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又是伊豆。
“下田——培里(註:培里,marthew calbrairh perry,1794~1858,美國軍人,東印度艦隊司令官,於1853年率軍艦進入浦賀,要求當時實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開國。)前來的那個下田港的下田,那裡有一座小丘般的山,被稱作下田富士。聽說它一樣是駿河富士的‘姐姐’、”
“姐姐……富士山是……妹妹嗎?”
為什麼是妹妹?
“對,以一般的感覺來看,將大的視為年長的才是理所當然。可是富士山的祭神就象我剛才說的,是木花咲耶姬,這個木花咲耶姬有著‘妹妹’的屬性。所以富士山以木花咲耶姬為祭神的時候,權宜上需要‘妹妹’。所以到處都冒出了富士山的姐姐。這類傳說,是駿河富士的祭神確定下來以後才出現的吧。一定是的。所以例如說,如果淺間山是姐姐的話,它應該就是石長姬,可是卻沒有這樣的傳說。因為這完全是以駿河富士的祭神為根據而來的傳說。然而……”
多多良的表情變得更加愉快。“下田富士的話,有報告說那裡流傳著石長姬這個專有名詞。我並沒有實地去過,但這個見解也散見於諸多文獻。”
“下田富士……是石長姬的山嗎?”
“是的,我就是想起了這件事。”多多良有些激動地說。“這種情況,與信州傳說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不是駿河富士,而是下田富士。故事的開端是,下田富士——也就是石長姬——她的容貌醜陋。”
“那是什麼樣的故事……?”
“對,石長姬很醜,而妹妹木花咲耶姬很美。石長姬因為遠遠地看到的妹妹實在太美了,強烈地嫉妒她,連妹妹的臉都不願意看見,所以屈起身子,撇過臉去,還把天城山當成屏風擋在自己周圍,藏住自己,好讓妹妹看不見。”
“嫉妒……?”
“對,嫉妒。然而妹妹是個溫柔的女孩,擔心著這樣的姐姐。她為了見姐姐一面,叫著‘姐姐,姐姐’,不斷地拉長身體。下田富士則蜷起背來縮著,不讓妹妹看見。結果駿河富士連天城山都超越,便得那麼樣地雄偉,而下田富士卻卑躬屈膝地縮得小小的——故事是這樣的。”
真討人厭的故事。
“這是與記紀神話無關的當地傳說,不過美醜的設定還是遵照神格的基本路線。石長姬在神話中幾乎看不見她的心理活動,有如記號一般,在這裡卻異常地生動。”
“咦?那麼,石長姬是在下田富士嗎……?”
“沒錯。還有,我記得西伊豆的雲見地方,鳥帽子山的雲見淺間神社這個祠堂也有著相同的傳說……總之,石長姬被祭祀在伊豆的下田,被稱作下田富士的小山山頂的祠堂里。”
——就是那裡。
茜這麼想。
只能將織作家的兩尊神像奉納到駿河富士與下田富士了。這是最適合的做法吧。想念姐姐,結果卻變成高高在上地俯視姐姐的妹妹,與嫉妒妹妹,結果從底下仰望妹妹的姐姐……
多多良有些害臊地問:“是否幫上一點忙了?”茜答道:“您幫了我大忙。”在這種問題上,多多良作為中禪寺的代理,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人選。多多良說“那太好了”,“咕咕咕”的高聲笑了。
茜說想贈禮致謝,但多多良堅決婉拒,茜沒辦法,便付了帳單,離開了。多多良一定又再次思考起歐托羅悉的事。付帳單時,茜好幾次回頭向他點頭致意,但大陸專門的妖怪研究家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只是瞪著半空中,不斷地動著鋼筆。
茜離開店裡。
風好強。
多多良的話很有意思,茜大有斬獲,心情卻不怎麼開朗。茜幻想著,如果能夠二十四小時思考著其他的事——不管是妖怪的起源還是神社的歷史,什麼都好——總之想著那些事情,成天活在思索的大海當中的話,那該有多麼愉快。
這是一種逃避現實嗎?
只是她想要背離現實,逃進觀念迷宮中的逃避願望的顯露嗎?
——有什麼差別嗎?
現實不也是被當成一種觀念來認識嗎?
