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難不成外界將貴藩視為暴發產?”
正是如此,近藤頷首回答:
“外人正是如此看待我藩,並屢因細故百般刁難。”
“百般刁難?”
“是的。不過既然發現藏金,這也是情非得已。”
“為何是情非得已?”
“金山銀山基本上仍屬國有,不過是由藩國代為經營。原本我藩理應被徵收領地、劃為天領。但如此一來,礦務又得由幕府承擔。看來對幕府而言,亦將是個麻煩。開始採礦後,我藩方意識到經營礦山原來是如此困難。佐渡與伊豆似乎也是如此,若到頭來沒能采出足夠的黃金,將令幕府與現地居民大為困擾。再者,北林究竟藏有多少黃金,目前雖未見分曉,但幕府多少應已有個數。只是即使如此,眼見諸國黃金採掘量逐年遞減,幕府畢竟也得緊抓這筆財源。因此,便告知我藩若欲存續,須滿足幕府所開出的包括高額貢金等條件。”
原來如此,看來北林藩的重建工程也並非一帆風順。
“不僅如此,幕府還屢次以苛刻要求刁難我藩。雖不至於廢藩,但幕府的判斷想必是,儘可能開出不對自身造成負擔的條件,逼迫我藩開採金礦。在與此相關的諸多交涉中,年輕的義景公常遭輕視。每當這種時候,樫村大人都會挺身護主。寧以一己之身充當眾矢之的,隻身擋下一切攻詰,只欲為我藩鞠躬盡瘁。在義景公甫繼任藩主的前四年裡,大人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看來樫村不惜粉身碎骨,只為保護所有需要自己的人。
果真是條剛正嚴謹的漢子。
“為何僅有前四年?”
一前任御老中(注5)大人於兩年前亡故。也不知究竟是與此事有關,抑或純屬偶然,但打那時起,幕府對我藩之冷淡待遇便大有改善,教我藩終於得以安然休養生息。”
[注5:江戶幕府最高執政首長的職稱,為幕府直屬,通常為自俸祿二萬五千石以上的大名選出,編制為四至五名。]
——兩年前。
正好是又市銷聲匿跡的時候。
或許近藤的臆測還真是正確的。
——還得解決盤據千代田城中那隻大老鼠。
又市曾在六年前如此說過。倘若這老鼠指的就是前任老中——
或許又市耗費了四年歲月,才解決了這隻老鼠。在那場激鬥背後,似乎有個壓榨弱者、貪權圖利的大人物身影。這光景——
由於無緣親眼見識,百介也僅能想像。
到頭來,百介就這麼被遺棄在這一頭的世界裡。
我藩即將步上常軌——近藤說道:
“宛如大船即將出航。未料肩負舵手之責的樫村大人卻……”
“大人的情況如此嚴重?”
“日益嚴重,而且病因尚且不明……”
“病因不明?大夫可曾說過什麼?”
“據聞——大夫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樫村大人的確是年事已高,或許已不敵勞心勞力之苦。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
“大人常為惡夢所纏身。而且,睡夢中還曾高呼前任藩主大人之大名。”
“問呼景亘公之名?”
是的,近藤回答道,旋即低下了頭繼續解釋:
“雖然本人從未說清楚,但據說前任藩主大人曾屢次現身大人床前。”
“現身大人床前?”
北林彈正景亘,一個教百介為之戰慄的——死神。
當然,近藤並不知道實情。
“無人相信前任藩主大人竟會在樫村大人身邊糾纏不去。畢竟前任藩主景亘公為人剛毅,一如先生所知,乃是個因隻身攬下導致山崩城毀之龐大惡念而殞命的偉人,其英靈豈有假不治之症迫害忠臣的道理?”
“的確是——”
沒有可能,百介附和道。近藤慷慨激昂地同意道:
“田然是絕無可能,畢竟如今景亘公已是廣為採礦人夫所供奉的守護神明。”
“為人夫所供奉?受供奉的不是阿楓夫人麼?”
“大家遵照之前的神啟,將於尚在重建的天守中設一座神社,以供養阿楓夫人之靈,但目前仍暫時被合祭於金屋子神社之中。前任藩主大人之靈雖在菩提寺行法事超度後供奉於寺內,但因遺骸深埋巨岩之下無法斂葬,故僅能於原本巨岩座落處,亦即折口岳山腰、可一眼覽盡主城處,擇一樣地立碑祭之——”
祥地?
那兒原本不是塊不祥之地麼?
