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葉馨看到兩個人像,忽然一陣強烈的暈眩,痛苦地閉上了雙眼。其中的一個,眉宇間隨性不羈,正是她多少天來朝夕相伴、又難忘難捨的“謝遜”,而另一個神情冷峻,正是時不時出現在“謝遜”身邊的冷麵小生“厲志揚”。
學生證上卻署名了:蕭燃,鄭勁松。
葉馨的頭又開始隱隱作痛,馮師傅說的話在她耳朵里嗡嗡作響,似乎在為她解說著一個縈繞多日的噩夢。
“這兩具屍體是1967年6月16日清晨送到病理解剖樓,公安局將驗屍的差事交給了本校法醫教研室。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多檢驗的,兩人都是墜樓身亡,現場沒有搏鬥跡象,公安局已經做出結論是自殺。確證是墜樓後,兩具屍體就直接轉到了我們解剖教研室,因為兩人在生前都填過遺體捐獻的志願表。我們教研室對每個捐獻來的遺體都有登記。但通常,和遺體相關的資料寥寥,頂多是姓名,有些家屬甚至選擇匿名。可是這兩名死者,卻沒有任何親屬來處理喪事,所以我這裡成了他們的最後歸宿,保留了他們的證件,這是多麼淒涼!”
“您為什麼還保留著他們完整的屍體?”葉馨捂著越來越痛的頭,艱難地問道。
“開始我還存著一線希望,今後能有他們的親屬,來看他們最後一眼,何況當年教學不正常,也不亟需這兩具屍體的標本。只是後來聽說,鄭勁松本來就是孤兒,沒有任何親屬;蕭燃也沒有任何直系家長,只有伯父伯母,一個在服刑,一個兩年前已亡故。後來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準備將這兩具屍體處理成解剖標本,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我一直習慣晚上處理標本,但過去,都是在明亮的燈下幹活。那天午夜,我準備切割蕭燃的屍體,正要下刀時,準備室里的五盞日光燈和一盞超亮的聚光燈同時滅了!與此同時,一曲美妙的音樂響了起來,後來才知道,那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我順著樂聲看去,只見那間標本處理室的地面上,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一台電唱機,一張唱片正在緩緩轉動,唱機旁還有一摞唱片。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只見唱機下壓著一張紙,我取來,在走廊路燈下看清,上面寫著:‘華發易凋,冰肌易敗,紅顏易老,鐵骨易折,世間唯音樂不朽。有緣人請收下這個永恆的紀念。’
“我不是個膽小的人,否則也不會從事這個職業這麼久,但那晚,我驚得魂飛天外。從此再也不敢處理這兩具屍體,也從此改了習慣,處理標本只是在黑暗中進行,頂多借一點自然的月光。我更不是個迷信的人,但那晚的事情一出,使我聯想到一個傳說,說是這個解剖實驗室的標本大多來自一個叫‘月光社’的‘特務組織’成員,這些人死得冤屈,所以常鬧鬼,以至於我的師傅臧老自己動手,在樓門口築了一道高高的水泥門檻,明說是防藥液滲漏,其實是用來鎮鬼。後來聽說這個蕭燃,正是‘月光社’的最後一名成員。
“我也因此收下了那個唱機,唱機上刻了個‘蕭’字,我猜應該屬於那個叫蕭燃的學生。聽過那許多唱片後,我從此也成了一名古典音樂愛好者,所以當歐陽同學告訴我‘月光社’的眾多成員其實只是一群古典音樂欣賞者後,心裡不知是什麼樣的滋味。”
“回想起過去這些年裡,總覺得解剖室里有隱隱的不尋常氣氛,具體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但就是這種若有若無的感覺,讓我總提心弔膽,尤其在午夜過後,似乎總有些奇怪的聲響。我雖然有些怕,但因為生性好奇,便總是等到午夜後,想看個究竟,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而自從那天唱機出現後,再沒有什麼異常,那兩具屍體則一直浸在這裡,我也再無意處理它們。
“七年前,一個叫做沈衛青的女生幾次於半夜出現在解剖樓里,那樣子有些失魂落魄的。我問她在這裡幹什麼,她就問我,有沒有聽說過‘月光社’?還問我,是不是‘月光社’的死者的屍體都捐獻給了解剖室?他們還在不在?等等怪問題。這使我立刻想起了那台唱機。我斟酌了兩天,是不是要告訴這個女生我的經歷。最大的顧慮是怕一旦告訴她了,她神不守舍的,再把我的話說出去,我會落下個散布封建迷信的名聲。就這麼猶豫了一陣,終於將這唱機的事兒告訴了她。不料,過了一陣後,聽說那姑娘先是進了精神病院,後來又跳了樓,有人說她死了,有人說還活著。
“所以那天小葉你盯著我問‘月光社’,我心裡非常不安,唯恐小葉重蹈沈衛青的覆轍,但又覺得不該隱瞞什麼,儘管我不願輕易散播任何與迷信相關的事。那天,我幾乎下定了決心,如果你再來問我,我就會告訴她我知道的一切。”
歐陽倩忽然驚叫一聲:“小葉子,你怎麼了?”
