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瑾妃臉一紅,有些不知所措。

  隆裕有些不自然,往後退了退身子。

  光緒的兩條胳臂像鐵鉗一般鎖住瑾妃的細腰,憋得瑾妃有點喘不過氣來。

  “皇上,你不要這樣……”瑾妃吃力地掙脫著。

  “你不要再跟那老頭子過了,那是一口井啊……”光緒瞪著惶恐的雙眼,哀求著瑾妃。

  李蓮英進來了。

  “快給他餵藥,他的病好厲害。”李蓮英對太監說。

  太監端著藥碗來到床前,顫聲對光緒道:“皇上,奴才服侍您用藥。”

  光緒瞪圓了雙眼,滿是血絲,大聲叫道:“這是毒藥!我不喝,我不能喝!”

  李蓮英催促道:“他病得不輕,快給他灌藥。”

  “啪!”藥碗被光緒碰落,掉在地上,地上起了一簇小火苗。

  “藥里有毒!”尹福叫道。

  是毒藥,眾人見了目瞪口呆。

  ---------------

  東歸喋血記43(2)

  ---------------

  “是誰配的藥?誰投的毒?”隆裕大聲叫道。

  “是那個姓張的御醫。”李蓮英假裝吃驚地說。

  尹福衝進御醫的居室,只見御醫直挺挺吊死在屋樑上,屍身已經冰涼。

  沒有遺囑,也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尹福查驗屍身,在他的後背發現有一個針孔,梅花針!

  尹福想:御醫為何要謀害皇上,他一定是被人買通,在藥中摻毒,那麼他是受誰的指使呢?

  他想到了袁世凱。

  袁世凱向皇太后、皇上告辭,匆匆回天津去了。

  唐昀知道尹福是一個保守的男人,他很愛他的妻子。她正因為愛他,才尊重他的人格,尊重他的所作所為。她想對尹福說:“你對你的妻子是一種感情,對我應該又是一種感情……”

  但她遲遲沒有開口講這句話,她沒有勇氣講這句話。

  門一開,李蓮英又探頭探腦地進來了。

  “今兒是十一月二十四日,火車到保定城後,駐蹕四天,定於二十八日再乘火車回京。”

  唐昀點了點頭,她雖然躺在這樣柔軟的鐵床上,但她知道她是一個木偶。

  一想到這裡,她就感到淒涼、悵然。

  ---------------

  東歸喋血記44(1)

  ---------------

  這天下午,火車進了保定站。只聽洋鼓洋號,喧鬧盈耳。尹福從玻璃窗中往外望,只見一隊新建陸軍,高擎洋槍,肅立正視;領隊的軍官,出刀斜指。再前面是當地的文武官員,紅頂輝煌,油光滿面。

  火車徐徐停下,車門剛好接著月台上鋪的紅地毯。那軍官從地毯旁邊疾趨上車,進門立正,行了個軍禮。

  這軍官身穿黃呢子新式軍服,生得十分魁梧,兩目炯炯發光。

  光緒隨著唐昀下了火車,步上地毯。

  擎槍致敬的隊伍變了隊形,沿著地毯成為縱隊,軍官一聲令下,盡皆跪倒。地毯的另一面是以周馥為首的文武官員,垂手摺腰,站班迎接。

  唐昀問那個軍官:“你叫什麼名字?”

  “卑職段祺瑞。”軍官恭恭敬敬地回答。

  尹福也走下火車,尾隨瑾妃後面,忽然他看到跪拜的士兵中,有個人胳膊一抬……

  尹福見勢不妙,猛地撲向唐昀和光緒,把他們撲倒在地……

  “砰!”就在此時,槍聲響了,子彈打中了尹福的左肩。

  眾人大驚失色,那個叫段祺瑞的軍官拔出手槍,朝刺客連開三槍,刺客倒在血泊之中。

  眾人圍到刺客身邊,原來他是段祺瑞衛兵班的一個士兵。

  “皇太后、皇上受驚了。”軍官淡淡地說著,攙扶著唐昀登上一輛漂亮的轎車,光緒等人也魚貫而上其他轎車。

  李瑞東跑到尹福身邊時,御醫正為他包紮傷口。

  “傷得重不重?”李瑞東著急地問。

  “不重,左肩探破了點皮。”御醫回答。

  行邸布置得十分講究,桌圍椅帔一律用金黃緞子,彩繡五福捧壽的花樣,富麗堂皇,華貴非凡。

  周馥換了衣服,率領屬下參見,行了大禮。

  唐昀厲聲問周馥:“剛才響槍是怎麼回事?”

  周馥搪塞道:“是新軍一個士兵走了火。”

  “胡說!走火?槍口怎麼對著我們?”

  “軍官正在調查。”周馥有點緊張,額上滲出幾滴汗珠。

  唐昀道:“皇駕如在直隸境內出現變故,拿你示問!”

  “是,是,我要保證皇駕的安全。”

  光緒也道:“太后的話聽清了?”

  “聽清了。”

  光緒咬牙切齒地說:“皇駕有個閃失,拿你和袁世凱兩人示問。”說到“袁世凱”三個字時,光緒故意加重了語氣。

  周馥停了一會兒,說道:“皇太后、皇上一定累了,請先更衣休息,周馥馬上過來伺候。”

  中午,有一桌燕菜席送到行邸。唐昀、光緒、隆裕、瑾妃、李蓮英、榮祿、尹福、李瑞東、周馥一同來到坐席。

  唐昀說:“把那個叫段祺瑞的軍官叫來一起吃飯。”

  周馥便派人去叫那個軍官。

  段祺瑞來了,他朝唐昀、光緒叩頭請安,又朝眾人行過禮後,便謙恭地坐到一旁。

  光緒身體仍感不適,吃了一些,由瑾妃攙扶著回屋歇息去了。

  唐昀問周馥:“這一年多,有人提到景仁宮那主兒不?”

