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十八講對沖傷

  在一些高墜、摔跌事件中,死者的頭顱一側著地,和地面形成了碰撞,頭皮會有血腫,顱骨可能會出現骨折,顱內會有相應的出血和腦挫傷。同時,在著地側的對側腦組織也會發生腦挫傷和出血。這就叫對沖傷。

  對沖傷示意圖

  法醫學界認為,對沖傷是因為慣性作用形成的,是頭顱減速運動(頭顱從運動狀態突然受力變成靜止狀態)中形成的特徵性損傷。

  有讀者會問,一個人枕部和額部的腦組織都有腦挫傷和出血,那麼會不會是他枕部被人打擊,額部也被人打擊所致呢?其實這個很好分辨。如果是打擊或者碰撞,最先受到損害的是頭皮,所以頭皮會出現血腫。如果這個人枕部和額部的頭皮都有血腫,那麼這就不是對沖傷,而是兩次加速運動——打擊(頭顱從靜止狀態突然受力而加速運動)所致。但是如果只有枕部有頭皮血腫,額部僅有顱內出血,卻沒有頭皮的血腫,說明額部的損傷不是打擊直接造成的,而是摔跌枕部導致的對沖傷。

  對沖傷可以幫助法醫判斷傷者或死者的致傷方式,判斷案件性質。

  第十章再起波瀾

  ◎刑偵實錄

  ————————————————————

  “我參加刑偵工作這麼多年,都沒遇見過這麼巧的事情。”丁局長說,“眼看破案了,嫌疑人成植物人了。”

  王小美說:“既然您都覺得巧,說不定就有什麼蹊蹺。”

  “那就要求當地派出所立案偵查吧。”丁局長說,“有立案的依據嗎?還有,我們這個專案組的人,要留下幾個,繼續關注毛俊被傷害案的情況。”

  幾名民警應聲而出。

  王小美說:“立案之前,我們要先對傷者進行傷情鑑定。如果確定傷者有被打擊的過程,其植物人狀態和外傷有直接因果關係,而且其損傷程度構成輕傷以上的話,就可以作為刑事案件的立案依據了。”

  “好。現在還早,你們即刻出發,在當地派出所的配合下,對傷者進行檢驗。”丁局長說。

  “是。”王小美起身走出房間。

  丁全民發動了汽車等在市局大門口,趙偉撓撓腦袋,說:“我在學校的時候,都聽說法醫部門會下設一個法醫門診。不是看病,就是專門用來接待群眾進行傷情鑑定的。可是沒有想到,原來法醫臨床學檢驗,還需要上門服務啊?”

  王小美“撲哧”一笑,說:“為人民服務嘛。確實,我們的法醫門診也是開著的,不過有些特殊的案件,是必須上門服務的。這起案件,傷者都成植物人了,而且家屬也不要求公安機關插手,這總不能讓人把毛俊扛過來吧?我們只有上門服務了。醫生也是這樣,醫生有門診,但是必要的時候也會出診哦。”

  “那可不一樣。醫生出診有錢掙,你們可沒有。”楊光奚落道。

  車輛顛簸在鄉村小路上,好一會兒,才到了毛俊外婆家的門口。一個老太太坐在門口,拿著一根煙槍,一臉愁容,正和派出所的民警以及村衛生院的一個醫生說著話。

  “您好,大媽,我們是來對毛俊進行傷情鑑定的。”王小美禮貌地打著招呼。

  老太太點點頭,仍在自言自語:“這孩子,多可憐,我從小把他帶大,現在鬧成這樣。我不知道還能活多少年,我死了,這孩子怎麼辦啊?”

  說完,兩行老淚噴涌而出。

  王小美簡單安慰了老人,帶著楊光和趙偉走進了這座破舊的平房。醫生說:“警官你們好,我接到鎮政府的通知,配合你們對毛俊進行傷情檢驗。正好他頭上的傷口也要換藥了,所以在換藥的時候你們可以看看傷勢。”

  王小美感激地點點頭。確實,在來的路上,王小美一直在擔心如何對毛俊頭部傷情進行檢驗,畢竟是剛做完手術包紮好的。在缺少必要醫療設施的情況下,很容易引起傷者傷口的感染,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醫生在毛俊身邊小心翼翼地解開他頭上的紗布,又幫助趙偉把毛俊支撐成側臥位。此時的毛俊,已經被剃成了光頭,頭部的幾處fèng合創清晰可見。在醫生對毛俊頭部已經fèng合的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後,王小美張羅著丁全民開始對頭部傷口進行拍照。

  “根據醫院病歷記載,他當時被送醫的時候,枕部有個L型的挫裂創,現在已經fèng合了。其他的創口都是手術形成的。顱骨還好,只有壓痕沒有骨折,但是顱內出血不少,壓迫了腦幹,時間久了就成現在的植物人狀態了。”

  王小美一邊翻著病歷,一邊點頭說:“CT片我們之前看了,沒有對沖傷,只有枕部的腦挫裂傷和顱內出血,結合這個L型的創口,我們可以確認他是被一個方形的鈍器打擊枕部導致現在這個情況的。”

  醫生見王小美檢查完傷者,立即又把毛俊的頭部包紮了起來。

  收集完必要的鑑定材料,王小美等人完成了檢驗工作,開始收拾活體檢驗箱。

  “這是重傷了吧?”趙偉問。

  王小美點點頭說:“我們可以判斷,傷者的植物人狀態就是外傷所致腦出血導致的。外傷和結果有著直接的因果關係。根據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第5.1.1a的有關規定,外傷導致機體植物生存狀態,構成重傷一級。”

