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丁局長是3年前從外地調過來的,對於這一情節自然不甚了解。

  “那我們手上就沒有一點點線索嗎?”丁局長說,“沒法查?”

  話不多的劉柳主任再次開了口:“不,有線索。王小美在現場提取了那個髒碗和酒杯,我們從這裡提取到了一個陌生男子的DNA。”

  “太好了!”丁局長高興地說,“有了這個,我們就好甄別犯罪分子了。不過,想用這個來排查嫌疑人卻很難,畢竟全市有300萬人口,沒法查。”

  黃支隊凝思了一會兒,說:“出租屋附近的位置,是交通比較亂的地方,我記得兩個月前交警部門為了治理那一塊地方,加裝了不少攝像頭。不如我們請視頻偵查的同事,對那一塊的視頻進行研判,看看有沒有線索。”

  丁局長點點頭,說:“今晚大家都休息,給視頻偵查部門一晚上的時間去分析研判,明天一早我要看結果。”

  第二天一早,專案指揮部就移到了視頻偵查指揮室。指揮室的一面牆上有數十台顯示屏組成了一個大屏幕。大屏幕里正播放著一些並不是很清楚的視頻。

  “這是4月9日晚餐時間之前通往趙壯臨時住所的必經之路的路口監控錄像。”視頻偵查指揮員說,“我們昨晚做了個初步統計,往趙壯臨時住所方向過去的行人大約是100多個。”

  做了簡單的快進播放後,指揮員切換了一個畫面,說:“這是從趙壯臨時住所往回走的路口監控,考慮到犯罪嫌疑人有清掃現場的過程,所以時間設定在晚餐時間後一兩個小時。”

  “等等,等等。”黃支隊要求指揮員點擊了暫停,說,“直奔主題吧。對於這兩個畫面,有沒有技術處理過?能不能確定有多少人在特定的時間過去,又在特定的時間回來?”

  指揮員點了點頭,說:“經過分析研判,有21個人符合條件。我們分別對這21個人進行了截圖,並且經過清晰化處理。下面,我把這21張截圖發給大家看。”

  屏幕的中央,開始幻燈片似的播放著截圖。

  截圖播放得很慢,在每張截圖播放完後,大屏幕會再播放一次原始視頻,這是黃支隊特別要求的。因為他認為一個人的外形固然重要,但是行走步態也很重要。

  在播放到第17張的時候,黃支隊和王小美同時驚呼了一聲。

  這是一個穿著環衛工人橘黃色馬甲的老人,頭髮花白,步履蹣跚。

  “眼熟嗎?”黃支隊側臉對王小美說。

  王小美凝神思考,點了點頭。

  見到這一情景,指揮員迅速選擇了反覆播放鍵,視頻里不斷重複著老人走過攝像頭,又走回攝像頭的畫面。

  黃支隊突然拍了下桌子,說:“老王頭!”

  “對!老王頭!”王小美說。

  丁局長一臉疑惑,說:“怎麼?你們認識?什麼人?”

  “這個人就是第一個在涼亭公園發現血跡和女式高跟鞋的人。”黃支隊說,“同時,他也是報警人。和他一起報警的是一個跳廣場舞的大媽,據大媽說,她到現場的時候,正看見老王頭在發呆,因為大媽沒帶手機,所以催促老王頭報的警。我當時還在奇怪,一般人看到現場的情況,第一反應就是報警,這個老頭髮什麼呆呢?”

  “你們是在懷疑這個環衛工人?”丁局長說。

  趙偉說:“那個老頭老實巴交的,不會是殺人犯吧?”

  王小美笑了笑,說:“殺人犯不會把這3個字刻在腦袋上,殺人犯也不是不能老實巴交。我同意黃支隊的觀點,這個老王頭有嫌疑。首先我們說過,多種巧合碰在一起就不再是巧合了。第二,老王頭的工作地點是城西,他和我們聊的時候說一般不離開這塊地界兒,而他此時在城東出現,必然有一些原因。”

  “雖然21個人沒有看完,但我還是很懷疑這個老頭。”黃支隊說。

  丁局長笑了笑:“沒關係,別忘了我們有撒手鐧——DNA證據。”

  “那麼,我們現在就傳喚老王頭,用重複報警經過為藉口,等他來了取一下他的口腔擦拭物,做個DNA比對一下,什麼都明了了。”

  老實巴交的老王頭骨子裡是很狡猾的,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過獵人的眼睛。在負隅頑抗了一個小時後,DNA結果擺在面前時,老王頭終於崩潰了。

  老王頭出身貧寒,從小就是孤兒。他出生的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不久,百廢待興。他就是在要飯中逐漸長大的。

  改革開放以後,老王頭做過一些小生意,賺過一些錢,但是在一次長途遷徙中,自己攢的存款全部被小偷偷了去。老王頭恨得咬牙切齒。作為報復,老王頭開始偷別人的東西,有幾次差點被抓。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找到一些遊蕩的少年,訓練他們的盜竊能力,並且作為團伙首領,坐享其成。少年即便被抓,也很難追究刑事責任。而他分配均勻贓物,少年們一直沒有把他供出來。