——然而……
茜為了與腥臭無價值的現實化身對峙,一路前往目黑。不期然地,似乎可以趕上約定的時間。茜原本打算如果談話延長就直接爽約,而且她也希望能夠延長,然而事與願違。
強風毫不留情地吹亂了茜沒有束起的黑髮。
步下寬闊平緩的坡道,走進人影稀疏的寬闊巷子。彎進十字路口左邊,應該可以看見一棟大宅子。
茜看到宅第了。
路照著地圖畫的建造。
當然,這種想法是本末倒置。先有道路,才畫地圖,所以兩者相符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對茜來說,是現有地圖,換言之,是先行提供的資訊讓實際體驗淪為了預定調和的再體驗。
實地見聞與思索。現實與觀念。經驗性的事物與非經驗性的事物。
如果肉體與精神密不可分,那麼這些不也是密不可分嗎?
想要控制無法控制的領域,這樣的欲望來自於再也無法控制原本可以控制的領域的恐懼。所以人會在不規則的大地上,按部就班地刻畫道路。這樣還不滿足,甚至要記錄在地圖上。所謂都市,就是具現化的觀念。
所以,茜站在觀念當中。
但是,名為觀念的天使在獲得實體的階段,就已經捨棄它身為觀念的純潔了,所以會徐徐地被現實的惡魔侵蝕。不,在具象化的階段,它已經完全是披著天使外皮的惡魔了。人人都知道這一點,明明知道卻重蹈覆轍。一次又一次陷入不安,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轍。
有如打地鼠般的無限反覆之中,真的存在著幸福嗎?——織作茜心想。
她照著地圖前進。
來到門前。
猶豫。
門自行開啟。
津村站在那裡。
“歡迎光臨,老爺正在等您……”
大得荒謬的玄關。
這是羽田隆三位在目黑的別邸。
女傭說“歡迎光臨”,深深地鞠躬,請她換穿拖鞋。
這棟屋子一定曾經在空襲中燒毀過。現在的建築物似乎是戰後改建的,新得形同剛落成。
房間的裝飾十分怪誕,陳設了許多品味低俗的裝飾品。茜的家也是名門望族,所以看慣了古董類,但這裡的古董卻非侘也非寂(註:侘與寂皆為日本的美意詞,皆有古色古香,閒寂的風趣之意。),但也不是雅(註:指高貴,風雅的宮廷風格。),毋寧說是毒。
艷毒的色彩中央,皺巴巴的老人笑著。
“歡迎歡迎,我等你很久了。”
“這次……承蒙您多方關照了。”
“怎麼這麼客套呢?我們不是叔公和侄孫女嗎?如果你真心這麼想,我可要真心關照你嘍?還是你願意關照我?”
“下田——培里(註:培里,marthew calbrairh perry,1794~1858,美國軍人,東印度艦隊司令官,於1853年率軍艦進入浦賀,要求當時實行鎖國政策的日本開國。)前來的那個下田港的下田,那裡有一座小丘般的山,被稱作下田富士。聽說它一樣是駿河富士的‘姐姐’、”
“姐姐……富士山是……妹妹嗎?”
為什麼是妹妹?
“對,以一般的感覺來看,將大的視為年長的才是理所當然。可是富士山的祭神就象我剛才說的,是木花咲耶姬,這個木花咲耶姬有著‘妹妹’的屬性。所以富士山以木花咲耶姬為祭神的時候,權宜上需要‘妹妹’。所以到處都冒出了富士山的姐姐。這類傳說,是駿河富士的祭神確定下來以後才出現的吧。一定是的。所以例如說,如果淺間山是姐姐的話,它應該就是石長姬,可是卻沒有這樣的傳說。因為這完全是以駿河富士的祭神為根據而來的傳說。然而……”
多多良的表情變得更加愉快。“下田富士的話,有報告說那裡流傳著石長姬這個專有名詞。我並沒有實地去過,但這個見解也散見於諸多文獻。”
“下田富士……是石長姬的山嗎?”
“是的,我就是想起了這件事。”多多良有些激動地說。“這種情況,與信州傳說不同的是,故事的主角不是駿河富士,而是下田富士。故事的開端是,下田富士——也就是石長姬——她的容貌醜陋。”
“那是什麼樣的故事……?”
“對,石長姬很醜,而妹妹木花咲耶姬很美。石長姬因為遠遠地看到的妹妹實在太美了,強烈地嫉妒她,連妹妹的臉都不願意看見,所以屈起身子,撇過臉去,還把天城山當成屏風擋在自己周圍,藏住自己,好讓妹妹看不見。”
“嫉妒……?”
“對,嫉妒。然而妹妹是個溫柔的女孩,擔心著這樣的姐姐。她為了見姐姐一面,叫著‘姐姐,姐姐’,不斷地拉長身體。下田富士則蜷起背來縮著,不讓妹妹看見。結果駿河富士連天城山都超越,便得那麼樣地雄偉,而下田富士卻卑躬屈膝地縮得小小的——故事是這樣的。”
真討人厭的故事。
“這是與記紀神話無關的當地傳說,不過美醜的設定還是遵照神格的基本路線。石長姬在神話中幾乎看不見她的心理活動,有如記號一般,在這裡卻異常地生動。”
“咦?那麼,石長姬是在下田富士嗎……?”
