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那種東西平常能借嗎?」
「不,這是有例子的,沼上。」老師一臉精通內情的表情,「大正時代好像有人拿借來的即身佛四處巡迴展出呢。我千葉的朋友說,以前還巡迴到小學展出呢。」
「巡迴展出……木乃伊?」
「對,我朋友的父親說他親眼看過,所以是事實。木乃伊呢,就像勞軍那樣巡迴過來,說是特別開龕。」
什麼勞軍……又不是藝人。
「可是這是事實啊。」老師說。
富與巳點點頭:
「好像是呢。似乎有相當多的即身佛被拿了出來。剛才老師提到的奧州貨好像流行一時……噯,要是江湖巡迴藝人跑來說要借,姑丈絕對會拒絕,但拜託要借的是個和尚,又是同門同宗,而且更是叔公、大師父優門海大師的師弟孫子嘛。借的理由又好像是想要治好自己村子的病人什麼的。」
「他借出去了嗎?」
「借出去了。就是這一步錯了。當時好像是大正六年還是七年吧。姑丈取出秘佛,照了這張照片做為替身,拿它當代理來祭祀。因為秘佛不在的期間,還是會有信徒過來嘛。聽說是以一個月為期限,把上人借給了那個和尚。」
出借即身佛。
這真的會靈驗嗎?
「一個月過後,姑丈收到了信。」富與巳說。
「信啊……」
「對。我也看了那封信,現在還保留著。信上寫著,因為上人實在太靈驗了,鄰村也希望能夠暫借,請務必也借給鄰村寺院。」
「哪有這麼剛好的事。」老師說。
「因為是騙人的嘛。」富與巳說。
「是、是騙人的嗎?」
「騙人的。那傢伙是個花和尚,是詐欺師啊。他說的那座寺院也是,調查之後,才發現老早就廢寺了,那個人似乎居無定所,就此音訊全無。不管再怎麼等,上人都沒有回來。不久後,信徒和檀家開始抱怨了:你把我們村子的即身佛上人借給誰了?事情鬧了開來。可是那個混帳和尚下落不明。然後接近大正末期的時候,一個檀家去了茨城。」
「去做什麼?」
「我怎麼知道?大概是有什麼事吧。那個人……說他在茨城看到了。看到上人。」
「原來上人去了茨城啊?」
一副上人是自個兒跑去的口氣。
「那個檀家跑來向姑丈報告,說咱們村子尊貴的上人竟然被擺在見世物小屋裡。姑丈聽了血管都快爆炸了——據姑母說,姑丈氣得幾乎是怒髮衝冠呢。」
「他不是剃光頭了嗎?」老師說。有夠無聊的感想。
「所以說幾乎嘛。姑丈火急趕到茨城,可是……」
「已經不在了嗎?」
「不在了。」富與巳答道。
那種人總是溜得特別快。
「姑丈調查之後,發現那個展覽以珍奇奧州博覽會為名目,在茨城展覽過三次了。有大熊的標本、大鼬的毛皮等等,搜集些有的沒有的東西展示,最大的噱頭就是固佛。那個和尚是比巡迴表演師更惡質的覽會屋啊。」
「覽會屋?」
「是博覽會的覽會吧。」老師說,「我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聽說明治到大正時期有這樣一種——唔,也算是一種江湖藝人吧,是一群相當可疑的傢伙。他們帶著古怪的東西巡迴全國,號稱博覽會,在小屋舉辦怪奇展覽。也就是博覽會屋,簡稱覽會屋。」
「這……」
怎麼說,我有種古怪的心情。
拼命修行——雖然我不懂修行為何,但總之是主動餓死,所以確實是拼上了性命——然後不管怎麼樣,總是有許多人因此受到救濟。
即身佛身上背負著一種讓人難以想像的時間、勞力與情感。
然而,
它卻被拿來跟熊與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一起四處展覽。
暴露在與它毫無關係的人們好奇的視線中。
即身佛本身是屍體,不管被怎麼對待,當然都不痛不癢,但它身上所背負的各種事物,究竟會變得如何?
