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喂,你不管什麼時候都要順便損人一兩句才甘心嗎?」

  「這不是損人,是事實。噯,這種事不重要,布施山人好像很快就將一般的貨色搜集到手了,這次開始指定書名找起來了。他發出布告,說想要一本叫做《江戶/流行/料理通》的豪華本。哦,這是以出版京傳、馬琴、一九※等人氣作家的讀本※為中心的和泉屋,把江戶首屈一指的料理屋八百善的……」

  (※指山東京傳(一七六一~一八一六)、曲亭馬琴(一七六七~一八四八)、十返舍一九(一七六五~一八三一),皆為江戶時代的著名通俗作家。)

  (※江戶中後期流行的小說形式,附有插圖。)

  「那種事才叫無關緊要,京極堂。」關口怫然不悅。

  「好啦。總之,他也大手筆收購這類相當稀奇的珍本,在我們業界造成了一點話題。然而,有一天……我聽到消息說布施山人在找《典座教訓》和《赴粥飯法》。這雖然是料理書,但不是江戶時期的料理指南書,反倒該說是禪書。任務轉到我這兒來了。」

  「這怎麼了嗎?」

  「對方說是委託人非常想要,無論如何都想弄到手,可是這事怎麼想都很奇怪。因為藥石茶寮是禪寺,布施山人可是禪僧。《典座教訓》和《赴粥飯法》都是道元禪師的著作喔。」

  「所以說……這怎麼了?」

  「如果布施山人是亮順和尚,沒讀過這兩本書,就太說不過去了,這可是自己的宗派的開山祖師所寫的著作。以其他宗教的說法來說,就相當於聖經。而且亮順和尚曾經製作精進料理招待鄰近居民,表示他從以前就對料理有興趣,對吧?若要思考禪與飲食、禪中的飲食時,這兩本文獻可是基礎中的基礎。布施山人會讀《四季漬物鹽嘉言》、《料理伊呂波庖丁》,事到如今卻在找這兩本書,太莫名其妙了。」

  「也有可能是以前讀過,但手邊沒有。或許他想要重讀一遍。」

  「這不可能。」中禪寺說,「這兩本書當然沒有原書,不過有抄本,也出了鉛字本,應該是比較容易弄到手的書才對。儘管如此,布施山人卻好像以為它們是什麼不得了的珍本。同一個宗派,不應該不知道那兩本書。而且,對方在電話中是說要找《Tenza Kyokun》。」

  「弄錯讀音嗎?」

  「對,沒有禪僧會把典座讀成tenza的。我本來以為是仲介的人搞錯讀音了,但對方說布施山人的確是這麼說的。我心想難道是別本書,所以直接打電話詢問。接電話的是一個自稱亮澤的人,他確實把典座念成tenza。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亮澤和尚是與常信和尚一起修行的師兄弟,以為對方是個沒有禪學知識的料理人,便告訴他正確的讀音時tenzo。然而……」

  「事後發現亮澤和尚應該是個認真向學的禪僧……」益田沉思下去,「所以中禪寺先生才會……認為那是別人?」

  「沒錯。既然是別人,那就是被冒充了。若是被冒充,那又是為什麼……?前些日子我從榎木津那裡聽說了美術品竊盜集團的事,的確就像關口說的,一開始我並沒有把它們聯想在一起。可是呢,關鍵……就是山颪。」

  「山颪……怎麼會是關鍵?」

  「就是……山颪為什麼會遭竊?」

  沒錯,那種東西實在不可能賣得掉。

  「山颪具有山颪以外的價值——例如能夠換成錢——的地方,大概就只有藥石茶寮了。」中禪寺這麼說。

  「山颪要怎麼樣才能變成錢?」

  「藥石茶寮不是有藥膳料理嗎?」

  「那是他們的招牌料理。」益田答道,「姑且不論贓物這回事,這種藥膳在一部分有錢人當中好像非常受歡迎,對各種症狀都有效用。只要事前連絡自己的症狀或想改善的部分,就可以設計特製菜色……」

  「這流行嗎?」

  「或者說,正確地說,藥石茶寮就是因為這種藥膳料理才開始出名的。噯,大部分好像都是精氣滋養料理、回春膳之類的,都是期待它對下半身的效果。不過原本只有會員才知道的藥石茶寮會突然受到矚目,成為檯面上的話題,應該就是推出這種藥膳宴的緣故……」

  「原來如此。」中禪寺頻頻點頭,「換言之……他們也努力讓料亭的生意上軌道嗎?時代也變了,好好經營檯面上的生意,辦起事來也比較容易嗎?」

  「喂,等一下啊,京極堂……」關口的額頭擠出皺紋,垂下眉角,「山颪……該不會是要煮來吃吧……?」

  「呵呵呵。」中禪寺笑了,「山颪這樣的食材,可不是能輕易到手的。所以……他們才忍不住用偷的吧。」

  「真、真的是要吃的嗎?」

  「喂,京極堂,我可沒聽說過有人吃山颪啊,它也不像能吃啊。」

  「是啊……」

  中禪寺身子一仰,從背後的壁寵拿起一冊捲軸,在矮桌上攤開。

  「這……這是……」

  「對,這是上回的伊豆騷動後,我從光保先生那裡買來的,畫有妖怪的繪卷。這上頭……看,有山颪吧……?」

  除了睡著的一個人以外,所有的人都看了過去。

  上面畫了一個渾身是刺的怪物般圖案。

  那與其說是山颪,更像是河豚的一種——千根刺※。

  (※日文中河豚的另一種說法。)

  「這是妖怪的一種,這不能吃。」中禪寺說。

  「這不是廢話嗎?」

  「可是另一方面,《和漢三才圖會》引用《本草綱目》這麼說:豪豬居於深山,多成群為害作物。形似豬,後頸至背有棘鬃。長近一尺,粗有如箸。另,棘亦肖似笄及帽簪,根白而尾黑。一怒即激動,棘鬃射人如箭……說會像箭一樣射人是太誇張了,不過這或許是某種比喻。其他大致上都正確地描寫了山颪的生物形態。這表示珍奇的動物與妖怪之間,並沒有什麼隔閡。」

  我也覺得大概是這樣,不過我並不記得山颪正確的外形。

  「可是呢,接下來《三才圖會》記述說刺可當簪子,或皮可做靴子,說它雌雄同體,還說肉有毒,這真是胡說八道。」

  「沒有毒嗎?」

  「不過這是古早以前的說法了……在近代中藥里,山颪是貴重的藥材。肉叫豪豬肉,是治腸良藥,胃叫豪豬膽,是水腫、黃膽、調整呼吸和治發燒、痙攣的特效藥,刺叫豪豬毛刺,可治心臟疼痛和血液循環障礙。」

  「哦……山颪可以當藥啊。」

  「不過這是近代中藥的成果。不是最近前往大陸的人,應該不會知道……」

  前往大陸的人……

  「不管怎麼樣,我想能夠有效利用山颪的只有中藥醫學,或是應用了中藥的藥膳料理。總不會要效法《三才圖會》,拿去做什麼簪子吧。」

  「你說的應該是沒錯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