只見葉馨的身子萎頓下來,虧得歐陽倩眼疾手快地扶住,才沒有摔倒。葉馨此刻頭痛加劇,暈眩難支,仿佛在一個偌大的漩渦中,身不由己地沉浮旋轉,耳中又隱隱傳來了低語“月光”,如針刺著她的鼓膜。她的眼前逐漸失去了光亮,小小的屍庫被無盡的黑暗取代。黑暗中陡然閃起一道白光,一位白衣女子從白光中浮現而出,越走越近,直到葉馨看得真切,那一張碎臉,滴著朱紅的鮮血。
“小葉子,我帶你去醫務室。”歐陽倩扶著葉馨往外走。
“不用了,我只是有點頭暈……也許是太悶熱了……坐坐就好。”葉馨知道,醫務室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
歐陽倩扶著葉馨走到一間教室里,讓她坐了下來,輕聲說:“小葉子,你稍微休息一下,我去問問馮師傅,至少向他要點仁丹或者十滴水,解解你的痛苦。”
等歐陽倩和馮師傅轉回來的時候,葉馨已沒了蹤影。
汪闌珊那天在花園裡突發中風,就被轉到了二附院的心血管內科病房治療。江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離校園有五站路。葉馨乘公交車到了醫院,在門口取了探望病人汪闌珊的牌子,直上住院部八樓心內科病房,趕到她的病床前。汪闌珊此刻緊閉雙目,也不知是在養神還是在熟睡。
葉馨坐在了椅子上,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種種跡象表明,自己的確看見了尋常人無法感知的事物──兩名死者生前的影子。他們想要什麼?更讓她無法相信的是,自己和一個靈魂相愛了,而且愛得很深,縱然已經知道了這荒唐的現實,仍無法全力自拔。
真的很可悲。葉馨的淚水潸然而下。
也很可笑。愚蠢而幼稚。葉馨不用多想,也能預測到今後四年的大學生活里,會有多少人在背後嘲笑自己。
今後四年,還有沒有今後四年?
離6月16日越來越近,而越來越明顯,自己是今年被“選中”的受害者,過去十六年裡,被“選中”的女生無一倖免,自己又有什麼異能,躲過此劫?
希望既然已渺茫,為什麼還坐在這裡,苟延殘喘這屈指可數的幾天?不如去打破這迷信,提前告別這無奈的命運。
天漸漸陰下來,葉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病房的那扇大窗。她忽然覺得,自己能理解蕭燃最後做的決定,當自己無法成為命運的主宰時,當眾多美好都失去時,為何不揮手而去?
她走到窗前,窗下是個供病人散步的小院,幾個病人,有的拄拐,有的坐著輪椅,有的腳步蹣跚,生命似乎都在離他們遠去。
生命也在離我遠去。
葉馨打開了窗,站在了窗台上。
“你有沒有感覺,越是了解得多,離死亡似乎越近?”身後忽然傳來了汪闌珊的聲音。這一句話頓時喚醒了葉馨,她見自己站在八樓的窗台上,憑風而立,隨時有失足的可能,皮膚上立時起了一層細小的疙瘩,連忙跳回病房,快步走到汪闌珊床前,厲聲問道:“你剛才在搞什麼鬼?”
汪闌珊仍躺在床上,因為打著點滴,顯然也沒有太多移動的便利。葉馨心裡一軟,覺得她如此衰老無助,讓人不忍責備。汪闌珊臉上又現出半是無辜、半是憐憫的神情:“我什麼都沒做,我只是在提醒你,你逃不過的。”
“你越是說這些宿命論的調調,我越是不信!”葉馨的聲音又嚴厲起來,“我是來問你,你有沒有去過江京醫科大學的解剖樓底樓?”
