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我怎麼能相信你的話?”歐陽倩覺得岑鐵忠說的不無道理。
“你可以去問依依自己。”岑鐵忠不假思索地說,說完才想起這似乎正是歐陽倩打電話來的用意,於是他又沉默了很久。
歐陽倩等了片刻,忍不住問:“你一定知道依依的下落,對不對?”
岑鐵忠終於回答道:“這回你說對了。但這屬於個人隱私,只怕我不能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因為‘405謀殺案’。你和老同學仍有廣泛聯繫,一定聽說過吧?405正是蕭燃生前的宿舍,他也正是從那裡墜樓的,你不會不知道吧?難道這麼多年,你就沒有些許懷疑這其中潛在的蹊蹺?那依依又是怎麼想,不會認為這僅僅是個巧合吧?”
岑鐵忠“哦”了一聲:“我聽說過‘405謀殺案’,但一直願意相信那是個巧合。而且據我所知,依依不知道這一切的。”
“依依”的真名是孔蘩怡,雖然也是63年入學,和蕭燃並不在一個班,倒是和岑鐵忠同班。歐陽倩幾乎原原本本地講述了她對“405謀殺案”和“月光社”相關的猜測,以及對葉馨處境的分析,這才打動了守口如瓶的岑鐵忠。
據岑鐵忠說,孔蘩怡在1967年經受了長期的高壓調查,甚至早在蕭燃自殺前,就已經有了精神崩潰的跡象,在調查組和造反派的“幫助”下,被迫聲明和蕭燃劃清界限。蕭燃的死訊傳來後,她患了嚴重的抑鬱症,一度中止了實習。後來,她和許多大學生一起到部隊農場勞動,之後去了皖南的一個小鎮上做醫生,七十年初,漸漸憑著精湛的醫術調到蚌埠的一家市級醫院。1980年,她考取了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生,畢業後在北京工作了兩年後,就前往美國一家醫學中心做博士後,以腦腫瘤的臨床實驗為主要課題。自此後,她周遊列國,在歐美各地做科研,於腦腫瘤學方面已頗有建樹。
“其實,我知道,她背井離鄉,輾轉各國,幾乎不和任何老同學來往,甚至長期和丈夫牛郎織女般分居兩地,一方面是為了蒸蒸日上的事業,其實更是一種逃避,我的揣測,她還是不能面對不堪回首的往事。”岑鐵忠在警告歐陽倩一定不要莽撞行事之前,將多年來積壓在心頭的話說了出來。
孔蘩怡並沒有和岑鐵忠握手言和,成為知交好友。事實上她幾乎斷絕了和所有老同學的來往。只不過因為她是岑鐵忠有生以來唯一暗戀過的女孩,岑鐵忠骨子裡恰好也有份痴心,一直努力打聽著她的下落,知道她後來和一名一同分配到皖南的江醫畢業生結了婚,她雖然各地漂泊,但家仍在江京,可岑鐵忠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聯繫到她。
但他最後提供了一個信息:前不久他進行過醫學檢索,發現孔蘩怡最近一次發表的論文出自瑞典的一家研究院。
放下電話,歐陽倩和葉馨立刻去學校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按照岑鐵忠提供的線索,根據作者名檢索孔蘩怡的英文姓名FayeR.Kong,岑鐵忠說得不錯,她果然在瑞典。
6月16就在眼前,和依依見面說清楚的機會顯然是非常渺茫,更何況,即便見了面,她又能幫得上什麼?說的是解鈴還須繫鈴人,但這鈴如何解法?
但兩人還是按照論文上註明的作者聯繫電話,撥通了國際長途。
接電話的是孔蘩怡所在實驗室的秘書,她告訴她們,孔博士近期回了中國!
怎麼聯繫她?
“她留給我們家裡的電話號碼,緊急情況下可以用,但這是私人信息,我不方便給你,如果你真有事,可以傳真給我,我再傳真給她。”瑞典那邊孔蘩怡的助理回答說。
葉馨和歐陽倩一同擬了一封用英語寫的信,說自己(葉馨)是一名醫學生,對孔博士的科研項目很有興趣,想有機會請孔博士輔導一下,以助於立志今後獻身醫學研究。信上說自己是江京第一醫科大學的學生,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在江京某處會面。兩人特意隱瞞了江京第二醫科大學學生的身份,怕的是引起孔蘩怡的敏感。傳真發出,兩人仍覺得見到孔蘩怡的可能性小到趨近於零。
沒想到,孔蘩怡很快發來了傳真回復,她說很高興有年輕的醫學生願意投身醫學研究事業,並驚訝於葉馨對她的研究如此熟悉。她說自己在江京沒有辦公室,會面點只怕要設在一個公共場所。
6月13日14:00
江京市新華書店在裝飾一新後重新開張,不但里里外外窗明几淨,各色書籍和文化用品玲琅滿目,更在頂樓設了茶座,嗜書者品茗覽書兩不誤,可以徜徉良久。
說好下午三點鐘的約會,歐陽倩和葉馨午後不久就進了茶座,圍著小桌,焦急地等待著。
這神秘的“依依”不會慡約吧?
