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去年有一個超期服役一年的擎旗手,想繼續留在部隊,可是現實已經無法改變。那天傍晚六點多,他和其他退役的戰士坐在食堂里,吃著部隊最後一頓餞行的餃子。這時,他忽然站了起來,走到指導員面前,懇求道,指導員,我有一個請求,想再到旗杆那兒去看看,行個軍禮。指導員陪他一起去了。在國旗哨位,他圍著國旗杆基座轉了一圈又一圈,又挨個兒撫摸著五十六個金黃色的隔離墩,流著熱淚久久地倚在國旗杆下面。看完後,指導員陪著他往回走,他突然扭過頭往回跑,沒等指導員反應過來,他雙臂抱著粗大的國旗杆,撲通一聲跪下了。指導員立即跑過去把他扶起來,他滿臉淚水地說,指導員,你們可要把國旗升好,護衛好啊!
有的老兵退伍回家辦理完手續後,很快就回到北京工作,他們到北京首先就要到中隊來報到,跟中隊說一聲,到哪兒工作了,以及一些基本的情況。這已經成了中隊的傳統。只要是從國旗班出去的人,不管離開這兒多少年了,每年都要到中隊來走走看看,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旗杆下向國旗敬一個軍禮,然後看升旗降旗,親手撫摸國旗。每個人都對國旗有一種特殊的無法割捨的情感。
那一天凌晨下起了零星小雪。晚上崔成和同他一起退伍的老兵們都沒有睡,他們打著背包坐在宿舍里等著看升旗,誰也沒有出聲,就那麼靜靜地等著,這是他們在國旗護衛隊的日子裡最後一次看升旗。復員退伍的戰士包括國旗護衛隊的六十人,連同其他中隊的三百人,整整齊齊地在廣場排列著,站立在凜冽的寒風之中,等待著最後的告別儀式。
當國旗儀仗隊走過金水橋時,所有人都注目凝視,隊伍里已經響起了一片抽泣之聲。崔成遠遠地看著作為護旗手的李英俊正步走來,他眼裡已是一片模糊。一大早,是他幫著李英俊最後一次整理了一遍禮賓服,未了拍著他的肩膀說,英俊,哥不能再陪你了,好好干吧,有時間我會來看你的,你是我的好兄弟,永遠也不會變的。
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相伴,此時只能化成如此乾巴巴的幾句話,而他的心如刀絞一般。崔成感到自己從進入新訓大隊之後,就像一列一直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他身上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塊骨骼都經過無數次的風風雨雨,都已經調配得如此協調完美,而突然之間說停就停了,他還真的有點兒不適應呢!
當國旗升起、國歌響起、國旗手持槍敬禮時,所有人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個已經泣不成聲。所有退伍戰士向國旗長久地行注目禮,那是最後一個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敬禮,它的結束竟然那樣讓人痛徹心扉。
眼見著儀仗隊漸漸消失了,崔成覺得大腦里已經一片恍惚。一剎那,他就好像完全被掏空了一樣。他的手裡還捧著支隊給每個退伍戰士送來的禮盒,耳朵里斷斷續續傳來支隊長在告別儀式上的講話:你們要將在這裡所學到的優秀品質帶進社會,你們曾經是堅強無畏、經受過無數考驗的戰士,你們將帶著國旗手優秀的基因,儘快融入社會,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裡再創輝煌……
幾個月後,崔成給朱光明打電話說,我終於明白你過的那種所謂的高尚人的生活了,無聊得很,看來我這人天生沒這個福氣。天天陪著富人跑東跑西的,總覺得過得挺彆扭的。朱光明冷笑道,不就給人當個專職司機嘛,我看你也不合適,還是聽你爸的話沒錯,大城市的生活你玩不轉的。然後他又問起崔成與谷水秀的事,崔成說,我們正熱乎著呢,你就羨慕去吧,但我一天忙得團團轉,雖說想見就能見到,但其實見面的時候也不多,她也忙著畢業答辯呢,只等著她一畢業,就把婚事定下來。朱光明說,你小子天生就有女人緣,那你們今後怎麼打算的?崔成說還沒想清楚,再等等看吧。
自從進入陶氏集團後,崔成才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個不屬於他的世界。
不管怎麼說,崔成給陶總當司機這件事,還是展現出了谷文化精明的一面,眼看著縣裡和陶守業正談聯合開發土特產經營的項目,他便想方設法把崔成安排了進去。雖然崔成暫時只是陶守業的專職司機,可這個位置特殊啊,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他才不想讓崔成就這麼老老實實回到白馬村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民呢!如果那樣的話,他在自己最寵愛的女兒身上所花的心血就全白費了,面子上也過不去。既然崔成與谷水秀的事已成定局,倒不如乾乾脆脆地為崔成設計一條能迅速提高身份的捷徑。一旦聯合開發的事情做成,他谷文化對縣裡的貢獻也不小。