“那是怪力亂神的聖地之一,怎麼沒有去過?不過,我真的對那個地方不感興趣,只去過一次,似乎是1981年秋天。”
“告訴我,為什麼?為什麼只有我和你能看見他們,蕭燃和鄭勁松?”
汪闌珊在床上直了直身子,盯著葉馨悲傷和憤怒交集的雙眼,搖頭說:“我不知道,我能看見許多別人看不見的東西,許多醫生都說是幻覺,我想一定就是幻覺。你看到的也是幻覺。所以說,並不是你和我能看見他們,而是你和我自認為能看見他們。”
“我不懂。”
“你很聰明的,怎麼會不懂?我們看到的都是幻象。你說說,幻象是從哪裡來的?”汪闌珊循循善誘。
葉馨一愣,隨即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額頭。
“沒錯,他們或許就在你的腦子裡,或者說,心裡,我並不能肯定,只是我邏輯的猜想,”汪闌珊又躺倒在床上。“這回輪到你告訴我了,他叫什麼名字?”
“我還不敢確定,也許叫蕭燃。”葉馨鼻子又有些酸酸的,他已成為她心頭的一塊病。
“沒關係,名字只是一個符號。”
“可是,為什麼我會把他看成謝遜?為什麼不是別人?”
“你仔細想想,在蕭燃出現之前,你當真對謝遜沒有一點印象嗎?”
葉馨凝神想了想:如果按汪闌珊的理論,該如何解釋?是啊,和三班一起上大課,經常看見兩個男生親密得如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般,女生之間怎麼會對此不評頭論足?通過觀察這一對“情侶”,自己潛意識裡一定已事先存了對謝遜以及厲志揚的印象,甚至聽說過別人提起,雖然早就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但這些信息仍保留在腦海中。
“他在你腦中,知道這個印象的存在,便毫不客氣地利用了謝遜和厲志揚的名字。而謝遜與厲志揚的關係,正平行於蕭燃和鄭勁松之間的感情,簡直天衣無fèng。”汪闌珊繼續分析著。
“因為他們在那裡,你才會把他們同謝遜和厲志揚聯繫在一起,你才會聽到蕭燃的歌聲,你才會在廣播站聽見恐怖的聲音,你才會在解剖樓里看見那技術員老頭被大卸八塊,你才會天天和蕭燃約會,在精神病院的花園裡散步。”
學生證上卻署名了:蕭燃,鄭勁松。
葉馨的頭又開始隱隱作痛,馮師傅說的話在她耳朵里嗡嗡作響,似乎在為她解說著一個縈繞多日的噩夢。
“這兩具屍體是1967年6月16日清晨送到病理解剖樓,公安局將驗屍的差事交給了本校法醫教研室。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多檢驗的,兩人都是墜樓身亡,現場沒有搏鬥跡象,公安局已經做出結論是自殺。確證是墜樓後,兩具屍體就直接轉到了我們解剖教研室,因為兩人在生前都填過遺體捐獻的志願表。我們教研室對每個捐獻來的遺體都有登記。但通常,和遺體相關的資料寥寥,頂多是姓名,有些家屬甚至選擇匿名。可是這兩名死者,卻沒有任何親屬來處理喪事,所以我這裡成了他們的最後歸宿,保留了他們的證件,這是多麼淒涼!”