  趙偉和楊光點著頭緊跟王小美走出平房。而此時,可憐的老太太仍在自言自語:“我說過趙壯那傢伙不是好東西吧,這孩子非不聽,現在好了吧?跟他混,混成這個德行。”

  一句話引起了王小美和派出所民警的注意。王小美問:“大媽您好,您說的趙壯是什麼人?”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人。”老太太抬了抬頭,說,“小俊就喜歡和他混,天天也不知道混什麼。前不久小俊就是和他一起被抓進去的,結果肯定是他把責任全推給了小俊,小俊被關了半年,他十幾天就出來了。”

  “那,這個人長什麼樣子呢?”王小美追問道。

  老太太比畫了兩下,張了張嘴,最終沒能描述出趙壯的長相。

  見問不出什麼,王小美就打手勢收隊離開,帶著這一個重要的線索直奔專案指揮部。

  第十九講法醫臨床學

  公安法醫除了承擔命案現場勘查和屍體檢驗任務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務。比如,我現在要說的法醫臨床學。

  法醫臨床學就是法醫“蜀黍”研究傷害案件的法醫學分支,顧名思義,這門科學就是法醫們解決一些糾紛、傷害案件中傷者的損傷程度的問題,法官們也可以依據法醫鑑定的傷情定罪量刑。因此,法醫臨床學也決定了法醫們不僅僅是和屍體打交道,也會檢驗傷者。

  我國對傷害案件中傷者的傷害程度有“重傷、輕傷、輕微傷”之分,不同的傷害程度結果,決定了這起傷害案件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這些結果分類也決定了法庭的量刑;在一些交通事故等民事案件中,傷者的殘疾程度也有“Ⅰ”至“Ⅹ”級之分,這決定了肇事方的賠償金額。法醫“蜀黍”們會依據國家頒布的標準,對傷者的損傷程度和傷殘程度進行評定,評定的結果是法庭審案的決定性依據。隨著司法鑑定的改革進程加快,涉及民事糾紛的“傷殘鑑定”已經不再由公安機關法醫受理了,所以,警察法醫目前涉足法醫臨床學,主要是進行“傷情鑑定”。

  在很多人的眼中,雖然傷情鑑定決定了案件性質(傷者鑑定為重傷的,立為刑事案件,需要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傷者鑑定為輕傷的,可立為刑事案件,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也可通過調解而化解矛盾;傷者鑑定為輕微傷的,為治安案件,需對行為人進行治安處罰),但傷情鑑定是法醫工作中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一項工作。在2014年1月1日以前,我國實施的傷情鑑定標準是《人體輕微傷的鑑定》《人體輕傷鑑定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輕標)和《人體重傷鑑定標準》(以下簡稱重標);而在2014年1月1日以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安全部聯合發布公告,廢止了實施二十多年的傷情鑑定標準,而採用新頒布的《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來作為傷情鑑定的評定依據。很多案件只需要簡單參照標準規定就可以進行。

  王某和李某是居住在一棟樓里的鄰居,因為樓上的王某丟棄了一根菸頭到樓下李某院中,他倆發生了口角,繼而發生廝打。李某拿起家中的菸灰缸一下砸到了王某的臉上,王某頓時鼻子鮮血直流,鼻部腫脹。110民警到達現場後,將王某送往醫院就診,醫院診斷的報告是:鼻骨粉碎性骨折。王某在醫院就診結束後,到公安機關法醫門診(公安機關法醫為了方便接待受理傷情鑑定而設立的一個門面式機構)進行鑑定。法醫依據“輕標”第十條(一)款:“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鑑定王某的損傷程度構成輕傷。

  這個案件看起來非常簡單,法醫只需要簡單閱片就可以準確判斷出傷者的傷情,並出具傷情鑑定書。其實法醫臨床學遠不止這麼簡單,不然鑑定工作只要是個能看得懂病歷的人就可以進行了。法醫也需要在傷情檢驗中,充分掌握病歷材料和傷者傷情,防止少數案件當事人用一些非法的手段,騙取到輕傷或重傷的鑑定意見;或者是因為法醫的疏忽,讓鑑定結論無形中超出了實際傷情。

  1.法醫在接到傷情鑑定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查清楚目前傷者的損傷和糾紛外傷的因果關係。趙某和肖某因為一次交通險情,互相指責是對方的責任,因此在交通警察到達之前發生了廝打。當交通警察到達現場後,發現趙某癱倒在地上,右腿畸形了。這起傷情鑑定送到法醫門診的時候,法醫通過閱片發現,趙某的股骨(大腿的骨頭)發生了骨折,並且有明顯移位和成角畸形。按照“輕標”,長骨骨折構成輕傷,如果愈後效果不好,影響腿部功能,還有可能構成重傷。但是,法醫發現趙某的下肢關節處有一個巨大的骨肉瘤,而正是因為這個腫瘤,趙某的骨骼變得比正常人要脆得多,這種骨折應該是一種“病理性骨折”。結合調查,肖某並沒有對趙某的腿部進行毆打,所以趙某的腿部骨折和糾紛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而是和疾病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樣的傷情就不能鑑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