崔成第一次上方隊升旗時,是谷文化硬把陶守業拉過去的。儀式結束後,兩個人還匆匆見了個面,陶守業一眼就相中了崔成,覺得國旗班出來的人一定錯不了,絕對忠誠可靠,身體素質也一流。再說,讓一個堂堂的國旗手給他當司機,不論走到哪裡都給自己長面子。
那天離開國旗班後,崔成到達省城後見的第一個人卻是陶守業的女兒陶荻。
公司派去的那個司機直接把崔成拉到了一個名叫“名典”的咖啡屋裡。陶荻就坐在角落處一個舒適的藤式躺椅上。見崔成進來,陶荻眼睛一亮,忙招呼他坐下來。
陶荻就像是一顆寶石,在暗處熠熠生輝。她穿著一件寬鬆的毛線衫,顯得寧靜而又高傲,一隻手不停地擺弄著一隻精緻的打火機。
有的老兵退伍回家辦理完手續後,很快就回到北京工作,他們到北京首先就要到中隊來報到,跟中隊說一聲,到哪兒工作了,以及一些基本的情況。這已經成了中隊的傳統。只要是從國旗班出去的人,不管離開這兒多少年了,每年都要到中隊來走走看看,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旗杆下向國旗敬一個軍禮,然後看升旗降旗,親手撫摸國旗。每個人都對國旗有一種特殊的無法割捨的情感。
那一天凌晨下起了零星小雪。晚上崔成和同他一起退伍的老兵們都沒有睡,他們打著背包坐在宿舍里等著看升旗,誰也沒有出聲,就那麼靜靜地等著,這是他們在國旗護衛隊的日子裡最後一次看升旗。復員退伍的戰士包括國旗護衛隊的六十人,連同其他中隊的三百人,整整齊齊地在廣場排列著,站立在凜冽的寒風之中,等待著最後的告別儀式。
當國旗儀仗隊走過金水橋時,所有人都注目凝視,隊伍里已經響起了一片抽泣之聲。崔成遠遠地看著作為護旗手的李英俊正步走來,他眼裡已是一片模糊。一大早,是他幫著李英俊最後一次整理了一遍禮賓服,未了拍著他的肩膀說,英俊,哥不能再陪你了,好好干吧,有時間我會來看你的,你是我的好兄弟,永遠也不會變的。
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相伴,此時只能化成如此乾巴巴的幾句話,而他的心如刀絞一般。崔成感到自己從進入新訓大隊之後,就像一列一直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他身上的每一根血管、每一塊骨骼都經過無數次的風風雨雨,都已經調配得如此協調完美,而突然之間說停就停了,他還真的有點兒不適應呢!
當國旗升起、國歌響起、國旗手持槍敬禮時,所有人再也忍不住了,一個個已經泣不成聲。所有退伍戰士向國旗長久地行注目禮,那是最後一個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敬禮,它的結束竟然那樣讓人痛徹心扉。
眼見著儀仗隊漸漸消失了,崔成覺得大腦里已經一片恍惚。一剎那,他就好像完全被掏空了一樣。他的手裡還捧著支隊給每個退伍戰士送來的禮盒,耳朵里斷斷續續傳來支隊長在告別儀式上的講話:你們要將在這裡所學到的優秀品質帶進社會,你們曾經是堅強無畏、經受過無數考驗的戰士,你們將帶著國旗手優秀的基因,儘快融入社會,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裡再創輝煌……
幾個月後,崔成給朱光明打電話說,我終於明白你過的那種所謂的高尚人的生活了,無聊得很,看來我這人天生沒這個福氣。天天陪著富人跑東跑西的,總覺得過得挺彆扭的。朱光明冷笑道,不就給人當個專職司機嘛,我看你也不合適,還是聽你爸的話沒錯,大城市的生活你玩不轉的。然後他又問起崔成與谷水秀的事,崔成說,我們正熱乎著呢,你就羨慕去吧,但我一天忙得團團轉,雖說想見就能見到,但其實見面的時候也不多,她也忙著畢業答辯呢,只等著她一畢業,就把婚事定下來。朱光明說,你小子天生就有女人緣,那你們今後怎麼打算的?崔成說還沒想清楚,再等等看吧。
自從進入陶氏集團後,崔成才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個不屬於他的世界。
不管怎麼說,崔成給陶總當司機這件事,還是展現出了谷文化精明的一面,眼看著縣裡和陶守業正談聯合開發土特產經營的項目,他便想方設法把崔成安排了進去。雖然崔成暫時只是陶守業的專職司機,可這個位置特殊啊,以後的發展不可限量。他才不想讓崔成就這麼老老實實回到白馬村做一個默默無聞的農民呢!如果那樣的話,他在自己最寵愛的女兒身上所花的心血就全白費了,面子上也過不去。既然崔成與谷水秀的事已成定局,倒不如乾乾脆脆地為崔成設計一條能迅速提高身份的捷徑。一旦聯合開發的事情做成,他谷文化對縣裡的貢獻也不小。
崔成第一次上方隊升旗時,是谷文化硬把陶守業拉過去的。儀式結束後,兩個人還匆匆見了個面,陶守業一眼就相中了崔成,覺得國旗班出來的人一定錯不了,絕對忠誠可靠,身體素質也一流。再說,讓一個堂堂的國旗手給他當司機,不論走到哪裡都給自己長面子。
那天離開國旗班後,崔成到達省城後見的第一個人卻是陶守業的女兒陶荻。
公司派去的那個司機直接把崔成拉到了一個名叫“名典”的咖啡屋裡。陶荻就坐在角落處一個舒適的藤式躺椅上。見崔成進來,陶荻眼睛一亮,忙招呼他坐下來。
陶荻就像是一顆寶石,在暗處熠熠生輝。她穿著一件寬鬆的毛線衫,顯得寧靜而又高傲,一隻手不停地擺弄著一隻精緻的打火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