“您為什麼還保留著他們完整的屍體?”葉馨捂著越來越痛的頭,艱難地問道。
“開始我還存著一線希望,今後能有他們的親屬,來看他們最後一眼,何況當年教學不正常,也不亟需這兩具屍體的標本。只是後來聽說,鄭勁松本來就是孤兒,沒有任何親屬;蕭燃也沒有任何直系家長,只有伯父伯母,一個在服刑,一個兩年前已亡故。後來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準備將這兩具屍體處理成解剖標本,卻發生了一件怪事。
“我一直習慣晚上處理標本,但過去,都是在明亮的燈下幹活。那天午夜,我準備切割蕭燃的屍體,正要下刀時,準備室里的五盞日光燈和一盞超亮的聚光燈同時滅了!與此同時,一曲美妙的音樂響了起來,後來才知道,那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我順著樂聲看去,只見那間標本處理室的地面上,不知什麼時候,多出了一台電唱機,一張唱片正在緩緩轉動,唱機旁還有一摞唱片。我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只見唱機下壓著一張紙,我取來,在走廊路燈下看清,上面寫著:‘華發易凋,冰肌易敗,紅顏易老,鐵骨易折,世間唯音樂不朽。有緣人請收下這個永恆的紀念。’
“我不是個膽小的人,否則也不會從事這個職業這麼久,但那晚,我驚得魂飛天外。從此再也不敢處理這兩具屍體,也從此改了習慣,處理標本只是在黑暗中進行,頂多借一點自然的月光。我更不是個迷信的人,但那晚的事情一出,使我聯想到一個傳說,說是這個解剖實驗室的標本大多來自一個叫‘月光社’的‘特務組織’成員,這些人死得冤屈,所以常鬧鬼,以至於我的師傅臧老自己動手,在樓門口築了一道高高的水泥門檻,明說是防藥液滲漏,其實是用來鎮鬼。後來聽說這個蕭燃,正是‘月光社’的最後一名成員。
“我也因此收下了那個唱機,唱機上刻了個‘蕭’字,我猜應該屬於那個叫蕭燃的學生。聽過那許多唱片後,我從此也成了一名古典音樂愛好者,所以當歐陽同學告訴我‘月光社’的眾多成員其實只是一群古典音樂欣賞者後,心裡不知是什麼樣的滋味。”
“回想起過去這些年裡,總覺得解剖室里有隱隱的不尋常氣氛,具體是什麼,我說不上來,但就是這種若有若無的感覺,讓我總提心弔膽,尤其在午夜過後,似乎總有些奇怪的聲響。我雖然有些怕,但因為生性好奇,便總是等到午夜後,想看個究竟,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而自從那天唱機出現後,再沒有什麼異常,那兩具屍體則一直浸在這裡,我也再無意處理它們。
“七年前,一個叫做沈衛青的女生幾次於半夜出現在解剖樓里,那樣子有些失魂落魄的。我問她在這裡幹什麼,她就問我,有沒有聽說過‘月光社’?還問我,是不是‘月光社’的死者的屍體都捐獻給了解剖室?他們還在不在?等等怪問題。這使我立刻想起了那台唱機。我斟酌了兩天,是不是要告訴這個女生我的經歷。最大的顧慮是怕一旦告訴她了,她神不守舍的,再把我的話說出去,我會落下個散布封建迷信的名聲。就這麼猶豫了一陣,終於將這唱機的事兒告訴了她。不料,過了一陣後,聽說那姑娘先是進了精神病院,後來又跳了樓,有人說她死了,有人說還活著。
“所以那天小葉你盯著我問‘月光社’,我心裡非常不安,唯恐小葉重蹈沈衛青的覆轍,但又覺得不該隱瞞什麼,儘管我不願輕易散播任何與迷信相關的事。那天,我幾乎下定了決心,如果你再來問我,我就會告訴她我知道的一切。”
歐陽倩忽然驚叫一聲:“小葉子,你怎麼了?”
只見葉馨的身子萎頓下來,虧得歐陽倩眼疾手快地扶住,才沒有摔倒。葉馨此刻頭痛加劇,暈眩難支,仿佛在一個偌大的漩渦中,身不由己地沉浮旋轉,耳中又隱隱傳來了低語“月光”,如針刺著她的鼓膜。她的眼前逐漸失去了光亮,小小的屍庫被無盡的黑暗取代。黑暗中陡然閃起一道白光,一位白衣女子從白光中浮現而出,越走越近,直到葉馨看得真切,那一張碎臉,滴著朱紅的鮮血。
“小葉子,我帶你去醫務室。”歐陽倩扶著葉馨往外走。
“不用了,我只是有點頭暈……也許是太悶熱了……坐坐就好。”葉馨知道,醫務室不是解決問題的地方。
歐陽倩扶著葉馨走到一間教室里,讓她坐了下來,輕聲說:“小葉子,你稍微休息一下,我去問問馮師傅,至少向他要點仁丹或者十滴水,解解你的痛苦。”
等歐陽倩和馮師傅轉回來的時候,葉馨已沒了蹤影。
汪闌珊那天在花園裡突發中風,就被轉到了二附院的心血管內科病房治療。江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離校園有五站路。葉馨乘公交車到了醫院,在門口取了探望病人汪闌珊的牌子,直上住院部八樓心內科病房,趕到她的病床前。汪闌珊此刻緊閉雙目,也不知是在養神還是在熟睡。
葉馨坐在了椅子上,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種種跡象表明,自己的確看見了尋常人無法感知的事物──兩名死者生前的影子。他們想要什麼?更讓她無法相信的是,自己和一個靈魂相愛了,而且愛得很深,縱然已經知道了這荒唐的現實,仍無法全力自拔。
真的很可悲。葉馨的淚水潸然而下。
也很可笑。愚蠢而幼稚。葉馨不用多想,也能預測到今後四年的大學生活里,會有多少人在背後嘲笑自己。
今後四年,還有沒有今後四年?