“猜猜看,她英文名字(FayeR.Kong)里的R代表了什麼?”歐陽倩見沒有人走過來,輕聲問葉馨。
“我知道你又在動腦筋了,你一定想說,是‘燃’字的拼音字首,對不對?我後來仔細查過,在她的另一篇論文的署名里,R代表的全名都寫出來了,是Rem,很奇怪的,根本不是個名字,念上去是有點像‘燃’字,但顯然又不是,否則,用Ran不是更精確嗎?我估計,Rem是取了remember(記住)這個詞的前三個字母,屬於是雙關,既有懷念的意思,又暗指懷念的是‘燃’。
歐陽倩一陣嘖嘖讚嘆:“好你個小葉子,看來我借你的阿加莎你沒有白看。說得有道理。”
葉馨凝神想著,自言自語說:“可是這樣看來,她又怎麼會出賣蕭燃呢?她似乎對蕭燃的感情很深,至今念念不忘。還有她偏偏在這個時候回國,會不會也有悼亡蕭燃的意思呢?”
歐陽倩忽然挺了挺身,雙眼望向葉馨腦後:“大概就是她了。”
茶座里沒有太多客人,葉馨轉身看去,只見一名戴著墨鏡,身著米色吊帶便裙的中年女子正向這邊走來。
“有沒有一位叫葉馨的朋友?”這女子手臂的皮膚竟仍細如凝脂,長發盤起,用一個寬背的髮夾攏著,襯著幾乎完美的鵝蛋臉型,哪裡像是年近半百?葉馨和歐陽倩竟有點看得呆了。
“是我,我是葉馨,這是我的同學歐陽倩,您就是孔博士吧?我們都對您很仰慕,所以一起來見你,多謝你抽空來和我們見面。”葉馨起身招呼。
那女子點了點頭,微笑道:“我是孔蘩怡,也真難為你們了,居然把度假的我挖了出來。說實話,和你們聊聊我的工作,我也很高興,難得有人願意聽我講這些枯燥的東西呢。這些天離開了實驗室和醫院,我還真有點不適應,但每年都會有這麼個適應過程。”
歐陽倩忽然冷冷地問:“孔博士,這麼說來,你雖然四處遊學,但每年都會回國一次,是不是都在這個時候,六月份左右?”
葉馨心頭一驚,輕輕嗔怪地叫了聲“小倩”,再看孔蘩怡的臉色微微一變。
“孔老師,你請坐,我們要向你多請教請教。”葉馨生怕歐陽倩驚了孔蘩怡,連忙笑著緩解氣氛。
服務員過來倒上了茶,孔蘩怡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了下來,正色問:“你們找我來,想談些什麼?”
葉馨看了眼歐陽倩,見她目光仍是冰冷無情,暗暗詫異,隨即又想到,她是那種嫉惡如仇的性子,一定還是認為孔蘩怡出賣了蕭燃,因此恨在心頭。可是自己怎麼一點也恨不起來?還是不要繞彎子,趁早問清真相再說。葉馨正要開口,歐陽倩卻搶先說道:“孔博士,實話告訴你,我們不是江京第一醫科大學的,而是簡稱‘江醫’的江京第二醫科大學的學生,換句話說,和你是校友。”
“哦……”孔蘩怡摘下了墨鏡,兩道細細的長眉蹙起,臉色更凝重了。
“你畢業了足有二十五年,卻從沒有和任何老同學聯絡,能告訴我們是為什麼嗎?”歐陽倩咄咄逼人地問,葉馨在桌下輕輕踢著歐陽倩,她卻渾然不覺。
孔蘩怡深吸了兩口氣,顯然是盡力抑制住了不悅,將葉馨和歐陽倩又仔細打量了一番,彬彬有禮但又冷淡地回答道:“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對不對?”
“但在享受這種自由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傷害別人,尤其是自己深愛的人,對不對?”歐陽倩仍是不依不饒,葉馨又叫了聲“小倩”。
孔蘩怡身軀微震,眼光中閃過一絲淒楚:“你在說什麼?你是誰?為什麼這樣對我說話?”