「怎麼會這樣?」我問。
「就是啊。噯,姑丈追上去尋找,卻找不到,氣得血壓飄高病倒,腦溢血死掉了。後來三十幾年,這個優門海上人一直下落不明。」
「原來如此,不是木乃伊自個兒拔腿溜走啊。」
老師說道,「嘰嘰嘰」地尖聲怪笑。真白痴。
「那你剛才是……」
我一問,富與巳便答道:
「所以啊,我聽說有即身佛展示,心想搞不好是優門海上人。我也算是關係人嘛。所以我先前曾經來看過一次。」
「什麼,今天是第二次了?」老師生氣地說。我覺得這沒什麼好生氣的。「那種地方你竟然去了兩次?」
「是啊,真不好意思哪。然後我覺得實在很像,便連絡秋田,請他們寄來這張照片。干板好像在戰爭的時候弄丟了,不過姑丈為了尋找上人,多洗了幾張,現在只剩下一張。」
所以才會熱心地比對啊。
「結果不是呢。」老師說,「雖然像,可是手是反的。用不著比對,也一目了然啦。都變成木乃伊了,姿勢不可能再變來變去啦。真遺憾吶。
「可是啊,」富與巳直盯著照片看,「很可疑呢。」
「不,沒有懷疑的餘地啦。」老師強硬地說,「又不是傀儡人偶,姿勢變不了的啦。再說既然都在千葉、茨城那麼多地方到處展覽,我看覽會屋手裡的木乃伊其實應該不少吧。噯,木乃伊的長相每個都半斤八兩,看起來像是當然的吶。」
「唔,或許吧。留在寺院、現在仍然受人祭祀的木乃伊數量或許還更少呢。不過啊……」
富與巳不是向老師,而是向我出示照片。
「從這張照片看不太出來,不過優門海上人……右小腿上有一道刀疤。」
「刀疤?」
我接過照片觀察。可是看不出類似傷疤的痕跡。
「位置不太好,是在下側。坐禪的姿勢很難看出來。據說那道傷是上人還是個莽漢農民的時候,和無賴之徒互砍留下的。姑丈說那可以拿來做為識別的印記,還畫了這樣一張圖呢。」
富與巳從胸袋取出一張折得小小的紙。好像是和紙。
「喏,這是姑丈生前靠著記憶畫下的優門海上人腳上的傷疤示意圖。」
是一張毛筆畫。
膝蓋旁邊到腳踝附近,畫了一條く字型的彎曲黑線。
「這傷滿深呢。」
「好像很深。然後呢……剛才的衛生展覽會的……」
「周門海上人。」
「對,那個周門海上人的右小腿上,也有一道疑似刀疤的痕跡呢。」
「有嗎?」
老師斜著眼睛瞪著我問。
連看得那麼專心的老師都沒看出來的話,我更不可能知道了。說起來,從我站的位置,根本看不見右腳的下側。
因為有個大肚子擋在那裡。
「有啦。」富與巳拿他的丹鳳眼瞪了老師一眼,「看起來跟圖示一模一樣。這麼一想,我就在意得不得了,所以才特地要親戚寄照片過來,像這樣跑來比對。但照片很晚才送到,勉強是趕上展覽最後一天了。」
「不,這是有例子的,沼上。」老師一臉精通內情的表情,「大正時代好像有人拿借來的即身佛四處巡迴展出呢。我千葉的朋友說,以前還巡迴到小學展出呢。」
「巡迴展出……木乃伊?」
「對,我朋友的父親說他親眼看過,所以是事實。木乃伊呢,就像勞軍那樣巡迴過來,說是特別開龕。」
什麼勞軍……又不是藝人。
「可是這是事實啊。」老師說。
富與巳點點頭:
「好像是呢。似乎有相當多的即身佛被拿了出來。剛才老師提到的奧州貨好像流行一時……噯,要是江湖巡迴藝人跑來說要借,姑丈絕對會拒絕,但拜託要借的是個和尚,又是同門同宗,而且更是叔公、大師父優門海大師的師弟孫子嘛。借的理由又好像是想要治好自己村子的病人什麼的。」
「他借出去了嗎?」
「借出去了。就是這一步錯了。當時好像是大正六年還是七年吧。姑丈取出秘佛,照了這張照片做為替身,拿它當代理來祭祀。因為秘佛不在的期間,還是會有信徒過來嘛。聽說是以一個月為期限,把上人借給了那個和尚。」
出借即身佛。
這真的會靈驗嗎?