“沒錯。還有,我記得西伊豆的雲見地方,鳥帽子山的雲見淺間神社這個祠堂也有著相同的傳說……總之,石長姬被祭祀在伊豆的下田,被稱作下田富士的小山山頂的祠堂里。”
——就是那裡。
茜這麼想。
只能將織作家的兩尊神像奉納到駿河富士與下田富士了。這是最適合的做法吧。想念姐姐,結果卻變成高高在上地俯視姐姐的妹妹,與嫉妒妹妹,結果從底下仰望妹妹的姐姐……
多多良有些害臊地問:“是否幫上一點忙了?”茜答道:“您幫了我大忙。”在這種問題上,多多良作為中禪寺的代理,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人選。多多良說“那太好了”,“咕咕咕”的高聲笑了。
茜說想贈禮致謝,但多多良堅決婉拒,茜沒辦法,便付了帳單,離開了。多多良一定又再次思考起歐托羅悉的事。付帳單時,茜好幾次回頭向他點頭致意,但大陸專門的妖怪研究家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只是瞪著半空中,不斷地動著鋼筆。
茜離開店裡。
風好強。
多多良的話很有意思,茜大有斬獲,心情卻不怎麼開朗。茜幻想著,如果能夠二十四小時思考著其他的事——不管是妖怪的起源還是神社的歷史,什麼都好——總之想著那些事情,成天活在思索的大海當中的話,那該有多麼愉快。
這是一種逃避現實嗎?
只是她想要背離現實,逃進觀念迷宮中的逃避願望的顯露嗎?
——有什麼差別嗎?
現實不也是被當成一種觀念來認識嗎?
——然而……
茜為了與腥臭無價值的現實化身對峙,一路前往目黑。不期然地,似乎可以趕上約定的時間。茜原本打算如果談話延長就直接爽約,而且她也希望能夠延長,然而事與願違。
強風毫不留情地吹亂了茜沒有束起的黑髮。
步下寬闊平緩的坡道,走進人影稀疏的寬闊巷子。彎進十字路口左邊,應該可以看見一棟大宅子。
茜看到宅第了。
路照著地圖畫的建造。
當然,這種想法是本末倒置。先有道路,才畫地圖,所以兩者相符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對茜來說,是現有地圖,換言之,是先行提供的資訊讓實際體驗淪為了預定調和的再體驗。
實地見聞與思索。現實與觀念。經驗性的事物與非經驗性的事物。
如果肉體與精神密不可分,那麼這些不也是密不可分嗎?
想要控制無法控制的領域,這樣的欲望來自於再也無法控制原本可以控制的領域的恐懼。所以人會在不規則的大地上,按部就班地刻畫道路。這樣還不滿足,甚至要記錄在地圖上。所謂都市,就是具現化的觀念。
所以,茜站在觀念當中。
但是,名為觀念的天使在獲得實體的階段,就已經捨棄它身為觀念的純潔了,所以會徐徐地被現實的惡魔侵蝕。不,在具象化的階段,它已經完全是披著天使外皮的惡魔了。人人都知道這一點,明明知道卻重蹈覆轍。一次又一次陷入不安,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轍。
有如打地鼠般的無限反覆之中,真的存在著幸福嗎?——織作茜心想。
她照著地圖前進。
來到門前。
猶豫。
門自行開啟。
津村站在那裡。
“歡迎光臨,老爺正在等您……”
大得荒謬的玄關。
這是羽田隆三位在目黑的別邸。
女傭說“歡迎光臨”,深深地鞠躬,請她換穿拖鞋。
這棟屋子一定曾經在空襲中燒毀過。現在的建築物似乎是戰後改建的,新得形同剛落成。
房間的裝飾十分怪誕,陳設了許多品味低俗的裝飾品。茜的家也是名門望族,所以看慣了古董類,但這裡的古董卻非侘也非寂(註:侘與寂皆為日本的美意詞,皆有古色古香,閒寂的風趣之意。),但也不是雅(註:指高貴,風雅的宮廷風格。),毋寧說是毒。
艷毒的色彩中央,皺巴巴的老人笑著。
“歡迎歡迎,我等你很久了。”
“這次……承蒙您多方關照了。”
“怎麼這麼客套呢?我們不是叔公和侄孫女嗎?如果你真心這麼想,我可要真心關照你嘍?還是你願意關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