在那遮蔽視野的巨岩崩落後,百介完全無法想像該處如今是副什麼樣的景象。
“領民與吾等藩士,均相信如今北林有阿楓夫人與前任藩主大人兩英靈一同鎮守,絕無可能再起任何詛咒。因此,在下著實無法理解……”
“因此需要找到那位法師?”
“是的。必須請其判斷樫村大人的病因,否則倘若景亘公亡魂詛咒著無稽傳聞又起,真不知還要牽扯出什麼樣的流言蜚語。”
不。
此事——對樫村而言的確是個詛咒。
只不過近藤並不知道詳情。不,知道的大概僅有百介一人罷。
前任藩主北林彈正景亘——
乃樫村之妻與上上一代藩主所生之子。
當年,樫村之妻不僅為當時的藩主所染指,甚至還有了身孕,因此為藩主納為側室。但由於產下的是名男嬰,樫村之妻預測將引起一場繼位之爭,便帶著稚子逃出城內,遭到藩主差人斬殺,而行刑者正是樫村本人。忠臣樫村兵衛奉主君之命,於如今立碑祭祀景亘公之處——在藩主之子景亘公眼前手刀身為其母,亦為自己愛妻的女人。
還真是一件悲壯的往事。
盡力成全一己之妻與主君的姦情,甚至還奉命取其性命。這男人內心
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折磨?百介不僅無法體會,甚至該說是沒膽量體會。
光是想像親手斬殺一己愛妻需要經歷何等折騰,就足以教人發狂了。
當時在下想必是教死神給附了身——樫村曾這麼說過。
身為一介武士,倘若主君有命,便應絕對服從。
不過這僅為武士之道,並非人之倫常。
樫村曾向百介如此哭訴。
同時也認為一切災厄,均因一己所為而起:一切惡念,亦是因一己捨棄倫常、斬殺愛妻的罪孽而來。
只是他這想法——
不是在災厄來襲那晚,就被封印在那罪孽深重的地下牢中了?不,經過一夕狂亂,大伙兒步出地下牢時,一切罪孽不就被淨化了?
百介如此以為。
據說打那時起,樫村便完全變了個人似的,這個身材矮小的老人從此變得精力充沛,為了藩國、新任藩主殿下、以及上下領民四處奔走。
從近藤稍早的敘述中,亦不難想像樫村那勤奮工作的模樣。
正是如此,近藤頷首回答:
“外人正是如此看待我藩,並屢因細故百般刁難。”
“百般刁難?”
“是的。不過既然發現藏金,這也是情非得已。”
“為何是情非得已?”
“金山銀山基本上仍屬國有,不過是由藩國代為經營。原本我藩理應被徵收領地、劃為天領。但如此一來,礦務又得由幕府承擔。看來對幕府而言,亦將是個麻煩。開始採礦後,我藩方意識到經營礦山原來是如此困難。佐渡與伊豆似乎也是如此,若到頭來沒能采出足夠的黃金,將令幕府與現地居民大為困擾。再者,北林究竟藏有多少黃金,目前雖未見分曉,但幕府多少應已有個數。只是即使如此,眼見諸國黃金採掘量逐年遞減,幕府畢竟也得緊抓這筆財源。因此,便告知我藩若欲存續,須滿足幕府所開出的包括高額貢金等條件。”
原來如此,看來北林藩的重建工程也並非一帆風順。
“不僅如此,幕府還屢次以苛刻要求刁難我藩。雖不至於廢藩,但幕府的判斷想必是,儘可能開出不對自身造成負擔的條件,逼迫我藩開採金礦。在與此相關的諸多交涉中,年輕的義景公常遭輕視。每當這種時候,樫村大人都會挺身護主。寧以一己之身充當眾矢之的,隻身擋下一切攻詰,只欲為我藩鞠躬盡瘁。在義景公甫繼任藩主的前四年裡,大人著實吃了不少苦頭——”
看來樫村不惜粉身碎骨,只為保護所有需要自己的人。
果真是條剛正嚴謹的漢子。
“為何僅有前四年?”
一前任御老中(注5)大人於兩年前亡故。也不知究竟是與此事有關,抑或純屬偶然,但打那時起,幕府對我藩之冷淡待遇便大有改善,教我藩終於得以安然休養生息。”
[注5:江戶幕府最高執政首長的職稱,為幕府直屬,通常為自俸祿二萬五千石以上的大名選出,編制為四至五名。]
——兩年前。
正好是又市銷聲匿跡的時候。
或許近藤的臆測還真是正確的。
——還得解決盤據千代田城中那隻大老鼠。
又市曾在六年前如此說過。倘若這老鼠指的就是前任老中——
或許又市耗費了四年歲月,才解決了這隻老鼠。在那場激鬥背後,似乎有個壓榨弱者、貪權圖利的大人物身影。這光景——
由於無緣親眼見識,百介也僅能想像。
到頭來,百介就這麼被遺棄在這一頭的世界裡。
我藩即將步上常軌——近藤說道:
“宛如大船即將出航。未料肩負舵手之責的樫村大人卻……”
“大人的情況如此嚴重?”