「一個月過後,姑丈收到了信。」富與巳說。
「信啊……」
「對。我也看了那封信,現在還保留著。信上寫著,因為上人實在太靈驗了,鄰村也希望能夠暫借,請務必也借給鄰村寺院。」
「哪有這麼剛好的事。」老師說。
「因為是騙人的嘛。」富與巳說。
「是、是騙人的嗎?」
「騙人的。那傢伙是個花和尚,是詐欺師啊。他說的那座寺院也是,調查之後,才發現老早就廢寺了,那個人似乎居無定所,就此音訊全無。不管再怎麼等,上人都沒有回來。不久後,信徒和檀家開始抱怨了:你把我們村子的即身佛上人借給誰了?事情鬧了開來。可是那個混帳和尚下落不明。然後接近大正末期的時候,一個檀家去了茨城。」
「去做什麼?」
「我怎麼知道?大概是有什麼事吧。那個人……說他在茨城看到了。看到上人。」
「原來上人去了茨城啊?」
一副上人是自個兒跑去的口氣。
「那個檀家跑來向姑丈報告,說咱們村子尊貴的上人竟然被擺在見世物小屋裡。姑丈聽了血管都快爆炸了——據姑母說,姑丈氣得幾乎是怒髮衝冠呢。」
「他不是剃光頭了嗎?」老師說。有夠無聊的感想。
「所以說幾乎嘛。姑丈火急趕到茨城,可是……」
「已經不在了嗎?」
「不在了。」富與巳答道。
那種人總是溜得特別快。
「姑丈調查之後,發現那個展覽以珍奇奧州博覽會為名目,在茨城展覽過三次了。有大熊的標本、大鼬的毛皮等等,搜集些有的沒有的東西展示,最大的噱頭就是固佛。那個和尚是比巡迴表演師更惡質的覽會屋啊。」
「覽會屋?」
「是博覽會的覽會吧。」老師說,「我不曉得現在還有沒有,聽說明治到大正時期有這樣一種——唔,也算是一種江湖藝人吧,是一群相當可疑的傢伙。他們帶著古怪的東西巡迴全國,號稱博覽會,在小屋舉辦怪奇展覽。也就是博覽會屋,簡稱覽會屋。」
「這……」
怎麼說,我有種古怪的心情。
拼命修行——雖然我不懂修行為何,但總之是主動餓死,所以確實是拼上了性命——然後不管怎麼樣,總是有許多人因此受到救濟。
即身佛身上背負著一種讓人難以想像的時間、勞力與情感。
然而,
它卻被拿來跟熊與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一起四處展覽。
暴露在與它毫無關係的人們好奇的視線中。
即身佛本身是屍體,不管被怎麼對待,當然都不痛不癢,但它身上所背負的各種事物,究竟會變得如何?
「怎麼會這樣?」我問。
「就是啊。噯,姑丈追上去尋找,卻找不到,氣得血壓飄高病倒,腦溢血死掉了。後來三十幾年,這個優門海上人一直下落不明。」
「原來如此,不是木乃伊自個兒拔腿溜走啊。」
老師說道,「嘰嘰嘰」地尖聲怪笑。真白痴。
「那你剛才是……」
我一問,富與巳便答道:
「所以啊,我聽說有即身佛展示,心想搞不好是優門海上人。我也算是關係人嘛。所以我先前曾經來看過一次。」
「什麼,今天是第二次了?」老師生氣地說。我覺得這沒什麼好生氣的。「那種地方你竟然去了兩次?」
「是啊,真不好意思哪。然後我覺得實在很像,便連絡秋田,請他們寄來這張照片。干板好像在戰爭的時候弄丟了,不過姑丈為了尋找上人,多洗了幾張,現在只剩下一張。」
所以才會熱心地比對啊。
「結果不是呢。」老師說,「雖然像,可是手是反的。用不著比對,也一目了然啦。都變成木乃伊了,姿勢不可能再變來變去啦。真遺憾吶。
「可是啊,」富與巳直盯著照片看,「很可疑呢。」
「不,沒有懷疑的餘地啦。」老師強硬地說,「又不是傀儡人偶,姿勢變不了的啦。再說既然都在千葉、茨城那麼多地方到處展覽,我看覽會屋手裡的木乃伊其實應該不少吧。噯,木乃伊的長相每個都半斤八兩,看起來像是當然的吶。」
「唔,或許吧。留在寺院、現在仍然受人祭祀的木乃伊數量或許還更少呢。不過啊……」
富與巳不是向老師,而是向我出示照片。
「從這張照片看不太出來,不過優門海上人……右小腿上有一道刀疤。」
「刀疤?」
我接過照片觀察。可是看不出類似傷疤的痕跡。
「位置不太好,是在下側。坐禪的姿勢很難看出來。據說那道傷是上人還是個莽漢農民的時候,和無賴之徒互砍留下的。姑丈說那可以拿來做為識別的印記,還畫了這樣一張圖呢。」
富與巳從胸袋取出一張折得小小的紙。好像是和紙。
「喏,這是姑丈生前靠著記憶畫下的優門海上人腳上的傷疤示意圖。」
是一張毛筆畫。
膝蓋旁邊到腳踝附近,畫了一條く字型的彎曲黑線。
「這傷滿深呢。」
「好像很深。然後呢……剛才的衛生展覽會的……」
「周門海上人。」
「對,那個周門海上人的右小腿上,也有一道疑似刀疤的痕跡呢。」
「有嗎?」
老師斜著眼睛瞪著我問。
連看得那麼專心的老師都沒看出來的話,我更不可能知道了。說起來,從我站的位置,根本看不見右腳的下側。
因為有個大肚子擋在那裡。
「有啦。」富與巳拿他的丹鳳眼瞪了老師一眼,「看起來跟圖示一模一樣。這麼一想,我就在意得不得了,所以才特地要親戚寄照片過來,像這樣跑來比對。但照片很晚才送到,勉強是趕上展覽最後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