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他和她在思雲山主峰見面時正是深夜,雙方都想早來些以免讓對方等自己,所以都在凌晨3點多攀上山來。他們各自的飛行車都能輕而易舉地到達山頂,但兩人都不不約而同地把車停在山腳下,徒步走上山來,顯然都想找回過去的感覺。
自從十年前被劃為自然保護區後,思雲山成了這世界上少有的越來越荒涼的地方,昔日的天文台和渡假別墅已成為一片被藤蔓覆蓋的廢墟,他和她就在這星光下的廢墟間相見。他最近還在電視上見過她,所以已熟悉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但今夜沒有月亮,無論怎樣想像,他都覺得面前的她還是34年前那個月光中的少女,她的雙眸映著星光,讓他的心溶化在往昔的感覺中。
她說:「我們先不要談河鼓二好嗎?這幾年我在主持一個研究項目,就是觀測恆星間A類閃爍的傳遞。」
「呵,我一直以為你不敢觸及這個發現,或乾脆把它忘了呢。」
「怎麼會呢?真實的存在就應該去正視,其實就是經典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描述的宇宙,其離奇和怪異已經不可思議了……這幾年的觀測發現,A類閃爍的傳遞是恆星間的一種普遍現象,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顆恆星在發生初始的A類閃爍,周圍的恆星再把這個閃爍傳遞開去,任何一顆恆星都可能成為初始閃爍的產生者或其它恆星閃爍的傳遞者,所以整個星際看起來很像是雨中泛起無數圈漣漪的池塘……怎麼,你並不感到吃驚?」
「我只是感到不解:僅觀測了四顆恆星的閃爍傳遞就用了三十多年,你們怎麼可能……」
「你是個十分聰明的人,應該能想到一個辦法。」
「我想……是不是這樣:尋找一些相互之間相距很近的恆星來觀測,比如兩顆恆星A和B,它們距地球都有一萬光年,但它們之相相距僅5光年,這樣你們就能用5年時間觀察到它們一萬年前的一次閃爍傳遞。」
「你真的是聰明人!銀河系內有上千億顆恆星,可以找到相當數量的這類恆星對。」
他笑了笑,並像34年前一樣,希望她能在夜色中看到自己的笑:
「我給你帶來了一件禮物。」他說著,打開背上山來的一個旅行包,拿出一個很奇怪的東西,足球大小,初看上去像是一團胡亂團起的漁網,對著天空時,透過它的孔隙可以看到斷斷續續的星光。他打開手電,她看到那東西是由無數米粒大小的小球組成的,每個小球都伸出數目不等的幾根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細杆與其它小球相連,構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網架系統。他關上手電,在黑暗中按了一下網架底座上的一個開關,網架中突然充滿了快速移動的光點,令人眼花繚亂,她仿佛在看著一個裝進了幾萬隻熒火蟲的空心玻璃球。再定睛細看,她發現光點最初都是由某一個小球發出,然後向周圍的小球傳遞,每時每刻都有一定比例的小球在發出原始光點,或傳遞別的小球發出的光點,她形象地看到了自己的那個比喻:雨中的池塘。
「這是恆星閃爍傳遞模型嗎?!啊,真美,難道……你已經預見到這一切?!」
「我確實猜測恆星閃爍傳遞是宇宙間的一種普遍現象,當然是僅憑直覺。但這個東西不是恆星閃爍傳遞模型。我們院裡有一個腦科學研究項目,用三維全息分子顯微定位技術,研究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這就是一小部分右腦皮層的神經元信號傳遞模型,當然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
她著迷地盯著這個星光竄動的球體:「這就是意識嗎?」
「是的,正如巨量的0和1的組合產生了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一樣,意識也只是由巨量的簡單連接產生的,這些神經元間的簡單連接聚集到一個巨大的數量,就產生了意識,換句話說,意識,就是超巨量的節點間的信號傳遞。」