“我問出了他想問的話,對不對?我問出了他想問,卻再也沒有機會問的話,對不對?這麼多年,你也一直這樣問自己,對不對?你遠離江京,多年來鬱鬱寡歡,其實是被一種負疚感折磨著,對不對?當年,你大概並沒想到,一時的脆弱,一時的錯誤,會帶來這麼多年的痛苦。”歐陽倩侃侃而談,似乎是背出了早已打好的腹稿。
孔蘩怡先是用不解和疑惑盯著歐陽倩,漸漸的,眼眶紅了,嘴唇一張一翕,但一不發一語。葉馨含著不滿看了歐陽倩一眼,抱怨她太過犀利,以至場面尷尬,柔聲說:“孔老師,小倩指的是文革初的一段往事,希望你能幫我們澄清一下。”
孔蘩怡猛然抬起頭,雙手伸出,握住了葉馨和歐陽倩的手臂,問道:“你們到底知道些什麼?為什麼要這麼逼我?”只見她此時目光散亂,淚水已爬了出來,沖走了淡妝,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和剛才氣定神閒的中年美婦形象已大相逕庭。葉馨心頭一軟,想起岑鐵忠說過,孔蘩怡患過抑鬱症。過去那段精神病院的經歷使葉馨對各類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患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同情,心裡更怨歐陽倩太莽撞,繼續柔聲說:“是這樣的,小倩和我住在江醫13號樓405室。”
葉馨有意頓了一下,果然,孔蘩怡臉上現出驚訝的神情。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13號樓405室自從1977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有一名女生墜樓身亡,從很多年起,就被稱為‘405謀殺案’。”
孔蘩怡“啊”地叫出聲來,隨後喃喃自語道:“怎麼會,怎麼會我居然不知道?”
葉馨忙說:“這怪不了你啊?你這些年不和老同學聯絡,許多事當然不知道的。”
孔蘩怡搖著頭說:“這不是藉口,我應該知道的。”隨即又似走出了雜念,問道:“對不起,打斷你了,請你說下去。”
“這十幾名墜樓的女生中,絕大多數在生前就有程度不等的精神症狀,有些人會聽見‘月光’這個詞,看到一個破碎面孔的女子,聽到美妙的音樂,種種看上去應視為‘幻覺’的景象。
“你可以去問依依自己。”岑鐵忠不假思索地說,說完才想起這似乎正是歐陽倩打電話來的用意,於是他又沉默了很久。
歐陽倩等了片刻,忍不住問:“你一定知道依依的下落,對不對?”
岑鐵忠終於回答道:“這回你說對了。但這屬於個人隱私,只怕我不能告訴你。我為什麼要告訴你?”
“因為‘405謀殺案’。你和老同學仍有廣泛聯繫,一定聽說過吧?405正是蕭燃生前的宿舍,他也正是從那裡墜樓的,你不會不知道吧?難道這麼多年,你就沒有些許懷疑這其中潛在的蹊蹺?那依依又是怎麼想,不會認為這僅僅是個巧合吧?”
岑鐵忠“哦”了一聲:“我聽說過‘405謀殺案’,但一直願意相信那是個巧合。而且據我所知,依依不知道這一切的。”
“依依”的真名是孔蘩怡,雖然也是63年入學,和蕭燃並不在一個班,倒是和岑鐵忠同班。歐陽倩幾乎原原本本地講述了她對“405謀殺案”和“月光社”相關的猜測,以及對葉馨處境的分析,這才打動了守口如瓶的岑鐵忠。
據岑鐵忠說,孔蘩怡在1967年經受了長期的高壓調查,甚至早在蕭燃自殺前,就已經有了精神崩潰的跡象,在調查組和造反派的“幫助”下,被迫聲明和蕭燃劃清界限。蕭燃的死訊傳來後,她患了嚴重的抑鬱症,一度中止了實習。後來,她和許多大學生一起到部隊農場勞動,之後去了皖南的一個小鎮上做醫生,七十年初,漸漸憑著精湛的醫術調到蚌埠的一家市級醫院。1980年,她考取了北京協和醫院的研究生,畢業後在北京工作了兩年後,就前往美國一家醫學中心做博士後,以腦腫瘤的臨床實驗為主要課題。自此後,她周遊列國,在歐美各地做科研,於腦腫瘤學方面已頗有建樹。
“其實,我知道,她背井離鄉,輾轉各國,幾乎不和任何老同學來往,甚至長期和丈夫牛郎織女般分居兩地,一方面是為了蒸蒸日上的事業,其實更是一種逃避,我的揣測,她還是不能面對不堪回首的往事。”岑鐵忠在警告歐陽倩一定不要莽撞行事之前,將多年來積壓在心頭的話說了出來。
孔蘩怡並沒有和岑鐵忠握手言和,成為知交好友。事實上她幾乎斷絕了和所有老同學的來往。只不過因為她是岑鐵忠有生以來唯一暗戀過的女孩,岑鐵忠骨子裡恰好也有份痴心,一直努力打聽著她的下落,知道她後來和一名一同分配到皖南的江醫畢業生結了婚,她雖然各地漂泊,但家仍在江京,可岑鐵忠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聯繫到她。
但他最後提供了一個信息:前不久他進行過醫學檢索,發現孔蘩怡最近一次發表的論文出自瑞典的一家研究院。
放下電話,歐陽倩和葉馨立刻去學校圖書館進行文獻檢索,按照岑鐵忠提供的線索,根據作者名檢索孔蘩怡的英文姓名FayeR.Kong,岑鐵忠說得不錯,她果然在瑞典。
6月16就在眼前,和依依見面說清楚的機會顯然是非常渺茫,更何況,即便見了面,她又能幫得上什麼?說的是解鈴還須繫鈴人,但這鈴如何解法?