  盜竊團伙的成員更新很快,老王頭也逐漸老了。於是,他把團伙首領交給了自己的“徒弟”——趙壯。

  趙壯繼承了老王頭的管理制度,把犯罪團伙逐漸擴大,並且定期上供給老王頭。而老王頭則去環衛局找了份工作,以環衛工人的身份做掩護,一來可以尋找方便下手的地點和目標,二來能掩護自己,甚至連團伙成員都不知道老王頭這個真正的“無冕之王”的存在。

  4月8日清晨,當老王頭發現涼亭里的血跡時,就知道他的團伙出事了。雖然盜竊、搶奪無惡不作,但是殺人越貨這種事情還是牽扯很大的。所以,老王頭約見了趙壯,讓趙壯除掉作案的毛俊,以免自己被牽連出來。毛俊是團伙里的骨幹成員,但是在這種關係到犯罪團伙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們還是決定除掉毛俊。

  4月9日,按照老王頭的部署,趙壯襲擊了毛俊,以為毛俊已死,便邀請老王頭來他的出租屋小聚,順便商討下一步行動計劃。

  在趕往趙壯所在出租屋的路上,老王頭看見了毛俊被救護車拉走。於是他開始憂心忡忡。畢竟毛俊有人命在身,如果他甦醒過來,一定會供出犯罪團伙的存在,一定會供出他們的“首領”趙壯。而在這個犯罪團伙中,唯一知道他的存在的,就是趙壯。

  如果趙壯死了,即便毛俊甦醒,也不會對他這個“環衛工人”產生任何威脅。

  團伙被打掉可以再組建,團伙首領死了可以再栽培,而他這個作惡多端卻從未被打擊處理過的老頭的命,才是最重要的。

  主意已定,老王頭返回家裡,從地窖中取出了藏匿多年的毒鼠強。

  老王頭在再次趕往趙壯住處的路上,就想好了如何投毒、如何偽裝現場。所以在實施整個犯罪過程的時候,顯得遊刃有餘。

  當老王頭看著對自己無比忠誠的趙壯在地上嘔吐、掙扎的時候,也有一絲不忍,也有一絲惻隱。

  但是,他已無法回頭。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有了刑事技術的存在,再自認為完美的犯罪,最終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走向覆滅。

  後記

  懸疑小說,我完成了3本了,我的寫作初衷一直沒有發生改變。在省公安廳當了10年法醫,我深深感受到,在這麼多警種中,最艱難、辛苦,最容易受委屈的,就有法醫這一份兒。法醫是一門自然科學,需要有紮實的醫學基礎。法醫又是一門社會科學,因為它的結論牽涉了案件當事雙方的利益。在這裡不妨自嘲一句:任何一個客觀公正的法醫鑑定結論出具,依舊至少有一方當事人不服。

  有多少人了解法醫背後的艱辛?又有多少人知道,能在法醫崗位上堅守下去的,都是熱愛這個職業的人?

  我看慣了基層法醫那麼辛苦,還要被誣告、被辱罵,甚至被毆打,為他們鳴不平。

  2011年開始,我深刻體會到,如果一直不去發聲,不讓別人了解你,那麼在關鍵時候,怎麼能獲得理解,怎麼能獲得支持?我有了一種想要吶喊的衝動。所以那一年,我有了微博,那一年,有了天涯上的法醫故事。

  我從沒有想過,寫作可以讓自己多出名。我的寫作,只有一個初衷,一個目的,那就是讓更多的人了解法醫、理解法醫、支持法醫。

  我想,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了法醫,也有更多的孩子把當一名法醫當成了自己的理想。我很欣慰。

  在進行法醫科普這一段時間裡,我和《科學Fans》的關係也更加緊密,甚至我們同時想到了一個計劃。很多朋友讓我介紹一些法醫學的科普書,因為看小說學到的知識點太零散,而去看教科書則太枯燥難懂。我也花了些心思去找一本既不枯燥,又通俗易懂,且能完整簡介法醫科學的書籍。沒有找到很理想的,於是,我萌生想法,為何不自己寫一本呢?

  恰巧,《科學Fans》也有了相似的想法,並且給我提供了現成的出版平台。說干就干!

  這是一本輕科普,以一起撲朔迷離的命案作為全書的主線,在法醫偵破命案的過程中,我會把法醫科學的部分章節內容穿插在故事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是第一次去嘗試,也會儘自己的全力寫好。

  案例,是我根據一些實際案例的原型,組合、編撰而成,書中人物的姓名、地名以及案件情節均屬虛構,請勿對號入座,否則後果自負。

  知識點,是許許多多法醫老前輩積累下來留給我們的財富,我是依據法醫學等相關科學的教材,編撰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再呈現給大家的。參考文獻有法醫學入門教材《法醫病理學》《法醫物證學》《法醫毒理學》《法醫人類學》等,還有閔建雄老師編撰的《命案現場重建概論》和《命案現場分析概論》。感謝這些老前輩們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的財富。

  望我的努力可以繼續感染更多的人,讓他們更加支持法醫工作,讓更多有志青年加入法醫隊伍。也希望,我的這本科普性質的小說,可以對大家讀後有所裨益。

  最後,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老秦的支持和鼓勵。沒有你們注視的目光,就沒有老秦的作品,謝謝你們!

  秦明

  2014年初春於合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