他們默默地注視著這個星光燦爛的大腦模型,在他們周圍的宇宙深淵中,飄浮著銀河系的千億顆恆星,和銀河系外的千億個恆星系,在這無數的恆星之間,無數的A類閃爍正在傳遞。
她輕聲說:「天快亮了,我們等著看日出吧。」
於是他們靠著一堵斷牆坐下來,看著放在前面的大腦模型,那閃閃的螢光有一種強烈的催眠作用,她漸漸睡著了。 她逆著一條蒼茫的灰色大河飛行,這是時光之河,她在飛向時間的源頭,群星像寒冷的冰磧漂浮在太空中。她飛得很快,撲動一下雙翅就越過上億年時光。宇宙在縮小,群星在會聚,背景輻she在劇增,百億年過去了,群星的冰磧開始在能量之海中溶化,很快消散為自由的粒子,後來粒子也變為純能。太空開始發光,最初是暗紅色,她仿佛潛行在能量的血海之中;後來光芒急劇增強,由暗紅變成桔黃,再變為剌目的純藍,她似乎在一個巨大的霓虹燈管中飛行,物質粒子已完全溶解於能量之海中。透過這炫目的空間,她看到宇宙的邊界球面如巨掌般收攏,她懸浮在這已收縮到只有一間大廳般大小的宇宙中央,等待著奇點的來臨。終於一切陷入漆黑,她知道已在奇點中了。
一陣寒意襲來,她發現自己站立在廣闊的白色平原上,上面是無限廣闊的黑色虛空。看看腳下,地面是純白色的,覆蓋著一層濕滑的透明膠液。她向前走,來到一條鮮紅的河流邊,河面覆蓋著一層透明的膜,可以看到紅色的河水在膜下涌動。她離開大地飛升而上,看到血河在不遠處分了叉,還有許多條樹枝狀的血河,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河網。再上升,血河細化為白色大地上的血絲,而大地仍是一望無際。她向前飛去,前面出現了一片黑色的海洋,飛到海洋上空時她才發現這海不是黑的,呈黑色是因為它深而完全透明,廣闊海底的山脈歷歷在目,這些水晶狀的山脈呈放she狀由海洋的中心延伸到岸邊……她拚命上升,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才再次向下看,這時整個宇宙已一覽無遺。
這宇宙是一隻靜靜地看著她的巨大的眼睛……
她猛地醒來,額頭濕濕的,不知是汗水還是露水。他沒睡,一直在身邊默默地看著她,他們前面的糙地上,大腦模型已耗完了電池,穿行於其中的星光熄滅了。
在他們上方,星空依舊。
「『他』在想什麼?」她突然問。
「現在嗎?」
「在這34年裡。」
「源於太陽的那次閃爍可能只是一次原始的神經元衝動,這種衝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大部分像蚊子在水塘中點起的微小漣漪,轉瞬即逝,只有傳遍全宇宙的衝動才能成為一次完整的感受。」
「我們耗盡了一生時光,只看到『他』的一次甚至自己都感覺不到的瞬間衝動?」她迷茫地說,仿佛仍在夢中。
「耗盡整個人類文明的壽命,可能也看不到『他』的一次完整的感覺。」
「人生苦短啊。」
「是啊,人生苦短……」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她突然沒頭沒尾地說。
「什麼?」他不解地看著她。
「呵,我是說『他』之外全是虛無,『他』就是一切,還在想,也許還做夢,夢見什麼呢……」
「我們還是別試圖做哲學家吧!」他一揮手像趕走什麼似地說。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從靠著的斷牆上直起身說:「按照現代宇宙學的宇宙暴脹理論,在膨脹的宇宙中,從某一點發出的光線永遠也不可能傳遍宇宙。」
「這就是說,『他』永遠也不可能有一次完整的感覺。」
她兩眼平視著無限遠方,沉默許久,突然問道:「我們有嗎?」
她的這個問題令他陷入對往昔的追憶,這時,思雲山的從林中傳來了第一聲鳥鳴,東方的天際出現了一線晨光。
「我有過。」他很自信地回答。是的,他有過,那是34年前,在這個山峰上的一個寧靜的月夜,一個月光中羽毛般輕盈的身影,一雙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腦中發生了一次閃爍,並很快傳遍了他的整個心靈宇宙,在以後的歲月中,這閃爍一直沒有消失。這個過程更加宏偉壯麗,大腦中所包含的那個宇宙,要比這個星光燦爛的已膨脹了150億年的外部宇宙更為宏大,外部宇宙雖然廣闊,畢竟已被證明是有限的,而思想無限。
