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在這個側舷下面,有三個裝置。”加藤說道,“第一是使用兩輛車連接後推用的重連制動裝置。第二是我剛才說過的行駛中的自動拖鉤裝置。第三,車體復心裝置。”
“這個自動摘鉤裝置,在哪兒控制呢?”
“在司機的助手席那裡,裝有手動式的制動杆。搬動它,自動連接器就會自動打開,在行駛中和列車脫鉤。”加藤說道。
側舷上的自動摘鉤裝置和助手席的制動杆是靠電來聯結的,結構雖然簡單,卻十分可靠。加藤講解道。
“這回,我大體明白了。”龜井小聲地向十津川說道。
“是啊,”
“3月5日夜晚,在上行特快櫻花號上殺死佐佐木由紀的犯人,把屍體搬到最後的車廂,打開中門,從那裡移出去,移到後推機車的側舷。這可能是在車行至瀨野八一帶。機車是在八本松行駛中摘的鉤,所以待日下甦醒過來時,犯人和屍體都已經轉移出去了。”
“問題是,按理說機車司機和助手能發現情況,為什麼不報告警察呢?……”十津川突然停下,看著加藤站長。
“最近,在漱野機務段有沒有辭職的職員?期限在3月5日以後。”
“有兩個人辭職了。”
“他們的名字和經歷?”
“名字我知道,要說經歷,得回到站里查一查。”加藤說著,三人又回到了辦公室。
兩人的姓名:
小高哲夫,30歲,司機。三年前結婚,後協議離婚。
寺田徹,25歲,助手。獨身
“三天前,突然遞上辭職書,令人驚訝。怎麼挽留也沒有用。”加藤遺憾地說。
“理由是什麼?”
“是私人的事。由於關係到個人的秘密,也不好深問。並且,兩個人都是機務段上的人。”
“是不是這兩個人3月5日駕駛後推上行特快櫻花號的EF59型機車?”
“啊,這需要查一下駕駛日誌。是關係到很重要的事情嗎?”
“事情報重要,請查一下。”
“可是,警察先生,那天上行特快櫻花號不是平安正點,到達東京,一分不差嗎?”
“可是,在車內,有一個年輕女人被殺了。”
“這麼說,能跟他倆有牽連?可事情發生在櫻花號上,他們駕駛的是EF59型機車嗎?”
“不是說他們殺了人,只是認為他們或許是共犯。”
“請稍等。”加藤站長到機務段那兒取來了EF59型機車的駕駛日誌,“正象警察先生說的那樣。”加藤的呼吸急促起來,“3月5日,上行櫻花號連接的EF59型輔助機車正是由小高和寺田駕駛的。本來不是他們份內的工作,象是他們主動承擔下來的。”
“他們是3月5日的班嗎?”
“是3月5日的夜班。因為深夜有翻越瀨野八的貨車,所以這裡的機務段,執行三班倒制。二人是從夜裡10點到第二天早晨6點的班。”
“二人的住址和電話號碼,是名簿上記載的嗎?”
“如果沒搬家,就是這。”
“請借用一下電話。”十津川說道。
二人的住處都在市內。十津川向兩處打了電話,都沒有人接。
六
十津川也向廣島警察署打了電話,請求他們幫助尋找小高與寺田。之後。對龜井說道:“我想去八本松看看,”二人又乘上去岡山的普通電車。駛出瀨野站,線路就開始爬坡了。
瀨野八的坡度:千分率為22.5,曲線半徑300米,坡路延長10.6公里。可這些數字只是書面上的記載,十津川想乘電車去八本松實際經歷一下。
用眼睛雖然看不出急坡來,但只掛有6節車廂的電車漸漸吃力了。發動機的呻吟聲,開始變得尖利起來。百十米高的小山,一個個迎面而來,鐵路在山腳下左轉右拐,曲曲彎彎盤旋而上。通過了兩個年深日久的不大的隧洞,可以看見那條從廣島起便和鐵路並行的國營公路,忽隱忽現地伴在旁邊。上坡好象是沒有個盡頭。在通過第4個隧洞時,坡度才緩和了下來。
發動機的聲音,好象是鬆了口氣似地低了下來。電車又突然猛力向前飛馳。終於到了八本松車站,電車停了下來,他們來到站台。
迎面一塊醒目的大標牌:“海拔255米,山陽本線上最高的車站。”
兩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對著那塊標牌拍照。在鐵路迷的眼裡,這裡或許還是個名勝呢。說是山間車站,可規模並不比上行、下行兩個站台差,辦公室也很氣派。車站周圍,面積不大,可也有一條商店街。
十津川從天橋的票口來到外面。從這裡十分清楚地看到八本松的站台和鐵路。在站台前方100米左右,有幾條錯車線。大概推著客車的EF59型機車,就在這一帶摘鉤。返回瀨野機務段的。
“應該是在這裡摘鉤時,犯人和佐佐木由紀的屍體轉移到EF59型的側舷上去的。”龜井一邊透過天橋上的金屬網向下俯視著站內,一邊說。
“櫻花號從廣島夜裡11時23分發車。通過這裡時,按規定是深夜。這樣,駛出站外,行駛中摘鉤,誰也不可能發現。”
“除了駕駛EF69型的司機小高和助手寺田嗎?”