離6月16日越來越近,而越來越明顯,自己是今年被“選中”的受害者,過去十六年裡,被“選中”的女生無一倖免,自己又有什麼異能,躲過此劫?
希望既然已渺茫,為什麼還坐在這裡,苟延殘喘這屈指可數的幾天?不如去打破這迷信,提前告別這無奈的命運。
天漸漸陰下來,葉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病房的那扇大窗。她忽然覺得,自己能理解蕭燃最後做的決定,當自己無法成為命運的主宰時,當眾多美好都失去時,為何不揮手而去?
她走到窗前,窗下是個供病人散步的小院,幾個病人,有的拄拐,有的坐著輪椅,有的腳步蹣跚,生命似乎都在離他們遠去。
生命也在離我遠去。
葉馨打開了窗,站在了窗台上。
“你有沒有感覺,越是了解得多,離死亡似乎越近?”身後忽然傳來了汪闌珊的聲音。這一句話頓時喚醒了葉馨,她見自己站在八樓的窗台上,憑風而立,隨時有失足的可能,皮膚上立時起了一層細小的疙瘩,連忙跳回病房,快步走到汪闌珊床前,厲聲問道:“你剛才在搞什麼鬼?”
汪闌珊仍躺在床上,因為打著點滴,顯然也沒有太多移動的便利。葉馨心裡一軟,覺得她如此衰老無助,讓人不忍責備。汪闌珊臉上又現出半是無辜、半是憐憫的神情:“我什麼都沒做,我只是在提醒你,你逃不過的。”
“你越是說這些宿命論的調調,我越是不信!”葉馨的聲音又嚴厲起來,“我是來問你,你有沒有去過江京醫科大學的解剖樓底樓?”
“那是怪力亂神的聖地之一,怎麼沒有去過?不過,我真的對那個地方不感興趣,只去過一次,似乎是1981年秋天。”
“告訴我,為什麼?為什麼只有我和你能看見他們,蕭燃和鄭勁松?”
汪闌珊在床上直了直身子,盯著葉馨悲傷和憤怒交集的雙眼,搖頭說:“我不知道,我能看見許多別人看不見的東西,許多醫生都說是幻覺,我想一定就是幻覺。你看到的也是幻覺。所以說,並不是你和我能看見他們,而是你和我自認為能看見他們。”
“我不懂。”
“你很聰明的,怎麼會不懂?我們看到的都是幻象。你說說,幻象是從哪裡來的?”汪闌珊循循善誘。
葉馨一愣,隨即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額頭。
“沒錯,他們或許就在你的腦子裡,或者說,心裡,我並不能肯定,只是我邏輯的猜想,”汪闌珊又躺倒在床上。“這回輪到你告訴我了,他叫什麼名字?”
“我還不敢確定,也許叫蕭燃。”葉馨鼻子又有些酸酸的,他已成為她心頭的一塊病。
“沒關係,名字只是一個符號。”
“可是,為什麼我會把他看成謝遜?為什麼不是別人?”
“你仔細想想,在蕭燃出現之前,你當真對謝遜沒有一點印象嗎?”
葉馨凝神想了想:如果按汪闌珊的理論,該如何解釋?是啊,和三班一起上大課,經常看見兩個男生親密得如賈寶玉和林黛玉一般,女生之間怎麼會對此不評頭論足?通過觀察這一對“情侶”,自己潛意識裡一定已事先存了對謝遜以及厲志揚的印象,甚至聽說過別人提起,雖然早就記不得他們的名字,但這些信息仍保留在腦海中。
“他在你腦中,知道這個印象的存在,便毫不客氣地利用了謝遜和厲志揚的名字。而謝遜與厲志揚的關係,正平行於蕭燃和鄭勁松之間的感情,簡直天衣無fèng。”汪闌珊繼續分析著。
“因為他們在那裡,你才會把他們同謝遜和厲志揚聯繫在一起,你才會聽到蕭燃的歌聲,你才會在廣播站聽見恐怖的聲音,你才會在解剖樓里看見那技術員老頭被大卸八塊,你才會天天和蕭燃約會,在精神病院的花園裡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