  周馥知道她是指珍妃,因為珍妃生前住景仁宮。

  “奴才沒有聽說。”

  “你是不敢說吧?”唐昀的語氣咄咄逼人。

  這種宮闈之事,當然有不少人議論,只是不便上奏,因為所有的議論,都認為慈禧太后做得太狠,而且也不必要,即使珍妃隨扈,她難道就能勸說得光緒皇帝敢於反抗太后,收回大權?

  周馥見她逼問,只得搪塞道:“奴才實在不知道有誰提過這件事,只記得有個翰林填過一首詞,談到這件事。”

  “怎麼說?”

  “是一首《聲聲慢詞》,名為‘落葉’。全詞是:鳴蟄頹砌,吹喋空枝,飄蓬人意相憐。一片離魂,斜陽搖夢成煙;香溝舊題紅處,拼禁花憔翠半年!寒信急,又神宮淒奏,分付哀蟬。終古巢鸞無分,正飛霜金井,拋斷纏綿,起舞迴風,才知恩怨無端。天陰洞庭波闊,夜沉沉流恨湘弦。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

  唐昀聽了,眼淚漣漣。

  周馥道:“聽說有一首香山樂府本的長歌,說聯軍入京,珍主兒不及隨扈,投井殉國,貞烈可風,歿而為神,一定會在冥冥中呵護兩宮。”

  唐昀又問段祺瑞:“你們的洋槍不知練得如何了?”

  段祺瑞道:“別人不敢說,我要開槍,說打他的右眼,決打不著他的左眼。”

  唐昀道:“火藥是我國發明的,可是卻被洋人先偷了去,又造槍又造炮,反過來打我們,真是豈有此理!”

  榮祿眼珠一轉,忽然想出一個絕妙的主意,於是說道:“都說尹福刀槍不入,輕捷如燕,如果用槍打他,不知打得著打不著?”

  尹福聽了這話,知道榮祿想借刀殺人,微微一笑,說道:“我可以試試。”

  隆裕笑道:“尹福,你有幾個腦袋,就說大話要試試。”

  唐昀道:“剛才刺客已經打了他一槍,天下人哪裡有刀槍不入的?當初義和拳說刀槍不入,只是一種希望,是神話。”

  尹福道:“剛才我是為了救皇太后和皇上,沒有想到要躲子彈。”

  榮祿道:“既然尹大俠執意說要試一試,那就讓大家開開眼。”

  ---------------

  東歸喋血記44(2)

  ---------------

  尹福已站了起來,站到一邊。

  段祺瑞有些猶豫。

  榮祿道:“有槍的還能怕沒槍的?”

  “我怕誤傷。”段祺瑞擔心地說。

  尹福道:“打死人算我自作自受。”

  “那就到院裡,這裡屋小人多。”段祺瑞手心出了汗。

  兩個人來到院裡,榮祿等人靠著窗戶往外看。

  尹福站在段祺瑞對面,他們只有十尺之遙。

  段祺瑞抽出了手槍。

  唐昀感到渾身的血液在沸騰,胸口怦怦地亂跳。

  “打吧。”尹福輕鬆地說。

  “砰!”槍響了。

  尹福像兔子一般已竄到段祺瑞背後。

  “真快!”段祺瑞贊道。

  尹福又站到段祺瑞對面。

  “開槍!”

  “砰!砰!砰!”段祺瑞連開三槍。

  尹福又閃到段祺瑞背後。

  段祺瑞笑道:“大內高手勝過新軍快槍,我算是服了。”

  唐昀說道:“好了,不要再開槍了,大家都已經見識過了。”

  晚上,尹福來到唐昀屋裡,唐昀正在看李汝珍著的《鏡花緣》。

  “尹爺,有什麼事嗎?”唐昀放下手中的書。

  尹福坐在她的旁邊,說道:“二十八日上午八點鐘上車,午刻便能到北京城。最近,聯軍殺手黛娜一直沒有動靜,皇駕就要到北京了,我想他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越是到這時,你越要多加小心。”

  唐昀看著尹福,心裡湧起一股感激之情。

  尹福又說:“這幾日我總是心神不安,總預感著要出什麼事情。”

  唐昀說:“你真好,總為我擔心。”

  尹福道:“我是大內的護衛,不為皇太后擔心,還為誰擔心?”

  “去你的,你敢拿我開玩笑!”唐昀笑著捶了他一拳,但拳頭落在尹福肩頭時卻很輕。

  雖然很輕,尹福還是“唉喲”叫了一聲。原來這拳頭碰著了尹福的傷口。

  唐昀猛地醒悟到是碰著了尹福的傷口,急忙問:“傷口還疼嗎?”

  “不疼。”尹福回答。

  “我看看。”

  “有什麼看的?”

  “我是太后,我下的旨你還敢不服從?”

  尹福猶豫了一下,脫掉上衣,露出左肩的槍傷,傷口微微結痂,紫紅紫紅的。

  唐昀看了,心疼地說:“唉,都是為了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