東方的天空越來越亮,群星開始隱沒,思雲山露出了剪影般的輪廓,在它高高的主峰上,在那被蔓藤覆蓋的天文台廢墟中,這兩個年近六十的人期待地望著東方,等待著那個光輝燦爛的腦細胞升出地平線。
自從十年前被劃為自然保護區後,思雲山成了這世界上少有的越來越荒涼的地方,昔日的天文台和渡假別墅已成為一片被藤蔓覆蓋的廢墟,他和她就在這星光下的廢墟間相見。他最近還在電視上見過她,所以已熟悉歲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跡,但今夜沒有月亮,無論怎樣想像,他都覺得面前的她還是34年前那個月光中的少女,她的雙眸映著星光,讓他的心溶化在往昔的感覺中。
她說:「我們先不要談河鼓二好嗎?這幾年我在主持一個研究項目,就是觀測恆星間A類閃爍的傳遞。」
「呵,我一直以為你不敢觸及這個發現,或乾脆把它忘了呢。」
「怎麼會呢?真實的存在就應該去正視,其實就是經典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描述的宇宙,其離奇和怪異已經不可思議了……這幾年的觀測發現,A類閃爍的傳遞是恆星間的一種普遍現象,每時每刻都有無數顆恆星在發生初始的A類閃爍,周圍的恆星再把這個閃爍傳遞開去,任何一顆恆星都可能成為初始閃爍的產生者或其它恆星閃爍的傳遞者,所以整個星際看起來很像是雨中泛起無數圈漣漪的池塘……怎麼,你並不感到吃驚?」
「我只是感到不解:僅觀測了四顆恆星的閃爍傳遞就用了三十多年,你們怎麼可能……」
「你是個十分聰明的人,應該能想到一個辦法。」
「我想……是不是這樣:尋找一些相互之間相距很近的恆星來觀測,比如兩顆恆星A和B,它們距地球都有一萬光年,但它們之相相距僅5光年,這樣你們就能用5年時間觀察到它們一萬年前的一次閃爍傳遞。」
「你真的是聰明人!銀河系內有上千億顆恆星,可以找到相當數量的這類恆星對。」
他笑了笑,並像34年前一樣,希望她能在夜色中看到自己的笑:
「我給你帶來了一件禮物。」他說著,打開背上山來的一個旅行包,拿出一個很奇怪的東西,足球大小,初看上去像是一團胡亂團起的漁網,對著天空時,透過它的孔隙可以看到斷斷續續的星光。他打開手電,她看到那東西是由無數米粒大小的小球組成的,每個小球都伸出數目不等的幾根細得幾乎看不見的細杆與其它小球相連,構成了一個極其複雜的網架系統。他關上手電,在黑暗中按了一下網架底座上的一個開關,網架中突然充滿了快速移動的光點,令人眼花繚亂,她仿佛在看著一個裝進了幾萬隻熒火蟲的空心玻璃球。再定睛細看,她發現光點最初都是由某一個小球發出,然後向周圍的小球傳遞,每時每刻都有一定比例的小球在發出原始光點,或傳遞別的小球發出的光點,她形象地看到了自己的那個比喻:雨中的池塘。
「這是恆星閃爍傳遞模型嗎?!啊,真美,難道……你已經預見到這一切?!」
「我確實猜測恆星閃爍傳遞是宇宙間的一種普遍現象,當然是僅憑直覺。但這個東西不是恆星閃爍傳遞模型。我們院裡有一個腦科學研究項目,用三維全息分子顯微定位技術,研究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這就是一小部分右腦皮層的神經元信號傳遞模型,當然只是很小很小一部分。」
她著迷地盯著這個星光竄動的球體:「這就是意識嗎?」
「是的,正如巨量的0和1的組合產生了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一樣,意識也只是由巨量的簡單連接產生的,這些神經元間的簡單連接聚集到一個巨大的數量,就產生了意識,換句話說,意識,就是超巨量的節點間的信號傳遞。」
他們默默地注視著這個星光燦爛的大腦模型,在他們周圍的宇宙深淵中,飄浮著銀河系的千億顆恆星,和銀河系外的千億個恆星系,在這無數的恆星之間,無數的A類閃爍正在傳遞。