“日益嚴重,而且病因尚且不明……”
“病因不明?大夫可曾說過什麼?”
“據聞——大夫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樫村大人的確是年事已高,或許已不敵勞心勞力之苦。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
“大人常為惡夢所纏身。而且,睡夢中還曾高呼前任藩主大人之大名。”
“問呼景亘公之名?”
是的,近藤回答道,旋即低下了頭繼續解釋:
“雖然本人從未說清楚,但據說前任藩主大人曾屢次現身大人床前。”
“現身大人床前?”
北林彈正景亘,一個教百介為之戰慄的——死神。
當然,近藤並不知道實情。
“無人相信前任藩主大人竟會在樫村大人身邊糾纏不去。畢竟前任藩主景亘公為人剛毅,一如先生所知,乃是個因隻身攬下導致山崩城毀之龐大惡念而殞命的偉人,其英靈豈有假不治之症迫害忠臣的道理?”
“的確是——”
沒有可能,百介附和道。近藤慷慨激昂地同意道:
“田然是絕無可能,畢竟如今景亘公已是廣為採礦人夫所供奉的守護神明。”
“為人夫所供奉?受供奉的不是阿楓夫人麼?”
“大家遵照之前的神啟,將於尚在重建的天守中設一座神社,以供養阿楓夫人之靈,但目前仍暫時被合祭於金屋子神社之中。前任藩主大人之靈雖在菩提寺行法事超度後供奉於寺內,但因遺骸深埋巨岩之下無法斂葬,故僅能於原本巨岩座落處,亦即折口岳山腰、可一眼覽盡主城處,擇一樣地立碑祭之——”
祥地?
那兒原本不是塊不祥之地麼?
在那遮蔽視野的巨岩崩落後,百介完全無法想像該處如今是副什麼樣的景象。
“領民與吾等藩士,均相信如今北林有阿楓夫人與前任藩主大人兩英靈一同鎮守,絕無可能再起任何詛咒。因此,在下著實無法理解……”
“因此需要找到那位法師?”
“是的。必須請其判斷樫村大人的病因,否則倘若景亘公亡魂詛咒著無稽傳聞又起,真不知還要牽扯出什麼樣的流言蜚語。”
不。
此事——對樫村而言的確是個詛咒。
只不過近藤並不知道詳情。不,知道的大概僅有百介一人罷。
前任藩主北林彈正景亘——
乃樫村之妻與上上一代藩主所生之子。
當年,樫村之妻不僅為當時的藩主所染指,甚至還有了身孕,因此為藩主納為側室。但由於產下的是名男嬰,樫村之妻預測將引起一場繼位之爭,便帶著稚子逃出城內,遭到藩主差人斬殺,而行刑者正是樫村本人。忠臣樫村兵衛奉主君之命,於如今立碑祭祀景亘公之處——在藩主之子景亘公眼前手刀身為其母,亦為自己愛妻的女人。
還真是一件悲壯的往事。
盡力成全一己之妻與主君的姦情,甚至還奉命取其性命。這男人內心
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折磨?百介不僅無法體會,甚至該說是沒膽量體會。
光是想像親手斬殺一己愛妻需要經歷何等折騰,就足以教人發狂了。
當時在下想必是教死神給附了身——樫村曾這麼說過。
身為一介武士,倘若主君有命,便應絕對服從。
不過這僅為武士之道,並非人之倫常。
樫村曾向百介如此哭訴。
同時也認為一切災厄,均因一己所為而起:一切惡念,亦是因一己捨棄倫常、斬殺愛妻的罪孽而來。
只是他這想法——
不是在災厄來襲那晚,就被封印在那罪孽深重的地下牢中了?不,經過一夕狂亂,大伙兒步出地下牢時,一切罪孽不就被淨化了?
百介如此以為。
據說打那時起,樫村便完全變了個人似的,這個身材矮小的老人從此變得精力充沛,為了藩國、新任藩主殿下、以及上下領民四處奔走。
從近藤稍早的敘述中,亦不難想像樫村那勤奮工作的模樣。