,她哭幹了淚水,用盡了力氣,她只能啞著聲音衝過往的行人求救:叔叔大爺,大娘大嬸,俺求你們,救救俺爹吧。
那一天爺爺從山上砍柴回來,路過村頭恰巧碰上了桔梗父女倆。他是被桔梗父女倆的鄉音吸引而停住腳步的。父親逃荒來到關外已經好幾年了,可他仍然日思夜想著關內的家鄉。他從口音上斷定桔梗父女倆的故鄉離自己的故鄉不會超過二十里路,那一帶的鄉音爺爺太熟悉了。爺爺扔掉肩上的柴火,擁住桔梗父親那雙骨瘦如柴的手問:老鄉,老家是哪搭人吶?
桔梗哽咽著答應:大叔,俺老家在王集。
王集距爺爺的老家李村真的不過二十里,每次辦貨買東西爺爺都去王集。那是方圓幾十里的大集鎮,人來人往熱鬧非常。爺爺在靠山屯遇到了故鄉人,動了感情:鄉親吶,啥都不用說了,有俺一口吃的就有你父女倆吃的。當即,爺爺右手攙桔梗父親,左手攙著桔梗,絆絆磕磕地向家裡走去。還沒進家門就喊:石頭他娘,快做飯,看誰來了。
沒過兩日,桔梗的父親終於不行了。臨去前他躺在炕上沖爺爺奶奶說:大哥大嫂,俺就要去了,閨女就託付給你們了。這是個好閨女,聽話,叫幹啥就幹啥。你們就收下她吧,當個啥都行——說完這些話就撒手而去了。
報告打上去沒有多久,軍里的組織部門例行公事地來了個幹部。他笑著沖父親說:老石沒結過婚吧?
父親就翻著眼皮道:俺倒是想結,跟誰呀。
眾人就笑,組織幹部也笑。笑過了就從懷裡掏出父親的報告說:老石呀,這是報告。軍長親自批的,到時候別忘了請軍長來喝你的喜酒。
父親一把奪過報告嘿嘿笑著說:來吧,到時候都來喝俺老石的喜酒。
父親回過頭就沖警衛員小伍子喊:小崽子,買豬去。挑最大的買。老子明天就要殺豬放槍。
小伍子應聲而去。
父親一搖三晃喝醉了酒似的向自己的新房走去,他要親自看一眼自己的新房收拾得咋樣了。
出營門買豬的小伍子,沒有買回豬就風風火火地跑回來了。他跑得興奮異常氣喘吁吁一頭撞到父親面前結結巴巴道:師——師長,你媽來了!
父親怒斥小伍子:胡說八道!
小伍子說:真的,在門口吶。是個小腳老太太。
父親拍了一下頭,臉白了一些,在小伍子的引領下風風火火地向門口走去。
還沒有到門口,便見一個小腳女人背著一個碎花包袱一扭一扭地迎過來,她的身邊還跟一個挺高的小伙子。
父親一見到這個女人,腳步立馬就停住了。女人眯了眼手搭涼棚,一迭聲地喊道:小石頭,小石頭,俺娘倆可找到你了。二十年了,讓俺娘倆找得好苦哇。
父親面色如土地站在原地,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桔梗會找到瀋陽城。
來到父親面前的女人叫桔梗。桔梗一見到父親眼淚就嘩嘩地流了下來。她顛著一雙小腳,搖搖欲倒地向父親奔來。女人沒忘了叫身後的小伙子,她叫道:權,權,這就是你爹。
小伙子來到了父親面前,桔梗又說道:還不跪下叫爹。
權就“嗵”的一聲跪下了,清清脆脆地叫了一聲:爹,俺的親爹!
父親怔了半晌,一拍腦袋:咦,這是咋回事。
桔梗就哽著聲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拍手打掌地道:小石頭哇,你讓俺娘倆想死了。俺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你了吶。
很多幹部戰士圍了過來,他們不明白眼前發生了什麼。父親也不明白,他一屁股蹲在地上如夢如幻地沖眼前的女人叫道:你真是桔梗啊。
可不咋的,俺不是桔梗是誰!女人說。
咦——父親狠拍了一下自己的頭,糊塗了。
父親和桔梗的一切,在父親的記憶里,仿佛已經是上輩子的事情了,殘留的那一點記憶遙遠而又朦朧。
父親和爺爺奶奶是關內鬧蝗蟲那一年離開家鄉逃到關外的。那時父親還小,在他的記憶中那年的饑荒已經模糊不清了。他只記得到處都是餓死的人,爺爺挑了一副擔子,前面的筐里坐著父親,後面的筐里裝著全部的家當。奶奶的腳小走不快,就扯著爺爺的擔子氣喘吁吁地跟在爺爺的身後。他們不知走了多久,不知走了多遠,最後他們落腳在靠山屯。
父親十三歲那一年,桔梗走進了他的生活。關內又一次遭災,這次不是蝗蟲,而是發了一場罕見的大水。水深火熱的關內災民,如蠅如蟻地逃往關外。那一年,桔梗隨父親逃到了靠山屯。一到靠山屯桔梗的父親就不行了,他一邊吐血一邊喘息著。他背靠一棵柳樹,面如死灰地沖路過他面前的每一個靠山屯人哀求:老鄉哇,救救俺閨女吧。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善良的父親此時只想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貧窮的靠山屯人對這一切都已經見怪不驚了,那些日子從關內湧來的難民走了一撥又來了一批。靠山屯人想起了當年自己闖關東時的淒涼景象,他們同情這些晚到的同鄉,他們端出水,拿出半塊餅子。他們只能做這些了。面對桔梗父親的求救,不是他們不想救,他們是真的沒有辦法了,他們只能硬下心腸,低著頭從父女倆面前走過。桔梗一頭又黃又枯的頭髮披散在額前,她哭幹了淚水,用盡了力氣,她只能啞著聲音衝過往的行人求救:叔叔大爺,大娘大嬸,俺求你們,救救俺爹吧。
那一天爺爺從山上砍柴回來,路過村頭恰巧碰上了桔梗父女倆。他是被桔梗父女倆的鄉音吸引而停住腳步的。父親逃荒來到關外已經好幾年了,可他仍然日思夜想著關內的家鄉。他從口音上斷定桔梗父女倆的故鄉離自己的故鄉不會超過二十里路,那一帶的鄉音爺爺太熟悉了。爺爺扔掉肩上的柴火,擁住桔梗父親那雙骨瘦如柴的手問:老鄉,老家是哪搭人吶?
桔梗哽咽著答應:大叔,俺老家在王集。
王集距爺爺的老家李村真的不過二十里,每次辦貨買東西爺爺都去王集。那是方圓幾十里的大集鎮,人來人往熱鬧非常。爺爺在靠山屯遇到了故鄉人,動了感情:鄉親吶,啥都不用說了,有俺一口吃的就有你父女倆吃的。當即,爺爺右手攙桔梗父親,左手攙著桔梗,絆絆磕磕地向家裡走去。還沒進家門就喊:石頭他娘,快做飯,看誰來了。
沒過兩日,桔梗的父親終於不行了。臨去前他躺在炕上沖爺爺奶奶說:大哥大嫂,俺就要去了,閨女就託付給你們了。這是個好閨女,聽話,叫幹啥就幹啥。你們就收下她吧,當個啥都行——說完這些話就撒手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