“這個自動摘鉤裝置,在哪兒控制呢?”
“在司機的助手席那裡,裝有手動式的制動杆。搬動它,自動連接器就會自動打開,在行駛中和列車脫鉤。”加藤說道。
側舷上的自動摘鉤裝置和助手席的制動杆是靠電來聯結的,結構雖然簡單,卻十分可靠。加藤講解道。
“這回,我大體明白了。”龜井小聲地向十津川說道。
“是啊,”
“3月5日夜晚,在上行特快櫻花號上殺死佐佐木由紀的犯人,把屍體搬到最後的車廂,打開中門,從那裡移出去,移到後推機車的側舷。這可能是在車行至瀨野八一帶。機車是在八本松行駛中摘的鉤,所以待日下甦醒過來時,犯人和屍體都已經轉移出去了。”
“問題是,按理說機車司機和助手能發現情況,為什麼不報告警察呢?……”十津川突然停下,看著加藤站長。
“最近,在漱野機務段有沒有辭職的職員?期限在3月5日以後。”
“有兩個人辭職了。”
“他們的名字和經歷?”
“名字我知道,要說經歷,得回到站里查一查。”加藤說著,三人又回到了辦公室。
兩人的姓名:
小高哲夫,30歲,司機。三年前結婚,後協議離婚。
寺田徹,25歲,助手。獨身
“三天前,突然遞上辭職書,令人驚訝。怎麼挽留也沒有用。”加藤遺憾地說。
“理由是什麼?”
“是私人的事。由於關係到個人的秘密,也不好深問。並且,兩個人都是機務段上的人。”
“是不是這兩個人3月5日駕駛後推上行特快櫻花號的EF59型機車?”
“啊,這需要查一下駕駛日誌。是關係到很重要的事情嗎?”
“事情報重要,請查一下。”
“可是,警察先生,那天上行特快櫻花號不是平安正點,到達東京,一分不差嗎?”
“可是,在車內,有一個年輕女人被殺了。”
“這麼說,能跟他倆有牽連?可事情發生在櫻花號上,他們駕駛的是EF59型機車嗎?”
“不是說他們殺了人,只是認為他們或許是共犯。”
“請稍等。”加藤站長到機務段那兒取來了EF59型機車的駕駛日誌,“正象警察先生說的那樣。”加藤的呼吸急促起來,“3月5日,上行櫻花號連接的EF59型輔助機車正是由小高和寺田駕駛的。本來不是他們份內的工作,象是他們主動承擔下來的。”
“他們是3月5日的班嗎?”
“是3月5日的夜班。因為深夜有翻越瀨野八的貨車,所以這裡的機務段,執行三班倒制。二人是從夜裡10點到第二天早晨6點的班。”
“二人的住址和電話號碼,是名簿上記載的嗎?”
“如果沒搬家,就是這。”
“請借用一下電話。”十津川說道。
二人的住處都在市內。十津川向兩處打了電話,都沒有人接。
六
十津川也向廣島警察署打了電話,請求他們幫助尋找小高與寺田。之後。對龜井說道:“我想去八本松看看,”二人又乘上去岡山的普通電車。駛出瀨野站,線路就開始爬坡了。
瀨野八的坡度:千分率為22.5,曲線半徑300米,坡路延長10.6公里。可這些數字只是書面上的記載,十津川想乘電車去八本松實際經歷一下。
用眼睛雖然看不出急坡來,但只掛有6節車廂的電車漸漸吃力了。發動機的呻吟聲,開始變得尖利起來。百十米高的小山,一個個迎面而來,鐵路在山腳下左轉右拐,曲曲彎彎盤旋而上。通過了兩個年深日久的不大的隧洞,可以看見那條從廣島起便和鐵路並行的國營公路,忽隱忽現地伴在旁邊。上坡好象是沒有個盡頭。在通過第4個隧洞時,坡度才緩和了下來。
發動機的聲音,好象是鬆了口氣似地低了下來。電車又突然猛力向前飛馳。終於到了八本松車站,電車停了下來,他們來到站台。
迎面一塊醒目的大標牌:“海拔255米,山陽本線上最高的車站。”
兩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正對著那塊標牌拍照。在鐵路迷的眼裡,這裡或許還是個名勝呢。說是山間車站,可規模並不比上行、下行兩個站台差,辦公室也很氣派。車站周圍,面積不大,可也有一條商店街。
十津川從天橋的票口來到外面。從這裡十分清楚地看到八本松的站台和鐵路。在站台前方100米左右,有幾條錯車線。大概推著客車的EF59型機車,就在這一帶摘鉤。返回瀨野機務段的。
“應該是在這裡摘鉤時,犯人和佐佐木由紀的屍體轉移到EF59型的側舷上去的。”龜井一邊透過天橋上的金屬網向下俯視著站內,一邊說。
“櫻花號從廣島夜裡11時23分發車。通過這裡時,按規定是深夜。這樣,駛出站外,行駛中摘鉤,誰也不可能發現。”
“除了駕駛EF69型的司機小高和助手寺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