但兩人還是按照論文上註明的作者聯繫電話,撥通了國際長途。
接電話的是孔蘩怡所在實驗室的秘書,她告訴她們,孔博士近期回了中國!
怎麼聯繫她?
“她留給我們家裡的電話號碼,緊急情況下可以用,但這是私人信息,我不方便給你,如果你真有事,可以傳真給我,我再傳真給她。”瑞典那邊孔蘩怡的助理回答說。
葉馨和歐陽倩一同擬了一封用英語寫的信,說自己(葉馨)是一名醫學生,對孔博士的科研項目很有興趣,想有機會請孔博士輔導一下,以助於立志今後獻身醫學研究。信上說自己是江京第一醫科大學的學生,如果方便的話,可以在江京某處會面。兩人特意隱瞞了江京第二醫科大學學生的身份,怕的是引起孔蘩怡的敏感。傳真發出,兩人仍覺得見到孔蘩怡的可能性小到趨近於零。
沒想到,孔蘩怡很快發來了傳真回復,她說很高興有年輕的醫學生願意投身醫學研究事業,並驚訝於葉馨對她的研究如此熟悉。她說自己在江京沒有辦公室,會面點只怕要設在一個公共場所。
6月13日14:00
江京市新華書店在裝飾一新後重新開張,不但里里外外窗明几淨,各色書籍和文化用品玲琅滿目,更在頂樓設了茶座,嗜書者品茗覽書兩不誤,可以徜徉良久。
說好下午三點鐘的約會,歐陽倩和葉馨午後不久就進了茶座,圍著小桌,焦急地等待著。
這神秘的“依依”不會慡約吧?
“猜猜看,她英文名字(FayeR.Kong)里的R代表了什麼?”歐陽倩見沒有人走過來,輕聲問葉馨。
“我知道你又在動腦筋了,你一定想說,是‘燃’字的拼音字首,對不對?我後來仔細查過,在她的另一篇論文的署名里,R代表的全名都寫出來了,是Rem,很奇怪的,根本不是個名字,念上去是有點像‘燃’字,但顯然又不是,否則,用Ran不是更精確嗎?我估計,Rem是取了remember(記住)這個詞的前三個字母,屬於是雙關,既有懷念的意思,又暗指懷念的是‘燃’。
歐陽倩一陣嘖嘖讚嘆:“好你個小葉子,看來我借你的阿加莎你沒有白看。說得有道理。”
葉馨凝神想著,自言自語說:“可是這樣看來,她又怎麼會出賣蕭燃呢?她似乎對蕭燃的感情很深,至今念念不忘。還有她偏偏在這個時候回國,會不會也有悼亡蕭燃的意思呢?”
歐陽倩忽然挺了挺身,雙眼望向葉馨腦後:“大概就是她了。”
茶座里沒有太多客人,葉馨轉身看去,只見一名戴著墨鏡,身著米色吊帶便裙的中年女子正向這邊走來。
“有沒有一位叫葉馨的朋友?”這女子手臂的皮膚竟仍細如凝脂,長發盤起,用一個寬背的髮夾攏著,襯著幾乎完美的鵝蛋臉型,哪裡像是年近半百?葉馨和歐陽倩竟有點看得呆了。
“是我,我是葉馨,這是我的同學歐陽倩,您就是孔博士吧?我們都對您很仰慕,所以一起來見你,多謝你抽空來和我們見面。”葉馨起身招呼。
那女子點了點頭,微笑道:“我是孔蘩怡,也真難為你們了,居然把度假的我挖了出來。說實話,和你們聊聊我的工作,我也很高興,難得有人願意聽我講這些枯燥的東西呢。這些天離開了實驗室和醫院,我還真有點不適應,但每年都會有這麼個適應過程。”
歐陽倩忽然冷冷地問:“孔博士,這麼說來,你雖然四處遊學,但每年都會回國一次,是不是都在這個時候,六月份左右?”