她輕聲說:「天快亮了,我們等著看日出吧。」
於是他們靠著一堵斷牆坐下來,看著放在前面的大腦模型,那閃閃的螢光有一種強烈的催眠作用,她漸漸睡著了。 她逆著一條蒼茫的灰色大河飛行,這是時光之河,她在飛向時間的源頭,群星像寒冷的冰磧漂浮在太空中。她飛得很快,撲動一下雙翅就越過上億年時光。宇宙在縮小,群星在會聚,背景輻she在劇增,百億年過去了,群星的冰磧開始在能量之海中溶化,很快消散為自由的粒子,後來粒子也變為純能。太空開始發光,最初是暗紅色,她仿佛潛行在能量的血海之中;後來光芒急劇增強,由暗紅變成桔黃,再變為剌目的純藍,她似乎在一個巨大的霓虹燈管中飛行,物質粒子已完全溶解於能量之海中。透過這炫目的空間,她看到宇宙的邊界球面如巨掌般收攏,她懸浮在這已收縮到只有一間大廳般大小的宇宙中央,等待著奇點的來臨。終於一切陷入漆黑,她知道已在奇點中了。
一陣寒意襲來,她發現自己站立在廣闊的白色平原上,上面是無限廣闊的黑色虛空。看看腳下,地面是純白色的,覆蓋著一層濕滑的透明膠液。她向前走,來到一條鮮紅的河流邊,河面覆蓋著一層透明的膜,可以看到紅色的河水在膜下涌動。她離開大地飛升而上,看到血河在不遠處分了叉,還有許多條樹枝狀的血河,構成了一個複雜的河網。再上升,血河細化為白色大地上的血絲,而大地仍是一望無際。她向前飛去,前面出現了一片黑色的海洋,飛到海洋上空時她才發現這海不是黑的,呈黑色是因為它深而完全透明,廣闊海底的山脈歷歷在目,這些水晶狀的山脈呈放she狀由海洋的中心延伸到岸邊……她拚命上升,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才再次向下看,這時整個宇宙已一覽無遺。
這宇宙是一隻靜靜地看著她的巨大的眼睛……
她猛地醒來,額頭濕濕的,不知是汗水還是露水。他沒睡,一直在身邊默默地看著她,他們前面的糙地上,大腦模型已耗完了電池,穿行於其中的星光熄滅了。
在他們上方,星空依舊。
「『他』在想什麼?」她突然問。
「現在嗎?」
「在這34年裡。」
「源於太陽的那次閃爍可能只是一次原始的神經元衝動,這種衝動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大部分像蚊子在水塘中點起的微小漣漪,轉瞬即逝,只有傳遍全宇宙的衝動才能成為一次完整的感受。」
「我們耗盡了一生時光,只看到『他』的一次甚至自己都感覺不到的瞬間衝動?」她迷茫地說,仿佛仍在夢中。
「耗盡整個人類文明的壽命,可能也看不到『他』的一次完整的感覺。」
「人生苦短啊。」
「是啊,人生苦短……」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她突然沒頭沒尾地說。
「什麼?」他不解地看著她。
「呵,我是說『他』之外全是虛無,『他』就是一切,還在想,也許還做夢,夢見什麼呢……」
「我們還是別試圖做哲學家吧!」他一揮手像趕走什麼似地說。
她突然想起了什麼,從靠著的斷牆上直起身說:「按照現代宇宙學的宇宙暴脹理論,在膨脹的宇宙中,從某一點發出的光線永遠也不可能傳遍宇宙。」
「這就是說,『他』永遠也不可能有一次完整的感覺。」
她兩眼平視著無限遠方,沉默許久,突然問道:「我們有嗎?」
她的這個問題令他陷入對往昔的追憶,這時,思雲山的從林中傳來了第一聲鳥鳴,東方的天際出現了一線晨光。
「我有過。」他很自信地回答。是的,他有過,那是34年前,在這個山峰上的一個寧靜的月夜,一個月光中羽毛般輕盈的身影,一雙仰望星空的少女的眼睛……他的大腦中發生了一次閃爍,並很快傳遍了他的整個心靈宇宙,在以後的歲月中,這閃爍一直沒有消失。這個過程更加宏偉壯麗,大腦中所包含的那個宇宙,要比這個星光燦爛的已膨脹了150億年的外部宇宙更為宏大,外部宇宙雖然廣闊,畢竟已被證明是有限的,而思想無限。
東方的天空越來越亮,群星開始隱沒,思雲山露出了剪影般的輪廓,在它高高的主峰上,在那被蔓藤覆蓋的天文台廢墟中,這兩個年近六十的人期待地望著東方,等待著那個光輝燦爛的腦細胞升出地平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