葉馨心頭一驚,輕輕嗔怪地叫了聲“小倩”,再看孔蘩怡的臉色微微一變。
“孔老師,你請坐,我們要向你多請教請教。”葉馨生怕歐陽倩驚了孔蘩怡,連忙笑著緩解氣氛。
服務員過來倒上了茶,孔蘩怡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了下來,正色問:“你們找我來,想談些什麼?”
葉馨看了眼歐陽倩,見她目光仍是冰冷無情,暗暗詫異,隨即又想到,她是那種嫉惡如仇的性子,一定還是認為孔蘩怡出賣了蕭燃,因此恨在心頭。可是自己怎麼一點也恨不起來?還是不要繞彎子,趁早問清真相再說。葉馨正要開口,歐陽倩卻搶先說道:“孔博士,實話告訴你,我們不是江京第一醫科大學的,而是簡稱‘江醫’的江京第二醫科大學的學生,換句話說,和你是校友。”
“哦……”孔蘩怡摘下了墨鏡,兩道細細的長眉蹙起,臉色更凝重了。
“你畢業了足有二十五年,卻從沒有和任何老同學聯絡,能告訴我們是為什麼嗎?”歐陽倩咄咄逼人地問,葉馨在桌下輕輕踢著歐陽倩,她卻渾然不覺。
孔蘩怡深吸了兩口氣,顯然是盡力抑制住了不悅,將葉馨和歐陽倩又仔細打量了一番,彬彬有禮但又冷淡地回答道:“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對不對?”
“但在享受這種自由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傷害別人,尤其是自己深愛的人,對不對?”歐陽倩仍是不依不饒,葉馨又叫了聲“小倩”。
孔蘩怡身軀微震,眼光中閃過一絲淒楚:“你在說什麼?你是誰?為什麼這樣對我說話?”
“我問出了他想問的話,對不對?我問出了他想問,卻再也沒有機會問的話,對不對?這麼多年,你也一直這樣問自己,對不對?你遠離江京,多年來鬱鬱寡歡,其實是被一種負疚感折磨著,對不對?當年,你大概並沒想到,一時的脆弱,一時的錯誤,會帶來這麼多年的痛苦。”歐陽倩侃侃而談,似乎是背出了早已打好的腹稿。
孔蘩怡先是用不解和疑惑盯著歐陽倩,漸漸的,眼眶紅了,嘴唇一張一翕,但一不發一語。葉馨含著不滿看了歐陽倩一眼,抱怨她太過犀利,以至場面尷尬,柔聲說:“孔老師,小倩指的是文革初的一段往事,希望你能幫我們澄清一下。”
孔蘩怡猛然抬起頭,雙手伸出,握住了葉馨和歐陽倩的手臂,問道:“你們到底知道些什麼?為什麼要這麼逼我?”只見她此時目光散亂,淚水已爬了出來,沖走了淡妝,眼角的皺紋清晰可見,和剛才氣定神閒的中年美婦形象已大相逕庭。葉馨心頭一軟,想起岑鐵忠說過,孔蘩怡患過抑鬱症。過去那段精神病院的經歷使葉馨對各類心理疾病和精神病患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同情,心裡更怨歐陽倩太莽撞,繼續柔聲說:“是這樣的,小倩和我住在江醫13號樓405室。”
葉馨有意頓了一下,果然,孔蘩怡臉上現出驚訝的神情。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13號樓405室自從1977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有一名女生墜樓身亡,從很多年起,就被稱為‘405謀殺案’。”
孔蘩怡“啊”地叫出聲來,隨後喃喃自語道:“怎麼會,怎麼會我居然不知道?”
葉馨忙說:“這怪不了你啊?你這些年不和老同學聯絡,許多事當然不知道的。”
孔蘩怡搖著頭說:“這不是藉口,我應該知道的。”隨即又似走出了雜念,問道:“對不起,打斷你了,請你說下去。”
“這十幾名墜樓的女生中,絕大多數在生前就有程度不等的精神症狀,有些人會聽見‘月光’這個詞,看到一個破碎面孔的女子,聽到美妙的音樂,種種看上去應視為‘幻覺’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